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三九一章 兵发南京,抄家去

大明之五好青年 木允锋 5194 2024-07-15 16:12

  

而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杨都督一直就这样在王三善等人视为的胡闹中。

  

诉苦大会,亲自带着他们去接亲人,给他们在朝廷登记编户,其实最适合的是变成他的家奴,但数万家奴还是太夸张了,就是江浙那些世家大族都没这么丧心病狂的,所以还是编户为民好了。

  

毕竟他也得低调。

  

这一万五千降兵和他们的家属,加起来近五万人,统统由他给确定姓名并编制户籍。

  

户籍所在依然是遵义。

  

反正朱燮元也不在乎这个…

  

遵义是属于四川的,这里是四川布政使司下属的遵义军民府。

  

平播州后原本播州宣慰司一分为二,遵义归四川,另外一个平越军民府归贵州。

  

他甚至安排了几个文官专门负责伺候着杨都督编造这些东西,最终在遵义县的户籍上增加了一万五千户,无论有没有成家一个降兵就算一户。实际上没有女人的也有了,毕竟他们原本的寨子里在这场战争中也死了不少,那些孤儿寡母们很乐意跟着那些没有女人的土兵,要不然她们以后也很难活下来。

  

至于和户籍配套的居住地,这个随便在遵义附近荒山野岭划呗。

  

唯一问题是需要交税,但这些人并没有田土,所以他们需要交的只是人头税而已,这个杨都督很慷慨地表示他替他们交了。

  

以后每年都交。

  

毕竟这些人既然编户,那么人头税是得交的。

  

此外还有徭役,总之并不是没有地就不交税了,这些都是折银,但折银数量各地并不一样,贵州肯定是最低的。

  

最终杨信和朱燮元派来署理遵义知府的梓桐知县陈扬美,共同商议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就是每丁两钱,其中丁银和徭役折银各一钱,差不多和江西山区一样。这个实际上是那些官员对他一分钱不花带走那么多人口不甘心,话说他们原本可以把战俘卖了的,就算不卖了这些以后也是要交税的。

  

当然,杨信也可以不交。

  

反正这些文官也奈何不了他,不过杨都督一向是依法纳税的楷模,所以这一年五千两银子他掏了。

  

毕竟他接下来是要在这一带搞商屯的。

  

而这些商屯他是不会交税的,因为商屯本来就不交税,商屯是过去开中制时候盐商雇人在九边及西南开荒,用粮食向朝廷换盐引,再用盐引去贩盐的,它生产的余粮全部供应军队。而且开中制主要在前期,那时候对朱元璋的政策还能执行,而朱元璋规定新开荒地永不起科,开荒的地永远不用交税,所以杨信的商屯肯定不会交税。

  

但吃独食终究不好。

  

五万口人,他弄走卖了还得几十万两呢。

  

而且这些人抽空遵义府和永宁很大一部分人口,这些人原本都是可以编户交税的,甚至遵义府的部分早已经编户交税了。

  

他都弄走了以后地方怎么办?

  

不过那些文官也欢迎他把这些人弄走,因为这样就不用担心以后再有土人造反这种事情了,人都没了还造个屁反,然后空出的好地就可以被接下来过来的士绅商人瓜分。可以说他们既喜欢又不甘心,这样给他们五千两银子,他们心里还好受些,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指望杨都督以后会继续给,说白了这就是个一锤子的买卖,等杨信把人带走了,他们难道每年去找杨信继续收?

  

想想就不可能。

  

总之就这样这一万五千户的户籍解决。

  

然后他们全部和杨信签了雇佣合同,由杨信雇佣他们去开荒种地。

  

种子,农具,耕牛之类全部由杨信提供,第一年有工钱,第二年起就不再给工钱,但他们无论收获多少,杨信一升也不要,只不过他们生产的余粮必须出售给他,价钱同样由他来定。

  

当然,那些降兵根本不懂。

  

他们就知道按手印,知道杨大仙在外面会给他们一块平原的土地。

  

至于留下来…

  

以后不得交税啊。

  

以前那些编户交税的什么日子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他们为何抗拒改土归流?

  

不就是改土归流以后得过那样日子吗?

