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二百一十七章蓝玉一鸣惊人,鬼老四误入歧途

  

翌日。

  

四更天。

  

东宫。

  

常氏蹲在朱雄英面前,为朱雄英仔细穿衣服同时,看小家伙瞌睡的迷迷糊糊,心疼之余,又有些好笑。

  

伸手揉了揉朱雄英发顶。

  

朱雄英顿时精神了不少,大眼睛盯着常氏。

  

常氏笑问:“昨天去土桥村,你四叔给雄英什么感觉?”

  

昨晚宵禁后才回来。

  

雄英回来时,已经在马车上睡着了,她还没来得及问,雄英对四弟的第一印象。

  

朱雄英微微侧头,思索,“四叔对雄英,不像父亲身边那些人,那么热情,不过雄英却感觉很舒服。”

  

常氏不由一笑。

  

在东宫活动,能接触雄英的这些人,那不叫热情。

  

是虚情假意的巴结。

  

雄英年纪小,不懂什么是巴结。

  

但情绪的真假,却已经能感受到了。

  

“还有呢?”

  

“四叔像舅姥爷,胳膊很有力量,被四叔抱着挺舒服的,不过和舅姥爷不一样,四叔感觉很亲切…”

  

常氏含笑瞪了眼。

  

舅舅锋芒毕露,别说雄英一个孩子了,成年人和舅舅相处,也会感觉不舒服。

  

不过,近一年,舅舅变化很大。

  

四弟则锋芒内敛。

  

尤其去土桥村这一年,干农活,和百姓打交道,成家有了两个孩子。

  

上次雍鸣和祈婳满月宴回来后,她和太子爷还讨论,现在的四弟,就像一块温润的璞玉。

  

不是没有锋芒,只是全都收敛起来了。

  

把璞玉放在光线下,就会看到璞玉内在的晶莹剔透。

  

四弟也一样。

  

遇事时,才能真正看到锋芒之利。

  

就好比口技事件。

  

四弟就好像一个绝世剑客,锋芒吞吐一闪而逝,剑已归鞘。

  

可吕本直到现在,还躺在病榻上。

  

反观四弟呢,又回土桥村和妙云过自己的小日子,若不是他们麻烦四弟,让四弟陪着雄英走一遭辽东。

  

四弟现在应该舒服的过着小日子。

  

她希望,雄英往后也能如此,这样的人,才活的自在轻松。

  

不像太子爷那样,太累了。

  

“准备好了吗?”就当母子二人一问一答聊着时,朱标出现在门口,笑着询问。

  

常氏停下手中动作。

  

笑着鼓励,“去吧。”

  

朱雄英给常氏行礼后,小跑着来到殿门外。

  

朱标笑着牵起朱雄英的手。

  

上了肩舆,低头,笑问:“如果今早早朝,有人为难你四叔,雄英会怎么做?”

  

奉天殿。

  

群臣等候开朝时,三三五五凑在一起低声议论。

  

“昨日,陛下带着太孙去土桥村做什么?”

  

“猜不透,猜不透…”

  

所有人都在议论,朱元璋带朱雄英去土桥村之事。

  

蓝玉听了片刻,撇了撇嘴,这些人提出的猜想,都是些无稽之谈。

  

不动声色,凑到徐达身后,低语,“三哥,你知道点内幕消息吗?”

  

徐达微微转头,瞥视,“是什么让伱认为,咱应该知道内幕?”

  

“朱四郎是你女婿…”

  

“太子爷来了!太孙也来了!”突然传出的惊呼,打断了蓝玉的话。

  

蓝玉顾不得和徐达说话,转身,看去…

  

其他人做出了相同反应。

  

朱标和朱雄英乘坐肩舆缓缓而来。

  

“太子爷带着太孙上早朝,今早议题,定和太孙有关系。”

  

“昨天带着太孙去土桥村,今天太孙来早朝,肯定有大事!”

  

都是些千年的老狐狸,联系昨天的事情,敏锐意识到,今天的早朝肯定有大事。

  

朱标带着朱雄英沿阶而上,百官纷纷行礼。

  

等父子二人站到最前面后。

  

一双双眼睛,暗暗打量一大一小父子二人。

  

父子爷孙。

  

今早早朝,可是难得的三龙同朝。

  

事情肯定不小。

  

胡惟庸急思转念,眯眼琢磨…

  

“开朝!”

