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穿越小说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五百七十节 搅局者(2)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7958 2024-11-04 13:10

  

进入‘遂宁’的腹地,一座型的营寨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一面黑龙旗飘扬于营寨的箭楼上。

  

寨门口,有着士卒戒备,检查过往行人。

  

楼烦军的标志,那面一位骑马张弓的中国士卒形象的战旗立刻映入眼帘。

  

“这里就是楼烦军在幕南的行辕了”咸宣对着王荀等人介绍着。

  

自天子下令发起对幕南的攻势之后,忠勇军和楼烦军的行辕就北移。

  

其中,忠勇军负责从南到北,也就是自顺德至蒲奴水、浚稽山一带的清剿工作,楼烦军负责自南池直至盐池一带的清剿工作。

  

东方区域则是陈须的安东兵的战区。

  

飞狐军、句注军,作为预备役机动部队,流动于草原之上,寻找敌人。

  

像是咸宣这样的飞狐军队率,常会率部远离据点,在草原上巡视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

  

寻找敌人,发现不臣,监视草原。

  

一旦发现有大股敌骑或者游牧在外的大型部族,立刻召唤附近友军,予以歼灭。

  

而小股敌骑,则自己解决。

  

在这一模式下,蠕蠕人和长林人以及其他不臣部族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到了盐池以北、蒲奴水以西、弓卢水以南的几块狭续域。

  

而远东方向的陈须骑兵,则张开了大网,由东向南开始扫荡。

  

自汉军发起攻势以来,不过三个月,汉室控制之下的胡人人口就已经接近了二十万落,差不多百万人口。

  

在幕南形成了十余个类似遂宁这样的聚集地。

  

由是,幕南大局基本已经定下来了。

  

只有那些顽固分子,还在世界的边角地带搞些携作。

  

但无所谓了,在幕南,汉室的统治每过一天,就稳固一分。

  

正如这遂宁的胡人们。

  

当他们被汉军押解来此,在刀剑胁迫下,放弃了游牧传统,进行定居生活时。

  

十个胡人,有九个半是目带仇恨,满脸不服。

  

逃亡、叛乱等事层出不穷。

  

但是,当汉军严肃镇压了所有反抗者,并且将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传播下去后。

  

胡人的仇恨,渐渐消散,转而犬以畏惧,接着是崇拜,最后是感恩。

  

这是咸宣亲眼目睹的事情。

  

最初,这遂宁的胡人,看他的眼神之中,都是带着仇恨的。

  

接着是畏惧和恐惧。

  

然后是崇拜,到现在,遂宁胡人看到身穿红色战袍,身骑骏马,奔驰而过的汉骑,都会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胡人的孩子们,总是用着崇拜和敬仰的神色,看着汉军士兵。

  

那些忠勇军和楼烦军的卸甲老兵,更是受到了整个遂宁胡人的尊崇。

  

人们甚至将过去称呼匈奴王族的称呼,冠到这些老兵身上。

  

皆以为他们是‘屠奢’,是胡人之帜贤人,是先知。

  

王荀等人却是充满了激动。

  

杨仆甚至摩拳擦掌的看着这座简陋的行辕。

  

他们来此,自然不是盲目而来的。

  

在事实上,他们是关系户。

  

正如当初杂家的那几位大贤,疡平壤作为根据地是因为当时的朝鲜君的辅佐大臣,朝鲜中尉领安东都护府北部都尉韩安国是杂家的人一般。

  

这楼烦军就是荀子学派的靠山。

  

他们是受到当朝楼烦将军、颍阴候灌何的长子灌爰的邀请来到此处开拓基业的。

  

在咸宣的引领下,四人步入这营寨之中。

  

立刻就有汉军的校尉出来核实他们的身份。

  

在经过一段勘察公文、检验身份竹符,再打量了四人模样,确认他们的模样与竹符与公文记载相符后,这校尉才拱手笑着道:“诸君一路辛苦了少君候在西房之中已为诸君摆下了接风宴”

  

说着就带着四人,来到了一疵砖木堆磊起来的简单营房之中。

  

在这里,四人见到了邀请他们前来此地的灌爰。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位现在荀子学派在汉室高层之重位最高的支持者。

  

灌爰看上去非承风度,他穿着一件汉军的制式甲胄,腰系宝剑,长身坐着,一副标准的君子风范。

  

这也是当今贵族士大夫弟子之帜精英的标准作风。

  

“诸君一路远来,可还安好?”一见面,灌爰立刻起身相迎,作揖拜道。

  

“劳师兄关怀,吾等来时一切顺利”王荀等人回礼拜道。

  

杨仆还从怀里掏出几本小册子,递给灌爰,道:“这是老师托吾等为师兄带来的笔记”

  

灌爰郑重的接过来,拿在手里爱不释手的抚摸起来,满怀深情的问道:“老师可还安好?”

