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规则系学霸

第六百八十九章 空子假设验证实验

规则系学霸 不吃小南瓜 6226 2024-07-16 15:21

  

第(1/2)页能让爱德华威腾发出如此感慨的月球基地车,技术确实是很高端的,但现在的月球基地车还不完善。

  

在奕星所属的发射中心,基地车正在不断的进行检测,来保证各个部件能够正常运转。

  

现在的基地车刚进行了第一次组装,后续还要进行两次拆装,过程中会添加一些必要的设备。

  

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和替换装置,比如固体燃料以及特殊的固体燃料发电机。

  

这个设备一般是不会使用的,太阳能传输装置失效的情况下,固体燃料发电机就成为了临时替代动力能源。

  

另外,基地车还需要添加两套轮胎装置,两种高科技的轮胎,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以保证基地车能够在月球表面恶劣环境中持续运行。

  

哪怕碰到了严重坑洼或松软地带,基地车也能使用备用轮胎,离开障碍地带继续前行。。

  

如此高端的月球基地车,自然需要相应的制造费用。

  

月球基地车的材料和设备成本就超过了两個亿,再加上保养、维护、人工、电子设备,等等,花费轻松超过两点五个亿。

  

这还不是全部,并没有考虑其中的软件、智能系统的价值。

  

对于自己亲手设计出来的月球基地车,赵奕也是非常满意的,他希望能够继续完善,保证宇航员安全的同时,后续月球基地建造、使用过程中,

  

也希望基地车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参观完月球基地车以后,理论组的几个人就开始着手进行太空飞船的改装设计。

  

太空飞船的改装,

  

主要是添加几种设备,

  

包括小型的Z波装置,

  

空间链接装置。

  

另外,太空飞船还需要进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升级,

  

保证飞船能够更灵活的进行远程操控,以及新添加进的装置能够智能运行。

  

这方面就需要奕星的软件团队来做了。

  

两天后。

  

空间信息科技公司、Z波实验组的技术团队都来了,他们将会对太空飞船进行改装设计。

  

奕星的计算机团队也来了。

  

赵奕马上交代了计算机团队的工作,

  

拿出了设计好的大体框架,让他们对飞船的智能系统,添加新的功能和针对性的升级。

  

太空飞船的硬件改装,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就只是添加一些设备而已,

  

后续工作就是调整设备覆盖范围,

  

以保证实验做的更加精细。

  

电子和智能系统的完善和升级,

  

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最低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赵奕当然不会花费半个月时间去做一套软件系统,他只是提供了框架和方向,就让计算机团队去写详细代码,之后就继续和理论组的几个人,研究起了‘空子假设’。

  

‘空子假设’,有很多待研究的内容,

  

也需要多层面进行详细的论证。

  

这可以持续不断的研究,用空子假设结合各种物理理论,来对空子的属性进行完善。

  

理论组的几个人都是斗志十足,投入了百分之百热情应对研究工作,

  

因为他们就是专门做理论研究的,

  

现在有摆在面前的新理论,而且是马上就可以得到检验的理论,

  

每个人都非常的期待,

  

也希望尽量能够完善。

  

当研究不断深入的时候,就会碰到各种问题。

  

这一天碰到的问题很大,

  

甚至大到了让人想放弃研究。

  

邱成文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在做引力计算的时候发现了问题。”

  

“如果把空子定义为密度固定、跳跃速度稳定,那么超高倍率压缩粒子就无法解释。”

  

“这和宇宙论以及大爆炸理论都是相悖的。”

  

邱成文简单的解释以后,所有人都明白过来。

  

如果空子的密度是固定的,

  

并且拥有跳跃速度的上限,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问题,

  

空子针对一个质量点的挤压(跳跃湮灭),一定会存在一个上限。

  

超高倍率压缩的例子,理论上就可以看到一个点,因为无论是大爆炸理论还是赵奕的宇宙论,宇宙形成最初都是一个点。

  

这个点的质量是无限的。

  

当有限碰到了无限,矛盾就会出现了。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空子的定义就变得完全没有意义。

  

理论中几个人连续研究了一整天,也没有任何结果,只能赵奕也无法想法解决方法。

  

这怎么办?

  

难道空子真的不存在吗?

  

邱成文提出的问题让理论组陷入了困扰,邱成文、爱德华威腾,甚至都对实验产生了怀疑。

  

“我们真的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吗?也许时间会没有意义,什么都不会发生。”

  

“我真的希望能在实验中看到一些东西,但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呢?”

