首页 男生 其他 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333章 梦中的什刹海

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正经不瘦 5582 2024-07-11 14:47

  苏木送走刘哥,意思他明白了。

  心无波澜。

  为国效忠,为大佬尽命……

  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改革开放在即,苏木觉得自己也是时候退下来给年轻人让路了。

  他把意思传达给了刘哥。

  刘哥听到后有些错愕,但也确实是松了一口气。

  有点感激苏木。

  识时务者,也算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刘哥来的时候想过很多。

  苏木小兄弟对所有人的付出,他们都了然于胸。

  虽然不受禄,但看到自己的成果斐然,总会有心理满足的。

  但是苏木这么痛快的决定,刘哥始料未及。

  在曙光将临的当下,他又义无返顾的放弃了手中的权利和职务,甘愿让出位置。

  此时手中的权力,跟前几年大不相同。

  看看他守护了这么多年的地方。

  苏木摇摇头。

  言论可以控制,情绪却是无法强压改变的。

  苏木觉得自己总是要先回去一趟,看看自家的院子成了什么样。

  生活好了,日子好了,有盼头了,老百姓脸上最能呈现现如今的形势和上头决策的是否正确。

  把脑子里升起的念头又强行甩出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形势跟过往不同,一代人落下帷幕,一代人冉冉升起。

  毕竟那是情满的院子啊。

  他要亲眼去看看现如今的京城。

  门前还是老样子。

  这个时间段院子里还挺安静的。

  他还挺期待的。

  苏木跟师娘打了个招呼,溜达出了巷子。

  这种精神,经过多年的沉淀和打击,已经很珍稀了。

  在最艰难的时刻,他担负了最艰难,几乎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

  在苏木身上,刘哥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同志的精气神。

  郑娟在家,或者在前门绸缎铺。

  现在要让人家功成身退……

  看看老百姓如今的精神面貌。

  街道上不再萧条,人流攒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它不再是祸乱的根源,没有引火烧身,自会激发起不少人心底的欲望。

  只是门左侧的宣传栏旁边,停的自行车多了些。

  走出吉祥胡同,苏木往南锣鼓巷的方向溜达。

  现在自己考虑的不应该再是这些民生问题,而是自己的幸福和喜好。

  自己即将恢复一介布衣,何必再从上而下考虑问题呢。

  而苏木却不然。

  过厅堆放的杂物好些都没动地方,依旧是熟悉的老样子。

  着实有点不太好说出口。

  大佬他们之所以在苏木还没苏醒就这么对待他的家人,亲人和朋友,不也是在弥补心中愧疚嘛。

  劳苦了那么多年,遭受了不少的艰辛和困苦,也该是时候享享福,为自己谋福利了。

  今时不同往日。

  苏木耳朵微动。

  迈步进了院子。

  要有用武之地啊。

  自行车都买得起,说明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宽裕了。

  南锣鼓巷43号院,门牌号是95。

  虽然空间小技巧因为升级暂时没法用,可他现在的身手和内息,都是身体自带的,可以自由使用。

  听声辨位也能勉强涵盖不少的面积。

  于莉的倒座房没人,自家东厢房也没人。

  郑娟八成去了前门大街,昨个儿颜青说了,今天是要郑娟轮值的。

  西厢房有两个呼吸声,垂垂老矣。

  肯定是阎埠贵和三大妈了。

  穿堂西和西耳房也都有人声。

  苏木心里一一对照。

  有些人还健在,有的人却离开了院子。

  是长大成人出走了?

  还是因为去上班才没在家?

  苏木迈过垂花门。

  东厢房屋门没有上锁。

  四合院里依旧维持着夜不闭户的那味儿。

  关门是瞧不起谁呢?

  不关门显得堂堂正正,体现对邻里的信任。

  前些年挨家挨户是上了锁的,这几年又放开了。

  也算是人心的一个轮回。

  东厢房里满满都是女人的气息。

  有郑娟的,也有陈雪茹的。

  唯独缺少他这个男主人。

  两个不容易的女人。

  苏木看过南屋,瞧过北房,又从中堂走出,去了北边。

  东耳房的厨房有被使用过,但看最近也有一段时间没再开灶了。

  有股子生味儿。

  穿堂东和东耳房也住了人,里面穿堂东有两间床铺,外间上面也像是住了人。

  苏木走上去,瞧见用品后微微皱眉。

  还是男人。

  嗯?

