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一念春秋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7089 2024-07-16 17:10

  

“老丈说的对,掌事的有这个心就无愧老秦人了。”

  

“不过,老秦人不差酒钱!”

  

老者身边不远,一位二十余岁的年轻汉子语道。

  

“掌事的,虽说我等不差酒钱。”

  

“只是,你待会也不能漫天要价啊,前几天南城不就是有几家酒肆,原本一坛酒水只需要二十枚半两钱。”

  

“那店家直接提价至一百枚!”

  

“连带着其余吃食都提价数倍,结果被廷尉府的人抓走了,说什么扰乱物价,好像罪责不轻。”

  

老秦人不差钱。

  

可不会花冤枉钱!

  

接着那年轻汉子一语,又一人笑语看向店家掌事。

  

如果说提价一点点,还是可以的,毕竟现在整个咸阳的酒水都不够,如果提价数倍。

  

那就是奸商!

  

秦律不会放过奸商的。

  

“哈哈哈!”

  

“在下岂敢那般行为令老秦人蒙羞。”

  

“南城那几家酒肆我有耳闻,他们背后的掌事都是山东六国的,果然是老秦人,诸位同乐都来不及。”

  

那酒肆掌事又是朗朗大笑。

  

大秦东出函谷,攻灭六国,那是所有老秦人的荣耀。

  

些许酒水算得了什么。

  

根本不算什么。

  

没见大王都从王城之中,将酒水送出来甚多,许多酒水都是相当珍贵的。

  

“这才是老秦人!”

  

“哈哈哈,喝!”

  

“今天不醉不归!”

  

那老丈更为欢喜,举起手中陶盏,四周遥相一礼,便是一饮而尽。

  

“秦国一天下!”

  

“这一天真的出现了,一个西陲小诸侯国,短短数百年,乱世争锋,成就更盛三代的霸业。”

  

“秦王嬴政…必然留名史册!”

  

乌氏居!

  

仍为咸阳南城的繁华畅饮之地,亦是美食汇聚之地,虽说相较之天然居略有不足。

  

可…也没有太大的差距。

  

楼阁之内,静室早就满了,一坛坛美酒搬出,一份份美食端出,一道道轻快的管玹之悦横出。

  

话语诸夏现在最大的事情,只有一件。

  

那就是秦灭六国,一统诸夏。

  

至今日,大周以来的数百上千诸侯国彻底只剩下一个,只剩下最后的胜利者。

  

尽管这个趋势…在数十年前就隐约可以看到了。

  

直到秦国将齐国灭掉,这个趋势才真正的成型。

  

“卫鞅入秦,变法强秦,不过百三十年,便是秦并六国,一统天下。”

  

“不知道这天下接下来会如何?”

  

“桑海那里来的消息,你怎么看?”

  

二人立于乌氏居三楼一处尊贵之所,木窗洞开,木案旁列,抬首便是一览咸阳胜景。

  

灭齐过了半个月了,咸阳上下,还是为之欢腾。

  

“许多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

  

“自灭齐之后,秦王还未真正的开启大朝会,应该也在思忖具体之事。”

  

“扫灭六国,对于秦国虎狼铁血的大军来说,不难,接下来整治诸夏,则是绝大之难。”

  

“中央学宫之内,已经有些动静了,还有相邦王绾,其人为文信候吕不韦提携,更是参与《吕氏春秋》的成书。”

  

“再加上某些人的助力,接下来的咸阳会很热闹。”

  

二人年岁都不算很大,年长些的那位,颔下蓄有短须,三十余岁,束发而冠,锦袍着身,眉目有神,甚为不俗。

  

年弱些的那位,也就二十余岁,较之年长的那位,更添风华气宇,话语之间,笑意缓缓。

  

秦并六国!

  

并非结束。

  

而是开始!

  

他们当年从桑海来到秦国,已经多年了,对于咸阳,对于秦王,都有不少的了解。

  

不出意外。

  

秦王是不会走上古、三代以来的道路,那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崭新道路?

  

谁都说不好。

  

以前从未出现过,以后的正要出现。

  

虽不知道具体发生些什么,不过…有些事情必然会发生的,因为它注定要发生。

  

“些许分封、郡县之论,我倒不在意。”

  

“却是接下来秦王果然行天下制式归一,就…就是一场相当大的灾难了。”

  

“数年来,三晋风华被摧毁的甚多,更有大量的三晋典籍被焚毁,取而代之,则是秦国设立的蒙学,以及秦国编定的典籍。”

  

“那些典籍我曾一览,…可谓一念春秋,诸般尽去,秦国这是想要从根本上将山东诸国的痕迹一一抹除。”

  

“以秦国现在的手段,顶多三五代,或许诸夏间的许多人都不会记得三晋风华了。”

  

“这种手段…过于残酷,齐国传承八百年,风华礼仪不消说,果然一一湮灭,诚不可惜?”