  

“不管怎么说,还是先看看实验结果。”

  

谷虣</span赵奕暂时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理论的研究是非常需要灵感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只是凭空想象,肯定(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是存在上限的。

  

很多的物理理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量子物理的研究就很有说服力,大部分量子物理的研究都是基于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

  

现在他们也只能等待实验了。

  

空子验证实验,是准备在太空飞船上进行的,火星1飞船单独飞到太空做实验,肯定是非常浪费的。

  

所以,航天局的计划是进行一次探索活动,目的地就被定在了木星,火星1飞船将会利用太空穿梭,短时间飞抵木星周边,随后利木星强大的引力拉拽,

  

以及飞船本身的动力系统,

  

修正轨道返回地球。

  

实验被定在飞船抵达木星周边,完成一系列探索工作以后,在预定的计划中,若是实验一切顺利进行,并没有对飞船造成损坏,火星1回到地球的途中,还会顺路对小行星带的智神星,并远距离路过谷神星,可以进行一系列拍摄工作。

  

当然,这都是后续工作了。

  

在奕星的发射基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赵奕和理论组的人,就一起去了航天局的任务中心。

  

航天局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准备利用火星1对木星进行探索,工作还是非常紧张的,好在航天探索技术已经很成熟,火星1还能够远距离进行及时操控,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进行一系列的测算了。

  

航天领域的测算工作是非常复杂的,飞船的路径要考虑一系列的问题,预定的轨道也需要详细论证。

  

赵奕和理论组的人,参与到了后续工作中。

  

有了赵奕和理论组的人加入以后,后续的归总数据工作,一下子就变得迅速起来,无论是赵奕,还是邱成文、爱德华威腾,都是最顶级的数学家,都非常擅长做数据、计算相关的工作,尤其是赵奕,什么问题到他手里,都很轻松的得出结果。

  

一切的准备工作,在计划发射前一周完成。

  

航天局对外发布了探索木星的信息,还确定使用火星1飞船进行。

  

国际舆论对于探索木星的反应不大,以国内领先的航天科技,只是对木星进行探索,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舆论关注的有两点一个是使用火星1飞船。

  

“奕星的火星1飞船,执行过火星着陆并返回的任务,证明了其稳定可靠性。”

  

“同时,火星1飞船拥有非常完善的性能,携带的空间链接设备,可以在近距离清晰的,把立体图像传到地面,比人眼看到的还要清晰的多。”

  

“依靠火星1飞船高端的技术性能,肯定会提供比普通探测器更多的数据、图像资料,也会让我们获得更多木星的信息,也会对木星更加了解。”

  

“但是,只是对木星进行探索,而不是进行木星卫星的登陆,使用火星1似乎有些大材小用?”

  

这是舆论的观点之一。

  

如果只是对木星进行探索、拍摄等工作,发射一个多功能的探测器就可以了,根本不必使用高端的火星1飞船。

  

另外一点就是,探索任务会使用太空穿梭技术。

  

太空穿梭技术每次使用都会引起关注,到目前为止,穿梭最远距离只是到达火星。

  

现在可是直接到达木星的太空穿梭,距离直接提升了好几倍,自然会引起大量的关注。

  

奕星对外宣称,太空探索技术甚至可以让飞船直达太阳系外,是否能做到就不一定了。

  

现在的木星探索任务就是个机会,能看到是否能成功完成穿梭。

  

如果能短时间到达木星,也就证明很容易到达更远的距离,探索太阳系外就不再只是理论。

  

事实上,探索太阳系外,暂时还是做不到的,唯一能做到的就只有宇宙飞船,而宇宙飞船还在不断进行测试,肯定不会轻易做系外探索。

  

这主要是因为Z波的功率。

  

换地球轨道的Z波卫星,功率是被严重限制的,只是使用太阳能传输技术,并不能保证超强的功率。

  

哪怕是制造出了‘夜空最亮的星’,只能最多支持十亿公里的高倍压缩,距离再远压缩倍率就会受限,也就根本没有意义了。

  

正因为如此,奕星才会有‘月球基地’计划,‘月球基地’建造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利用月球的引力,建造大型的接受太阳能装置,并固定大量的单晶薄片,制造高功率供给释放超高功率的Z波。

  

终于,预定发射时间到了。

  

这一天早上的时候,高层领导就来到了航天局的发射中心,准备现场对实验进行观看。

  

对大多数人来说,木星探索的工作并不重要,即便得到一些木星的新资料,真正的意义也并不大。

  

所有人在意的是‘空子假设验证实验’。

  

赵奕和理论组其他人,也都来到了控制中心,心情也变得激动和期待,顺带也有一些担忧。

  

他们希望能看到实验有结果,同时也担心实验什么都不发生。

  

这就是矛盾的心里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