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四百四十四章这一仗不好打

  

众人齐齐抬头,然后又顺着瞭望手兼令兵,海军将士手指的方向转身…

  

三十几艘,大小不一的吕宋水师战船,在三里外的海面上游弋着。

  

有十几艘风帆动力船。

  

更多则是全浆小船。

  

即便十几艘风帆动力船,也无法和燕藩海军中,最小的船只相比。

  

百官观察着,随着洋流,缓缓拉近彼此距离的吕宋水师,不由暗暗撇嘴。

  

小声嘀咕。

  

“这种小不点船,确定不是来送死?”

  

“恐怕燕藩海军战船一鸣炮,这群蛮夷就得投降。”

  

“蛮夷就是蛮夷!”

  

很多仇视朱棣的人,此刻心情十分复杂。

  

朝廷水师倒是比吕宋强很多。

  

可和朱四郎的海军,还是完全没法相比。

  

看到吕宋水师,所有人就不由想到了朝廷水师。

  

以前看到朱四郎的海军舰队,虽然冲击很大。

  

可大家总觉得,大明是天朝上国,朱四郎只是海军强一点点罢了,底蕴单薄,充其量就是个暴发户。

  

今天站在朱四郎的舰队战船上。

  

再看迎战朱四郎舰队的吕宋水师。

  

角度不同。

  

带来的冲击也完全不同。

  

情不禁,想到了朝廷那支同样被朱四郎远远甩到身后的水师。

  

‘没事,朝廷只要得到朱四郎海军全套技术,肯定很快就能追上、超越,碾压朱四郎的海军!’

  

许多人短暂失落后,开始默默自我安慰。

  

很快,又变得信心百倍!

  

双方还在相互靠近。

  

相距只剩两里。

  

朱棣平静吩咐:“俞靖,传令吕珍第二舰队协统徐宪昌率领其统帅的第二护卫舰队,把吕宋水师打垮!”

  

“是!”

  

蓝玉目视俞靖离开背影,视线余光在朱棣、朱标身上扫视。

  

徐宪昌!

  

这个昔日大明水师将领的名字他记忆犹新。

  

原本,徐宪昌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是不可能进入他的视线。

  

可徐宪昌跟着俞靖来了东番后,就迅速崛起。

  

之前他和沐英带领观摩团观摩福建时。

  

回程就是徐宪昌送他们回来的。

  

当时,徐宪昌还是一个标统。

  

可这么短时间,已经成了朱老四麾下的海军协统。

  

他犹记得,当初太子爷单独和徐宪昌在船舱内谈话。

  

当时,他和沐英还忧虑,太子单独和徐宪昌说了什么?

  

是不是想要给朱老四心中埋刺。

  

担心此事传到朱老四耳中,引起朱老四不快。

  

他觉得,朱老四肯定知道此事。

  

因为当时朱老四的学生春晓、民丰也在场。

  

这两孩子鬼精的很,这种事,肯定会秘密告知朱老四。

  

直到现在,他也无法确定,当时太子到底和徐宪昌说了什么。

  

而现在,朱老四为何要点将徐宪昌呢?

  

燕藩海军三百艘战船。

  

两个大舰队。

  

分别由统制俞靖、吕珍统帅。

  

每个大舰队下面,又各有三支分舰队:分别为攻击舰队、护卫舰队、驱逐舰队。

  

每个舰队,有五十艘战舰。

  

总共六支分舰队。

  

朱老四为何在这个时候,偏偏点徐宪昌呢?

  

是故意做给太子看吗?

  

想表达什么意思?

  

蓝玉收回视线,和沐英对视,两人眼底,都有化不开的浓浓忧虑。

  

他们没从朱老四和太子神色中,发现任何端倪。

  

可恰是这种风平浪静,才更让人心惊肉跳。

  

呜呜呜…

  

号角声从左侧后方响起。

  

众人视线循着号角声传来方向看去…

  

徐宪昌的第二护卫舰队,收到命令后,吹响号角,调整风帆,有序迅速的向左侧脱离主舰队。

  

队形在海面上优美的划过一个弧度,迅速越过主力舰队,如猛虎般扑向吕宋水师。

  

吕宋水师也开始加速。

  

呜呜呜…

  

双方号角声,争相激烈响起。

  

很快,吕宋水师就进入五百步火炮射程之内。

  

徐宪昌的第二护卫舰队,在靠近吕宋水师时,也已经摆出燕藩海军,最为经典的半包围队形。

  

“协统,是不是开炮?”

