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第536章 大丈夫可杀不可辱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精品香烟 8876 2024-07-16 21:37

  

项梁话音方落,尾音还在堂上转圈圈,不少体衰年老的楚臣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

  

楚王熊心立刻连连点头,笑着道:

  

“就依令尹所言。”

  

这位大楚的王,其实并没有听清楚项梁说的话,更不理解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对于一个放羊娃而言,项梁说的话,实在是太深奥了些。

  

这位名义上楚国地位最高的王只知道,只要听项梁的话,他顿顿都能吃上主人唯有过大节才能吃的羊肉。

  

羊肉的滋味可真好啊…

  

楚王舔舔嘴唇,摸着肚子,开始期待朝会散去后的饭食了。

  

“祝大柱国再建奇功!”

  

“力挽楚国天倾者,必令尹也!”

  

“天下不能有两个楚国!愿随令尹征战!”

  

“东皇庇佑大柱国!”

  

朝堂群臣一片歌颂之声,几个老臣在人群中交换了几个眼神,收回视线,闭目养神,在原地不语不动。

  

不知是浪潮中的礁,还是茅坑里的石。

  

三日后,楚国出兵伐张楚,这是造反势力的第一次大内战。

  

五万人马的动静根本瞒不住人,消息不胫而走。

  

宜阳,墨家圣地,这座县城又扩大了。

  

墨家巨子重现,宜阳又完全由墨家掌控,全天下的墨家门生都奔赴此地,为了实现他们心中共同的理想抱负——兼相爱,交相利。

  

一座城的人都是墨家门生,每个人的眼中都有着摄人的光芒。

  

他们穿着足以蔽体,打着补丁的衣衫,吃着足以果腹的黍米野菜,时不时还能吃上一顿肉。

  

这座城每天都是欢声笑语,争吵声大多都是来自追究真理的辩论,而不是意气。

  

一间匠造屋内,墨家巨子科学家面红耳赤,和一个浑身满是木屑的工匠吵的厉害。

  

科学家两指捏着一枚三寸长铁钉,在蹲着的工匠眼前大力摇晃,气不打一处来。

  

“用钉子!”

  

工匠拨拉开科学家的手,一脸不耐烦。

  

他一手持一块木头,左手木块凸出一块,右手木块凹陷两块,地上还有一堆或凸或凹的木块。

  

工匠手速很快,三两下就用掉了所有木块,拼装出一个桌足,举在眼前看了看,吹了吹上面的浮屑,一片细密木尘飞舞。

  

“师傅只教我如此造物,这铁针我不用。”

  

科学家板起脸。

  

“卯榫结构太慢了,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更快打造器物。”

  

从地上找到一个木板,一个长木条,科学家拿这锤子叮叮当当,将铁定从木板钉入长木条,要二者连接在了一起。

  

他举着这只唯有一只腿的小板凳。

  

“用钉子,事半功倍。”

  

工匠偏过脑袋不去看,科学家移动到工匠身前,语重心长地道:

  

“不是要你放弃卯榫结构,而是当先宜阳需要的不是造型完美的器物,而是能用的器物…”

  

二人一个滔滔不绝说个不停,引经据典。

  

一个八句话回不了一句,执着于手头活计,一副我说不过你不想搭理你的态度。

  

见到这一幕的众墨者,皆是露出善意微笑。

  

眼前工匠手艺不是最好的,脾气却是最倔强,执着于用卯榫结构打造器物,是宜阳排斥新事物的代表之一。

  

但当今墨家不分什么秦墨楚墨齐墨,也不分什么守旧派和创新派,大家都是墨者。

  

因为墨家有巨子。

  

只要巨子在一日,墨家就不会分裂。

  

一名身穿黑衣的墨者跨入店内,也不避讳,当着店中工匠和他的一干学徒的面说道:

  

“巨子,楚国出兵了。”

  

科学家在黑衣墨者入门的刹那便住了口,他回首看过去,脸上余怒未消,言语却没有半点火气。

  

“哪个楚国?”

  

“云梦泽,郢都。”

  

“魏国还是张楚。”

  

“张楚。”

  

科学家搓了搓脸,回首冲着一脸认真听黑衣墨者言语的工匠道:

  

“用钉子,这是我作为巨子给你下达的命令。”

  

墨家对人对事都不分贵贱,但是其内部不是没有等级。

  

相反,墨家的等级还很严格。

  

天子之言大于一切,巨子之言仅次天子。

  

只是通常时候,巨子不会以势压人,仗势欺人做不成墨家巨子。

  

工匠变了脸色,比生活器物更加抢时间的,只有战争器物,墨家要参战了!

