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文唐

765 王朝更替(1)

文唐 步兵长 13668 2024-07-16 17:51

  

恋上你看书网,文唐“你总算是准备好了,我还以为你要准备一辈子呢。”李世民嘲讽道。

  

“呵呵…让圣人久等了。”岳山笑道。

  

“别废话,赶紧说。”李世民催促道。

  

“不急,说那件事情之前我要先像圣人道个喜。”

  

“道喜?有什么喜?还是说你找到了破解王朝更替的方法。”

  

“那倒没有,不过这件喜事您肯定会喜欢的。”

  

“哦,说来听听。”

  

岳山就把自己带的合格打开,从里面取出了甲骨放在李世民面前的桌子上。

  

“你不会是想告诉我惊喜就是这几块骨头吧?”李世民道。

  

“准确的说是这几块骨头上的文字。”岳山说道。

  

文字?李世民仔细端详几块骨头,这才发现上面奇怪的纹路并不是乱画的,看起来好像真是文字。

  

身为书法爱好家,他顿时就来了兴趣,问道:“这是什么字?”

  

岳山道:“因为刻在甲骨上,我称之为甲骨文。”

  

见他还在卖关子,李世民气道:“直接说这是怎么回事儿。”

  

岳山这才道出答案:“这是来自殷商的文字。”

  

“什么?”李世民愣了一下,以为听错了又问了一遍。

  

“殷商时期没有纸,有没有木简还是未知,当时的人更习惯于把文字书写在甲骨之上,这几块甲骨就是殷商时期的书籍。”岳山介绍道。

  

“嘶…”李世民倒吸一口气,看像这几块就甲骨的眼神从原来的无所谓变得非常严肃:“能确认吗?”

  

“可以确认,这是我试着破译的一部分,您可以看看。”岳山这才把誊抄的那几页纸拿出来。

  

李世民一把抢过来翻看起来,他先是兴奋,然后疑惑的道:“怎么才破译了这么点,剩下的呢?”

  

岳山无奈的道:“我就记的大概一千来个甲骨文的破译,其它的不知道。”

  

“你…真是混蛋。”李世民气的忍不住骂道。

  

在李世民看来岳山肯定是在三皇书里看到过殷商文字,或者是他的神仙师父教过他,结果他没记住。

  

但不管怎么说,此时他对甲骨文来自于殷商再无一丝怀疑。

  

被历史淹没的殷商时期的文字在贞观朝重现于世,这里面可以操作的东西太多了。

  

正如岳山之前所想的那样,李世民也马上就想到了如何把这件事情利用在政治上。

  

不过…

  

他皱了皱眉头道:“就只有这些吗?”

  

如果就只有这几根骨头,恐怕无法取信于人,甚至会被人反咬一口认为作假。

  

岳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就把医学院发现甲骨文的事情给说了一遍:

  

“暂时我们手中就只有十几块甲骨,但既然有了这几块就说明已经有殷商遗迹被发现挖掘,必然还有其它甲骨流传在外,我已经让医学院着手收集了。”

  

听到这种宝贝居然被人当龙骨磨成粉当药吃,李世民的表情非常复杂,很气,又想笑,又无奈。

  

但他也知道此事怪不得任何人,谁能想到这几块骨头会是殷商古物还是书籍。要是没有岳山指点,估计就算是有人发现了也不会被重视。

  

“赶紧让人收集,同时也要查清楚这些甲骨是从哪里发现的。”李世民说道。

  

“我已经让他们去做了。”岳山说道:“至于殷商古遗址,我倒是知道大概地址在哪。”

  

“真的?在哪?”李世民先是惊讶,然后又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在他看来岳山既然知道了甲骨文,自然不会不知道殷商遗迹在哪。

  

“主体在河南道,山东道也有一部分,京畿道也有。河南道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那里不光有殷商遗址,还有更古早之前的王朝遗址。”岳山说道。

  

“河南道?那就对了。”李世民理所应当的道。

  

毕竟河洛吗,洛阳曾经是周王室的都城。周代商,商朝的都城在河南道很正常。

  

“殷商之前是夏朝,夏朝的遗址和殷商在一起吗?”

  

岳山叹了口气道:“殷商之前肯定存在过一个甚至不止一个朝代,但是不是叫夏朝还有待商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河南道有殷商之前古国的遗址,年代在四千年前。”

  

“四千年前的古国遗址?”李世民再次震惊,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更震惊的是这样的古国居然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要不是岳山说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也幸好是岳山说的,否则他肯定会认为在说谎,把人给宰了。

  

岳山说的自然就是他穿越前刚刚发掘出来的河洛古国遗迹。

  

西方人为了否定华夏文明,先是否定殷商之前所有的历史,说你们没有出土任何文字古物,怎么证明夏朝存在?

