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女频言情 农家科举之路

第五百零四章 大哥帮你

农家科举之路 顾家十八 5670 2024-07-16 15:49

  

云崖儿是真嫌弃她这臭毛病。

  

这龙床宽大不假,但就因为太大,直接放飞自我了。

  

不打一套拳,不翻个跟头,那就是憋得慌。

  

他被折腾了一夜,但还没睡半个时辰,就听到外殿早朝叫起,只能认命的把她拽起来。

  

“什么时辰了?”

  

“寅时,四刻。”

  

什么!

  

苏琉玉困意大惊。

  

“怎么不早点喊朕,昨日还有折子没批,这会肯定要迟了。”

  

她从他身上跨过去,赶紧穿朝服。

  

昨日她眼伤康复,沈怀舟就回府置办年礼了。

  

她把这事直接给忘了,以为还是他叫早。

  

她如今,会把不要紧的推到早上半个时辰来处理,已经养成了习惯。

  

现在看起晚了,那是一点困劲都没有。

  

云崖儿只能站起身,揉了揉困意的眼,替她把朝服套上。

  

腊月寅时的天还未亮。

  

外面一片漆黑。

  

但天子的作息就是如此,寅时起,子时息,片刻不敢怠慢。

  

“崖哥,再睡会吧,朕去上朝了。”

  

云崖儿把她王珏系上,这才给自己套上衣服。

  

“不睡了。”

  

他揉揉昨晚被蹬到的腰,想回去敷药。

  

这睡相,要改。

  

他想,还是扎一针老实。

  

这太后安排侍寝这种小事,在宫里并没有传扬开来。

  

入承明殿,也就只有总管大太监知道。

  

连忙着处理年礼的陈韶柔都没发现。

  

更别说前朝。

  

政三省现在抢着新政的名额。

  

中书令把工部的折子死死扣在手里,生怕他在自家皇上跟前蹦跶。

  

但他扣,不代表苏琉玉不提。

  

金銮大殿。

  

大魏天子端坐在金樽龙椅之上。

  

一身烫金祥云龙袍,龙威浑然天成。

  

她扫了一眼群臣,眼睛落在郑大人的头上。

  

“如今年关,各位爱卿不可懈怠,特别是工部,新政下达后,给朕好好干。”

  

什么!

  

又是工部!

  

这尚书台受宠三人组,当真是圣眷不衰。

  

不服!

  

他们不服!

  

中书令赶紧给苏有余使了个眼色。

  

靠你了,快上。

  

想他们中书省,以前权利滔天,在诸国,那是有制约皇权之权。

  

如今,是越发没用了。

  

苏有余起身出列。

  

绯袍,玉冠,一身墨意书香。

  

他高声开口:

  

“臣,以为不妥。”

  

朝臣赶紧附应。

  

做的好!

  

别让工部在蹦跶了,这皇上,也要雨露均沾不是。

  

他们也很闲好吧。

  

宋彦之随后出列。

  

“工部尚书在重农兴水有大功,和河道总督合作密切,臣以为,此新政,当属工部。”

  

两位都是新晋朝臣。

  

年少有为。

  

不过弱冠,身着绯袍,位列中枢。

  

是当下圣眷的佼佼者。

  

如今,再一次对上,谁都不服谁。

  

苏琉玉端坐在龙椅之上,睥睨两人,微微蹙眉。

  

“如今年关,朕新政未下,爱卿如何以为不妥。”

  

苏有余躬着身,玉佩垂直悬空,仪态俱全。

  

“臣以为,工部管辖诸多朝臣,恐有闲暇,如今我大魏,正是培养能臣要员之计,还望皇上三思。”

  

不受宠一派朝臣都跪了下来。

  

“还望皇上三思。”

  

苏琉玉满意的点点头。

  

“爱卿谏言,朕深表宽慰。”

  

苏有余拿着朝笏的手一紧。

  

聪慧如他,听天子此言,便知她并不满意。

  

果然,下一句便苏琉玉解释道:

  

“朕新政未下,是以爱卿有所误会。”

  

她又道:

  

“顺启四年,朕欲意,轻重工业,齐头并进。”

  

“此项,是我大魏国本之力,所含甚广,六部皆有调派,但总归工部所管。”

  

“另外,工部下,朕准备再分理四部,朝中能臣,若想调派,也可自荐。”

  

听到六部皆有调派,众臣松了一口气。

  

如今在朝,压力不可谓不大。

  

现在的大魏,已经不是开朝之初了。

  

刚刚登基,皇上凡事亲力亲为,不可能不累,因为朝中没信任的要员,部署新政,每一个细则都要亲自监督。

  

但新臣入朝了,大不相同。

  

就拿新政来说,这些直属皇权的天子门生,完成的想当漂亮,还不让皇上凡心。

  

对他们而言,这脑袋上的乌纱帽就岌岌可危了。

  

现在谁都想拿出政绩,好好给皇上看看。

  

下了朝,诸臣心思各异。

  

这皇上说的轻重工业,是什么意思?

  

回去一定要和家臣好好商讨商讨。

  

“苏大人和小宋大人且慢。”

  

承明殿小太监赶了几步,迎了上来。

  

下朝的一干老臣停步驻足,竖起耳朵。

  

“皇上让两位大人前去御书房议政。”

  

苏有余看了眼宋彦之,点点头。

  

“劳烦带路。”

  

御书房。

  

苏琉玉把朝服换下,身着龙袍朝服,坐在御桌之上。

  

这两人一进殿,她把御笔放下,让他们就坐。

  

“朕要被你们气死,自你们入朝,凡一方谏言,另一方必定驳回,这里是朝堂,你们当街中菜市不成。”

  

她叹了一口气。

  

“如此这般,朕深表为难,想来还是大哥和朕不是一伙的缘故。”

  

苏有余:

  

他什么时候不和她是一伙了。

  

苏有余隽雅之容一下子尴尬起来。

  

“微臣尚不明,还望皇上解惑。”

  

苏琉玉御笔虚空一点,指了指宋彦之。

  

“人家彦之兄在朝,都是帮朕说话,只有大哥,以为朕偏颇,自你们入朝,哪项新政未参与。”

  

她又道:

  

“有些话,朕在朝不当言,但朝中调动是迟早之事,朕皇权虽不独揽,但闲散官员,朕也不想养。”

  

若是能臣也就罢了。

  

但这三年,她是看的透透的。

  

这百名在朝正三品以上大员,少有顶用的。

  

大魏根基,因为林斐他们调任稳固,如今在朝的京官大臣,她是必须动。

  

“朕知道中书令对大哥有提携之恩,但大哥,你目光放远一点,朕明年,新政多项都要办妥,若上头不顶事,下面朝臣如何尽心?”

  

“微臣遵旨。”

  

苏有余跪了下来,准备叩首,被苏琉玉赶紧拉了起来。

  

“私底下,你我兄弟,何需多礼,以后在朝堂上向着朕一点,帮朕说点好话。”

  

挖墙角!

  

这就是挖墙角。

  

苏琉玉看的出来,苏有余就是中书令那一派的,对这位中书令的提携,有感恩还报之心。

  

但这墙角,必须挖过来。

  

不然以后朝堂废大口舌。

  

苏有余有点无奈。

  

作为朝臣,他承认,有点向着政三省。

  

但作为兄长,却是要向着弟弟。

  

谁让他是大哥呢。

  

“玉哥儿说的,大哥明白,帮你就是。”

  

“好兄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