  

这位最保守的墨者沉声道:

  

“巨子可是忘了非攻二字,墨家向来反对一切攻伐战争!”

  

“君误也,我墨家反对的是不义之战。”

  

科学家提衣,转身出门,言语飘回。

  

“此行只为救人,战乃下下策。”

  

他略低下头,掩住眸中的熊熊火焰。

  

“不援魏,以空间换时间,借君上平叛魏国壮大势力,二楚归一,无道反贼。”

  

陈胜、吴广起兵时,科学家就想带墨家平叛了。不只是墨家一家,韩地百家皆欲拦之。

  

没有生路之人皆入宜阳墨家,余者分散在百城百家。韩地欣欣向荣,一片大好,陈胜、吴广的聚众起义是在破坏韩地生态。

  

之所以没有动,让陈胜、吴广借韩地这只鸡生了张楚这个蛋,是朝廷有旨意——陈胜、吴广若不攻韩地,不可阻之。

  

除此之外,墨家还多得一道密旨——楚攻张楚,可动!

  

卞安,距离魏都大梁三百里,四万秦军驻于此,城内。

  

嬴成蟜领军至此,卞安四门大开,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非要秦军驻于城中,而不是城外。

  

民意不可违。

  

荆轲领导的流沙团立了大功,在大军到的前几日暗杀了坚决反抗的卞安县令,以及一众贵族、豪富。

  

近半月时间过去,秦军不扰百姓,杀尽贵族的风格,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再没有县令乡绅带头投降了。

  

现在主动投降的县乡,不是上位者主动出逃了,就是百姓起义自除害,拿着这些上位者的脑袋投降。

  

夜色初降,昏暗房屋内,一油灯亮一室明。

  

“楚不援魏。”

  

嬴成蟜拈纸轻语,讲手上小条黄色信纸放在油灯上,纸底触焰芯,一豆火沿着纸张蔓延,向上爬升,如蛇吐丝。

  

“那就没什么好等的了…”

  

火舌呼呼燃烧,吞噬了黄纸上的“魏”字。

  

大梁城下,天清气朗。

  

二十五万黑甲秦军站定,围住了东南西北四面,一门不留。

  

如数年前那场滔天洪水,不给大梁城人留泄逃之机。

  

东城门,城头上放下一个箩筐,筐中坐有一人。

  

落地后,此人自筐中站起,其年约三旬,面容周正,身穿官服,腰间佩有环玉。

  

其向着黑压压一片的森严秦军行去,为千枝利箭所指而凛然不惧。

  

两名士卒手中拿着绳索,腰间佩着秦剑,稳步冲出,就欲绑了这三旬男子。

  

这三旬男子后退一步,厉声道:

  

“吾代魏出使!岂可刀斧加身!绳索缚体!这便是秦国对待使者的礼数嘛!”

  

两国交战,礼对来使,这是规矩。

  

周市在不知道季布姓名时,为季布三番两次讽刺也不恼怒,还要亲兵不可无礼,就是因为这一条规矩。

  

季布受到优待不是因为他叫季布,而是因为他是楚国的使者。

  

两名士卒对视一眼,未敢轻举妄动。

  

一人手抓在剑柄上,露出半截剑刃,威胁道:

  

“你待于此,再进一步斩!”

  

另一人跑回军队,将疑似魏国来使的消息上报给了一直关注此地的五百夫长。

  

五百夫长继续上报到千夫长,千夫长上报给万夫长…层层上报。

  

大帐帐门拉开,刘邦伸臂笑道:

  

“先生请。”

  

“将军请。”

  

三旬男子郑重回礼,昂首挺胸,踏进了秦军这顶巨大营帐。

  

他今日代表魏国,是魏使,不能给魏国丢脸,哪怕魏国只剩一座孤城。

  

“周济,拜见秦王。”

  

三旬男子面对秦王,微微欠身。

  

周围群将的眼神犀利危险,看着他,就像是打量一头猎物。

  

他坦然受之,浑然无惧,和面对外面那些士卒的致命利箭一样。

  

“先生好胆魄。”

  

嬴成蟜抚掌笑赞,打量着三旬男子的脸,觉得与在自己身前自刎的周市有些相像。

  

“周市与先生可有关系?”

