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237章血腥镇压京城血流成河

  

最新网址:

  

八旗精锐还是没有丝毫的改变。

  

当时在八里桥的时候,蒙古马队就是这样,埋着头往前冲,凭着一股血气之勇。

  

仿佛只要勇敢,只要拼命冲就可以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但其实,这连勇敢都算不上。

  

埋着头往前冲,其实是另一种懈怠。

  

其实,此时的苏曳非常愿意设身处地站在这群八旗兵的角度想。

  

惇亲王奕誴说这两年,他们知耻后勇,刻苦训练过,已经改变了。

  

苏曳刚刚听完后是不屑的,但是细细想来,或许很多八旗兵真的是这样想的。

  

甚至,他们真的有过一段时间拼命流汗训练,甚至流血。

  

甚至在训练中头破血流。

  

但那更多只是无头苍蝇式的耻辱效应,三分钟热度。

  

流过汗,流过血,然后心安理得地歇息下来了,觉得自己努力过了。

  

就如同历史上的清廷,在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城后,也仿佛知耻后勇,要改革,要发展洋务运动,也搞得轰轰烈烈,搞出了一个所谓的同治中兴。

  

尤其在所谓的镇南关大捷之后,觉得自己打赢了法国人,觉得自己很强了,可以稍稍躺一躺了。

  

然后接下来的甲午战争,彻底撕碎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底裤。

  

所谓的革新,不去碰根本性问题,有个屁用。

  

所谓的努力,是要从内而外。

  

不去彻打碎自己的过往,重塑灵魂,不完成从内核到肉体血淋淋的蜕变,有个屁用。

  

不去打最硬的战,有个屁用。

  

看看脚盆的崛起,日俄战争是何等之惨烈残酷?

  

看着四下飞散的战马,还有满地的尸体。

  

苏曳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只觉得一阵阵悲哀。

  

这个国家的落后和腐朽,这群八旗兵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甚至整个国家,都有责任。

  

旧思想,旧思维,不是一家一姓之责任。

  

但最大的责任,当然就是领导者,你找不到出路,带着他们在泥潭走乱走。

  

五十个八旗精骑全军覆灭之后,剩下五十个八旗精锐步兵,也彻底惊呆了。

  

一下子不知道是应该前进,还是应该后退。

  

整个阵型开始大乱了,有些人往后撤,有些人往前冲。

  

惇亲王奕誴忍不住了,大吼道:「返回防守。」

  

这一生大吼之后,为首的将领才率领着剩下的五十名步兵退回到矮墙之后,打算苟一波,打防守。

  

尽管不光彩,但是赢更加重要。

  

而苏曳新军这边,每一个人装好了子弹之后,十个人分成了两部分。

  

从左右两翼,开始朝五十名八旗兵包抄。

  

所有人惊呆了。

  

你,你十个人,还要分兵两翼对我们进行包抄?

  

五十个八旗兵,开始举起枪开始瞄准,只要一进入射程后便开始射击。

  

但是,还没有进入射程,苏曳的新军就已经开始趴在地上,匍匐前进了。

  

啊?!

  

这,这怎么打?你趴在地上了,我们我们打得中?

  

没经历过啊?

  

在后装连发步枪出来之前,匍匐前进战斗,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而苏氏连珠枪的出现,可以让这个战术出现了。

  

接下来,苏曳的两支小队精锐就这样,直接匍匐前进到八旗兵两翼。

  

进入射程之后。

  

两支小队便开始开火。

  

「砰,砰,砰…」

  

苏曳闭上了眼睛,完全不想看了。

  

这群八旗兵太笨拙了,根本没有应对之策。

  

而且这个临时的场地,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

  

短短片刻,就被打倒了一片。

  

奕誴又在大吼道:「你们也趴下,趴下。」

  

顿时,剩下的八旗兵也开始趴下。

  

这一趴在地上,确实就很难击中了。

  

但是,这群八旗兵这样一趴下,苏曳的新军反而爬起来了,直接冲锋朝着这群趴在地上的八旗兵冲锋。

  

「砰,砰,砰…」这群八旗兵慌乱地开火。

  

但是命中率太差了,基本上没有打中。

  

「砰!」

  

运气不太好,苏曳新军的一个士兵直接被击中了肚子,整个身体猛地一颤。

  

