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穿越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第803章 下金蛋的母鸡

侯门医妃有点毒 我吃元宝 6111 2024-11-04 14:07

  

初冬。

  

京城到西北,京城到河西两条官道同时开工。

  

趁着天气还没真正冷下来,争分夺秒,大干快上,两条水泥路同时铺设。

  

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这个时候体现出巨大的好处。

  

工程队一到位,拉上人马,平整路面,铺就水泥少府水泥作坊,直接沿途选址,修窖烧水泥。

  

招工人员,每在各个乡镇竖起牌子招工。

  

厨娘从早忙到晚。

  

粮草一车车运到工地。

  

附近的乡农,挑着担子,将自家多余的粮食菜,卖给工地食堂。

  

大量从山河书院术数科招收的秀才童生账房,每坐在工地,忙着付钱记账。

  

工程科,地质科的学子,跟着工程队跑上跑下,学习经验。

  

就连阳科的学子也跑来凑闹,说是要帮工程队看阳。

  

工程队十分嫌弃,嫌他们碍事。

  

水泥路全程沿着官道铺设,看个的阳。

  

工程队不稀罕,陈二壮却特别稀罕这群阳科的学子。

  

陈二壮跟着工地跑,带着人确定收费站和休息站的地址。正好需要阳先生看场地。

  

他本想从钦天监请人。

  

结果钦天监一个个借口走不开,不乐意跟着工程队跑,特么的太累了。

  

天天吃住在野外,晚上天气又冷,谁受得了。

  

即便陈二壮开出高薪,钦天监的官员也不乐意。

  

钦天监的官员可不缺钱花。

  

京城贵族大户,谁家有红白喜事需要看阳,都会请他们。给的费用也是足足的。

  

可以说,钦天监是唯一一个靠着自力更生,就过上富足生活的衙门。

  

其他衙门比不上,比不上。

  

当然,想进入钦天监也得有真本事。

  

半桶水的家伙,能忽悠不懂行的人,可忽悠不了钦天监的火眼金睛。

  

可以说,钦天监每个人都有一门拿手绝活。

  

陈二壮请不动钦天监的人,就打算请附近道观的人出马。

  

结果山河书院阳科的学子,自己送上门来啦。

  

把陈二壮高兴坏了。

  

“看阳会吗?选址会吗?”

  

“会!我们都会。这些都学了。”

  

“学得扎实吗?和钦天监的人比起来,水平如何?”

  

“比不上任监正,但是足以替陈总管选定地址。”

  

陈二壮激动的心,变得哇凉哇凉。

  

这群年纪轻轻的学子,要是谦虚一点,他还觉着有点把握。

  

然而,口气一个比一个大,陈二壮就觉着有点虚。

  

“你们先住下,先和大家熟悉熟悉,等过两天我就出发去选址。”

  

“一切听陈总管的。”

  

陈二壮打发了这群学子,将侄儿叫来。

  

他侄儿陈冬,靠着一门养马的技术,通过特招进入了山河书院读书。

  

这回修路,陈二壮特意将陈冬带在边历练。

  

“你拿着我的拜帖,去白云观请…算了,还是我亲自去。你去,怕是请不到人。”

  

陈二壮带着拜帖,亲自上白云观请人。

  

没请到玄清道长,但是请到了玄清道长的两个徒弟。

  

带着两位道长,急匆匆下山,回到工地。

  

阳科的学子一见,顿时就不高兴了。

  

“陈总管是不信任我们吗?”

  

陈二壮打着哈哈,“互相切磋,互相印证。什么阳家,什么道家,我就是一个门外汉。届时看你们谁说得更有道理,我就听谁的。”

  

“荒唐!”

  

“真正荒唐的是你们吧,什么阳科学子,哈哈哈…”白云观两位道长,毫不客气的取笑这些学子。

  

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陈二壮捏捏鼻子,他不是有意挑起两边争斗,真的不是有意。

  

他只是希望能顺顺利利选址,顺顺利利将收费站休息站建起来,顺顺利利开张做生意。

  

真的不是故意的啊!

  

陈二壮心虚的溜了。

  

四海同时开工两条水泥路,不少人都暗暗咋舌四海的财力。

  

有钱人啊!

  

恐怕四海不光是京城实力最雄厚的商行,也是全天下实力最雄厚的商行。

  

承恩伯朱辞老了很多。

  

他很感慨。

  

“如今做生意,和当年不一样了。现今的京城遍地都是机会,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

  

管家附和:“伯爷说的有理。”

  

承恩伯朱辞看着大儿子,很心塞。

  

早在先帝活着的时候,他就给大儿子请封了世子。

  

等到文德帝登基,眼看着朱家的爵位传不下去了啊。

  

“等老夫死后,朱家的爵位怕是也到了尽头。老大,你心头莫要有怨气。这是大势,忤逆不得。镇国公世袭罔替,如今还不是改为五世而斩的镇国侯。”

  

朱大老爷一脸面无表,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多次。

  

父亲承恩伯总认为他无法继承爵位,会有怨气。

  

好吧!