  

“正是家兄。”

  

嬴成蟜脸上笑容自然许多,抛开立场,为魏国而亡死不投降的周市,他很喜欢。

  

“一门双杰,周氏倒是出了两个人物。”

  

周济不喜不悲,一脸恬淡。

  

“谢秦王谬赞。

  

“济忝为魏相,代魏与秦谈判。”

  

话音未落,一声嗤笑自旁传来。

  

李信一脸不屑,嘴角笑意满是讽刺。

  

“魏凭甚与我大秦谈判?”

  

年轻气盛的大秦将军上下打量着周济,目光极具侵略性,毫无礼貌可言。

  

“魏之土地除了大梁,皆已在我王手中,魏王拿什么和我王谈判,你这七尺身能抵几座城?”

  

周济双眼捉住李信目光,对上那双久经沙场的暴虐眸子,这位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刚做上魏国相邦不到十日的书生毫不退让。

  

他不露怯半分,坚定地道:

  

“就凭大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一个周济不足论,十万个周济又如何!可堪与秦王论否!”

  

同为将军,各领两万人一路攻城拔寨,受降最少的屠睢一开口,浓郁到化不开的血腥气便涌了出来。

  

“可论!十万军功,够余爵加一等。”

  

周济再不能淡然处之,他脸上的鼻子眼睛嘴都变成了一个“怒”字,对着笑看不语的秦王拱手。

  

“这是秦王之意乎?”

  

不持人狗一起戮的屠刀,仍旧是像屠夫而不像是将军的樊哙抱起膀子,遗憾道:

  

“陛下若是招降,要赔我一个先登。”

  

“滚蛋!”

  

嬴成蟜头都没回,笑骂道:

  

“你就这么断定你能第一个登上大梁?就不能是赵佗先上去?”

  

小将赵佗撇了撇嘴,鄙夷道:

  

“末将是将,不是兵,不争先登之功,只拿下城之功,和这莽夫可不一样。”

  

老将廉颇微微一笑,敛眉思故人。

  

莽夫,屠夫,一字之差,代表着秦国武将集团对沛县队伍的接纳。

  

周济身体发抖,气的发冷。

  

秦国君臣浑然没将魏国放在眼中,大梁在他们眼中就是砧板上的鱼肉。雄城还完好无损地耸立在外,他们就已经开始分战功!

  

周济很想拂袖而去,大丈夫可杀不可辱!

  

但他不能,他今天的第一身份不是大丈夫,是魏使。

  

他深吸口气,抑制身体不由自主的抖动,冷冰冰地道:

  

“秦王的虎狼之师纵横天下,没有哪个国家能挡,大梁也不幸,但不知秦王想要的是一座完好无损的雄城,还是一座废墟!

  

“我王不降,誓死抗争,秦王想拿下大梁,也必要多搭上一些人命!鱼死网破犹未可知!拿下的也只会是断壁残垣,只能得到砖瓦碎片。

  

“但若秦王能答应我王一个要求,便可将一座完整的大梁城不费吹灰之力收入囊中。”

  

蒙恬轻蔑一笑,鄙夷道:

  

“不过是怕死,请求陛下饶恕魏王性命。”

  

“朕答应了。”

  

二皇帝手扶把手自座上站起,郑重其事得向周济深施一礼。

  

“先生受苦了。”

  

其站直身体,环视四周将军,眸如麦芒。

  

诸将皆是身心一凛,肃容以对。

  

“诸君,不要忘记今日。”

  

二皇帝声音缓缓,字字铿锵。

  

“弱国无外交。

  

“你我有生之年,秦使若有今日周济之辱,大帐之内,皆是千古罪人!”

  

诸将望向刚屈不挠,忍辱负重,遭奚落而义愤填膺,仍旧咬着牙不离场的周济。

  

低首,抱拳。

  

九音如雷,齐言二字。

  

“谨记!”

  

“秦王!”

  

自方才二皇帝言说答应那瞬间,就有点懵的周济被诸将声音一震,回过神来。

  

他摇了摇头,虚指一下蒙恬。

  

“我王条件,不是这位将军所说。”

  

“朕知道。”

  

嬴成蟜走至脸上写有“你知道什么的”周济身边。

  

“朕知道魏王的条件。

  

“这次的史书,不会遗漏先生。”

  

大梁城墙五百步开外,嬴成蟜策马以待,周济一人独行至大梁城底。

  

城上有吊筐下放,周济对着探头魏兵摇了摇头。

  

他望向城头,拱手而拜,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

  

“我王!周济幸不辱命!”

  

说完,一头撞上城墙,热血迸溅,大丈夫可杀不可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