  

第二护卫舰队旗舰管带站在徐宪昌身边,迫不及待询问。

  

徐宪昌扭头,往后面看了眼。

  

点点头:“告诉弟兄们,陛下、太子、王爷在看着咱们,拿出所有的本事!”

  

嗵嗵嗵…

  

徐宪昌的命令下达片刻后,火炮轰鸣声响起。

  

第二护卫舰队五十艘战船,都是装备十二门火炮的第一代改装火炮战船。

  

也是此战后,要交给朝廷的一批。

  

这是朱元璋为了变相给朱棣塞钱,用福建一年财税购买的。

  

虽然比起攻击舰队中,一半配置二十四门火炮,以及朱棣旗舰一百六十门火炮这种中型、大型战船相比,有差距。

  

但这样一支舰队力量。

  

当今天下,除了燕藩,也无人能与之匹敌!

  

陈祖义的火炮战船倒是很多,也有两百多艘。

  

可陈祖义火炮技术落后。

  

且改装技术也不如燕藩。

  

两百艘火炮战船,总计火炮也才七百多门。

  

每艘战船的平均火炮,还不到四门。

  

完全走技术不够,数量来凑的路线。

  

砰砰砰…

  

数十颗弹丸砸在海面上。

  

风平浪静的海面,顿时波涛汹涌。

  

“杀!”

  

吕宋水师齐声呐喊,士卒拼命划桨,在火炮轰鸣溅起的水浪中,悍不畏死,想以最快速度冲到第二护卫舰队附近,发起接帮战。

  

对于没有火炮的吕宋水师来说,靠近、贴上去,发起接帮战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咔嚓!

  

一艘没有风帆的小型战船被火炮命中,船体瞬间侧翻,拼命划桨的吕宋水师士卒,惨叫声中,纷纷落水。

  

随着距离接近,越来越多的吕宋水师战船相继被击中。

  

海军将士的命准率直线上升。

  

“十八艘!”

  

“十九艘!”

  

朱棣旗舰上,观看的众人,默默数着吕宋水师战船沉没的数量。

  

吕本这些仇视朱棣的人,脸渐渐苍白。

  

五百步至两百步内,仿佛越靠近朱四郎的海军舰队,就越靠近死亡。

  

三百步距离!

  

吕宋水师的损失,已经超过一半!

  

若是换做朝廷水师?

  

即便比吕宋水师强点,恐怕没有火炮,也强不到哪里吧?

  

无论懂不懂军事,此时,都在衡量思考,朝廷水师和燕藩海军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吕宋水师还在继续悍不畏死,疯狂挺进。

  

朱标转头,看着朱棣,“老四…”

  

众人闻声,纷纷向兄弟二人看去。

  

“如果换作朝廷水师将士,操作这五十艘战船,面对吕宋水师,能发挥出多少威力?”

  

朱棣略微琢磨,“不超过五成…”

  

“朝廷水师没有操炮经验,首先射速就不行,其次,战船上的火炮打的是移动目标,又无法像陆军火铳兵一样,靠绝对的射击密度,弥补命中率精度,这就要求,将士们靠射击感去判断…”

  

射击感虽然挺玄乎,但这东西真的存在。

  

就好像狙击中的甩狙一样。

  

很大程度,就靠经年累月的实弹射击、实战对抗中,才能磨练出来。

  

他燕藩海军,舰船上的火炮都换了好几茬了。

  

全都是因为高强度的实弹射击,火炮可靠性降低,炸膛风险随之提高,不得不回炉重新冶炼铸造。

  

除此之外,海军陆陆续续打掉的海盗势力,也有七八十股。

  

朱棣看向朱元璋:“父皇购买五十艘战船,孩儿是十分支持的,这并不是因为我从中占了多大便宜,而是朝廷有了这批火炮战船,就能抢先开始熟悉、熟练操船、演练火炮射击,为朝廷储备海军人才,等朝廷陆陆续续自造火炮战船装备后,就能有足够的海军人才…”

  

“燕王,你就不怕朝廷海军超过东番吗?”蓝玉笑看朱棣。

  

其实他想问朱老四,就不怕朝廷海军强大后,与他燕藩海军为敌吗?