  怎么回事?

  苏木眯着眼,翻看着床头柜散落的物件。

  棒梗。

  秦淮茹的儿子啊。

  苏木心头不喜,但也只是稍有不喜罢了。

  如果没有郑娟的允许,想必秦淮茹也不可能占了这里住。

  她没那么大胆子。

  站在东耳房二楼,能听到中院西厢房的动静。

  有个年老的喘息声,还在屋里行动。

  贾张氏竟然也还活着呢。

  倒是东厢房,只有一个粗重的喘息声。

  一大爷易中海一个人的。

  一大妈没了?

  四合院最心善的一大妈,一直都是病恹恹的,终归是没熬过多少年头。

  苏木往垂花门走,他看过自家,既然郑娟不在,就打算继续往外溜达。

  这么多年没见,他对京城的面貌新奇着呢。

  身影穿过垂花门的时候,西厢房阎埠贵像是瞧见了什么凑到玻璃窗前抻着脖子又仔细看,还揉了揉眼睛。

  莫不是出现幻觉了吧?

  还是说大白天的见着……

  都说人之将死,会到自己生活的地方转一遭。

  苏木躺了那么多年当着活死人,看来也要撑不住了。

  想罢,阎埠贵心中升起一股复杂的念头。

  有畅快畅意,又有些怅然所失。

  于莉本是他儿媳妇,结果因为苏木的出现,导致大儿子跟儿媳妇分崩离析,名声也毁了,害了一个大好青年成了鳏夫。

  可儿子现在工作还是稳定的,毕竟学历摆着,这些年收心了,收入也还可以,却跟着阎解放他们一起不养老人。

  整天跟自己老两口算计。

  也着实生气。

  唉~

  阎埠贵叹了一声,看着在屋里拿着鸡毛掸子忙碌的三大妈,嗫喏了几下终究没说话。

  苏木往什刹海那边溜达。

  刚才在胡同听几个半大青年约着要去什刹海滑冰。

  天冷了,什刹海冻上了,冰场也开始营业了。

  苏木想去看一看,虽说他现在都三十多快四十的人,可如果不看眼睛,皮肤和面貌看上去也就二十多的样子。

  多接触年轻人,也会让自己更有活力。

  也能更了解当下年轻人的思想。

  不融入怎么过幸福生活呢?

  ……

  肖春生在图书馆跟管理员扯皮了好一通才被放出来。

  社区图书馆早就被封起来了,肖春生是这里的常客,跟管理员们也都混了个眼熟。

  再加上他认错态度非常好,管理员也就没有特别为难他。

  现在不同往日,看书学习已经不再是被强烈限制的了。

  好些人都为了看书来认识外面的世界。

  也有人已经在偷摸学习,积攒知识,就等高考恢复好能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肖春生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

  虽然因为家庭原因在部队大院差强人意,可毕竟依然是大院子弟。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且肖春生很仗义,有几个不错的兄弟一直跟他在一起。

  今天就是约好了一起去什刹海滑冰,他忙里偷闲来看会书。

  肖春生很喜欢透过书籍看世界。

  这或许也跟他师傅是苏木有关系。

  享受书籍时光的时候,一不小心听到了隔壁有个田螺姑娘。

  肖春生为了帮人姑娘摆脱窘境,故意被逮住的。

  要不然,以他灵活的身手,被抓住的可能性真不大。

  可闹了半天,只是意气相投,却连模样都没见着,只是粗略看到了背影。

  却因为异性的同频而让肖春生心神荡漾,流连忘返。

  闹了半晌,多少耽搁了点时间,以致于肖春生准备出发时,已经过了跟几个兄弟们约定好的时间了。

  小兄弟们其实也并没有全到。

  跟肖春生类似的,还有叶国华。

  这小子更离谱。

  他本来从大院出来就直奔什刹海滑冰场的,路上瞧见一个等公交车的姑娘。

  红色的线帽,大红的毛线围脖,模样绝美,青春靓丽,一下子就被击中了小心脏。

  等人家姑娘上了公交,他才反应过来。

  这时候哪还顾得上兄弟啊,一门心思的追人家漂亮姑娘。

  骑着车追公交,叶国华也算是追女仔里的头一份。

  梗着脖子追了半路,结果公交车一拐弯,他顺着铁轨就摔了个大马趴。

  倒是博得姑娘展颜一笑。

  那风姿,那模样,让叶国华抓耳挠腮,喜不自胜。

  磕的脑门青一块红一块也浑然不顾,一点疼痛感觉都没有了。

  像是摔个大马趴,就为了博取姑娘一笑似的。

  傻到了家。

  最终展颜笑过的姑娘没下车,扭过头看向了别处,车子也逐渐远去。

  叶国华爬起来,看着远去的公交车,这才想起来和兄弟们滑冰的约定。

  嗯,是个见色忘义的架势。

  “国华哥,春生哥也还没来呢。”