  

尖细声响起。

  

殿门开启。

  

群臣随着朱标父子,鱼贯而入。

  

随后,朱元璋抵达。

  

简单君臣礼毕后,百官站定,弹劾的、奏报的都耐心等着。

  

朱元璋目光环视,视线最终落在朱雄英身上,脸上瞬间露出笑意,含笑招手:“雄英,到祖父这来。”

  

朱雄英抬头…

  

朱标点头后,才小跑着往龙庭而去。

  

百官视线跟随移动,最终来到御案旁侧。

  

“祖父。”

  

朱元璋笑着摸了摸朱雄英小脑袋,然后看向群臣,“今天早朝,让雄英参加。”

  

“是因为,咱打算派朱四郎带雄英及周王朱橚,前往辽东,授予大辽河卫肩标…”

  

“去辽东?”

  

“还让朱四郎陪同?”

  

“太孙年幼,千里迢迢,出事怎么办?”

  

“不可,不可…”

  

朱元璋话未说完,朝堂瞬间哗然。

  

消息冲击太大,以至于,群臣君前失仪。

  

礼部尚书赵翥在一片嘈杂中,跨列而出,“陛下,臣反对,太孙年幼,不宜远行,派朱四郎及周王即可,何须太孙!”

  

“朱四郎只是一个秀才,有什么资格去,周王一人即可!”

  

“对,臣不赞同太孙前往辽东,朱四郎一介秀才,也没有资格。”

  

“魏国公,你女婿,一介秀才,有资格吗?”

  

赵翥之后,呼啦站出一大片朝臣反对。

  

赵翥只是反对让朱雄英去,其他人则直接把矛头对准朱棣,甚至想把徐达拉下水。

  

朱元璋默默观察。

  

混账老四甲等第一名,已经让这些人很受刺激了。

  

如今终于有机会,把矛头对准老四了。

  

‘朱皇帝到底想干什么?’

  

朱元璋观察百官时,胡惟庸也在观察朱元璋。

  

他第一时间就明白。

  

这是朱皇帝对朱四郎的又一次考验。

  

敢把皇太孙交到朱四郎手中,考验朱四郎。

  

朱皇帝对朱四郎不信任的同时,信任已经越来越深了。

  

前所未有的考验背后,必有前所未有重大安排!

  

‘这次辽东之行,朱四郎如果通过考验,朱皇帝到底要安排朱四郎做什么!做什么!’

  

这件事一定很大!很重要!

  

入仕为官,没必要用皇太孙来考验朱四郎。

  

是终于不能容忍我胡惟庸,要对我动手了?

  

胡惟庸表面平静,内心思绪、情绪则在剧烈起伏。

  

他若像这群站出来反对的同僚,不够聪明,看不到事件更深的本质就好了。

  

看不到,就不会难受。

  

这种看到了,却猜不透的感觉,十分难受。

  

“咱支持!”

  

突兀响起的声音,打断胡惟庸思路。

  

群臣纷纷循着声音转头…

  

随即,满脸错愕。

  

朱元璋也是满脸错愕。

  

‘震惊了吧!’

  

蓝玉暗暗得意,跨列而出,大声道:“陛下让朱四郎陪太孙去辽东,诸位大人担心的安全问题,完全是庸人自扰。”

  

“陛下会把太孙的安全,全都交付朱四郎?”

  

“咱蓝玉都能想明白的问题,诸位比咱这个莽夫聪明,不可能想不到,所以,诸位的反对,肯定有其他意图,诸位不如说出来,让陛下听听,有没有道理。”

  

瞧着所有人,一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震惊之色。

  

蓝玉下意识微微仰头。

  

他蓝玉,早非吴下阿蒙了。

  

皇帝要做什么,他不知道。

  

但有一点他十分肯定。

  

外甥雄英,跟着朱四郎,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

  

他就是最好的例子。

  

了解朱四郎,才能对付朱四郎。

  

将来朱四郎如有不臣之心,雄英就用学朱四郎的手段,对付朱四郎。

  

他支持,可不是要和朱四郎和好,而是此行,对雄英有利!

  

短暂错愕后。

  

很多朝臣腹诽暗骂,问候蓝玉的祖上。

  

大家的小心思,当然不能说出来了。

  

可现在,太孙安危这个理由,无法立足,还怎么反对?

  

朱元璋深深看了眼蓝玉,转而笑问:“蓝玉说卿等反对,有其他原因,诸卿若还有其他原因,可以说出来。”

  

“没有,臣只是关心太孙安危。”

  

“陛下,蓝将军曲解臣的意思了。”

  

百官暗暗咒骂蓝玉同时,纷纷开口。

  

朱元璋好笑之余,又有种无处发力的感觉。

  

昨晚憋了一肚子邪火,他还准备找个倒霉蛋呢!

