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第两千零二十五章 新项目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6号鼠标 5390 2024-11-04 13:12

  

假若。

  

有的学生在某方面的确很有天赋,但成绩真的很感人,倒是可以定向培养,让其多一次人生机会。

  

而这。

  

很快就会执行。可短期内,很难看到效果,因为一个专科读完,那也是三年后,加上后续的教育。

  

五年。

  

十年。

  

也许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好吧。

  

人才培养,果然是个长期战略,要不是自己开了挂,这么大的家业,光是人的问题,就能头疼死。

  

多少企业。

  

倒在这里。

  

终究力有穷。公司大了,想要完全掌控企业内部的一切,太难,而自己不同,对各个企业了然于心。

  

山头?

  

欺上?

  

尸位?

  

贪墨?

  

几乎没可能,每一分钱,都赚得明白,也花得明白,天眼和背后战士的双重审计,没人能坑到他。

  

聊了会儿,唐青来到大办公室,听取汇报,倒也没多少事,一般业务没什么好说的,多是新业务。

  

“今年初。”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已经在包括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中,获得了十一个信托金融牌照。”

  

“三月起。”

  

“陆续开展信托业务。”

  

“至今。”

  

“业务规模已经超过了一百三十亿美元美元,主要来自于一些早就有意向的老客户,至今年年底。”

  

“有望超过两百亿美元。”

  

信托。

  

便是今年的新业务,主要针对国外客户,取得的信托牌照,也主要是在国外,至于国内?太难了。

  

如今。

  

甚至暂停发放。

  

想要。

  

只能买,价格倒是其次,关键是买不到,大多信托拍照都在国营企业手里,相当稀缺,每一个都是宝。

  

为什么这么贵?

  

很简单。

  

华夏的金融体系里,主要有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组成,除了信托,其他三个,都有业务范围。

  

不能随便逾越。

  

而信托。

  

就是那个例外,除了其本身的业务,还能兼营其他业务,几乎等同于‘全牌照’,很少有卖它的。

  

不过。

  

倒不是完全不能运作。

  

但需要时间。

  

毕竟。

  

运作的目的,是要能让天眼兼营信托业务,而不是去参股,而想要让天眼兼营,难度徒增好多倍。

  

对此。

  

唐青倒是不急。

  

国内做不成,又不影响国外开展这项业务,慢慢来就是,做信托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丰富天眼业务。

  

其中。

  

大头还是资产管理,华夏的老板们,目前还没有太习惯这类业务,即使败家,也愿意败娃手里面。

  

因此。

  

不急。

  

慢慢整,稳步前进。

  

“本月初,缅亚商会合一单第一阶段完成,在世合组织成员国,新注册和收购企业,共计七百三十六家。”

  

“总委托金额:二点二八亿。”

  

“已到账:一点零五亿。”

  

“第二阶段委托业务,将会在一个月内完成。”

  

第二项,则是介绍起了新单,去年,拿了缅亚银行集团的大单,今年,世合组织成立,约定了投资。

  

于是。

  

又是百亿计的贷款给了缅亚商会成员,让他们去这些国家投资,自然而然,这个订单落到天眼手里。

  

“目前。”

  

“全球,天眼的监管类业务企业总数量,已经突破了一万三千家,业务运转良好,客户很是满意。”

  

说到这。

  

那位副总看着唐青,满眼崇拜,天眼这几年的成功,有他们的努力,但最重要的,还是有个好老板。

  

不然。

  

也不会搭上和缅亚商会的关系,几乎成为了其指定的业务提供商,要知道,那些成员本身就有钱。

  

非一般人。

  

合作过后。

  

一看。

  

不错。

  

办事麻利,效率高,一切弄得井然有序,财务和业务监管,更是让他们体会到了一种专业的力量。

  

于是乎。

  

其原来的企业,也开始引入天眼,从年初开始,业务量再次迎来了一次大涨,已然形成良性循环。

  

未来。

  

随着缅亚系企业扩张,以及口碑传播,他们都不知道会庞大到何种体量,想到这,更是一阵激动。

  

汇报。

  

继续。

  

下一次来,估计又是年底了,算起来,唐青一年来三次,年初,年中,年末,唐青觉得已然不少。

  

要是每个企业,一年都去三次。

  

全年。

  

就得用去一个月。

  

半小时后。

  

听完。

  

唐青点头。

  

“不错。”

  

“做得很好。”

  

“保持。”

  

“继续努力。”

  

很‘不走心’地鼓励了几句。

  

虽然话老套,可是,大家却还是很开心,这么努力,除了钱、人生价值、不也就是为了获得认可吗?

  

其中。

  

老板的认可,占比很重。

  

出门。

  

来到了盛唐集团,作为唐青第一家公司,第一个集团,其实做得很优秀,可是,被其他公司光芒盖过。

  

现在。

  

几乎垫底。

  

好在。

  

老板没有打算把公司卖了,让企业上下很是松了口气,一个个工作也很卖力,不能让唐青觉得鸡肋。

  

“董事长。”

  

门口。

  

杨开亲自下来,恭敬道。

  

当初。

  

入盛唐,可是怀疑公司撑不过一年,哪料,在唐青的资本支持下,竟然一步步发展至今,行业龙头。

  

可谓奇迹。

  

“去看看咱们的新项目。”

  

“好。”

  

杨开赶紧道。

  

说到这。

  

脸上更是笑意浓浓,他曾经以为,盛唐会卖一辈子的低端产品,毕竟,服装鞋帽,真没什么高科技。

  

哪料。

  

上个月。

  

唐青下令成立一个新项目恒温服。

  

一开始。

  

他心里是无语的,恒温福,这东西做来干啥?技术是有了,可市场呢?这种小众市场,能赚什么钱?

  

然而。

  

当样品寄来后。

  

他傻了。

  

哪一晚上,他都没睡着,摸着丝滑的材质,感受到上面的持久的凉意,他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他知道。

  

盛唐。

  

要再次起飞了。这种材质,对一些人群,绝对是革命性的,毕竟,大热天,有人至少得穿两层出门。

  

一旦面世。

  

不用说。

  

铁定会遭到疯抢,现在正是入夏,炎热异常,就说公司里那群设计师们,早就穿了半个月,欲罢不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