他低头看了一眼,这个时候肾上腺素飙升,其实是不知道疼的。

  

看着肚子的伤口涌出血来,这个士兵猛地一咬牙,继续往前冲。

  

轻伤不下火线。

  

在京城和英法联军作战的时候,更多弟兄比这伤重得多了,依旧坚持战斗。

  

「投降,举枪!」

  

「投降,举枪!」

  

十个人,两边包抄三十几个人。

  

这三十几个八旗兵,有的不知所措地举起枪。

  

「不许投降,不许投降,跟他们拼了,拼了!」有人忽然大吼。

  

顿时,血气上涌的八旗兵放下举起的双手,准备上前拼命。

  

但是,他们手中的枪已经没有子弹了。

  

没有子弹,但是有刺刀,于是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刺刀,疯狂地冲上来。

  

苏曳的新军精锐,立刻主动变阵。

  

两个三人小组,一个四人战斗小组。

  

那个四人小组,把受伤的兄弟护在身后。

  

然后,不断地瞄准开火。

  

「砰,砰,砰,砰…」

  

这么近的距离,更加是一面倒的屠杀。

  

短短片刻后。

  

这三十几个八旗兵,就已经倒下了大半。

  

苏曳新军这边稍稍犹豫了一下,但也仅仅不到一秒,见到对方不投降,就继续开火。

  

然后…

  

战斗就结束了。

  

所有的八旗步兵,全部倒下,躺在地上哀嚎一片。

  

因为到了彻底锁定胜局之后,苏曳的新军就已经避开要害了,只是让对方失去行动力。

  

从头到尾。

  

整个战斗,大概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

  

一百名八旗新军,近乎全军覆灭。

  

而苏曳新军的伤一人。

  

全场死一般的静寂。

  

他们有想过会输,但没有想到会输得如此难看。

  

哪怕苏曳也没有想到,这群八旗精锐单个的水准,其实可以的。

  

但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毫无组织度。

  

要么不知所措,要么举枪乱射,要么就埋着头狂冲。

  

在场所有的八旗大臣,全部都惊呆了。

  

两宫太后,只觉得遍体冰凉,满脸苍白。

  

「八旗兵,竟然…如此之不堪吗?」足足好一会儿,叶赫那拉氏道。

  

旁边几乎没有人回答。

  

「荣禄,八旗兵就如此不堪吗?」太后又问道。

  

荣禄道:「太后娘娘,时代变了,战斗方式也改变了。而八旗军队依旧用旧思维打仗,所以才会有如此情景。」

  

太后问道:「那你的天津新军呢?」

  

荣禄道:「天津新军,战术水平不差。但是韧性和意志力,差得比较远。」

  

太后道:「那这个韧性和意志力,是怎么来的?」

  

荣禄道:「打仗,去打最难最惨烈的战,渐渐就磨练出来了。」

  

太后问道:「苏曳,你的军队最核心关键是哪一战?」

  

苏曳道:「保卫圆明园,保卫皇宫那一战。」

  

太后道:「那一战,你伤亡如何?」

  

苏曳想了一会儿道:「大概是英法联军的近两倍,我的军队…伤亡大半。」

  

太后道:「伤亡竟然…这么大?」

  

苏曳道:「是的。」

  

「太后娘娘,洋人亡我之心不死,他们的军队如此强大,而且拥有百万大军。」

  

「您看我这十个人如此厉害,但…英法俄等国,像这么强大的军队,超过百万。」

  

「上一次英法联军攻破京城,对我们来说惊天动地,但对于英法来说却不值一提,他们用出的力量只有区区九牛一毛。」

  

「此时再不军事改革,只怕未来会亡国了。」

  

南苑校场,实战演练的结果,如同风暴一般传遍了整个京城。

  

而现场的惇亲王奕誴,整个人彻底蔫了。

  

许多八旗大臣,也真正第一次考虑起这个问题。

  

之前所有人都转不过弯,只觉得裁撤八旗军就是颠覆大清根基,就是居心叵测。

  

但是现在大家脑子里面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如果苏曳是董卓,苏曳是曹操的话,他大概巴不得八旗军这样弱小吧。

  

最好一直这样弱下去。

  