  

谁能想到,蓝玉竟然突然跳出来搅局,就把这件事给平了。

  

分明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整整一个早朝,朱元璋不是滋味。

  

百官更不是滋味,难受的很。

  

退朝后,朱元璋、朱标先后离开,蓝玉在众人注视下,第一个走出奉天殿。

  

站在殿门口。

  

抬头望着天上日头。

  

好爽!

  

他今天没有嚣张跋扈,没有红脸粗脖子,小试牛刀,就把满朝反对者,一句话怼的哑口无言。

  

感觉很爽啊!

  

蓝玉给同僚们留下一个背影离开。

  

御书房。

  

马秀英等着。

  

见父子、爷孙三人进来,忙起身询问:“怎么样,定下了吗?”

  

朱元璋没好气道:“你问标儿!”

  

马秀英狐疑看向朱标。

  

朱标忍笑把早朝的事情告诉马秀英。

  

马秀英满脸错愕,好一会儿,笑道:“蓝玉的变化还真大。”

  

朱元璋微哼一声,“那是混账老四揍得好!”

  

“恩师!辽东之行后,朱皇帝一定有石破惊天的大动作!”

  

左相官房,胡惟庸关上门,就迫不及待开口:“朱皇帝是不是等不及了,要对学生动手了?”

  

胡惟庸眼神中闪烁着疯狂狠戾。

  

李善长转身看到瞬间,被吓了一跳,压低声喝止:“收起你的取死心思!”

  

“朱四郎就是再厉害,朱皇帝也不可能骤然提拔他,取代你,这次护送太孙去辽东的功劳也不够。”

  

他这学生,看到了朱四郎陪太孙辽东之行后,朱皇帝将有大动作。

  

心虚以为皇帝要对其动手了。

  

竟然生出铤而走险的心思。

  

摆明了,想让太孙的辽东之行出点问题。

  

这种想法,无异于取死。

  

这回,沿途不知会有多少锦衣卫暗中保护。

  

任何风吹草动,朱皇帝都会挖地三尺。

  

胡惟庸渐渐冷静,羞愧道:“恩师,学生鲁莽了。”

  

李善长摇了摇头,“你那些出格的事情,收拾的怎么样了?”

  

“学生已经利用相权秘密安排了,就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就可以和朱皇帝摊牌。”

  

李善长点点头,“把所有的事情都一次性收拾好,一旦时机合适,就把以前那些违规出格事情,一次性摊牌解决掉,只有这样,往后才能轻装上阵,不带包袱的和朱四郎斗!”

  

胡惟庸给李善长斟茶同时,点头。

  

微微抬眼皮,试探,“老师,朱四郎辽东之行后,朱皇帝到底要做什么。”

  

要做一件惊掉天下人眼睛的大事!

  

太孙朱雄英跟着朱四郎学习,不但会惊掉无数人眼睛,还会对大明产生无法预料的深远影响。

  

当然,这些不能告诉胡惟庸。

  

微微摇头,“耐心等吧,朱四郎和太孙平安从辽东回来,朱皇帝就该和咱们摊牌了。”

  

锦州。

  

总兵府。

  

丘福、朱能站在府门外等着。

  

朱能低声冷笑:“当初刚来锦州,咱们待遇多好,冯总兵走在中间,拉着咱们的手进总兵府,如今你我都升任中高级将领了,拜见总兵,竟然在府门外,等了整整一个早上。”

  

他们这次是来汇报夏季攻势的。

  

作为下属,背着上司,一次擅自动兵可以。

  

但一而再,再而三就不行了。

  

尤其,这次的夏季攻势,要投入整个大辽河卫兵力。

  

这么大的动静,不汇报,打赢回来,冯胜要砍他们的脑袋,都理由充分。

  

当然,他们也不可能把夏季攻势的真正目标告诉冯胜。

  

为了传国玉玺,他们本来就是玩火冒险。

  

若是告诉冯胜,万一冯胜把他们的意图,透露给辽阳王纳哈出呢?

  

“耐心等着吧,冯总兵肯定会见我们。”丘福笑笑,转而低语:“要是鬼老四能来辽东就好了,咱们计划中的奇兵,由鬼老四统帅最合适,他鬼点子最多,应变能力最强,统帅奇兵最合适,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骨子里的冷漠,杀人时的冷静,他天生就是个杀才!考什么秀才,这不是误入歧途嘛!”

  

朱能笑笑,“鬼老四保准落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