  

因为西方文明的强势和国内公知以及无知者的带动,这种说法居然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中国无奈之下只能在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展开发掘,然后一处又一处古代遗迹被发现。

  

在这种铁证之下,西方人又换花样了。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说中国人是外来族群,把原住民杀光后才建立的属于自己的文明。

  

在中国土地上发掘出的那些几千年前的遗迹,和华夏文明没有关系,是被毁灭的原住民的。

  

人家都不要脸了中国还能说啥,只有默默研究。然后河洛古国的遗址被发现。

  

河洛古国的出现用铁一般的证据证明,华夏文明是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我们的历史是一直延续从未断绝的。

  

然后西方人就开始装傻,装看不见。那些公知也变成了鹌鹑,心中期盼着他们的西方爸爸赶紧找出新的黑中国的地方。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中国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西方人根本不在乎事实,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黑而黑。

  

你发掘出遗迹是吧?没关系,过几天我在找个地方黑你否定你。

  

可以预见的是,这场斗争会一直延续下去。文明之争没有妥协的可能,尤其是对西方那种狭隘的文明而言,没有共同发展这个概念。

  

他们是容不下任何不同文明的,尤其是比他们优秀的文明,肯定会想办法消灭对方。

  

李世民虽然不知道什么叫文明之争,但他很清楚这些古国被发现意味着什么,激动的道:“这些遗迹的具体位置在哪?我马上派人去挖掘。”

  

“千万别,挖掘远古遗迹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不是随便挖挖土把东西刨出来就可以的。岳山连忙劝阻道:

  

“如果我们现在贸然下手,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的东西都会被损毁。最好先把它们继续放在那里不要动,从现在开始找人专门研究这方面的知识,等有把握了在开始挖掘研究。”

  

李世民道:“不挖掘遗迹如何证明殷商存在?”

  

岳山道:“既然有甲骨出现,就代表有遗迹被无意中发现。先追查一下这一批甲骨是在哪发现的,到时候看情况在采取下一步措施。”

  

“如果可以就先开挖这处已经暴露出来的遗迹,想必应该能证明殷商的存在。实在不行也可以先拿这一处遗迹练手,等有经验了在开挖别的遗迹。”

  

李世民这才点头道:“好,就照你说的办,尽快查出来龙去脉。”

  

甲骨文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两人终于把话题扯到了今天的主题上。

  

“现在可以说你研究王朝更替的心得了吧?”

  

岳山颔首道:“此事说来话长,要从远古时代说起。”

  

“不过在此之前需要先给你普及几个词汇,头一个是生产力,简单来说就是人类从这个世界获取各种资源的能力。”

  

“比如人类捕猎、放牧、种植、捕鱼、种桑养蚕织布做衣服的能力,都是生产力。”

  

“还有一个是生产关系,就是基于生产力诞生的相互关系…简单点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还有社会结构是…阶级…”

  

岳山先把这些来自于前世的词汇一一给李世民解释清楚,否则很多话题都无法展开。

  

而李世民听到这么多闻所未闻但又如此准确贴切的词语,很是兴奋,对岳山接下来要说的话更加的期待。

  

等他明白这些词汇之后岳山才开始进入正题,道:

  

“在远古时期,没有铁甚至任何金属都没有,人类能使用的工具非常少。而且那时候人类还没有掌握种植的技巧,实物来源只有捕猎和大自然采集两种。”

  

“身体强壮的人负责捕猎,实际上这个工作大多都是有男人担任。女人体质较弱,主要从事采集工作。”

  

“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捕猎的效率很低,很多时候都是空手而归。反而是采集工作,收获比较稳定,每天都能固定获得一些食物。”

  

“所以当时女人获得食物的能力远比男人强,而且女人会生孩子繁育后代。所以当时的女人地位比男人高…”

  

这就是母系社会,虽然很颠覆三观,但李世民并没有出声打断。

  

解决王朝更替本身就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再惊人的道理比起它都显得不值一提。

  

要是岳山还一直老生常谈,说什么亲贤臣远小人爱民如子之类的,他反而会失望。只有这种惊人的理论,才能说明他的思考和别人不一样。

  

