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三百三十六章世界中心将从大明,转向朱棣

  

朱棣第一时间下令孙元楚所部列阵。

  

第一营六百多人,排成六个横队,齐头并进走出一里左右,双方遥遥相遇。

  

大约两里距离。

  

陈忠所部,马六甲新军停下时,孙元楚也第一时间命令第一营将士停下。

  

双方都开始默默装填火药、弹丸。

  

蓝玉站在朱棣身边,遥遥看着对面的海盗步兵。

  

虽然军服不一样。

  

对面海盗军服,更像大明制式军服,并不是陆军第一镇这种分体式。

  

不过,隐约间,还是能从很多方面,看到对面的海盗步兵,隐隐间和陆军第一镇相似。

  

大量的火器配置。

  

军衔。

  

从军衔又能观察出,陈家海盗步兵也是五人一伍。

  

蓝玉气笑了。

  

娘的。

  

大明还没效仿朱老四的陆军第一镇进行重新整顿编练。

  

四海上这些势力,反倒抢先大明一步!

  

余光瞥视朱棣…

  

心中十分急切。

  

朱老四搞出来的新东西,大明内部,要么是争执不下,到底要不要跟。

  

要么就是碍于各种原因,束之高阁。

  

就比如长管身火铳。

  

匠作监太子系统内的混蛋,就因为一点龌龊想法,朱老四亲自指明了长管身火铳的改进方向,让他们集中匠作监优秀匠人去改进。

  

这群混蛋,竟然悄悄把此事压下去了。

  

总之,大明内部自高自大,狭隘心作祟。

  

导致无法迅速跟进朱老四搞出来的新东西。

  

可四海上这些小势力、蛮夷小国不同。

  

他们没那些自高自大,狭隘心作祟。

  

他们本来就落后。

  

朱老四以大明皇子身份,出现在四海之上,搞出来的新事物,还展现出优越性。

  

可以预见,这些蛮夷小国,即便无法像他们这样,被朱老四不设防观摩。

  

但哪怕是学个表面,也一定会迅速跟进。

  

只要肯学,哪怕只能学个表象,花点时间,也一定能琢磨出一些东西。

  

往后是不是这些蛮夷小国,会比大明更加先进?

  

‘如大明无法做出改变,这恐怕是必然的。’

  

蓝玉得出一个十分悲观的结论。

  

他们已经知道。

  

朱老四有横扫四海的野心。

  

当朱老四开疆拓土时,一定会把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

  

等等所有的一切,推广出去。

  

几乎可以预见。

  

朱老四势力范围内,会迅速发展,或许未来的天下中心,就会从大明转移到朱老四建立的势力…

  

万邦来朝。

  

朝拜的就是朱老四!

  

若真发展到这一步。

  

朝廷能接受这种落差吗?

  

反正他接受不了!

  

学习!

  

一定要潜心学习!

  

摆正态度!像个学生一样学习!

  

可他一个武将,如何改变这一切?

  

蓝玉忽然意识到,他一个人十分无力。

  

就算加上沐英也不够。

  

视线从朱棣,转移到方孝孺等人身上,‘他们呢?这些年轻人,又有几个,能像学习圣贤书一样,潜心学习朱老四…’

  

他无法判断。

  

但依旧很悲观。

  

陛下比较保守。

  

太子爷威望不足,而且论魄力,也无法和朱老四相比。

  

这一点,从太子爷直接否决在大明境内,推行雇工身股制就可以看出。

  

不就是怕天下烽烟四起吗?

  

怕什么!

  

搞成乡土村社,笼络住农民。

  

只要有口饱饭吃,农民绝不会跟着造反。

  

元朝当初要是肯给他口饱饭,他肯定不跟陛下造反,甚至陛下自己都不会造反。

  

士绅、商贾造反,杀就是了。

  

杀一万不够。

  

那就杀十万!

  

他十分肯定,若朱老四换做太子的位置,有人阻挡他的野心、志向,别说杀十万。

  

屠百万!