他为何要推动军事改革,而且他说得清清楚楚,新建的帝国陆军中,第一批会有一半旗人。

  

所以,这一场小小的实战演练,还真是四两拨千斤了。

  

让所有人彻底清醒了一下。

  

军队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

  

此时,皇宫外面两三万八旗兵依旧围在这里,等待着南苑校场的结果。

  

惇亲王奕誴骑着快马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顿时,无数人拥了上来,道:「惇亲王,怎么样?怎么样?」

  

奕誴走上搭建好的高台,望着密密麻麻的人群,缓缓道:「一百八旗精锐,对战人家十个人,全军覆灭。」

  

顿时间,全场哗然。

  

无数人色变。

  

这,这怎么可能?

  

一百个人,还打不过别人十个?

  

而且还全军覆灭?

  

足足好一会儿,有人问道:「惇亲王,那苏曳的军队伤亡如何?」

  

惇亲王奕誴道:「伤了一个人。」

  

在场无数人,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痛。

  

太耻辱了。

  

甚至怀疑人生。

  

我们八旗军已经差到这个地步了吗?

  

我们平时训练,觉得可以的啊,觉得挺威风,挺卖力的啊。

  

奕誴挥手道:「散了吧,散了吧!」

  

有人高呼道:「惇亲王,那…那八旗军还裁撤不裁撤了?」

  

奕誴也陷入了迷茫,道:「听朝廷的,听两宫太后的。」

  

然后,他自己离开,返回了自己的惇亲王府。

  

今天这一战对他冲击力太大了,他现在不想说话,不想思考,只想着回家,一个人静静呆着。

  

次日!

  

围在皇宫外面的八旗兵,就只剩下一半了。

  

朝廷中枢第一次,真正地开始讨论是否裁撤八旗军一事。

  

范围很小,只有十几个人参加,全部都是朝廷重臣。

  

两宫太后,大多时候就只是听,也没有怎么发表意见。

  

叶赫那拉氏道:「我定格调子,接下来大家畅所欲言,把心里想的话彻底说透,把道理讲透。」

  

「就算有争吵,也完全不要紧。」

  

「至少大家都知道,不是为了私怨,而是为了这个国家。」

  

接下来,朝廷中枢陷入了激烈的辩论之中。

  

果然,越辩论越清晰。

  

当然,并不是对错越来越清晰,而是立场越来越清晰。

  

端华道:「苏大人,我想请问,裁撤掉八旗军,在天下人心中会不会造成一种效应,那就是大清根基没了?」

  

苏曳道:「会。」

  

端华道:「那我问一下,就按照你说的那样,直接把八旗京营十来万人全部裁撤了,然后择优录选,如果人数不够,再从底层旗人中挑选。编练出三四万新式帝国陆军,就完全按照你的那种方式训练,能不能练出强军?」

  

苏曳道:「勉强可以。」

  

端华道:「那编练出来的帝国陆军,依旧用原来的名称,难道不行吗?依旧叫作正黄旗陆军,镶黄旗骑兵等等,难道不可以吗?叫什么称呼,难道会影响战斗力吗?」

  

端华的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你苏曳说军事改革,那我们就改。

  

你说要按照你的办法训练陆军,那我们就按照你说的来。

  

但是,名称可以不改的啊。

  

帝国中央陆军,依旧叫作八旗军,难道不可以吗?

  

然后,所有人都望向了苏曳。

  

在场十六个大臣,十一个旗人,五个汉人。

  

苏曳缓缓道:「不可以。」

  

恭亲王奕道:「为何不可以?」

  

苏曳道:「因为,旗人的人口基数不够。」

  

「我们未来至少需要三五十万中央陆军,恭亲王,郑亲王,从旗人中能挑选得出来这么多精锐壮年吗?」

  

肯定是选不出来的了。

  

僧格林沁道:「旗人不够,就从蒙古人里面挑。」

  

载垣道:「再不够,就从汉人里面挑,然后把他们抬旗就是了,反正八旗里面原本就有八旗汉军。」

  

「不行!」苏曳斩钉截铁道。

  

肃顺面孔微微一抽道:「给我们一个理由。」

  

苏曳道:「满汉对立!」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内心颤栗。

  

这是一个没有人敢触及的灵魂话题。

  

满汉对立,越来越严重。

  