  

尤其是这段时间他们吃穿全是杨大仙管着,那日子舒服的很,他们自然愿意以后继续跟着杨大仙,至于他们的管理由凤阳那边来人,杨信从凤阳垦荒区调来大批经验丰富的庄头管理。同时也教他们学汉语,实际上他们里面本来就有的是懂汉语的,这些人早就和汉民杂居几百年,根本不存在语言的问题,也就是存在方言的问题而已。

  

而就在这期间,朱燮元指挥的落洪之战也落幕。

  

十几万官军和土司兵围攻落洪,用了十天时间全歼奢家,奢寅被部下的奴隶杀了带着脑袋投降,奢崇明自杀,据说自杀前还诅咒杨信,搞得杨都督恍惚间感觉阴风阵阵,仿佛奢崇明的鬼魂在他身边飘啊飘。

  

战后就是改土归流了。

  

永宁改土归流,杨信承诺任世藩的宣抚使没成功。

  

不过估计任世藩自己也没有当真,毕竟他知道自己的级别差得远,但他的九姓司撤销,原九姓司的地盘给永宁卫,以奢崇明的落洪,古蔺这片核心区,单独给他设立土蔺州,由他家带着原本九姓司的属民过去,世袭蔺州土知州,说白了就是镇压奢家剩下那些属民。这样他就很满意了,因为这是川盐到遵义,甚至北上水西乃至贵阳的主要通道,无论沿赤水河到茅台,还是从古蔺陆路北上过鄢家渡都是食盐运输通道。

  

这样任家就美得很了。

  

至于永宁剩下部分改永宁军民府,设立流官来管理。

  

宋家的水东改土归流,虽然天启为了表彰宋万化不肯附逆,被安邦彦残忍杀害,他儿子为父报仇战死沙场的父子忠义,特意封赠了一大堆乱七八糟但毫无意义的封号,顺便下旨寻找宋家后代以荫监入国子监读书,并赐锦衣卫籍。但宋家的地盘终归还是被朝廷笑纳了,宋家统辖的水东十二马头,改成隶属贵阳府的开州,也就是开阳。

  

安家降为宣抚司。

  

安家其余十二则溪设立十二个长官司,其中水东的两个归贵阳府,剩下水西的十个中最西边两个,也就是杨信横穿的现代六盘水一带,分别归临近的普安州和永宁州。

  

这样就可以了。

  

实际上安家很难再有造反的机会了。

  

毕竟这时候安位才几岁,等他长大有野心也得二十年后,实际原本历史上安家造反是四十年后,安坤造麻哥的反,然后被平西王给弄死了,但他儿子躲进深山不再出来,一直到平西王造反再出来。只不过安坤打的旗号是反清复明,他儿子就改成为咱大清讨逆了,而且在麻哥欣赏下恢复祖业,但很快病死后就被麻哥卸磨杀驴,安家土司彻底成为历史。

  

剩下的乌撒改土归流。

  

安效良家的土知府没了,就给他家保留一个盐仓司。

  

他爹的沾益州彻底没了,沾益同样改土归流,不过那里是云南的,属于曲靖府的,跟贵州没什么关系。

  

总之这场西南土司的大叛乱,在开始不到半年后,就迅速被平定,虽然搞得西南各省一片风声鹤唳,但到最后算是虚惊一场,除了之前被毁的遵义府再一次被毁外,其他各地损失都不大。

  

贵阳围城期间总共死了不到五千人,而且其中两千还是病死的,作为叛乱起源地的永宁总共死伤不到两千,各省虽然调动的军队最后超过二十万,但绝大多数还没来得及投入战场,战场上最主要战斗都是那些土司打的,官兵伤亡也就是在遵义,乌江还有落洪,总共加起来朝廷的军队伤亡两万。

  

银子倒是消耗不少。

  

但和以前不同,这次近半军费都是杨信垫付的。

  

尤其是最初秦良玉调动那些土司兵的时候,所有银子全都是从重庆和成都两个守诚钱庄调用,为此南京守诚钱庄特意运了五十万两入川,包括贵阳那边也是守诚钱庄垫付,无论最后这些银子由谁支付,至少目前来看四川为此付出的银子并不多。

  

这还是值得欣慰的。

  

就这样到九月底的时候,云贵川的战事终于尘埃落定。

  

重庆。

  

“老姐姐,兄弟就不去石柱了。”

  

杨都督对秦良玉说道。

  

“兄弟一路走好!”

  

秦良玉说道,

  

然后杨信抬头看着后面那些文武官员,后者也纷纷跟他行礼告别。

  

杨都督颇有些怅惘地看着后面绵绵群山,最终踏上了码头的官船,紧接着船工解开缆绳,用长篙将官船撑离,在江水推动下开始向前,杨都督搂着后面船舱出来的陇孝祖,站在甲板欣赏着风景就这样离开重庆。

  

看着这一幕岸边文武官员全都长出一口气。

  

这个祸害终于走了。

  

“我怎么看这天都有一种明媚啊!”

  

一个文官看着头顶天空,多少有些难以自已的感慨道。

  

后面一帮文武官员纷纷点头。

  

而在他们面前的长江上,一艘艘满载着男女老幼的内河船顺流而下,跟随着杨都督踏上他们的漫长旅程。

  

“走,兵发南京,抄家去!”

  

杨都督同样难以自已的喊声随风传来。

  

(今天两章,感冒,嗓子都说不出话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