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九十三章被情报投资拔了个底朝天

  

最新网址:2kk.la土桥村田税,耗时小半天完成。

  

朱棣让村里百姓,张罗给县衙众人做饭。

  

飘了的蒋进忠都大义凛然挥手制止,说出了他名留青史的一句话,“我们是替陛下,来给百姓办实事的,不是来吃拿卡要的!”

  

然后命令一部分衙役,押送土桥村的田税回县城。

  

而他自己,则赶往下一个村儿。

  

咯咯…

  

傍晚。

  

朱棣、徐妙云吃过晚饭,就习惯性在睡觉休息前,来到窗前小桌读书、聊天。

  

当朱棣站起来,学着蒋进忠的模样,惟妙惟肖模仿完后。

  

徐妙云顿时被逗笑,脸蒙在书中,爬在小桌上笑个不停。

  

朱棣笑着在旁边坐下。

  

好一会儿,徐妙云俏脸红扑扑抬头,莞尔道:“或许,这位蒋县令沉浸在荣誉中,真能自己把自己给改造了。”

  

“拭目以待吧。”朱棣笑道。

  

蒋进忠就是不改造。

  

保持现在的德行操守,也勉强算是一个合格的官员了。

  

大明朝的官,如果都能达到蒋进忠的操守水准。

  

这天下百姓,就可以好过很多了。

  

徐妙云含笑,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忽然俏脸更加红扑扑,低声道:“你设计的衣服,我缝制好了。”

  

“什么时候?”朱棣惊讶询问:“咱们两几乎天天在一起,我怎么不知道?”

  

徐妙云红着脸莞尔道:“就在你忙着收割稻子的那段时间。”

  

“总之就是做好了。”

  

“想不想看我穿上的样子?”

  

朱棣含笑点头,厚颜无耻道:“本来就是让你穿给我看的!”

  

闻言,徐妙云含羞嗔怪瞪了眼,催促道:“那伱先出去,等我换好了,喊你进来。”

  

朱棣知道,这是想给他个惊喜。

  

就像送礼物,先蒙个眼之类的。

  

夫妻间的小情调。

  

“正好,我也要给大黄和小黑添夜草。”朱棣笑着起身,走到门口,笑着催促:“快点。”

  

徐妙云被逗笑。

  

等朱棣关上门后,又故意关上窗户。

  

片刻后,朱棣刚给小黑、大黄添完夜草,在院中洗手,就听屋内传出声音:“可以了。”

  

闻声,蹭的起身,随意甩了甩手。

  

推门走了进去。

  

听到推门声,徐妙云转身。

  

俏脸微红,含笑看着朱棣。

  

朱棣眼睛盯着徐妙云,缓缓关上门,顺势把门提前插好。

  

这些小动作,全都落在了徐妙云眼中,眸子含羞带怒瞪了眼,故意往后退了一步,“好看吗?”

  

说着,在朱棣面前转了一圈。

  

大红马面裙和大明传统的马面裙略微有些差别。

  

不那么臃肿宽大,更显修身。

  

蜀锦做成的女性修身长袖衫,和明朝的短袄其实差不多。

  

只是改成了对开襟。

  

增加了红木打磨光滑的纽扣。

  

以及衣领。

  

衣衫下摆压在马面裙内。

  

衣服相较于大明衣着,改动并不大。

  

但却更显身材。

  

朱棣仔细打量着,笑道:“还缺点什么,等会…”

  

话音未落,他走到小屋旁边的木柜子旁。

  

从里面找出一条裁减衣服剩下的蜀锦彩带。

  

徐妙云狐疑不解看着朱棣返回。

  

朱棣伸手,手从侧面绕到徐妙云脑后,捏住发簪,轻轻拔出发簪。

  

徐妙云的乌黑秀发,便如同瀑布一样,在后背散开。

  

“马上就好。”朱棣来到徐妙云身后,简单将秀发归拢一下,用蜀锦彩带给徐妙云扎了一个单马尾。

  

“走,去照镜子看看。”

  

当徐妙云侧着身子,看到镜中自己的全貌时,不由微微张嘴。

  

头发简单归拢在背后,整个人气质完全变了一个模样。

  

“怎么样,好看吗?”朱棣笑问。

  

“好看是好看,可我如今已经不能用这样的发饰了。”

  

她以嫁为人妇。

  

朱棣笑着把镜子,放在小桌上,“在家里可以啊,况且,等咱们掌上明珠出生后,你可以给她这样打扮啊。”

  

“什么掌上明珠…啊!”

  

徐妙云羞红了脸否认着,突然啊的一声惊呼!

  

“朱四郎!要生我也给你生儿子…”

  

“让你们父慈子孝…咯咯…四郎,我错了…”

  

朱棣、徐妙云在土桥村过的岁月静好。

  

好不开心自在时。

  

可有人一直关注着他们。

  

数日后。

  

御书房。

  

御书房内,除了朱元璋、毛骧外,伺候的宫女太监,全都被撤走。

  

朱元璋仰靠着龙椅,闭目养神。

  

毛骧拿着密奏,站在旁边念着。

  

“皇爷,以下这些孩子的大名,都是朱四郎和徐大丫夫妇二人给起的。”

  

“杨东旭原名杨六娃,现年十二岁,所有孩子中年纪最大的。”

  

“陈友谅旧部杨八之子,性格坚韧、沉着…”

  

“等等!”某刻,朱元璋忽然睁开眼睛,吩咐道:“把这个杨东旭质问游方和尚的内容,再重复一遍!”