现在的情形,中枢满人说了算,但地方却大多是汉人说了算。

  

恭亲王奕道:「你…你是想要模糊满汉界限吗?「

  

现在,两宫太后都开始害怕这个话题了。

  

裁撤八旗军,已经是极度深层次的改革了。

  

而满汉制度,则是这个国家的体制灵魂了。

  

满蒙联姻,控制汉人。

  

这是清廷的基本国策。

  

苏曳道:「对。」

  

所有人微微颤抖,心中念了一句。

  

你…你牛逼。

  

这话你都敢说出来,你牛逼。

  

而在场的几个汉人大臣,则是耳朵一阵阵轰鸣。

  

不管是周祖培,焦祐瀛,还是田雨公等人,脑内都如同轰鸣一般。

  

田雨公是长期跟随苏曳的,对他内心的政策大概知道一二,但他觉得这是最深层次的想法,是不能述之于众的。

  

但是,苏曳就这么公开地承认了。

  

奕颤抖道:「苏曳,你…你也是旗人,你也是宗室,你也是祖宗的后代啊。」

  

苏曳缓缓道:「恭亲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想要强盛这个国家,光靠满人和蒙古人的力量足够吗?当然不够,所以才有曾国藩湘军的崛起。」

  

端华道:「苏曳大人,你也知道曾国藩,现在人家快二十万军队了,人家就是不打安庆,人家跟我们不是一条心。」

  

说完这话,端华不由得有些后悔。

  

在场人数还是太多了,他这话传出去,会引发轩然大波的。

  

但是情绪激愤之下,他还是忍不住说出来了。

  

苏曳道:「先裁八旗京营,再裁地方八旗,再裁地方绿营,再裁撤地方团练,当然也包括湘军。」

  

这话一出,众人又是头皮发麻。

  

这可是整整一百多万大军。

  

苏曳道:「一边裁,一边练军。练出一部分后,就再裁一部分。」

  

僧格林沁道:「苏相,你这样动作剧烈,不怕还没有练出新式陆军之前,就天下大乱,四分五裂吗?」

  

接着,僧格林沁躬身道:「太后娘娘,奴才建议,八旗军营先裁三分之一。然后编练新式帝国陆军三万人,看看效果。」

  

「而且编练出来的新式帝国陆军,依旧冠于八旗之名。」

  

「无八旗,不大清。」

  

然后,在场十几个人,纷纷出列道:「奴才附议!」

  

「奴才附议!」

  

「奴才附议!」

  

在场十几个人中,清一色附议。

  

除了苏曳,田雨公,荣禄三人。

  

叶赫那拉氏道:「荣禄,你怎么想?」

  

荣禄道:「奴才中立。」

  

田雨公道:「我支持苏相。」

  

在场十三比二。

  

恭亲王奕道:「启禀太后,新建帝国陆军依旧冠于八旗之名,如此一来,八旗勋贵,八旗军队的反弹也就不会那么剧烈,军事改革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两宫太后不由得望向了苏曳,很显然是想要让他点头。

  

「于是这种剧烈的改革,就越是要平稳一些,动作大不要紧,但是口号尽量要小一些。」肃顺道:「口号喊得越大,就越是寸步难行。」

  

忽然,惇亲王奕誴道:「苏曳大人,我想要问一句。南苑军事演练,你军队那十个人战斗力如此之强,是不是跟武器有关系?」

  

冷静之后,奕誴终于想出了这个关键点。

  

苏曳道:「对,和新式步枪,有巨大的关系。」

  

奕誴道:「所以,八旗军的战斗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弱。你的新军也没有表现出来这么强,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新式步枪对吗?」

  

苏曳道:「对。」

  

惇亲王奕誴道:「所以,只要八旗军经过全新的训练,再装备上这些新式步枪,就能变得强大不是吗?为何要动作那么大,全部裁撤,甚至连名号都不能保留?」

  

苏曳道:「惇亲王,畅所欲言,你想要说什么,尽可说得清楚一些。」

  

惇亲王奕誴道:「所以,你仰仗的也就是新式武器之利,你也算是在投机取巧,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不是吗?」

  

苏曳缓缓道:「惇亲王,这新式武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难道不算战斗力的一部分吗?」

  

惇亲王奕誴道:「向洋人买就是了啊,这新武器你不就是向洋人买的吗?」

  

盯着他的面孔,缓缓道:「这新式连珠步枪,是我自己设计的。」

  

他的声音很平静低沉。

  

所有人一愕,是…是你设计的?