“后来人们发现植物的种子撒在地上能发芽长大,能结出果实。而且这样比起捕猎和采集更加稳定更加安全…慢慢的就学会了耕作。”

  

“当人类学会耕种之后,社会关系再一次发生了变动。男人身强体壮比女人更适合耕种,成为一个家庭最主要的劳动力,也是一个家庭食物的主要来源。”

  

“男人的地位逐渐提高,最后超过了女人,从此就不如了父系社会,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男耕女织的社会。”

  

“如果把母系社会看成一个朝代,父系社会是另一个朝代…那么这种变化就是一次王朝更替。”

  

“促使这次更替的原因就是生产力的进步,也就是刚才我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结构。”

  

李世民下意识的连连点头,刚才他对所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解的好不是很清楚,听到这里算是彻底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岳山顿了一会儿给他反应时间,然后才继续说道:“土地是固定无法移动的,人类就在靠近土地的地方结庐而居,逐渐发展出了部落,演变成城镇。”

  

“人类虽然已经学会了耕作,但缺少工具尤其是金属工具,生产效率非常低,为了提高效率大家必须要集体劳作。”

  

“所谓集体劳动,就是所有的土地都是集体的,劳动工具也是集体的。大家在首领的带领下一起劳作,一起收割,一起享受果实。”

  

“这个时代称之为集体时代,传说中的夏朝就是这种集体。”

  

“但集体制有致命的缺陷,大家都是一起劳作一起享用果实,时间一长难免会有人偷奸耍滑。”

  

“那些辛勤劳作的人发现有人偷懒,就会觉得不公平,也会跟着一起偷懒。”

  

“有人饭量大吃的多,有人饭量小吃的少。饭量小的人也会觉得不公平,心里不舒服,干活的时候可能会偷懒。”

  

“集体时代最可怕的还是统治阶级的腐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统治阶级不事生产贪图享乐,必然会导致全国效仿,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

  

李世民出声打断道:“我还以为你能提出不一样的结论。没想到最后还是因为君主昏庸而亡国,和其他人的说法没有什么区别。”

  

岳山笑道:“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集体时代的优点是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办大事儿,在缺乏生产工具,生产力低下的时候大家连饭都吃不饱没那个心思琢磨歪点子。”

  

“就算有人偷懒,管理者也会狠狠的惩罚让他不敢偷懒,来维护集体的利益。因为偷懒会让所有人都没饭吃,没人愿意看到这种情况。”

  

“时代在改变,生产力也在逐渐发展。慢慢的人类掌握了冶炼金属的能力,有了金属工具。”

  

“在夏朝的时候青铜的冶炼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金属工具开始普及,生产力得到的极大的提高。”

  

“没有金属农具的时候十个人耕种十亩地,有了金属农具之后一个人就能耕种十亩地。”

  

“如此一来劳动力就出现了剩余,就有了偷懒的空间,整个国家的风气就开始变差。夏朝也不是没有人发现这一点,甚至尝试过做出改变。”

  

“但他们的改变方式太简单了,只是单纯的给大家增加工作量。以前十个人种十亩地,现在让他们种五十亩一百亩地。”

  

李世民再次忍不住出声道:“难道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吗?”

  

岳山理解他的想法,这就是时代的限制。但理解归理解,该否定还是要否定的。

  

只见他摇摇头说道:“人是复杂的,人类社会更加复杂且环环相扣,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生产力提高单个人能够生产的粮食增加了,以前必须要十个人一起干活才能养活大家,现在我自己干活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有结余。”

  

“吃不饱饭的时候大家都会努力干活,不会胡思乱想。可一旦粮食有了结余,就会有人偷懒。反正粮食有多余的,我干多干少都一样。”

  

“而且那些多余的粮食去哪了?被统治阶级拿走了,那些干活的人心理会怎么想?他们心里会不会不高兴?会不会因此消极偷懒?”