  

朱老四都敢下令!

  

朱老四的好说话,只是表象,这人内里,实则十分狠辣。

  

他领教过请朱老四回朝帮忙…

  

“殿下,对方派人过来了。”

  

孙元楚的声音,打断蓝玉思绪。

  

抬头望去…

  

一个陈家私兵,双手高举,其中一只手,举着一面白旗走来。

  

双方相距不过两里罢了。

  

对方很快抵达。

  

“小…小人奉将军命令,求见明四皇子燕王朱棣。”

  

胆怯结巴声响起。

  

朱棣吩咐道:“孙元楚,把人带来。”

  

很快,陈家私兵来到朱棣面前,好奇打量一下,忙低头,捶胸行礼,“四皇子,陈将军想知道,你们这部兵马,是否是陆军第一镇新军?我部也是刚成军的新军,将军想打一场新军与新军之间的较量,看看我们两家,谁的新军更胜一筹!”

  

‘果然!’

  

蓝玉与沐英顿时激动对视。

  

原本,朱老四的新军实战,已经让他们很激动。

  

没想到,对面也是一部新军!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朱棣略微有些诧异。

  

他知道,驻守巴拉望岛的陈家部将,叫陈忠。

  

此刻,他对此人还生出一点欣赏。

  

随即点头道:“不错,这是我陆军第一镇第一协第一标第一营。”

  

陈家私兵再次捶胸行礼后,转身离开。

  

快速返回陈军阵前。

  

“将军,明四皇子亲口说了,这是他麾下陆军第一镇第一协第一标第一营。”

  

陈忠点点头,视线再次投射到第一营新军阵列上。

  

“回堡垒告诉陈金北,明四皇子新军一个营六百余人,比咱们陈家一个营军制要小,对方行进中,阵列都十分整齐…”

  

“装配一种管身很长的火铳,让他接下来,不要因为关注我是否战死而分神,仔细观察,明四皇子陆军新军作战…”

  

“若我们战败,不要管我们生死,你们保护陈金北,马上离开巴拉望岛,返回马六甲,把观察到的一切,都告诉家主。”

  

“是!”

  

陈家私兵领命后离开。

  

陈忠扭头,眺望堡垒。

  

模糊的人影,肯定是长子。

  

他报答了陈家恩情。

  

若他用性命,为陈家换取的信息,陈家抓不住这个机遇,或者抓住机遇,将来还是输了。

  

他家就不欠陈家什么了。

  

收敛思绪,收回视线,落在阵列上。

  

新军步兵和水军不一样。

  

水军是当初撤离鸡笼屿,一路折返途中,收编的海盗。

  

步兵则是真正吃陈家饭、穿陈家衣、拿陈家饷培养起来的。

  

其中,一半与他一样,都有中原血统。

  

剩下的蛮夷民,也早被陈家同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闽南话。

  

“你们应该很清楚,站在对面的是什么人!”

  

陈忠突然深吸气,大喊道:“来自中原明王朝的四皇子,燕王朱棣!”

  

“今天,我们这些数百年前就流亡海外的化外之民,就要挑战这位被明王朝放逐到四海之上的明四皇子!”

  

“他们是新军!”

  

“我们也是一支新式军队!”

  

“今天,新军对新军!化外之民对明四皇子,拿出我们的血勇来,让明四皇子看看,咱们的祖辈,敢在数百、上千年前,漂洋过海,在异域他乡,披荆斩棘开拓,我们传承祖辈的血勇,比他明四皇子强!”

  

“告诉本将,你们敢吗!”

  

“敢!”

  

“敢!”

  

“敢!”

  

陈忠听着将士们昂扬声,唇角浮现笑容。

  

战意足够了!

  

兵力还占据优势。

  

若输了。

  

他们也不是输给明四皇子背后的大明。

  

而是明四皇子本人!