  

「是我设计的。」苏曳声音猛地拔高,道:「这新式连珠步枪,是我设计出来的,是世界上最先进,能够改变整个战局的武器,是划时代的武器。」

  

「但是…我生产不出来,我只能把他交给英国人的兵工厂去生产,我还要花三十英镑的价格把它买回来。」

  

「我脑子里面还有很多很多新武器的构想,但是我不敢往外拿。」

  

「为什么不敢往外拿,因为我怕洋人造出来后,转身拿着这些武器来打我们。」

  

「我们自己又不能造。」

  

「我们为何不能造?问问你们的脑子…」

  

「因为你们的脑子里面,只有八旗,只有这些陈腐的东西。」

  

「你们口口声声说,新式帝国陆军,依旧冠于八旗之名,难道不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我就想问问,一个士兵能够服役几年?七八年了不起了。」

  

「那新兵呢?既然冠于八旗,那肯定还是要从旗人里面选是吗?」

  

「想要成就强大的帝国陆军,就必须吸取亿兆民力,就不能再冠于八旗之名。」

  

「想要收服天下人之心,想要利用所有民力,依旧不能冠于八旗之名。」

  

「否则,挑选出来的兵员只会越选越差,放着几兆的人力不用,固守着八旗之名,圈地自固么?」

  

惇亲王奕誴指着苏曳怒道:「苏曳,你也是旗人,什么叫越来越差,在你心目中,旗人就这么不堪吗?」

  

「对,就这么不堪!」苏曳怒吼道:「一个个都养成废物!」

  

关于军事改革的最高层会议,就这么不欢而散。

  

而且这个议题,已经很难突破下去了。

  

双方谁也不肯退让。

  

然后,又有一个新的论调起来了。

  

南苑校场那场战斗,根本不是八旗军太过于无能,也不是苏曳新军太厉害,而是新式步枪的原因。

  

完全仰仗新式武器之利,算什么本事?

  

有本事,你把这批新式步枪给我们八旗军啊,大家都拿着一样的武器,再打一场试试看。

  

这种感觉太熟悉了。

  

一场彻底的失败,耻辱性的失败,让这群人稍稍清醒了一下,羞耻了一下,想要稍稍振作。

  

但是很快,他们就会找到失败的理由。

  

然后,再一次躺下来。

  

三分钟热度。

  

随着南苑战场的那一场失败,有一半的八旗兵感受到耻辱,感受到没脸继续闹下去,所以退走了。

  

但是…还有一半人留了下来。

  

继续包围皇宫。

  

很显然,斗争又进入了新阶段。

  

这一万多人成为了新棋子,成为了许多八旗大臣对苏曳施压的新工具。

  

然后,惇亲王奕誴深入这群人之后,得到了清晰的两个条件。

  

两宫太后,再一次召见十几个中枢大臣,进行商议。

  

「太后娘娘,外面一万多八旗将士对苏曳大人提出了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八旗京营可以裁撤,但是至少要有一半人要进入帝国新陆军,而且将领和军官的职位不能下降。而且新练的帝国陆军,也依旧要冠于八旗之名。」

  

「第二个条件,裁撤下来的八旗将士,要一次性发放五年的饷银。」

  

「如果苏曳大人不同意的话,就再决斗一场。」

  

「但是这一次,要么苏曳大人的新军用原来的旧武器,要么给八旗将士们用上全新的新连珠步枪。」

  

呵呵,这究竟是一万多兵油子的条件,还是你们这些满清勋贵的条件。

  

只不过,你们不好直接对抗,所以通过这一万多人说出来吧。

  

苏曳缓缓道:「太后娘娘,您看到了吗?臣说过的,任何改革一旦开始讨价还价,一旦开始退让,那就会步步后退。十二分的力气,最终落到实处的,只有三分力气。」

  

「惇亲王,之前是谈好的,南苑决斗也不决定是否裁撤八旗军。但是,它决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我的新军赢了,那所有八旗兵就要全部撤离,无条件撤离。」