  

“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的问题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而是整个社会都要跟着一起变。任何一个地方变动的不到位,都会导致整个国家出问题。”

  

“生产力提高必然会导致集体时代瓦解,整个国家都要做出调整。而夏朝统治者却没能及时找到新的制度来取代集体制,它的失败是必然的。”

  

“夏朝没有走通的路有人走通了,那就是殷商。”

  

“殷商当时还是夏朝的藩属国,它的国主及时发现金属农具带来的改变,也在跟着做调整。”

  

“一开始他们也像夏朝统治者一样增加大家的工作量,但他们发现这么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后就有人想到了另外一种办法,私有制。”

  

“给公家干活有人偷懒,有人觉得别人吃的多自己吃的少不公平,那干脆就分开。”

  

“把集体的地平均分给大家,各家的地里产出来的东西就各家自己所有,偷奸耍滑不好好干活的就只能饿肚子。”

  

“如此一来就公平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也变高了,井田制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诞生的。”

  

“私有制和井田制比较好的适应了生产力的提升,殷商的实力一天比一天强,渐渐超过了身为宗主国的夏朝。”

  

“殷商代夏成了必然,不管有没有夏桀都一样。”

  

李世民听的瞠目结舌,之前从未有人从这个角度解读过朝代变革的问题。这个答案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带给他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

  

以至于他头有些懵,听到这里连忙说道:“你先等等,容我好好理一理。”

  

岳山就顺势停了下来,刚才说那么多他也有些口干舌燥,刚好休息一会儿。

  

李世民则陷入了沉思,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生产力、工具、生产关系、集体制、私有制等词汇。

  

他的表情开始的时候是茫然不解,慢慢的变成若有所思,最后恍然大悟。

  

过了差不多二十多分钟,他才理清的其中的关系,惊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翠岚果然没有骗我,你确实找到了他人从未发现的问题。”

  

岳山谦虚的道:“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到这些,不敢居功。”

  

李世民道:“那也殊为不易。”

  

岳山所谓的巨人肩膀是前世史学家的总结,在李世民这里却认为是三皇书的功劳。

  

他说过三皇书能窥见天地人的秘密,具体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在别人想来,肯定能看见过去未来。

  

如果说以前李世民只是这么怀疑的话,那现在就是肯定无疑了。

  

要不然岳山怎么可能准确说出母系社会、父系社会、集体时代、夏商的事情的。

  

“继续说,商朝之后呢?”李世民迫不及待的问道。

  

岳山继续说道:“殷商得国之后一方面继承了夏朝的分封制,继续分封诸侯国,依靠诸侯国来统治整个国家。”

  

“另一方面他们又改集体制为私有制,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力一日强过一日。”

  

“但私有制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带来了一个恶果,那就是加剧了阶级分化和剥削。

  

“集体制的时候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遇到灾害了一起扶持着撑过去,生病了有公家免费给治疗。”

  

“私有制之后土地归个人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功利。有好处自己享,有困难也要自己度过。”

  

“有人倒霉遇到灾害,或者家里生重病没钱治,就只能卖地。自家没地了就只能给别人家当佃户,甚至卖身为奴。”

  

“那些能力强会钻营的越过越富有,慢慢成为豪强成为人上人,反之只能沦为奴仆。”

  

“所以殷商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逐渐演变成我们所熟知的模样。”

  

李世民问道:“那殷商又为何而灭?难道也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岳山先是点头,然后又摇摇头道:“可以说是也可说不是。”

  

李世民道:“愿闻其详。”

  

岳山道:“殷商灭亡是因为生产力跟不上国君的野心。”

  

“商纣王确实残暴,但并非如史书上所言的那样昏庸,相反这个人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之辈。”

  

“当时的殷商国土大约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这四道之间,还没有四道的面积大。周围是各个异族的势力,犬绒、鬼方、淮夷等团团把殷商围在中间。”

  

“这些异族可一点都不老实,他们生产力远不如殷商发达,饭都吃不饱。就动了歪心思,想侵略殷商抢掠粮食和女人。”

  

“从夏朝开始,华夏就一直在和这些异族作战,殷商时期也不例外。到商纣王时期,他一次又一次对外作战,打的四夷臣服。”

  

“到这个时候他要是及时收手,那他就是一代明君。可惜他没有,他迷恋这种打败敌人的感觉,他想开疆拓土。”

  

“于是他就开始不顾一切的征发百姓四处作战,致使国内民不聊生。其他诸侯国也是深受其害,对他怨声载道。”

  

“殷商的国土在他手里达到了巅峰,然而国内却已经破败不堪,整个国家的实力其实是下降了的。”

  

“与之相对应的,其他诸侯国虽然也遭到了他的剥削,但受到的损害远不如朝廷直接控制的国土那么严重。”

  

“此消彼长之下,殷商的实力已经无法在压制诸侯国,就差有人举起反旗了。”

  

“后面的事情你就知道了,商纣王杀了周文王的长子,周文王以此为借口起兵造反,最终周代商。”

  

“所以,可以说商朝是亡于商纣王的好战,也可以说是亡于生产力的不足。”

  