  

说实话,他挺佩服对方的。

  

一百艘海军战船。

  

人数至少也有六七千吧?

  

却只带了陆军第一镇的一个营登陆。

  

这份自信。

  

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要知,对方在闽县,已经证明,有以少胜多的本事。

  

不过,这回,明四皇子肯定没骑兵!

  

陈忠猛地拔刀,扬刀直指对面孙元楚第一营,“进攻!”

  

呜呜呜…

  

号角声中。

  

嗒嗒嗒…

  

步点声传出。

  

孙元楚目睹一千人阵列,步点虽然不算整齐,略微有些杂乱。

  

但这种纪律性,已经超出了朝廷步军。

  

他在闽县,见过朝廷步军。

  

当初的海防兄弟,就达不到对面陈家私兵的程度。

  

眼中跃跃欲试,舔了舔嘴唇,扭头,“殿下,卑职想和陈家新军,堂堂正正打一场!”

  

他们新军中,也有些独特战法。

  

比如,排枪射击时,分配数十人,尽可能瞄准敌方将领打。

  

只要打掉对方将领,一定会影响对方指挥系统。

  

甚至,为了配合这一战法。

  

鸡笼屿火器工坊,已经开始慢慢研究,提高射击精度的法子。

  

高精度的火器,不需要全军列装。

  

一个营,列装五六人就足够了。

  

这种火器的成本高一点,王爷也不在乎。

  

这些战法,都是王爷带着大家,在训练中摸索出来的。

  

为将者。

  

为赢得战争,可以不择手段。

  

这点,他牢记于心。

  

但今天,他想堂堂正正打败对方。

  

朱棣含笑点头,“今天这场战斗,你是指挥,所有人都得听你的,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今天这场战斗。

  

他不准备参与。

  

会站在后方观看。

  

从中发现问题,接下来纠正。

  

也是要检验这支新军,没有他指挥,能发挥出多少训练成果。

  

到底,有没有把训练内容,牢牢刻在脑子里,刻在身体里!

  

即便战败也没关系。

  

码头上,海军已经开始集结。

  

第一营胜败,于他而言,都是一种收获。

  

孙元楚手握剑柄,闻言,立刻就明白朱棣的想法,握剑的手指微微松开,又紧紧握住。

  

很紧张!

  

更激动!

  

指挥剑出鞘,孙元楚大喊:“交叉火力进攻!”

  

嗒嗒嗒…

  

第一营将士,随着孙元楚号令下达,最前面三个横队率先踩着步点启动。

  

第一营副管带,带着后面三个横队紧随其后。

  

逼近陈家新军过程时。

  

两个三横队方阵渐渐齐平。

  

然后呈倒八字形,向陈军迫近中展开。

  

蓝玉、沐英等人都知道,这是陆军第一镇,最为典型的交叉火力进攻。

  

可陈忠不明白。

  

更为整齐的步点,‘嗒嗒’传入耳中,仿若踩在心头!

  

‘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训练更好!’

  

虽然布置,明四皇子新军第一营摆出一个倒八字到底有什么好处。

  

可从步点,已经能判断,对方训练更好。

  

整齐划一的步点,给人压迫感很强烈。

  

“三百步!”

  

“两百步!”

  

方孝孺等人紧张关注,全都悄悄握拳,目测着两方阵列大致距离。

  

蓝玉、沐英几个武将,则紧张关注着,孙元楚营能压到多少步才射击。

  

长管身火铳有效杀伤射程是一百步左右。

  

但无疑,距离越近,杀伤力越大!

  

能否重现朱老四守闽县时,五十步距离?

  

应该不行吧?

  

陆军第一镇是支新兵。

  

而且,此战朱老四并未站在最前面,和将士们站在一起。

  

孙元楚可没朱老四的威望。

  

嗒嗒嗒…

  

众人心思各异,衡量这场战争的影响及意义时。

  

两方将士,却越来越清晰,听到对方的步点声。

  

八十步!