  

「现在三天时间过去了,依旧有一万多人包围皇宫,依旧要讨价还价。」

  

「如果按照你们的说话,按照你们的习性,等到真正军事改革后,是不是也像这样,朝令夕改,步步后退,步步妥协,步步权衡?」

  

苏曳的声音依旧很平静,他直接离开了三希堂,来到皇宫之外。

  

他清楚地看到,有荣誉心,有耻辱心的八旗将士都已经走了,剩下这一万多人,都是老油条。

  

痞性难改了。

  

这些背后的八旗大臣,就是希望这一万多人包围皇宫向苏曳施压,逼迫苏曳妥协。

  

可以进行军事改革,但是要按照他们的想法来。

  

新式帝国陆军,依旧大部分从旗人中挑选,练成之后,依旧冠于八旗之名。

  

甚至对于这些八旗大臣来说,觉得这已经完全是巨大的妥协和退让了,是相忍为国了。

  

表面上看,这完全可以啊。

  

但苏曳可以预见,如果真的通过了这样的军事改革新政。

  

那最后肯定是一锅夹生饭,最后练出来的依旧是四不像,骨子里面依旧是旧陆军。

  

皇宫之外。

  

望着前面黑黑压压,不计其数的人群。

  

苏曳抬头望向天空,烈日灼心。

  

我拼命避免采用最暴力的手段,但是我尽力了。

  

果然,这个世界没有不流血的改革。

  

苏曳拿过一个铁喇叭,正要说话。

  

忽然,下面有人大吼道:「苏曳大人,你们靠着新式步枪,算什么本事?你把这些新式步枪给我们,我们再打一场啊?」

  

「对啊,再打一场。」

  

「再打一场。」

  

「苏曳大人,你要彻底裁撤八旗,新陆军冠八旗之名,又有什么不可以?」

  

「还说你不是董卓,还说你不是曹操?」

  

「你这样舔汉人的腚沟子,丢了我们旗人的脸,看曾国藩他们理不理你啊?」

  

苏曳无视这些话,缓缓道:「给你们两天时间,后天正午十二点之前,也就是太阳最烈的时刻。」

  

「如果你们再不撤离,你们再继续包围皇宫,我就下令镇压。」

  

「我就下令开枪!」

  

「勿谓言之不预!」

  

苏曳说完之后,转身离开。

  

然后,皇宫外面的一万多八旗兵油子彻底炸了。

  

什么?要开枪?

  

要镇压?

  

我们一万多人,你难道还敢把我们全杀了?

  

「大家放心,他不敢,苏曳不敢。」

  

「他要是敢开枪的话,早就开枪了,还用得着等到现在?」

  

「没有两宫太后的旨意,没有朝廷的旨意,他敢开枪,那就是谋反。」

  

「大家不要怕,大家不要怕,他出言威胁,就说明我们马上就要赢了,他是想要吓退我们。」

  

「诸位老少爷们,不能怂啊!列祖列宗在天上看着我们那,我们这不是为了自己,我们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

  

「对,谁怂了就是没卵子,就是。苏曳这个乱臣贼子,想要彻底毁掉八旗,除非从我们尸体上踩过去。」

  

整个京城,顿时陷入了一种恐怖的气息。

  

所有人都在关注一件事情,苏曳在天津的六千新军有没有进京。

  

一旦开始进京,只怕他的武力镇压是真。

  

这六千人没进京,那这武力镇压大概就是恫吓了。

  

结果,天津那边的飞鸽传书,苏曳六千新军依旧在兵站里面,没有进京。

  

众多八旗大臣心思顿时无比复杂。

  

一方面,他们非常害怕苏曳会真的进行武力镇压,到时候死伤无数,京城局面会陷入一种非常可怕的境地。

  

另外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苏曳真的进行镇压。

  

那样一来,苏曳就彻底站在所有旗人的对立面了。

  

未来他就算要做曹操,也没有人敢跟随了。

  

两宫太后听到之后,立刻派人去召苏曳入宫觐见。

  

但是苏曳已经进入军营了,说军务在身,但请两宫太后放心,两日之内,一定彻底解决问题,解除皇宫被围危机。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距离最暴力的局面,越来越近。

  

上海长江口这边,也依旧如此。

  