  

这种话肯定不能直接问出来。

  

但他相信,朱老四肯定听懂了。

  

朱棣笑笑,看向前方战场。

  

就在此时,前场战场,一枚弹丸击中最后一艘吕宋风帆战船桅杆。

  

桅杆断裂,战船速度瞬间降慢。

  

朱棣转头吩咐:“传令徐宪昌第二护卫舰队,停下来收拢俘虏,严格按照我军对待俘虏的要求!”

  

话罢,朱棣看向蓝玉,“永昌侯,燕藩海军需要来自外部的动力。”

  

他不怕朝廷超过。

  

自从剿灭海盗后。

  

俞靖这群家伙,眼睛都快长天上去了。

  

虽然不缺内部动力。

  

这群家伙,天天喊着提升火炮威力、提升战船速度。

  

但缺少来自外部的压力。

  

只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在旁边,才能鞭策燕藩海军,迎难而上!

  

成长为真正的蓝水海军!

  

大英帝国的海军为何强?

  

是因为,大英帝国的海军,在崛起的过程中,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这个过程中,练就了其皇家海军的传统精神。

  

燕藩海军,相比后世的皇家海军,在传统精神方面,还差太远。

  

他是个军人。

  

知道精神培养、传承的重要性。

  

未来,一旦燕藩和大明产生摩擦。

  

大明庞大的体量,一定会给海军造成很大压力。

  

这是好事。

  

在这个过程中,俞靖等人才能真正成长,磨练出真正蓝水海军的精气神。

  

陆军的军魂兵魄,随着北征,已经塑造成形。

  

但海军还差远了。

  

看似风光无限,海军将士们咋咋呼呼,可全凭技术优势。

  

失去技术优势,和一个强大对手齐平,甚至被反超时,若是依旧能迎难而上,坚韧不拔挺过来。

  

那时,才是一支真正的蓝水海军。

  

想长久立足四海之上。

  

没有一种精神传承,单凭技术优势,不可能!

  

技术是很容易被超越的。

  

可一种精神传承,很难被效仿。

  

打下中央吕宋地区,开始边吞并整个吕宋,边建设吕宋期间,他就会把俞靖派出去,去向深蓝探索。

  

先去凶险的自然环境中磨练海军精神。

  

朱棣思考时。

  

其他人也在琢磨朱棣的话。

  

舰队率领一千多艘海商商船,迅速越过战场,继续向马尼拉海湾挺近。

  

战场距离马尼拉海湾不过三十里。

  

一个时辰后。

  

庞大的无敌舰队,浩浩荡荡冲入海湾内。

  

海湾岸边,盯梢的吕宋斥候,骑着矮小的战马监视跟随。

  

当天中午。

  

舰队在海湾内,一处最佳停泊点靠岸。

  

一个镇,又五个混成协将士以及火炮、骑兵战马、辎重,在人声鼎沸的号令中,堂而皇之登陆吕宋中央平原。

  

朱棣在忙着安营扎寨。

  

朱元璋带着文武百官,下船后,好奇打量着眼前的陌生环境。

  

目视所及,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南侧是郁郁葱葱的红树林。

  

草长得郁郁葱葱。

  

如果不是温度太高,一时间,都以为来到了塞北草原。

  

响动惊动了,草丛中觅食的动物。

  

兔子、飞鸟,还有各种从未见过的动物,慌不择路逃窜。

  

朱元璋弯腰,扒开草丛,用手抠了一把泥土,群臣注视中,两只手搓了搓泥土,点点头。

  

摊开手后。

  

伸出食指在掌心沾了点泥土,放入口中品咂,随即笑着自言自语:“这是块难得的膏腴之地啊!”

  

土壤肥沃,远超朝廷产粮最大的湖广、江浙地区。

  

据老四说,这块平原的面积十分大。

  

而整个吕宋中央地区,也只有百十万人口!

