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十二月,发生了一件大事。
摩艮公司和大通曼哈顿公司正式合并而成了。
这一事件,宣告着华尔街最大的两股金融势力之二合二为一。
大通曼哈顿银行,一般简称为大通银行。也有被称为蔡斯曼哈顿银行的说法。
仅仅只是这个名字的话,可能外人还不知道这家银行的地位。
这么说吧,它是洛克飞勒财团的金融中心。
至于与大通银行合并的另一家公司,.摩艮公司。
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它才是摩艮财团的核心。
两家公司,在今年9月13日,就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说两家银行有意合并。
这个消息被公布出来以后,很多人都以为是笑话。
摩艮与洛克飞勒合并?
开什么玩笑?
因为这件事显得比较荒诞,当时在美国也就引起一两天的热议。
后面就没了消息。
大家都不大相信。
结果到了十二月,两家公司居然正式宣布合并。
在这之后,在二零零年的现在。
拥有总资产6600亿美元的摩艮大通银行,正式出现于华尔街。
按照大卫·梅隆对此的说法是——
「美联储和FDIC疯了!他们居然让霸王龙和鲨鱼合体了!!」
整个华尔街一片哗然,很多人都没想到。
这两个巨头真的联合在一起了。
摩艮大通的诞生,一时间让整个华尔街风起云涌。
反倒是亚伯比较淡定。
他不多的关于美国的记忆中,就有这两家银行合并的一部分。
他知道在它们合并以后,仅仅十五年时间左右。
它就发展成了一家总资产2.5万亿美元,总存款高达1.5万亿美元,占美国存款总额的25,分行6000多家,全美国最大金融服务机构之一。
但在这之前,除了它们背后的持有者来历比较惊人的。
这两家银行在华尔街,不管是业务还是业绩方面,都并不是很出色。
去年一整年,大通银行的年营收只有222亿美元。
.摩艮公司的年营收甚至只有88亿美元。
两巨头加起来才三百多亿美元的营收。
利润更是连五十亿美元都没有。
这个营收,甚至比不过四大投行。
当然,这与它们主要从事的是商业银行业务有关。
商业银行,在营收方面向来比不过投资银行。
在美国,银行系统是一个以商业银行为主。
包括美联储、储蓄机构、储蓄银行、投资银行和专业性银行在内的庞大体系。
在这里面,9613家大大小小的银行里。
商业银行超过6000家。
其次是储蓄银行,大概两千家左右。
接着是投资银行,大概一千家左右。
剩下的几百家里,才是投资银行、储蓄机构与专业性银行。
储蓄机构,一般指的是十二家联邦储备银行。
专业银行,则是包括世界银行等之类的对象性银行。
至于美联储,它就只有一个。
实际上它就是那十二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总行。
换句话说,美联储这个世界央.行,就由这十二家组成。
和其他的美国银行们不一样。
十二个联邦储备区的储备银行,它们的股份不在市面流通。
并且有规定,它们的股份只允许在股东内部流转。
在它们成立的时候没拿到它们的股份,基本再也拿不到它们的股份了。
说到美联储,它的秘密太多了。
它的秘密,连这个国度中的许多高层人员都不能知晓。
联邦上个世纪的众议员赖特·帕特曼。
这位先生,曾经担任众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首席长达40年。
在其中20年里,他不断地提案,要求废除美联储。
这名议员也一直在试图发现究竟谁拥有美联储。
到最后,他对外公布,他说他都发现不了到底谁是美联储的主人。
至于是不是真的没发现,还是发现了不敢说。
这就只有这位议员自己知道了。
总之摩艮大通的成立,宣告了美国商业银行的一大超级巨头的诞生。
这也难怪华尔街因它的出现而风起云涌。
在它独领一切金融新闻风骚的情况下。
亚伯的美国太平洋商业银行。
在12月20日这天,再次顺利并购了7家小型商业银行一事。
就显得波澜不惊了。
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亚伯挥舞着美钞大棒。
耗费了一百三十亿美元左右的现金流以后。
如今的美国太平洋商业银行,已经是一家拥有112家分行。
总资产120亿美元,托管资产1000亿美元左右的中型银行了。
同时这也耗费了亚伯大半现金流。
但不管是亚伯还是大卫·梅隆,都认为这是值得的。
从现在开始,史密斯资本,总算有了自己的资金周转中心和结算银行了。
太平洋商业银行,也正式成为亚伯一系企业的结算银行和金融核心。
亚伯控股下的许多公司。
例如米高梅aa、a电视台、伊莎公司、YKM公司、新地产、岩石安保,全都把大部分业务转移到太平洋商业银行进来。
亚伯投资控股影响的谷歌、ideo等公司,也转移了一部分结算业务美国太平洋商业银行。
仅仅只是这些公司,就让美国太平洋商业银行,一下子多了几十亿美元的业务。
这样做对双方都有好处。
对美国太平洋商业银行来说,它多出来大量的业务。
可以多赚一些手续费和利息。
对这些亚伯旗下的公司来说,有一家自己的兄弟银行。
在进行资金结算的时候,也可以比较安全。
同时万一以后自己需要贷款的时候。
有自己的兄弟银行,那在贷款利息和年限方面,也能拿到一定的优惠。
这就是为何美国的财团们,他们的财通核心永远会是银行的原因。
谁叫在现代商业体系当中,商业银行已经是不可或缺最核心的那一部分呢?