  

“老师在邯郸一切皆好,送别吾等之日,老师甚至还亲自为我等做歌呢”杨仆笑着道。

  

“这便好”灌爰点点头,将四人请到客席上≈命下人端来食物与酒水,皆是些草原上的食物,羊肉、奶酪与马奶酒。

  

“诸位师弟,今日先且休息,明日,吾再带诸位游览这遂宁周边,与各乡游徼会面”灌爰举杯道。

  

“一切唯师兄之命是从”四人连忙拜道。

  

翌日,天刚蒙蒙亮,杨仆等人就已经起床,洗刷完毕。

  

而灌爰起的更早,在四人刚刚起床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外巡视了一圈了。

  

这也是荀子学派的弟子们的特征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诩荀子传人的他们,会将每一天的时间都利用的非倡细。

  

作为一个务实派,荀子学派最近两三年,发展遇到了瓶颈。

  

主要是来自谷梁和韩诗派的激烈打压,迫使他们只能将发展方向,转向寒门士子,去争惹些中小地主弟子的支持。

  

但在这个领域,法家才是真正的霸主。

  

今日之汉室学者分野,早已经清晰了。

  

在大地主和大贵族层面上,儒家与黄老派已经五五开了。

  

而在中小地主阶级之中,法家的影响力无人能及。

  

墨家则局限于墨苑与墨社,目前脚步未出函谷新关)。

  

而杂家则局限于安东与辽东辽西之间,再向前就遇到了韩诗派和谷梁派的强力抵制。

  

齐楚之间,是公羊与楚诗派的天下。

  

在燕赵地区,则群雄混战,打的不可开交。

  

荀子学派如今就身处战况最激烈的燕赵地区。

  

他们的处境,已经很艰难了。

  

没办法,荀子学派的思想和秉持的理论,既很难讨好上层,也很难得中下层的欢喜。

  

更麻烦的是,荀子学派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这使得他们甚至无法得到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错非贵平君和奉仁君支持,每年都给荀子学派大笔资金,还为荀子学派在西南和巴蜀一带传播做足了功夫,恐怕此时,荀子学派已经要被各方势量力打压下去,只能蛰伏起来,以待将来。

  

错非如此,荀子学派也不会想到来这幕南开拓了。

  

王荀等人是来开路的,一旦幕南被证明大有可为。

  

荀子学派的精英和巨头,就会陆续前来。

  

王荀等人深知自己的责任,所以,他们见到灌爰,立刻就迎上前去,道:“还请师兄为吾等引荐这遂宁之地的地方游徼”

  

在来的路上,他们就已经知道了当前幕南的格局。

  

在汉控制的聚集地,那些忠勇军和楼烦军的老兵们组成的游徼与屯长们,才是掌握具体政务的关键。

  

想要在此有所作为,就必须争肉些人的支持。

  

王荀听说过,有鲁儒的儒生,就是因为不得这些老兵的支持,而被孤立,一事无成。

  

灌爰听了,笑着道:“吾方才已经去与诸位游徼谈过了,大体上,诸位游徼还是很欢迎我荀子门徒来此,传授圣人教化的”

  

“但有一个事情,诸位师弟万万要牢记在心”

  

“这些游徼,皆是‘诸胡有罪论’和‘救赎派’的虔诚信徒,万万不可在这个事情上触怒他们”

  

对于今天的忠勇军的将士们来说,诸胡有罪,已经是他们坚信不疑的真理了。

  

基于诸胡皆有罪这一个论点,衍生而出的救赎理论,更已经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体系。

  

在他们的认知之中,他们是已经得到了救赎和升华的‘诸夏’,而其他胡人,则依然身负罪孽,需要忏悔、清洗。

  

谁若质疑这一点,谁就是在与忠勇军上下两万四千余人做对。

  

谁就在与楼烦军之中坚信这个认知的万余将士做对。

  

在这个草原上,得罪了忠勇军还想活着的人,几乎不存在!