  

陈忠目测距离,第一时间下令:“袭扰性射击。”

  

虽然上次闽县战斗,已经证明,袭扰性射击,无法诱使明四皇子军队慌乱下射击。

  

但他还想试试。

  

毕竟,这只是一支新军!

  

据说,老兵很少!

  

所有老兵几乎都担任各级将领。

  

砰砰砰…

  

零星的射击声响起。

  

孙元楚及副管带,大声呼喝:“稳住,训练中,王爷怎么教大家,现在就怎么做,不听号令者,斩!”

  

蓝玉等人瞬间收敛思绪,聚精会神观察战场态势。

  

蓝玉低语询问:“殿下,陈家新军这么早射击,看来训练不到位。”

  

陈家新军用的是类似大明的短管身火铳。

  

在八十步范围,准头小,威力弱。

  

只有击中面门,才能产生杀伤性。

  

孙元楚营,待着藤条编织的头盔,上身穿着锁子甲,这个距离,射击,杀伤力很小很小。

  

朱棣解释道:“永昌侯误会了,这是敌军的袭扰性射击,咱们大明对火器的使用战术,说实话,比这群经常劫掠打仗的海盗,还稍微落后点,袭扰性射击,能给对方造成强烈的心理压力,一旦士兵撑不住,崩溃了,不但影响士气,而且还会在慌乱中,提前射击…”

  

蓝玉、沐英等人瞬间恍然大悟。

  

这等战术,他们还真不知道。

  

大明集中使用火器,还是沐英在洪武十二年,开创先河。

  

砰砰砰…

  

激烈的射击声就在此时,突然响起。

  

是陈军!

  

陈军进入七十步内,率先排枪射击。

  

朱棣立刻结束和蓝玉谈话,抬头紧张看去。

  

短管身火铳,在七十步距离射击,威力也已经十分大了。

  

只见将士们在声音响起的瞬间,第一时间条件反射下意识低头。

  

这是避免弹丸击中没有防护的面部。

  

七十步距离。

  

只要微微低头,藤甲蒙布头盔足够抵消大部分杀伤性。

  

痛苦闷哼声响起。

  

倒八字两个阵列,第一横队,瞬间各有数十名将士闷哼倒地。

  

蓝玉、沐英听到微弱闷哼声,眼睛瞬间瞪大。

  

这怎么可能!

  

这可是一群新兵!

  

就是大明军中老兵,受伤倒地,也会痛苦喊叫。

  

朱老四是怎么把一群新兵,训练到这种程度。

  

无他。

  

去岁一年,朱棣泡在营中练兵,每天临近傍晚,都要带着所有士卒,踏步走半个时辰尖锐石子路。

  

将士们每天脚底流血。

  

却都要跟着朱棣,一起忍着不能发声。

  

久而久之,将士们脚底板出现了一层厚厚老茧。

  

无惧尖锐石子的同时。

  

也练成了疼痛,潜意识咬牙忍着的应激反应。

  

于此同时。

  

陈忠看到这一幕,瞬间瞪大眼,绝望一闪而逝,随即,满脸慷慨赴死之色涌现,举刀大喊:“杀!”

  

陆军第一镇新军的表现。

  

已经让他隐约看到了战争结果。

  

压到七十步内射击。

  

是陈家私兵,经过训练成军后,最佳的状态。

  

很显然,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还能比这个距离更近!

  

接下来,他们则要面对,第一营的排枪射击。

  

此战能不能打赢,只剩一个机会。

  

挨过第一营排枪射击后,近身肉搏战中取胜!

  

“杀!”

  

陈军大声呐喊,冲向孙元楚营。

  

从七十步到六十步。

  

十步距离,转瞬即至。

  

“放!放!放!”