对亚伯目前最核心的公司,也就是史密斯资本来说。
它在市面上对外投资时,终于不用再完全的被监控资金的流向。
有了自己的结算银行和金融周转中心。
华尔街巨头们,想继续监视史密斯资本,就没那么容易。
也正是在12月20号这天。
史密斯资本的二期、三期私募资完成,一百亿美元的募资金额。
让美国太平洋商业银行,一下子就赚了超过三千万美元的承销费。
而原本这些钱,是给那些华尔街巨头们赚的。
比如四大投行,在史密斯资本的第一次私募当中。
仅仅它们四家,就赚了超过四百万美元的利润。
这些钱,现在都让亚伯左手放右手。
流来流去,最后还是流进他自己的口袋了。
这两笔私募募集资金总额一百亿美元,认购额却达到了182亿美元。
认购时间三十六小时。
同时也是在这天晚上。
出乎许多华尔街巨头意料之外。
这次史密斯资本的投资方向。
居然不再是风险很高,但利润也很高国际外汇或者期货市场。
这次史密斯资本,这笔巨额现金流,开始大肆进入美股之中了。
更让华尔街巨头们蛋疼的是,这次向来喜欢玩杠杆的亚伯。
居然没用杠杆!
或者用了他们也不知道。
因为如果美国太平洋商业银行,提供了杠杆的话。
他们根本无从知晓怯怯确切的资金流向!
盯着一个投资公司的资金流向,可比盯着一个托管资金超过上千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容易多了!
因为没有让他们当中间商加上史密斯资本,已经有了它自己的资金周转中心。
也就是美国太平洋商业银行。
这就让史密斯资本,这次的投资,对华尔街巨头们来说变得相对比较隐秘。
许多人都没办法像以前一样,能够马上得知史密斯资本的投资方向。
大家都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用了许多的关系和渠道,浪费了许多的人情和金钱。
才基本查清楚了这次史密斯资本的大致的投资方向。
也就是说想查还是可以大概的查个清楚。
就是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很容易得知,并且非常详细了。
现在大家查到,只是一些大概的流向。
但到底有多少资金,具体数额和时间是多少。
就很难查清楚了。
而看到这个他们重新调查出来结果。
大家发现,亚伯·史密斯居然转性了!
他不玩外汇不玩期货就算了,他连杠杆也不玩了。
这些不玩也就算了。
这次他居然老老实实,把上百亿美元资金,分散流向了美股一百多家公司里面。
平均每支股票,大概投资1.2亿美元左右。
这种投资风格,一改他之前给大家的印象。
大家发现,这家伙从赌徒式投资变成了渔夫式投资。
什么叫渔夫式投资?