  

‘皇爷不愧是皇爷!’

  

毛骧暗暗腹语着,说道:“前些时日,也就是秦王、晋王前往土桥村当日,有一名游方和尚途径土桥村。”

  

“这游方和尚与晨读的土桥村孩子相遇,双方交谈中,和尚不知何缘故,眼神突然变得很吓人。”

  

“杨东旭站出来,把其他孩子护在身后,问和尚:大师真是出家人?”

  

“然后又说:我六岁时,村里来过出家人,可他们的眼睛,和你的不一样。”

  

“和尚听闻后,瞬间脸色苍白,直冒冷汗!”

  

朱元璋眼睛微眯,反问:“从中看出了什么?”

  

毛骧无奈。

  

作为情报头子,如果连这点内容都分析不好。

  

他就没资格坐这个位置。

  

尽管信息不全,但这些已经足够了。

  

“杨东旭这个小孩很了不起,正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大。”

  

“杨东旭十分善于观察、对比、总结,虽然不知大和尚,为何突然情绪变得可怕,吓到这群孩子。”

  

“但可以肯定,杨东旭的话,戳在了和尚的痛处!”

  

朱元璋眼神犀利瞥了眼毛骧,冷冷道:“仅仅只是戳中痛处?”

  

“说一个出家人不像出家人,这个出家人听了还脸色发白,头冒冷汗,这孩子,差点一句话,毁了和尚的佛心!”

  

“咱以前就当过和尚!知道和尚!”

  

毛骧额头冒出冷汗,噗通跪倒。

  

&nbs天才一住言情小说s23usp;他就是稍稍想给杨东旭藏拙罢了。

  

没想到被皇爷一眼看穿!

  

朱元璋决定让毛骧继续跪着,他发现,这段时间,毛骧同情老四的举动,越来越明显了。

  

得适当的敲打一下。

  

让他清醒清醒。

  

“能查到和尚的身份吗?”朱元璋询问。

  

闻声,毛骧微微松了口气,擦了擦汗,为难道:“咱们安插的锦衣卫并未见过这个和尚。”

  

“村中接触过这和尚的几家,也并不知和尚名讳。”

  

“那些孩子也不知,收集到的这些内容,也是孩子们讲的,臣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

  

拼凑信息,还原事情,也是他这个情报头子拿手的事。

  

但也不是事事都能完全复原。

  

“这和尚去朱四郎家化缘,朱四郎夫妇挽留和尚吃了一顿早饭,或许只有朱四郎夫妇知道和尚的名讳法号。”

  

“可咱们的人,不敢打听,担心被朱四郎夫妇察觉。”

  

朱元璋微不可察点头,“做得对,他们两个都聪明的很,风吹草动,他们都可能从中嗅到味儿。”

  

“告诉那名力士,任何事都比不上,他们夫妇,以及他们的孩子,待在朱四郎夫妇身边,不被发觉重要。”

  

“告诉他们,切记他们的身份,不要被朱四郎夫妇的善举感化!”

  

“锦衣卫的规矩不要忘记!”

  

“他们的孩子将来考功名,咱会给一个好的安排。”

  

“是!”毛骧不敢多言,老老实实应道。

  

皇爷这是担心,土桥村的力士被朱四郎夫妇感化。

  

所以才又是警告,又是许诺。

  

想想倒也是。

  

要是这名力士被感化。

  

皇爷可真就成了瞎子聋子,再也听不到关于朱四郎的真实消息了。

  

“继续,所有孩子,包括女孩子,咱都要仔仔细细了解!”

  

闻令,毛骧跪着,继续给朱元璋读每个孩子的详细信息。

  

包括年龄、性格、学习用功程度…

  

面面俱到!

  

许久后,毛骧才合上折子,低声道:“皇爷,除了那些旁听朱四郎数术的,土桥村三十七名适龄在读孩童,二十名男童,十七名女童,都汇报完了。”

  

手指轻轻敲击桌案,朱元璋沉默许久,才说道:“这些孩子,果真都很优秀啊!”

  

有那么两个师傅、师娘,能不优秀吗!

  

毛骧腹诽嘀咕一句。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对事物好奇,观察、模仿大人的时候。

  

以前,这些孩子是观察、模仿父母。

  

如果没有什么变故,这些孩子,会慢慢变成他们父母那样。

  

可谁让皇爷把这对小夫妻安排到了土桥村。

  

而这对小夫妻,又开办了这个免费学堂。

  

孩子们的观察、模仿从父母转移到了这对小夫妻身上。

  

加之,这对小夫妻能力出众,又教的认真。

  

言传身教,引导之下,孩子们的变化十分大!

  

杨东旭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群孩子,多年以后,都得感谢这场巨大人生际遇!

  

“娘娘,娘娘,陛下正在和毛大人谈要事…”

  

就在朱元璋和毛骧出神之际,外面传来小太监焦急的声音。

  

朱元璋立即催促:“把折子收起来!调查这群孩子的事情,不要让皇后知道!”

  

毛骧也不敢让马秀英知道,他把一群孩子,几乎扒了个底朝天。

  

忙把折子收起来。

  

同时又从袖中,拿出另一道折子,眼神余光悄悄看了眼朱元璋,暗道:‘这道折子,陛下听闻后可能喜忧参半,但娘娘听后,肯定特别高兴!’

  

毛骧低下头,避开朱元璋暗暗偷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