“要是商朝有耕犁一个人能耕种百十亩地,要是一年能生产几十万吨钢铁、无法计数的布帛,要是他拥有百万千万计的人口…”

  

“那么他就是一代有为之君,而不是亡国之君。”

  

“殷商的灭亡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分封制,封国只是名义上接受宗主国的管辖,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

  

“一旦宗主国的实力变弱,诸侯国就会反过来骑在宗主国的头上,甚至改朝换代。”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被犬绒攻入国都,周王室的实力折损大半无法压制诸侯国,这才有了后续的春秋和战国之乱。”

  

“春秋时期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实力都差不多,谁也无法以一己之力压服对方,谁也不服谁的气,最终大家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周王室才得以延续下来,没有被直接灭掉,但也只是苟延残喘失去了天子的威仪。”

  

“我们再说回生产力。从殷商建立到春秋时期这近千年的时间里,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首先是人口增多,比夏朝时期多了数倍乃至十倍,人口多了意味着劳动力增加,生产出来的粮食和各种物资就变多。更多的土地被开发出来。”

  

“国土面积也在增加,比之前扩大了许多。国土面积增加就意味着管理成本的增加,国家的行政系统变的臃肿、效率低下。

  

“金属冶炼技术也更加成熟,各种农具被发明和普及,人类的工作效率再次得到提高。”

  

“尤其是耒耜和耕犁的发明,让人类可以借助牲畜的力量进行耕种,效率变得更高。”

  

“还有就是社会进一步大分工,以前大家都是农夫,农闲的时候制作点别的东西自己使用或者卖钱。”

  

“慢慢就演变出了专门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有专门从事放牧的,有专门从事种麻采桑的,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工匠。这些人不在耕田,而是靠手艺生存。”

  

“夏商周时期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阶级固化,上升渠道断绝。只有贵族的血脉才能当贵族,平民永远都只能是平民。”

  

“知识学问乃至礼乐都是贵族独享的,平民是没有资格享受这一切的。如果敢越过身份学习读书识字听音乐,是死罪。”

  

“在这个动乱年代各种规矩都被打破,原本只掌握在贵族手里的文字逐渐被平民掌握。”

  

“后来孔圣更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开创了私学。正式打破了出身限制,让普通人甚至奴隶也能读书识字。”

  

“当时的情况已经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提升所带来的,同时旧有的社会制度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团乱麻。”

  

“…以前的老一套已经无法跟得上生产力的发展了,是时候出现一种新的更加符合时代的社会结构。”

  

“但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只能不停的尝试。谁的改革更加加紧与真实答案,谁就能变强。”

  

“诸侯国之间开始了旷日持久的纷争,为了打败对方他们都想尽一切办法增强自己的国力,就有了历史上的那几次变法。”

  

“实际上所谓的变法就是找到一套更加符合当时生产力的社会结构,诸子百家的思想也都是因此才诞生的。”

  

“随着先辈们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试错,前路渐渐清晰起来。井田制开始瓦解,土地彻底私有化,拥有土地的人向朝廷缴纳赋税。”

  

“身份限制初步被瓦解,出身普通但有大才的人得到了出仕的机会。尽管这种机会非常渺茫,可比之前一点机会都没有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有人意识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开始采取郡县制,进行中央集权。把更多的权力集中在国君手里,削弱地方的势力。”

  

“秦国更进一步的提出了耕战制度,建立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不论出身如何,只要军功达到都能提升自己的阶级。”

  

“此举彻底打破了出身和血统限制,秦国军民都想通过战争来改变自己的地位。所以秦国的百姓支持战争,军队悍不畏死战斗力强大。”

  

“再加上郡县制的推行,新社会体系的构建,使得秦国的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粮食产量和其他各种物资的生产速度都能满足军队的需要。”

  

“最终秦国一统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

  

“始皇帝建国之后,回顾之前几百年的征战历程总结经验,彻底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等…”

  

“可以说,秦国找到了最正确的那个答案,并成功推行。”

  

这时李世民突然出声说道:“但是始皇帝犯了和商纣王一样的错误,急于求成。最终因为生产力跟不上国君的野心而导致秦朝灭亡,对不对?”

  

岳山惊讶不已,这举一反三能力太强了。但随即就想到,这位可是唐太宗,能想到这些很正常。

  

“对,正是因为始皇帝急于求成,超过了生产力的极限导致国家崩溃。”

  

李世民却没有为此沾沾自喜,而是问道:“那汉朝呢,它又是为什么灭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