就是像在大海上捕鱼的渔夫一样,大网一张一张的丢下去。
要劳什么,究竟能捞到什么,渔夫就不管了。
这迥然不同的投资风格,顿时让盯紧了他的华尔街巨头非常的不适应。
大家研究了他快一年的投资风格了。
有的公司,都已经模拟出了他的投资模型。
虽不能真的照着这个模型,做到和他一样有巨大收获。
但只要照着这个模型,跟紧亚伯的投资行动。
很多时候,亚伯在前面大肆吃肉的时候。
这些中间商们,也能够跟在他身后,混一口汤或者混一口肉吃。
就像之前美林证券,由于查理·沙夫坚持的原因。
在亚伯的多次投资行动中,他们悄悄的跟着亚伯学了几次。
赚得虽然没有亚伯多,但也让他们赚了不少的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盯着他的原因。
而像美林证券这么做的华尔街公司,可不止他们一家。
主要是大家想跟在他身后,看着他吃肉,看自己能不能喝口汤。
要是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在他吃肉时,趁着他不注意或者分心,狠狠上去咬他一口。
后面这种做法,因为亚伯行动迅速。
目前倒是还没有人,在亚伯身上咬到过肉。
但喝汤也不错,喝汤喝多了也可以饱。
可是现在,亚伯却一改投资风格。
这就让一大票跟在他身后,想着混口汤吃的华尔街巨头们愕然不已了。
&金融服务集团总部里。
集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沙利·文斯顿,有些郁闷的对PNC金融服务集团旗下的贝莱德投资总经理林肯道:
「他怎么转性了呢?公司的分析师们,不是说之前的交易都应该是大卫·梅隆做的。」
「在他回来以后,他一定会报复回来。或者在市场上狠狠割一票的吗?」
「那他怎么不再去做外汇,或者期货。要知道在这之前,他可从来都不进入美股市场的。」
&金融服务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金融企业。
别看在投资业务方面名声上,它此时远远比不过四大投行。
但它的投资业务,其实是一点也不差给四大投行多少的。
&的财富管理业务,是从20世纪90年代兼并两家信托公司开始的。
&年代中期,贝莱德投资成为PNC资产管理业务的一部分。
&9年,PNC收购了第一数据投资者服务集团。
这家公司,是公募基金和其他投资工具的主要提供者。
这次收购稳固了PNC,作为全球投资服务主要提供者的地位。
在2000年,贝莱德投资就已经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之一。
在后世,在PNC金融服务集团的支持下。
贝莱德甚至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的托管机构。
巅峰时期,贝莱德基金托管着超过11.5万亿美元的资金!
当然了,在2000年的现在。
贝莱德基金还没那么夸张。
即使有PNC金融服务集团的支持。
此时它的托管资金,也就在1.2万亿美元左右。
在美国目前排进前五。
距离世界第一还有比较远的距离要走。
而它之所以能够在未来,成为全球第一托管基金。
这自然与它本身非常好的年化收益有关。
就是因为它能赚钱,富豪们才乐意相信它。
才愿意把钱放给它去投资理财。
最终才有夸张的十万亿美元规模。
今年五月份以来。
贝莱德基金,其实已经偷偷摸摸,多次跟在亚伯身后一起喝汤。
亚伯半年赚了一百多亿,贝莱德半年赚了三十多亿。
之所以少这么多,不是因贝莱德基金没有本钱。
相反,背靠PNC金融服务集团的贝莱德基金,最不差的就是本金。
之所以收益会少史密斯资本这么多。
这里面,有贝莱德基金当时还不大信任亚伯有关。
还有它毕竟在这些投资中是尾随者,也担心被前面的亚伯坑。
另外在退场与进场的时机上,尾随者自然不可能做到像先遣者反应那么快。
贝莱德基金的投资,发生了一些利润回撤。
这就让贝莱德基金,在收益上,怎么也不可能比得过亚伯了。
原本在这次的史密斯投资酒会过后。
因为见到史密斯资本惊人的获利。
许多华尔街公司,包括贝莱德基金在内。
他们都在想着,以后干脆就跟着亚伯喝汤好了。
简单的说,就是直接模仿亚伯投资的步伐。
就像跟随在索罗斯量子基金身边的那一大票游资一样。
索罗斯或者亚伯在前面冲,他们这些游资跟在后面混饭吃。
可是这次亚伯在投资酒会过后,史密斯资本居然一个月也就有几次交易进行。
但数额很少,还被某几个手贱的华尔街巨头狙击了。
还被狙击成功!
这让大家意识到,那些投资可能不是亚伯的行为。
而是史密斯资本的行为。
这一点大家后来都看出来了。
而现在,华尔街巨头们在亚伯偃旗息鼓了一个月。
终于有动作了的时候。
大家也都行动了起来。
想跟着他喝汤的做准备,想找机会狙击他的也在做准备。
亚伯居然不玩外汇或者期货这种对冲了。
他跑去了美股!