  

再加上吕宋人根本没有掌握太先进的农耕技术,大片大片的良田,没有开垦出来。

  

实地看过后。

  

他现在相信,谭渊、俞靖等人介绍作战计划时,顺带提及的,若是吕宋开发出来,可以养活千万人口。

  

二将分明已经保守了。

  

何止千万啊!

  

此处土壤肥沃程度,完全可以支撑一年三熟,配合垄耕法,也不要担心土壤肥力不够。

  

朱标、胡惟庸、蓝玉等人听闻朱元璋的话,纷纷弯腰,抓起一把土查看。

  

搓揉中,看着手中富含草木腐败物,以及蚯蚓的土壤,许多人脸色都不由凝重。

  

这与他们所认知的蛮夷之地,完全不同!

  

如果能从中原迁民百万。

  

哪怕只数十万,开发这片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产出的粮食,恐怕就能养活数百万人口!

  

是夜。

  

安营后。

  

胡惟庸、吕本联袂来到朱标所在帐篷。

  

朱标正在带着朱允炆,用温酒,服用藿香粉。

  

见胡惟庸二人,一边搅拌温酒中藿香粉,一边含笑询问:“你们服用藿香粉了吗?”

  

吕本瞧着朱允炆皱着眉,一声不吭,把藿香粉喝下去,笑道:“太子爷,服用了。”

  

这是朱四郎给所有人派发的。

  

据说,可以有效预防这里的瘴气之类邪祟。

  

朱标压了压手。

  

在二人坐下后,把他的一份一饮而尽,放下喝药的小碗,笑问:“这么晚了,你们不休息,找孤有事吗?”

  

吕本看向胡惟庸。

  

胡惟庸起身,微微抱拳。

  

“坐下,坐下说。”

  

胡惟庸再次落座后,抿了抿唇,斟酌道:“太子,燕王想用他掌握的技术,与咱们大明谈判换取利益之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标含笑认真听着。

  

“这吕宋的资源太富饶了,燕王立足吕宋,统治吕宋,缺的就是人,臣猜测,燕王一定会借其掌握的技术,和朝廷签一份迁民条约,臣以为,这个条件,即便不能拒绝,也要尽可能控制规模,臣知太子对燕王,身为兄长的一片亲亲爱爱之心,可太子是兄长,更是咱们中原大明王朝未来的君主。

  

身为君主,太子爷必须摒弃私人情感,为我中原利益着想。

  

燕王有虎狼之心,若燕藩过于庞大,双方比邻而居,将来势必成为隐患”

  

他们现在很被动。

  

首先,大明现在当家做主的是朱皇帝。

  

其次,技术掌握在朱四郎手中,如果不答应朱四郎的条件,恐怕得不到燕藩的技术。

  

陛下摆明了,不会用父亲的身份,向朱四郎索要燕藩技术。

  

现在只求朱四郎讨伐吕宋不要太顺了。

  

最好栽个跟头。

  

即便最终拿下吕宋,也损失惨重。

  

如此,朱四郎势弱,更需要朝廷,朝廷就有足够筹码和底气,压缩朱四郎提出的条件!

  

没人知道,胡惟庸、吕本和朱标谈了什么。

  

翌日。

  

昨天扎营后派出的斥候相继返回,带回一条条消息。

  

帅帐。

  

朱元璋、朱标等人陆陆续续抵达旁听后。

  

朱棣含笑对众人宣布:“根据斥候带回来,较为全面的消息,吕宋方面似乎要与我们战略决战,昨天下午,已经从七十里外都城马尼拉出发,正沿着海湾海岸,避开战船火炮的射程之外,向我方大营挺进…”

  

百官窃窃私语。

  

“首战即决战啊!”

  

朱棣看了眼低声议论的百官。

  

他对此,倒是一点儿都不意外。

  

收回视线,看向谭渊为首陆军将校,“吕宋方面也有聪明人,他们很清楚,若是首战不把一切压上去,就没有机会了。”

  

“十九万联军,有一半是吕宋周边各部落兵马,这群人,若是看到情况不妙,就会一哄而散抛弃吕宋王朝…”

  

所以,吕宋王朝的王族,只有一次机会。

  

自然要趁着还能联合所有人的时候,一把梭哈。

  

赌一把大的!