洋人的联合舰队和苏曳的长江舰队,对峙已经超过两个半月了。

  

战争的风险,越来越高。

  

如今,距离苏曳和卜鲁斯约定的一个月时间,已经超过两天了。

  

但是,伦敦那边的命令依旧没有到来。

  

公使卜鲁斯已经感觉要撑不住了。

  

法国公使、俄国公使、美国公使,每天都在逼迫他。

  

「卜鲁斯爵士,你天天都在说伦敦那边会有新命令到来,命令在哪里?我绝对不相信,伦敦那边会为了苏曳而伤害大英帝国的威严。」

  

「你之前说给一个月时间,我们已经给了不止一个月时间,如今已经超过好几天了,你依旧再往后拖,你的兄长额尔金伯爵,可完全没有您的软弱。」

  

「我很想知道,苏曳为了收买你,究竟给了你什么利益,让您不惜出卖大英帝国的利益。」总税务司李泰国道:「公使大人,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会非常失望的。谋取私利没有问题,但是伤害帝国的利益,那伦敦那边可不会放过您的。」

  

忽然,俄国公使道:「卜鲁斯爵士,我郑重告诉您。我们无法在拖延下去了,所以就算没有你们,我们和美国的舰队、法国的舰队,也依旧会选择开火。」

  

「这是签订过的神圣条约,我们舰队必须进入长江。」

  

卜鲁斯公使不由得望向法国公使。

  

法国公使道:「我再软弱下去的话,皇帝陛下不会放过我的。」

  

卜鲁斯望向了美国公使道:「你们国家正在进行内战,难道你们还想在万里之外点燃战火吗?」

  

美国公使华若翰道:「我们进行的不是内战,而是剿灭叛乱。另外整个美利坚对清国这边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国内的战争,完全不影响我们在清国这边的决策。」

  

联合舰队中,俄国的舰船是最少的,几乎是象征性的。

  

但是,俄国的战意最浓烈的。

  

因为苏曳的立场所有人都清楚,他想要否定瑷珲条约,不承认被割走的那些土地。

  

所以,俄国人觉得必须要用战争让苏曳认清现实,要给他一个狠狠的教训。

  

我们不但要你承认清俄北京条约,我们还要借机夺走你清国更多的土地。

  

要狠狠在苏曳脸上扇一个耳光,无能的强硬是毫无用处的,只会带来更耻辱的后果。

  

但是,俄国又不愿意单独发动对清国的战争,那样容易陷入战略被动,所以他千方百计要把英、法、美一起拉下水。

  

一旦长江口这边开战,那俄国在黑龙江的大军就会继续南下,同时向清廷在极北的军队开战,在最短时间内,夺走更大片的土地。

  

五六十万平方公里是完全满足不了他们胃口的。

  

至少一百万平方公里。

  

所以,俄国公使已经下密令,明日正午时分,不管卜鲁斯公使是否同意,俄国战舰都会率先开火。

  

现在整个长江口上空战云密布,只要稍稍一个火星,就会爆。

  

所以,只要俄国舰船开火,那战争就会爆发。

  

次日上午九点。

  

一支船队,猛地冲入了所有人的视野之内,上面挂着大英帝国的旗帜。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巴厦礼终于从伦敦返回上海了。

  

英国公使卜鲁斯见到,顿时长长松了一口气。

  

终于来了。

  

再不来,他真的撑不住了。

  

隔着很远,巴厦礼就站在船头上,拼命挥舞着旗帜。

  

与此同时,战舰桅杆上的旗手,也拼命挥舞着旗语。

  

「女王有令,不得开战!」

  

巴厦礼知道,自己出现的这一段时间,是最最危险的时刻,所以等不到见面拿出伦敦的命令,隔着很远就挥舞旗语。

  

联合舰队这边,很多人拿着望远镜,都看到旗语。

  

俄国舰船上的指挥官见到这一幕,心中暗呼不好。

  

不知道苏曳和英国人又做出了什么交易?竟然真的等到了伦敦来的命令?

  

不能这样!