面对集团总部CEO郁闷的话语。
贝莱德基金的总经理,林肯心想我哪里知道。
林肯回应道:
「或许他改性了?或许他知道我们的动作和行为?他不敢冒险,所以选择了相对安全的股票市场?」
沙利·文斯顿也做不出太好的判断。
主要是亚伯忽然转性了的投资风格,太让大家诧异了。
这就像一个天天喝酒吃肉习惯了的家伙,突然有一天说要吃素当和尚了。
大家看见了,当然会很不习惯他的转变。
想了想,沙利·文斯顿还是轻声道:
「目前情况来看,我们选择暂时观察吧。」
林肯也赞同。
「我也这么觉得。因为我觉得,那几个手贱的家伙狙击的行为。已经让他意识到,他被我们给盯上了!」
沙利·文斯顿赞同道:
「绝对是这样。否则他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耗费那么多资金都要组建他自己的商业银行。」
对于亚伯忽然转变的投资行为。
&金融服务集团的两个巨头,只能判断他之所以忽然变得谨慎。
是因为他察觉到了华尔街一部分人,对他的狙击。
这让沙利·文斯顿与林肯心里同时忍不住有些抱怨起来。
抱怨上个月那些狙击赚了几百万美元的家伙,惊扰到了大家的大肉。
让亚伯现在有了警惕性。
以后让大家不管是选择跟风,还是进行狙击。
难度都会提高几倍。
但华尔街本来就是这种尿性。
想要让所有人团结一致。
即使是初代摩艮与洛克飞勒重生,也做不到这种事情。
就像美国国内其他的许多利益集团背后的资本家,他们本身也不可能团结一致一样。
华尔街山头林立,美国国内同样也是山头林立。
沙利·文斯顿与林肯,显然没办法让大家一起听话。
最终让几颗老鼠屎,坏了大家的这锅好汤。
&金融服务集团两大巨头心目中的老鼠屎。
美林证券的投资部门,此刻可不这么认为。
美林证券投资部门,便是上个月,对大卫·梅隆几次尝试性的外汇投资,进行了狙击的公司。
在那几次投资中,美林证券获利数百万美元。
主导这几次狙击行动的,是美林证券的总裁斯坦利·奥尼尔先生。
对此美林证券首席财务官查理·沙夫进行了反对。
但如今的美林证券,连CEO戴维·科曼斯基都快被奥尼尔给架空。
查理的反对根本没有一点作用。
并且在事后,奥尼尔还有些得意的对查理表示:
「看,战无不胜的华尔街之狼并不可怕!这不是还是输给了美林了吗?」
这件事曾经一度让斯坦利·奥尼尔,在美林证券里本来就很高威望变得更高了。
好在后来,美林证券事后发现。
史密斯资本的这几笔交易,应该不是亚伯·史密斯主持的。
是史密斯资本的总经理大卫·梅隆做的。
这才让奥尼尔在公司里这方面的声音,变低了下去。
也让美林证券的首席执行官戴维·科曼斯基,避免了被提前撤换的糟糕可能。
现在原本也想跟着喝口汤,或者尝试着看能不能继续进行狙击的美林证券。
这会儿看着史密斯资本洒向一百多家美股公司,一百多亿美元的股市投资。
办公室里,斯坦利·奥尼尔有点傻眼。
「投资美股,不投资国际外汇了?」
华尔街最有权力的黑人总裁,喃喃自语。
旁边查理·沙夫保持着沉默。
「查理。」奥尼尔却不放过他,「你觉得史密斯这么做,究竟是什么意思?」
查理心想我哪里知道。
但作为公司的CFO,这方面的问题他又不能不回答。
查理·沙夫只得尝试着道:
「或许是我们上个月,还有月初的狙击行为。让对方察觉到了风险?史密斯担心风险,决定把资金放在更安全的美股中?」
这就有点是在黑斯坦利·奥尼尔了。
毕竟上个月月底和这个月月初,美林证券的狙击行为。
都是奥尼尔执意做的选择,还是他带头进行的。
这就差指着奥尼尔的鼻子说——是你打草惊蛇了!
但偏偏这个解释,又可能是最符合现实的。
而更让奥尼尔无奈的是,史密斯资本投资的上百家美股上市公司。
它们遍布美国四个证券交易所与三大股指指数。
十多个大分类和三十多个小分类,都有史密斯资本投资的公司。
亚伯这次的投资策略、选择和风向,根本就无迹可寻。
让华尔街的大家们,完全无迹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