  

当然,吕宋王朝也肯定自信,其十九万兵马,人数几乎是他的四倍,一定能打得过他。

  

“现在我命令!”

  

哗啦!

  

海陆两班人马瞬间整齐划一起身,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肃杀之气,瞬间萦绕帅帐。

  

窃语的百官被镇住。

  

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燕藩的军事会议,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一幕。

  

感觉比朝廷议事,都更具威压。

  

朱棣起身,环视诸将,“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留守大营,咱们将来就要在这里,修建一座都城…”

  

海陆两班将领全都笑了。

  

吕宋王朝的都城距离此处七八十里远,不懂这个海湾的价值。

  

可他们在决定征讨吕宋,将理想传遍吕宋时,就已经注意到这个海湾了。

  

甚至,就连都城的建设图纸,都已经画好了。

  

海军大营、陆军大营、王宫、政务,海贸区、工业区…

  

等等一系列构想,一旦建设成功。

  

这座新王都,将会是一座综合性大城,其繁荣,极有可能超过大明的金陵城!

  

“陆军第一镇及五个混成协,工兵营在骑兵护卫下,马上出发,沿我方前进道路,为大军前进,疏通障碍。”

  

“陆军诸将,马上回去做拔营准备!”

  

“遵命!”

  

谭渊、俞靖诸将铿锵领命后,匆匆离开。

  

朱元璋、朱标也带着百官去准备。

  

很快,大营内,一片热闹。

  

朱樉凑到朱棣身边,看着井然有序做出营准备的陆军,询问:“老四,真有把握,一战定乾坤,拿下吕宋中央地区?现在很多人可都盼着伱栽个跟头,然后在技术交换的谈判中,极力压低你的条件。”

  

朱棣笑笑,扭头,看着朱樉。

  

二哥是真关心他。

  

“二哥,吕宋这秀丽江山你也看了,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你就真的不想走出来看看吗?”

  

朱樉苦笑。

  

“你让二哥好好想想,至少得等二哥的两镇新军编练成吧?”

  

朱棣默默叹了口气,朱老二分明就是在糊弄他。

  

罢了。

  

片刻后,大军启程。

  

百官骑马,三三五五,凑在一起低声议论。

  

“五万对十九万,将近一比四,燕藩能赢吗?”

  

“最好输!”

  

“这次,终于能亲眼看看,燕藩陆军的整体素质了,我就不相信,其他五个混成协,也如陆军第一镇那般精锐!”

  

蓝玉、沐英跟随在文武中间,听着同僚或是敌视,或是酸溜溜议论,眼中也满是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急切。

  

这般整体观摩燕藩陆军,还是首次。

  

燕藩作为新军建设的先行者。

  

也肯定能让他们学到很多东西。

  

蓝玉扭头,看着身边的瞿能、朱能等,朱元璋准备重点栽培的年轻将领,“陛下带着你们这批年轻将领在身边,就是希望你们好好观摩燕王新军,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如此战役级大战,更是难得…”

  

朝廷也曾有超五万多新军。

  

可惜,北征一战,几乎损失殆尽。

  

此番,观摩数万新军,对抗二十万传统旧军,混合新军的大战。

  

还是朱老四指挥下的新军,对于大明这样一个旧军整编新军的关键时刻,这样的观摩机会,意义非凡。

  

可如果,他们这些武将,都像那些心胸狭隘的文官,怀着敌视去观摩。

  

没有一个客观中立的角度,恐怕也学不到东西。

  

“卑职明白!”诸将大声领命。

  

朱元璋被惊动,扭头向后看了眼,满意笑笑。

  

午后。

  

两支大军,在中央大平原,相隔三里相遇,列阵而立。

  

“吕宋阵前那是什么?”

  

“大象!”

  

“打仗还能用大象?”

  

朝中百官,远远看着一千只大象,黑压压横亘在十九万大军前,纷纷惊讶议论。

  

朱棣微微皱眉。

  

象骑兵?!

  

吕宋怎么会有象骑兵!

  

吕宋并不产大象。

  

朱元璋见朱棣皱眉,“对方有大象参战,你们没探查到?”

  

朱棣摇头,“应该是陈家帮忙弄来的,一直处于隐藏保密中,而且,这支象骑兵也不是伴随大军行进,否则,斥候不可能注意不到。”

  

象骑兵?