  

孙元楚肩头渗出鲜血,极度紧张中,歇斯底里连续大喊。

  

砰砰砰…

  

炒豆子般密集枪声响起。

  

第一排射击结束,已经开始安装铳剑,第二排密集排射响起,第三排…

  

短短瞬间,从浓烟中冲出来的陈军,在倒八字形交叉火力,密集弹丸笼罩中成片倒下。

  

趁着陈军短暂恐惧混乱,已经安装好铳剑的第一横队将士,不用孙元楚和副管带下令,在队官、排长、棚正率领下,端着火铳,沉默不语,冲出烟雾,扑向陈军。

  

第二排、第三排紧随其后。

  

副管带跟随朱棣纵横过草原。

  

对战场局势变化十分敏锐。

  

第一时间,率领三个横队,斜插冲入陈军后方的刀盾兵。

  

陈军的火铳手,已经扔掉火铳换成佩刀。

  

经过密集打击后。

  

六百多没有盾牌的火铳手,只剩四百多人。

  

双方相遇,都是五人一组。

  

猛烈碰撞在一起。

  

混乱的厮杀中。

  

蓝玉敏锐发现了一丝端倪,侧头对沐英低语,“快看燕王新军将士,他们的火铳配置铳剑,占据长度优势…”

  

铳剑配置火铳,几乎就是一杆长枪。

  

对刀的优势太明显了。

  

敌军想要靠近时,五人一组,在棚正带领下,猛地排枪刺出。

  

敌军还没砍到他们,就被他们捅成马蜂窝。

  

而且,朱老四的新军,拼刺战术十分好。

  

五人一组配合十分得当。

  

战场上,出现了很诡异的一幕。

  

朱老四新军,开始在棚正带领下,就近向队官汇合,十人一组,二十人一组,专找一些陈军人数不占优势的小团体冲杀。

  

而剩下的一些五人组,则端着火铳,背靠背,相互配合,面对十数陈军围攻。

  

因为武器长度,以及拼刺战术配合娴熟,竟然能顽强顶住陈军十数人围攻。

  

但陈军一些五人组落单小团队,却无法承受朱老四新军,十人一组,二十人一组配合猛攻。

  

后方,副管带带着三百多将士,死死缠住近身肉搏战中。

  

最厉害的刀盾兵。

  

迫使刀盾兵无法支援前面,只拿刀,没有盾防护的陈军火铳兵。

  

“老四的新军是最后赢家。”沐英面色沉凝道。

  

黄子澄听闻后,不解询问:“西平侯这怎么可能,就算排枪射击中,陈军损失大,但兵力上,还是陈军战优势啊!”

  

陈军一个营一千人。

  

排枪射击后,损失两百多人。

  

可还有七百多人。

  

人数依旧比朱四郎新军第一营,略微占优。

  

沐英瞥了眼黄子澄。

  

他从对方话语中,听出对方似乎盼着老四战败。

  

懒得搭理。

  

继续对蓝玉说道:“谁遇到老四这支新军,谁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无力感,陈忠此刻,肯定很难受。”

  

沐英猜得不错。

  

一刀砍杀一名新军将士。

  

陈忠环视嘈杂混乱战局,一颗心渐渐往谷底沉。

  

在两军近身接触前,他对胜利还抱有一丝希望。

  

毕竟近身战,他们十分擅长。

  

他这一千新军,大多有战斗经验。

  

可两军碰撞在一起后。

  

他突然发现,如同狗咬刺猬!

  

五人一组,灵活机动配合,他们做的不够娴熟。

  

而且,他这方,十几人啃明四皇子一个五人组新军,十分艰难。

  

反观明四皇子一方,十数人一组,一旦与他这一方五人一组相遇,如同风卷残云,总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歼灭。

  

明四皇子的新军,五人一组,在战场上,迅速组合,迅速分开,熟练程度,令人震惊。

  

“这怎么可能!”