  “他可能有事耽误了,估计也快要来,你们知道的,春生可从不爽约,咱们先进去吧。”

  “好嘞,国华哥,这是你的冰鞋,这是春生哥的,我们先进去了啊。”

  叶国华接过两双冰刀鞋,掏出五块钱递过去。

  “不用了,都自己兄弟。”

  陈宏军推辞道。

  “既然是兄弟就收下,你现在不容易,我们还能让你掏钱啊。快,拿着。”

  叶国华毫不犹豫。

  他家不差钱,毕竟是住将军楼小别墅的家庭,家里阔绰着呢。

  陈宏军家庭就很是一般,父亲去世,母亲身体也不太好,即便说不上家境贫寒,也就比普通百姓好一点点。

  比上严重不足,比下略有富裕。

  “那,那我就先收着了。国华哥,这段时间竟花你和春生哥的钱了……”

  “行了吧你,都是自己兄弟,计较这个干什么。”

  陈宏军几个先行进去,叶国华放下自行车,去里面换装备,顺便还要帮肖春生寄存他的滑冰鞋。

  等叶国华来到滑冰场,远远就瞧见陈宏军几个正跟七八个胡同顽主对峙,气氛有点剑拔弩张。

  “怎么回事?”

  别说都是兄弟,即便不认识,只要亮出大院身份,也有同类人自发过来相助。

  这年代的小青年都讲究抱团。

  就跟几十年后大家都会礼让消防车或者急救车一样,没准哪一次别人就会因为礼让,让你或者你的亲人多一丝生还的机会。

  陈宏军这边四五个人,对方陆陆续续还有人过去站桩,差距很明显。

  叶国华心里有点迟疑,但还是硬着头皮凑过去。

  这时候,就算是挨揍,也得冲上去一起。

  什刹海冰场今年是第一天营业。

  四九城大小顽主、混混可都憋着劲儿来这里拔份儿呢。

  关键时候掉链子不是男人该做的事儿。

  “国华哥,对面那几个,飞了宏军的帽子。”

  听到是对方惹事儿,叶国华心头稍定。

  起码自己站在道理这一方。

  闹到最大,顶多让爸妈找找关系,公安系统一大半都是退伍军人,对于大院子弟而言,转不出三五人就能找上门去。

  门清儿,都是熟人。

  叶国华看去。

  对面有个稍显壮乎的青年,竖着食指正转悠陈宏军的帽子,嘴里还嘀咕。

  “行啊,这品相够新的。”

  说着,把帽子随手递给了旁边一歪着扎马尾辫的姑娘。

  陈宏军也迟疑了,他看到叶国华过来,低声说:“国华哥,他们人够多的。”

  叶国华丝毫不露窃:“等着,我找人去。”

  冰场里有看场子的公家人,打肯定是打不起来的,就算是找人,也肯定是堵在门口聚众对峙。

  叶国华吩咐一句,转身就往门口滑。

  这时候肖春生也恰好来到了冰场门口。

  “春生,国华把鞋给搁这儿了……”

  门口磨冰刀的老板显然是跟肖春生挺熟,瞧见他停下自行车,就大喊着跟他招手。

  退伍老兵出身,肖春生这个孩子的人品还是德行,都让他很喜欢。

  对他的身世和遭遇,也非常同情。

  “叔,得嘞,谢谢您。”

  “甭客气。”

  肖春生接过冰鞋,坐门口就准备换。

  恰好瞧见叶国华匆匆冲出来。

  “不是,国华你脸怎么回事啊?”

  “没事,自己摔得,宏军,让人欺负了。”

  “啊?”

  两人赶紧往里面冲去。

  恰好,苏木的身影从不远处拐了出来。

  他远远听到有人说话,喊了‘春生’,觉得可能是肖春生,就打算过来跟徒弟来个偶遇。

  没想到又只看了个背影。

  虽然多年未见,但一眼望过去,依旧认出了他。

  还行,没长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