  

众人听朱棣对大象用于作战的总结,微微愣怔。

  

总感觉,好像朱四郎似乎知道大象作骑兵。

  

“老四,你知道大象用于战争的打法?”朱樉好奇询问。

  

朱棣笑笑,“象骑兵在紧邻咱们云南的阿瓦王朝就有。”

  

朝廷刚拿下云南不久,甚至边陲的土司部落,尚未进行册封,对阿瓦王朝的了解更有限。

  

不过,他了解象骑兵,并非来自阿瓦王朝。

  

而是历史上的清朝。

  

清朝曾频繁和缅进行战争。

  

当时的缅国象骑兵,可是给清朝造成了不小压力。

  

“大象皮糙肉厚,箭矢、火铳近距离恐怕都很难对其造成致命性伤害,经过训练的大象,对疼痛的忍耐性很高,同时,在训练中,还会刺聋大象的耳朵,让战场的响动,无法惊扰大象…”

  

清朝时期的火铳、火炮,就无法惊扰象骑兵。

  

他不清楚。

  

这个时期的象骑兵训练,是否已经完全克服火铳、火炮。

  

但陈朝知道燕藩的火铳、火炮犀利。

  

恐怕已经想到克服办法了。

  

随着朱棣介绍象骑兵优势,胡惟庸、吕本相互对视,眼中笑意一闪而逝。

  

这一刻。

  

许多仇视朱棣的人,都莫名激动的攥紧拳头,‘吕宋蛮夷可要争口气!’

  

至于战败,大家会不会出事?

  

不怕!

  

首先,吕宋敢对大明无礼吗?

  

其次,一旦发觉朱四郎有战败的可能,大伙儿率先护送陛下和太子提前离开就是了。

  

吕宋大部分是步军。

  

一千象骑兵之外。

  

剩下的骑兵也只有数百,而且战马的个头,和大明驴子的个头差不多,这种马,能跑得过他们坐下的优良战马吗?

  

何况,朱四郎就算是战败,也一定会拼尽全力护送陛下安全的。

  

不然,他东番的妻儿,就等着被朝廷斩首吧!

  

远处。

  

吕宋帅旗下。

  

年迈的拉干王,坐在一辆三马牵引的金色宽大銮驾上。

  

几名年轻女子,在銮驾上伺候着。

  

不停为年迈的拉干王擦拭着,控制不住,流出的口水。

  

几位继承人,及一班武将簇拥在銮驾旁侧。

  

“蔡文…”

  

有气无力的声音响起。

  

銮驾旁边,一名披甲将领闻声,抱拳领命,“末将蔡文在!”

  

拉干王指着前方朱棣燕藩阵列。

  

“你部中原迁民伴随象骑兵发起第一波进攻,给本王打垮异端燕藩阵列,此战胜,你们中原迁民的各大家族,可以举荐弟子,入朝为官,入伍领兵,全面参与我吕宋政权!”

  

蔡文低着头,唇角笑意一闪而逝,极力压抑着激动,大声道:“大王放心,我吕宋中原迁民各大家族,和异端明四皇子势不两立!”

  

明四皇子那一套,他们不喜欢!

  

而现在,他们各大家族,却能借助明四皇子征讨吕宋,全面参与吕宋王朝的政权建设。

  

进入权力中枢!

  

以前,他们除了做生意,吕宋王朝对他们十分警惕。

  

总算守的云开见月明了!

  

“去吧!”

  

“遵命!”

  

蔡文领命后,策马奔冲到陈家帮忙组建的一万新军阵列前。

  

全都是中原迁民组成。

  

各级将领,更全都出自大家族、小家族。

  

“兄弟们,燕藩异端…”

  

咚咚咚…

  

蔡文简短喊话后,战鼓声急促响起。

  

“咦,这是什么战术!”

  

当朱棣这边,蓝玉等人看到一队队步军,举着火铳,躲藏伴随在象骑兵后面,在鼓声中缓缓前压时,纷纷惊讶。

  

眉头紧拧,面色沉凝。

  

许多将领,已经看出了点端倪。

  

这一仗不好打!

  

纷纷担忧看向朱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