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百战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资源确实有着集中的特点,但是这个集中也是人为的,因为人类都喜欢集聚财富,时间一长,资源就都集中了,可是如果任由资源不断地集中,就会形成贫富差距,不公平,不平等,资源集中的一方就会把资源全部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而剥夺了其他人的机会。
一个好的学校容易办起来,但是所有的学校都办成好学校却是不容易,城里的小学肯定是最好的,因为城里的资源集中,老师们愿意到城里教学,在城里生活的学生条件也优厚,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生生源都是非常优秀的,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是比较好了,可是如果到了农村,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农村的资源没有城市集中,好的老师不愿意到农村去教学,农村的学生条件也没有城市的好,师资力量和学生生源都不行,所以教出来的学生,肯定考不过城里的学生。
以至于好的大学里面就见不到寒门子弟了,这就是资源长期集中,却是不加以重视的结果,而在几十年前,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当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机会还是比较均等的,寒门子弟考上好的大学,那不是什么冷门,寒门出高才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现在寒门却是难出高才了,因为过去大家拼命的是努力与智力,只要努力,有智力,就有可能成才,但是现在,拼的不只是努力智力了,还有财力,有财力可以上辅导班,可以多彩多艺,可以上最好的学校,在还是以考试选拨人才的情况下,高强度和有技巧的考试训练是取胜的不二法门,寒门弟子显然在这方面缺少训练了,因为这方面的训练需要好的条件与资源,如果只是靠着智力,而不是靠训练,显然是拼不过那些条件好的学生了。
因此,资源集中以后,一些人的机会就被剥夺了,时间一久,就会产生很多问题,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关键是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哪一方面失衡了都不行。完全不讲效率也不行,不讲效率大家都平平庸庸,那样的话社会也难以进步。
但是只讲效率不讲公平,社会也会失序,而且产生失序的危险还比较大,自古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个道理。
好的学校要办,但是教育均衡也是要做,这个事情教育部门也是在一直做着这个事情,可是有的地方做的好,有的地方就做的差,不是很统一。
东江省的教育均衡工作就做的不够好,起码是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要归因于省教育厅的不作为,洛河市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省教育厅不但不表扬,而且还指责洛河市把教育搞的一团糟,好多家长到省教育厅反映洛河的情况。
教育一均衡了,之前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好学校的学生家长们肯定不满意了,因为为了搞好教育均衡,把学校里的好老师给弄到农村去挂职,去锻炼,去支援农村,然后让农村的老师到城里学校来,学一点本领,这样一来,师资力量首先就消弱了,好学校的学生家长肯定就不满意了,便是向上面反映。
陈功也接待过他们,就告诉他们,教育均衡是国家政策,作为学生家长,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是自然的,但是也要考虑一下别人家的孩子,难道别人家的孩子就不想着受到一个好的教育吗?将心比心,就能理解这个事情了。
一看到市里的态度比较坚决,这些学生家长就不再反映了,反映也没有用,市里要做这个事情,怎么会因为你几个家长反对就罢休?
学生家长的反映,省教育厅就是知道了,他们就以此觉得洛河这样搞,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好,把好的资源相当于是浪费掉了,那些农村学生,怎么可能与城市学生相比,即使给他们最好的老师,也不一定起什么作用。
他们这样讲可能说的是实话,农村的学生家长素质无法与城里的学生家长相比,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学生的教育也是难以搞好的,责任并不全在老师身上,家长也有责任,而农村留守学生非常多,老师即使下大力气教,学生回到家里无人管束,也是很难让学生的成绩提高,所以把城市老师弄到农村去,也确实不符合效率的原则,资源会造成一定浪费,但是这种浪费是值得的,因为给了农村学生一个机会,让那些好学的学生能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长大后他就知道公平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如果资源一味地集中到某一个地方,这些学生长大后会不会就觉得他们获得所有的机会都是应该的?而不去关心他人的利益?
这样的事情很难说不会发生,万千宠爱在一身的人,很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条件过于优越,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体系,长大后,很难会改变。
因此,让机会更加公平,人人都需要努力奋斗,而不是通过优越的条件与他人展开竞争,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事情。
陈功的这种纠偏行为会起到一个社会调节器的作用,也许一时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一种正能量的传播,对整个教育发展产生一个不小的影响。
陈百战在这个事情上基本上是无所作为的,而看来他善于把资源集中,教育大酒店的这个包间就是把资源给集中了,集中起来,好接待上级领导,他一个搞教育的,整天想着如何接待上级领导,而不是考虑教育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看了看包间里的情况,陈功真想拂袖而去,但是想到他刚刚上任副省长,便是与陈百战的关系破裂,对他以后的工作肯定会产生影响,所以想了一想,还是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