  

陈忠一边绝望冲杀,一边关注战局,喃喃自语。

  

陈忠不知。

  

陆军第一镇,除了数百海防老卒。

  

真正的精髓,其实是三百跟随朱棣从草原回来的兄弟。

  

这些兄弟在大明军中,绝对能担任百户。

  

可现在却充斥在管带、队官、排长、棚正这些职位上。

  

这些兄弟,或许大局判断还不够。

  

但战场战术判断能力,十分出色。

  

正是这群拥有着十分强硬战术能力的兄弟,构成了陆军第一镇的骨骼。

  

他们的敏锐判断力、执行力,促使新军可以在战场上,五人一组迅速组合,迅速分开,自行决断、执行不同的战术任务。

  

并且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教导新兵迅速成长。

  

若是没有这数百名兄弟。

  

陆军第一镇,也不可能这般精锐。

  

“怎么可能?”

  

黄子澄脸色苍白,嘴唇颤抖喃喃自语。

  

就在西平侯沐英预判朱四郎新军是最后赢家后,不到半柱香时间。

  

陈军佩刀火铳兵,肉眼可见越来越少。

  

已经不足与之交手,朱四郎新军一半!

  

胜利天平向陆军第一镇倾斜后,战斗进度开始越来越快。

  

很快,陈军火铳兵就被孙元楚率领的三百多兄弟尽数围歼。

  

“杀!”

  

孙元楚脸色苍白,高举指挥剑大喊一声,全部兵力直扑被副管带缠住的陈军刀盾兵。

  

集中优势兵力,开始啃这根近身战硬骨头。

  

远处堡垒上。

  

陈金北亲眼目睹陈忠被铳剑刺中后倒下。

  

呆呆看着随着孙元楚集中兵力后,刀盾兵阵型渐渐垮塌,喃喃自语:“这才是新军!这才是真正的新军!天下第一强兵,不在陈家,而是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

  

陈金北身后几名陈家私兵。

  

早被第一营将士的打法吓得胆寒。

  

浑身哆嗦。

  

其中一人,声音颤抖道:“将军我们该走了!”

  

陈金北回神。

  

紧紧抿唇。

  

噗通!

  

在堡垒上跪倒,冲着战场方向,‘砰砰’用力磕了三头后,哽咽道:“父亲,你说的话,孩儿全都记住了!”

  

话罢起身。

  

“走!”

  

陈金北带着几名心腹,匆匆离开堡垒不久后。

  

剩余两百多陈军刀盾兵投降。

  

孙元楚脸色苍白,脚步有些虚浮,跌跌撞撞来到朱棣面前,用尽全力立正,大声道:“禀殿下,卑职幸不辱命!此战,我部战死八十五,伤一百三十!全歼陈军新军!”

  

话音刚落,朱棣尚未来得及说话。

  

孙元楚腿一软,重重摔倒在地上,昏死过去。

  

蓝玉蹲下身检查了片刻,对朱棣说道:“有些严重,身上有四处枪伤,多处刀伤…”

  

能不能活,就看命硬不硬了。

  

说实话,目睹了刚才一战。

  

他特别欣赏这个弃文从武的小将。

  

若是他麾下,他肯定重用。

  

朱棣迅速命人给孙元楚包扎止血。

  

由副管带,暂时统帅第一营。

  

赶来的海军将士负责打扫战场,同时前往堡垒,接管堡垒。

  

“殿下,陈忠还有口气!”朱棣在查看伤兵时,俞靖匆匆跑来,“要不要救?”

  

救也就是救一救。

  

对方伤势比孙元楚重好几倍。

  

能不能活,已经不看命硬不硬。

  

而要看老天爷!

  

朱棣略微沉吟:“尽可能救治。”

  

陈忠这个人,他挺欣赏。

  

当夜。

  

堡垒内。

  

朱棣来到孙元楚、陈忠养病的房间内。

  

他们这么多人,堡垒内房舍紧张。

  

只能安排孙元楚和陈忠共用一个房间。

  

朱棣站在孙元楚病床前,看着脸色苍白,依旧昏迷的孙元楚,询问随军郎中:“孙元楚的情况怎么样?”