  

战争一定要爆发,一定要借机把几国拖下水。

  

等不到正午十二点了。

  

俄国舰船的指挥官进入了最艰难的抉择,然后猛地咬牙道:「开火,开火,开火…」

  

旁边的军官颤抖道:「上校,时间还没有到啊,联合舰队中,我们实力最弱小啊。」

  

「开火,开火!」俄国指挥官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立刻开火,引爆战争!」

  

「是!」

  

随着一声令下。

  

「轰轰轰轰…」俄国战舰,直接开火。

  

炮弹划过一道弧线,呼啸着朝着苏曳的长江舰队砸了过去。

  

顿时间,所有人惊呆了。

  

而长江舰队的指挥官,闽浙总督徐有壬微微一惊。

  

这…这战争真的要爆发了吗?

  

国家能够承担起这样的战争吗?

  

但是,他很快就做出了选择。

  

「所有舰队,不要打英舰,不要打美舰,不要打法舰!」

  

「专门打俄舰!」

  

「开火,开火!」

  

随着徐有壬一声令下,长江舰队的几艘主力战舰,瞄准了联合舰队中的俄国战舰。

  

猛烈开火!

  

与此同时!

  

京城这边,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时刻。

  

苏曳在天津的六千新军,始终没有进京。

  

但是,张国梁、冯子材率领的南方七省联盟一万六千人,却开始全军戒备。

  

上午八点钟,苏曳的三千新军,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皇宫开拔。

  

上午十点钟。

  

三千新军出现在皇宫之外。

  

排列得整整齐齐。

  

「坐下!」

  

随着一声令下,三千新军整齐坐下。

  

然后,静静地等着。

  

围在皇宫之外的一万七八千人,先是惶恐,接着见到苏曳派来的军队竟然只有三千人。

  

你要镇压,不应该是出动一万多大军的吗?

  

接下来,这一万多八旗兵油子有人开始怒骂。

  

苏曳三千新军,没有回嘴。

  

这一万多八旗兵油子开始扔石子,苏曳这三千新军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整个过程中,甚至苏曳都没有露面。

  

但是整个气氛,就显得无比的窒息。

  

奇怪的是,宫里也没有传出任何旨意了。

  

就这样任由时间流逝。

  

上午十一点。

  

这一万多八旗兵油子,有人终于承受不了这种恐惧,开始跑了。

  

跑掉的人,越来越多。

  

苏曳这边新军,也不阻拦,依旧静静坐着。

  

这个时候,依旧是双方比拼意志的时刻。

  

很多八旗大臣,不愿意在军事改革中让步,继续鼓动这些八旗兵围坐在皇宫面前。

  

他们觉得苏曳一旦开火,就成为所有旗人的对立面。未来想要更进一步的时候,就是千难万难。

  

但对于苏曳而言,这种最暴力的手段也不差。

  

他先要为国,然后再为己。而且未来他登上大位,靠的是全国之威名,而不是你满族一族一姓。

  

这种最暴力的局面,虽然会陷入剧烈的动荡,但是改革之路也能走得更加彻底。

  

时间继续流逝。

  

距离正午十二点,还有五分钟。

  

此时,皇宫面前只有一万人左右了,剩下的都跑了。

  

但这一万人,是最混不吝的八旗兵痞了,他们此时脑子里面都是那些大人物的话,还有族中长辈的尊尊教导。

  

「苏曳绝对不敢开火,他一直以来都是追求大义的,要是一旦开火,他之前坚持的大义就彻底毁了。」

  

「他一旦向旗人开火,那未来谁会拥护他?为了他的政治野心,也绝不会开火。」

  

「一旦坚持到最后,你们就是八旗的功臣,各个都有赏。」

  

「安家费先给一半,事成之后,再给另外一半。」

  

五,四,三,二,一!

  

时间到!

  

苏曳出面了,缓缓道:「尔等包围皇宫,惊扰两宫太后,惊扰皇上,罪大恶极!」

  

「开火!」

  

随着苏曳一声令下。

  

三千新军直接起身,举起步枪。

  

猛烈开火!

  

依旧是排队枪毙。

  

三千新军,三段式射击。

  

不断前进,不断开火。

  

在无比的惊骇中,这群最后的八旗兵痞,成排成排地倒下毙命。

  

苏曳三千新军就这样直接碾压了过去,一往无前。

  

整个皇宫面前的空地上,顿时血流成河,尸横遍地。

  

注:今天总算早了二十来分钟,恩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