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我惧郡侯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7042 2024-07-16 17:10

  

“天宗玄清子,武真侯被赐封为武真郡侯,食邑巴郡之地,五代不斩,降为彻侯!”

  

“谁能想到…他竟然还是秦王的异母弟,庄襄王的子嗣。”

  

“怪不得他那般得秦王嬴政看中,自入秦以来,便是殊荣不减,不过…此人的确大才,以其之功,这般赏赐不为过。”

  

“先前我还以为秦王嬴政会赐封玄清子公爵之位呢,毕竟秦国本就没有什么礼法存在。”

  

秦国咸阳。

  

一统天下之后的第一场大朝会,自然被人关注,虽然大朝会上的许多内容不是有些人期待的。

  

终究…有些事情还是余音未觉。

  

南城酒肆,雅间一语,一行商贾打扮之人相互坐着喝酒。

  

提及今日的咸阳章台宫大朝会,便是一阵的感慨,先不提秦王嬴政直接赐封了这么多侯爵、大庶长高爵。

  

仅仅武真侯玄清子的身份揭开,都足以令人惊诧莫名了。

  

秦国庄襄先王的子嗣,如今秦王嬴政的异母弟。

  

如此,倒也可以理解为何秦王嬴政会那般信任玄清子了。

  

“武真郡侯!”

  

“看来秦国又出现了一个爵位,这一次秦国举国大封,得此公乘以上爵位的人相当多。”

  

“不知道秦国的府库能否支撑这么多的爵位。”

  

一人轻笑道。

  

秦国的二十等军功爵,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以来都是非军功不得授爵,后来…政功划分,也可以授予爵位。

  

今日之前,秦国的爵位一直如此,二十级爵位,每一级都是能够享受俸禄的,最低一级也有五十石的俸禄。

  

而二十等爵位中,如果说耕种田亩可以得爵,那么最高只能够到公乘第八等爵位,俸禄四百石。

  

第九等五大夫爵位就需要军功与政功了。

  

这一次秦国赐封的大庶长以上高爵都有数十人,何况其余爵位?怎么说也有数万人,或者更多。

  

按照爵位的荣耀赐予,秦国的府库怕是要被搬空了。

  

“搬空了才好。”

  

“生乱了更好!”

  

“这些秦国人现在自认为高人一等,有什么可以值得荣耀的。”

  

一人轻哼道。

  

“今日大朝会,中央学宫所言天子三封,而秦王嬴政未有应允,怕是另有所谋。”

  

“果然要走崭新的道路,国府那边真的没有任何消息?”

  

天子三封!

  

三代以来的传统,大夏立国,对于三皇五帝的后人给予封赏,大商立国,除却三皇五帝以外,还有大夏的族人。

  

大周也是一样。

  

似乎秦王嬴政并没有采纳,这就令人奇特了。

  

而且从章台宫流出来的言语间,能够察觉…秦王嬴政对于大周天子虚位尊崇的轻视。

  

不愿意做大周天子那样的天子。

  

而是要做另外一种的天子,如秦王在秦国这样的天子!

  

这可不是诸夏和他们需要的,可具体的讯息…他们也没有得到太多,一个月后,嬴政才会公布。

  

“嬴政真的不欲要封建邦国?”

  

一人低语沉声,手中虽握着酒樽,却没有饮下去的动作。

  

天子三封!

  

并不是目的,而是一个信号。

  

可是嬴政连这个信号都没有放出来。

  

“不知道!”

  

雅间诸人相视一眼,摇摇头,只能说这个可能性很大,具体的结果…不清楚,或许嬴政也没有最后的决断。

  

毕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希望中央学宫的那些博士能够有所得。”

  

这件事…能够出面的唯有秦国庙堂诸臣以及学宫博士,若是能够劝服秦王嬴政,更好。

  

若是不能,唯有以图它法了。

  

“听闻中央学宫那里的文字改制已经有成了?”

  

“嬴政果然暴虐,诸国的典籍一一焚毁不说,连文字也要彻底变化了,当真是无道之君。”

  

“昊天如何能够让诸夏落入秦国之手?”

  

闲谈诸事,落于文字。

  

咸阳内外,也有传闻,言语秦国要定下一种迥异于太史籀文和山东诸国的制式文字,通行诸夏。

  

有人觉得好。

  

他们觉得不好,因为其中被禁止使用的就有他们故国的文字,那些文字他们自小就在学习使用。

  

秦国的铁骑摧毁了故国。

  

嬴政又想要在文字风华上磨灭他们故国的印记,着实可恶。

  

“消息现在应该已经出关了。”

  

“秦国现在势大,且看看嬴政如何走新路吧。”

  

“路子走错了,就是我等的机会。”

  

持酒樽,一饮而尽。

  

秦国扫灭诸国,兵威正盛,国力正是巅峰。

  

他们唯有蛰伏。

  

唯有静待机会,以观秦国新路的状况,改制、变法、新路…果然那么好做,三代早就有人做了。

  

“万一…秦国走对了呢?”