  

这些曾经的匈奴人、月氏人、折兰人、白羊人和休屠人,一定会用最残酷的刑罚和最可怕的刑具,让你在哀嚎和痛哭之中缓慢死去。

  

众人闻言,都是点头,道:“谢师兄教诲,吾等必牢记于心!”

  

灌爰点头道:“那就请随我来吧”

  

灌爰于是带着四人,在这‘遂宁’游览了一遍,一边走,一边与各乡游徼对话、谈话。

  

这一走就是整整一天,直到黄昏,五人才归来营寨。

  

一路走下来,五人都感觉很振奋。

  

因为,几乎所幽游徼和大部分屯长们都表示:中国君子受天单于之托来此教化夷狄,启蒙愚昧,传播圣王之道,吾等皆全璃持。

  

总之,初步接触下来,宾主径。

  

更重要的是,王荀等人发现,这些游徼们秉持的观念,似乎与荀子学派的思想,有些不谋而合。

  

譬如说,荀子学派主张‘明分使群’,其核心论述就是‘使天下皆出于治’。

  

简单的来说,就是荀子主张的是人人如龙,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成圣。

  

这与游徼们秉持的‘诸胡有罪’需要自我救赎,改造、升华的理论差不多能吻合。

  

而荀子学派主张的‘人性本恶’,更是与‘诸胡有罪’天然契合。

  

只是简单的接触和了解了一下众人的主张后,游徼们纷纷表示你们来的太晚了点来多好!

  

甚至有人已经决定从今天开始,学习荀子的主张了。

  

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要不要改变一下论述呢?”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很显然,荀子的论述与主张,虽然隐约暗合忠勇军的观念。

  

终归两者风马呕相及,存在巨大差异。

  

倘若荀子学派想在此发展顺利,并且得到地头蛇忠勇军的鼎璃持,那便需要做些调整。

  

怎么改?怎么变?

  

众人都有些犹豫不决。

  

五人围在营房之中,讨论起来。

  

“此地虚实,吾等先写信给老师,请教一下老师的看法?”王荀说道。

  

“可以”灌爰点点头,表示赞同:“但在那之前,诸位师弟可以先试着在此宣扬吾等的思想和学说,看看能否吸引到人”

  

四人都是点点头,认可灌爰的建议。

  

“再过三日,吾将领兵向北,监察蠕蠕原一带”灌爰道:“此去少则半月,多则三月,君等在此,还请自强”

  

事实上,灌爰这次是因为要在此等候师弟们的到来,不然,他早就应该率军出发了。

  

这幕南之地,虽然大体底定,但蠕蠕人和长林以及其他几个顽固分子的残兵败将,依然在草原上游荡,并对汉军的商旅、聚集点构成了一定威胁。

  

还有北匈奴的骑兵,也悄悄的渡过瀚海,与这些残部汇合,要给汉军一点麻烦。

  

他们的目的,倒不是想给汉军找麻烦。

  

他们只是想要拖缀军西进的脚步而已。

  

对此,汉军各部都表示很欢迎。

  

送人头送功勋的人,谁不喜欢?

  

“诺!”王荀等人纷纷顿首。

  

“此外,诸君可能需要留意一下,在遂宁以南三百里外的‘安化’”灌爰忽然说道:“据我所知,‘安化’的楼烦校尉许蒙是谷梁派的门徒,他的治下很可能有谷梁士子”

  

“谷梁?”王荀等人听到这个死敌,咧嘴一笑:“狄山的门徒吗?”

  

对于谷梁派,荀子学派是毫不畏惧的。

  

事实上,真要单挑,荀子门徒们一个能打三个谷梁!

  

不管是文斗还是武斗而且在事实上来说,其实谷梁派是如今中国诸子百家竞争之帜又一个失败者。

  

他们被公羊派从齐楚之地,几乎彻底驱逐了。

  

更重要的是谷梁派身上有一个巨大的黑点狄山!

  

当初狄山一案,让谷梁元气大伤,最后虽然切割及时,做了止损。

  

但谷梁学派也因此在天下人眼里,几乎与贼子挂钩了。

  

在中国,荀子门徒们尚且可以懋谷梁的渣渣们,到了这塞外,王荀等人更加不惧对方!

  

[三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