  

他承认,最初他的确有很大的怨气。

  

他已经被封为世子,结果换个皇帝,他的世子之位很可能不被承认。

  

等到老父亲过世,朱家的爵位就没了。

  

这种况,换了谁,都不免生出怨气。

  

然而时间长了,父亲承恩伯又总是提点他,最初那点怨气到如今已经所剩无几。

  

“父亲放心,儿子知道厉害。没有爵位,朱家一样可以富贵几代人。”

  

朱家有这个底气。

  

当年的京城首富,即便被顾玖打得元气大伤,好歹烂船还有三斤钉。

  

这些年,朱家收缩生意,细心经营他们的传统优势项目,紧跟四海商行的步调,多多少少也恢复了一点点元气。

  

至少不用为钱发愁。

  

承恩伯朱辞很欣慰,“你能想明白,老夫就放心了。老夫这体,也不知道还能支撑几年。趁着老夫现在还干的动,多替你们谋划几条后路。老夫瞧着,还是得紧跟诏夫人。”

  

朱大老爷蹙眉,“父亲果真看好大皇子下?陛下未立储君,所有皇子都有机会。”

  

承恩伯朱辞捋着胡须,郑重道:“正因为陛下没有立下储君,大皇子下的机会反而大一些。因为他是嫡长子,未立储君的况下,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者。这一点,任何朝臣都不能反驳。”

  

朱大老爷蹙眉,“即便如此,我们朱家也没必要非要跟在诏夫人后,我们朱家一门心思做自己的生意不行吗?”

  

承恩伯朱辞眼一瞪,不满道:“目光短浅。一门心思做自己的生意,能做多少年?时代不同啦,想要让朱家世代富贵,就必须紧跟风向。什么是风向?如今的诏夫人就是风向。你看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好像没有个主业,老夫仔细研究了一番,其实她一直都有主业,一直都有核心。”

  

朱大老爷心头好奇,嘴上还不承认,“不就是修路,修房子。”

  

承恩伯朱辞冷哼一声,“短视!修路修房子只是手段,真正的主业是控制一地一城的经济民生。就说新民县,有多闹,你是亲眼看见的。新民县为什么会有今天?可以说全靠四海商行。

  

诏夫人的各种手段,唯一的目的就是让新民县立起来,吸引人气。以前老夫只顾着一门心思赚钱,从未想过,要控制一城一地的经济民生。可惜啊,醒悟得太迟,朱家已经错失良机。若是当年朱家有四海的格局和实力,有何至于落到今地步。”

  

承恩伯朱辞看透了顾玖的布局。

  

那就是令朝廷投鼠忌器。

  

朝廷同她合作,又忌惮她,却不敢动她。

  

固然有她的份是皇子妻的原因。

  

承恩伯朱辞却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朝廷投鼠忌器,不敢冒险。

  

户部能做到收支平衡,商税大幅上涨,不用增加百姓赋税徭役就能解决朝廷开支,这一切都和新民县,和四海商行脱不了关系。

  

动顾玖,就等于动四海商行。

  

没人有信心,接管四海商行之后,能够让新民县继续保持现在的活力和人气。

  

也没人敢保证,在自己的管理下商税会稳步增加。

  

过去的经验,朝廷没钱了,就拿老百姓开刀,加税!

  

现在的经验是,没钱了,就找找哪里还有财源,多收点商税上来。

  

只是在商税一块,朝廷经验浅薄。没人敢打包票说,自己一定能行。

  

就拿京城举例,年年都有新的项目,也就有新的税源。

  

这些项目,不是四海主导,也是受到了四海的影响。

  

四海就像是一个宝藏,总有惊喜。

  

朱大老爷还不能理解父亲承恩伯的说法,皱起眉头,深思其中的关联。

  

承恩伯朱辞则说道:“不懂不要紧,你只要记住紧跟在诏夫人后面。这回四海同时开工修建两条水泥路,却没有对外集资,一切费用,皆有四海独立承担。老夫猜测,四海压力颇大。”

  

朱大老爷却说道:“父亲误会了,四海虽然没有集资,却从少府钱庄贷款数百万两。等于是拿着陛下的钱,还卖了陛下一个好。”

  

承恩伯朱辞摇摇头,“话不能这么说。能从少府钱庄贷款几百万两,一年下来光是利息都要几十万两。这可不是卖好,而是照顾少府钱庄的生意。老夫打算同诏夫人见面,投资这两条水泥路。”

  

“诏夫人没有对外集资,恐怕也不会接受我们朱家的银钱。父亲怕是白费功夫。”

  

承恩伯朱辞却说道:“总要试一试。没试过,怎么就知道不行。若是能投资这两条水泥路,朱家未来几十年的富贵可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