  

话是这个道理,与列饮酒者闻此,想着另外一个可能,。

  

“万一走对了,我们继续行商。”

  

反正他们就是商贾的身份,果然秦国有变,他们商贾的身份或许有变,若然不变,他们也不会变化。

  

诸人无言,只得继续喝酒。

  

是啊,他们现在只有等待了。

  

“武真侯现在为武真郡侯,你觉得如何?”

  

缘由文字改制之事,近日来…咸阳宫车府所在,胡亥已然为常客,言语诸般,多是请教书法、文字之事。

  

夜幕降临,微风拂动,明亮的车府小小厅殿内,自有天地。

  

厅殿虽不大,却是诸般尽有。

  

坐于一张宽大的木案后,胡亥将手中的笔落在笔架上,按照武真郡侯定下的任务和进度。

  

自己现在负责的是韩国文字,韩国当年也是万乘之国,国内的文字不少,至今还没有统计完。

  

却是…常用文字已经出来了。

  

结合武真郡侯留下的那副楷模之书,徐徐对照着,希望能够有所得,起码在交差的时候,令武真郡侯满意。

  

如此,也是让父王满意。

  

有赵高的相助,不为困难,文书置于一旁,念及今日大朝会之事,胡亥再次问着。

  

尽管自己知道的很早,却是在中央学宫知晓的,回宫以来,还没有和赵高好好一论。

  

“武真郡侯,自当荣宠。”

  

“大秦二十等爵位,大王将巴郡之地赐予武真侯作为食邑,秦国百多年来,未有此等之盛。”

  

赵高同样在琢磨文字改制之事。

  

在咸阳宫内,想要让大王另眼相待,前提便是有足够的能力,果然只是阿谀奉承,怕是不出三日,便会被大王赶出去。

  

待在大王身边多年,自然知晓大王的脾性。

  

武真郡侯也是如此。

  

他负责此事,果然因为自己耽搁了进度,那可不是赵高想要的,好在…有武真侯留下的楷模之书,倒也不算艰难。

  

“你知道我想问的是什么?”

  

闪烁一双奇异之眸,胡亥从案后起身,随意踱步这小小的厅殿中,武真郡侯的荣宠,自己当然知道。

  

但…那不是自己想要知道的。

  

关内侯!

  

彻侯!

  

乃至于郡侯,再如何荣宠,也是父王赐下的。

  

一切来源于父王。

  

这个道理…自己很早就明白。

  

甚至于自己还知道,与其说来源于父王,不如说来源于父王身下的位置,身为王族公子,没有成为大王的心,可不是一位好的公子。

  

武真郡侯在护国学宫不都说过——不想要成为上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位好的士兵!

  

“你现在只需要做好文字之事。”

  

“其它的事情无需多想。”

  

“多想无益!”

  

赵高头也不抬,仍旧持笔埋首于案前的纸张上,上面已经书录不少的文字,观其形体,亦是方块文字。

  

笔锋动静之间,已然有了那幅《上善若水》七八分的神韵。

  

“做好文字之事?”

  

“就算做好,又能够如何?”

  

胡亥有些不耐。

  

“大王初登位,我便在大王身边。”

  

“整整十三年!”

  

“大王隐忍了十三年,最后,诛灭长信侯嫪毐,罢黜文信候吕不韦,独掌大权,方有今日盛事。”

  

“你现在都不到十三岁,何以想那般远?”

  

“大王都不太着急的事情,你却着急,且非自寻死路!”

  

赵高如是道。

  

非自己没有其它的选择,非当年的凝香美人之言,区区胡亥焉得可以在自己面前放肆?

  

年岁如此,就敢惦记那般位置。

  

着实有胆略。

  

也就只剩下胆子了。

  

“我若是不着急,此次文字之事,定然扶苏为尊得到武真郡侯的赞誉,在父王面前显耀。”

  

“莫不是你怕了武真郡侯?”

  

“不敢对扶苏下手?”

  

“毕竟武真郡侯对扶苏的欣赏,庙堂皆知。”

  

胡亥行至赵高所在的木案前,看着纸张那些逐步熟悉的方块字,是武真郡侯定下来的,这般就听从武真郡侯之言了。

  

连文字都书录的很相似。

  

现在让自己隐忍、低调、蛰伏…,说白了,还是畏惧武真郡侯。

  

若非如此,焉得如何胆小?

  

“你若是不怕,可…自行所为。”

  

赵高笔锋一滞,抬首…苍白的神容上一丝笑意浮现。

  

武真郡侯!

  

自己的确怕!

  

不仅仅自己怕,诸夏间怕武真郡侯的多了去了。

  

庙堂之上,大王盛宠不衰。

  

在野,诸子百家中,武真郡侯之名…尽皆令人生畏。

  

“你…。”

  

“你知道我非此意。”

  

“果然被扶苏占得了先机,日后行事不就难了许多。”

  

迎着赵高看过来的目光,胡亥毫不畏惧的直视过去,可呼吸之后,心神便是悸动,未敢同赵高直视。

  

轻哼一声,武真郡侯…自己惹不起。

  

自己也不想要惹。

  

眼前文字之事,从赵高的这些书法来看,自己本可以显耀一二的,偏生让自己安稳下来。

  

着实不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