  

年长的那位低语叹息。

  

秦国一天下就一天下呗。

  

好端端的为何要开始将山东诸国的诸般痕迹抹除,上古三代以来,无人做那般事。

  

唯有秦国。

  

难道真的以为将山东诸国的痕迹抹除,秦国的统治就可以安稳无忧了。

  

绝对不可能。

  

“此事…毁誉各半吧。”

  

“天下制式归一,好处亦是不少。”

  

年弱些的那位闻此,想了想,倒是没有一棒子打死。

  

将山东诸国的风华痕迹抹除,固然有些可惜,可其余的策略还是不错的。

  

比如将诸夏间混乱的风华整顿,道路归一,度量归一,文字归一…,长远来看,好处极大。

  

“秦国的礼仪风华较之三晋本就差了不少,现在…,哎。”

  

“还有李斯师兄,他无论如何,也是从小圣贤庄出来的,却没有策略落下。”

  

“反而许多策略还是李斯师兄提出来的。”

  

“坐镇楚地寿春一年,那般手段…你我都有耳闻,接下来他定然会返回咸阳,坐镇廷尉府。”

  

“而廷尉府…向来是秦法核心根基所在,一应法令的定制、颁布…都有廷尉府的参与。”

  

“秦灭六国,定然会有更多的崭新法令落下。”

  

秦国摧毁那些风华礼仪的目的,他自然明白,不外乎将山东诸国的痕迹抹除,稳定秦国在那处地方的统治。

  

时间一长,便不会有人记得往昔一个个诸侯国了,诸夏也就安稳了。

  

那他就是感觉太可惜了。

  

之前诸国未灭,许多手段小打小闹。

  

现在…秦灭六国,许多手段只会更加的庞大、干脆。

  

“李斯师兄虽出至小圣贤庄,却是荀师的弟子,较之儒家正统所传,荀师所教无类。”

  

“你我也是荀师坐下,应该明白这一点。”

  

“儒家的道理并不完美!”

  

张苍看着面前的师兄们,对于李斯师兄的抉择,自己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

  

他身处于秦国,又是廷尉府的人。

  

如果不是深得秦王看中,如果不是深得秦王之心,是不可能为廷尉的。

  

与其言语落在李斯师兄身上,还不如落在秦王身上。

  

“儒家的道理是不完美。”

  

“却适合接下来的秦国,春秋以来数百年,正是因为礼仪崩溃,才有那般乱世。”

  

“果然秦国以礼匡诸夏,则不会有乱事。”

  

“师弟,你觉如何?”

  

年长些的那位颔首。

  

诸子百家的道理各有优劣,没有谁是完美的,何况叹道也是有缺。

  

身为儒家弟子,身为荀师弟子,有责任觉得儒家可以在秦国大兴,秦国一天下就是机会。

  

“不是我觉得可以就可以。”

  

“关键是秦王觉得可以才行。”

  

“嗯,好大的车驾…,道…武真侯!”

  

“武真侯从南郡归来了。”

  

“还有南郡郡守叶腾。”

  

“近来…归于咸阳的重臣越来越多了,武真侯深得大王看中,接下来想来必有建言!”

  

二人面前的木案上,摆放的吃食很多,可却没有动箸太多,酒水倒是喝了不少。

  

看向窗外,正好一行盛大的车马队伍在咸阳的街道上行走,前往的重甲骑兵已然开道,诸人避退。

  

观竖起的旗帜,咸阳之内,唯有武真侯。

  

其中还夹杂着叶腾的车队。

  

其人亦是不俗。

  

“武真侯!”

  

视线落在那缓缓行进的车马队伍上,没有多言,武真侯修为通天,说不得便会有所察觉。

  

尽管他们所言所语不算有罪。

  

还是谨慎些为妙。

  

谨言慎行,当如此。

  

“每一次归来咸阳,都觉得咸阳更为热闹了,就是城郭似乎没有外沿了。”

  

“现在的咸阳城,应该有百万以上之人了吧!”

  

灵觉扩散四方,感知咸阳城内的一切,跪坐于宽阔的马车内,云舒赞语不绝。

  

时隔近一年,咸阳城池越发的大了。

  

要说咸阳城面积的扩大,倒是没有,却是行走其内的人越来越多,给予自己一种咸阳城越发之大的感觉。

  

“关中之地,咸阳之城。”

  

“咸阳之城无需外沿,出城百里亦是为咸阳。”

  

“百万之人,自然有!”

  

白芊红语落。

  

以咸阳城之大,容纳百万之人不算什么。

  

却是太过于拥挤了,秦并六国,接下来咸阳这里,关中这里,汇聚的人会越来越多。

  

一直外延城郭,非上佳之策。

  

“公子,接下来您要直接前往咸阳宫吗?”

  

弄玉秀手卷起车帘一角,看向外面热闹的街道,比起南郡自然热闹很多。

  

可这里也见过许多次,倒也不觉得惊奇。

  

“不错。”

  

“你们先行回府吧。”

  

“芊红,要不要随本侯前往入宫?”

  

攻灭齐国之后,芊红整顿兵马,将其交托于杨端和,未几,便是离去了。

  

有杨端和和王贲在,齐鲁之地,自然不会有大问题。

  

可芊红的功劳还在。

  

眼下身上的官职、荣耀还在。

  

坐于车内的软榻上,手里拿着一卷《百劫录》,是刚从颖川之地送来的。

  

归于咸阳,前往咸阳宫是必须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