  

郎中凝重道:“禀殿下,孙管带体内的弹丸,属下已经去除,索性,都在胳膊和大腿上,并未伤及骨头,并不严重,失血过多,属下也已经开了最好的补血方子,只要接下来一两天内,不要发烧,就应该没有大碍…”

  

朱棣认真倾听。

  

孙元楚这小子,他很看好。

  

别看是个读书人,可有韧劲儿。

  

他能凭竞争,一关关闯过来,担任管带职务。

  

说实话。

  

付出的努力十分大。

  

一些跟随他纵横草原的老兄弟中。

  

有好几个,他就十分看好。

  

甚至,当初还专门让谭渊辅导这几个老兄弟兵法。

  

教他们识字。

  

可这几个老兄弟,在学习上的努力,连孙元楚在训练中,一半刻苦用功也做不到。

  

最终在竞争中落败。

  

只能去担任副管带。

  

今天的血勇拼杀。

  

也证明了。

  

孙元楚这个管带名副其实。

  

“今天夜里,你辛苦一点,给孙元楚体外降温,确保他不要发烧。”

  

“殿下放心,属下明白。”

  

朱棣转向陈忠。

  

陈忠明显已经开始发烧。

  

额头覆着一块湿布,失血过多的脸,此刻却一片紫红,“他呢?”

  

郎中十分悲观摇头,“殿下,属下已经给他用了降温和补血的方子,不过效果很差,能不能活,就只能看他命硬不硬,老天给不给他活路。”

  

对陈忠这种情况。

  

他作为郎中,只能医者仁心,尽人事听天命了。

  

朱棣点点头,又看了眼孙元楚,从房间内走出。

  

抬头看着南海的月亮。

  

‘也不知,民丰学的如何了?’

  

随军郎中,是实践医术最好的地方。

  

等民丰学成后,就让他到军中,跟着军营郎中实践几年。

  

现在军中已经开始做手术、并且,他已经让随军郎中,试着去解剖敌军战死者。

  

以及为敌军严重部位,如胸部、腹部中弹者做手术。

  

其实,不是救人。

  

这种情况,能救活那不是郎中的功劳,是天不收。

  

他只是希望,借战争,促使医学进步。

  

早期的中医。

  

外科手术也十分常见。

  

可经过千百年发展,中医在外科手术方面,反而越来越衰落。

  

战争中,有无数的尸体,很多的伤者,可以供郎中们去研究。

  

解剖尸体,可以用敌军的。

  

己方一些重伤判定死亡的将士,如果愿意尝试,争一线生机,郎中也会提供外科手术治疗。

  

至于敌方。

  

不会征询对方意见。

  

只要郎中认为有研究价值。

  

就可以直接灌一碗麻服散,然后进行外科手术实验。

  

残忍是残忍一点。

  

但这就是现实。

  

任何的技术进步,都是如此。

  

他不会因此而不做。

  

于此同时。

  

沐英房间内。

  

蓝玉急迫道:“一会儿咱们就去找朱老四,让他派几艘船,送咱们启程,最好明天就动身,我们必须尽快回朝,尽快学习,再这样下去,四海这些蛮夷小国,先进性恐怕都会超过咱们大明!”

  

观摩至此,他现在只想马上回朝。

  

抓紧行动起来。

  

同时,试着进言,看看陛下、太子爷,能不能让大明上上下下,怀着谦虚之心,放下所有狭隘想法,向朱四郎学习。

  

不学。

  

大明会一步步落后。

  

乃至,失去天下中心的位置!

  

最终,必然会向朱老四转移!

  

沐英震惊看着蓝玉。

  

当晚。

  

二人联袂找到朱棣。

  

说明来意后,朱棣同意。

  

翌日。

  

朱棣派出五艘装配火炮的战船,其中两艘还是配有十二门火炮的中型战船。

  

于此同时。

  

陈寿统帅数十艘战船,三千新军靠近巴拉望岛。

  

梁道明、吕珍也终于抵达吕宋附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