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小道坏大道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5333 2024-07-16 19:46

  

唯有至情至性之人,方能成就艺术上的至高境界,

  

李清照就是天赋奇才又至情至性的传奇人物。

  

因为徐泽同意留下她和德甫二人,并处理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李清照刚对“宽宏雅量”的他升起的一丝好感,

  

立马被又其人的一句“不要给我捣乱”给气得荡然无存。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什么?!”

  

正想着心事的赵明诚都被李清照的失态吓了一条,

  

赶紧起身,去扯已经面红耳赤的妻子。

  

徐泽安坐椅上,见李清照如此失态,不觉好笑,神情淡然地回道:

  

“我说,做教习就要守女学的课程安排,不要给我捣乱!”

  

作为当世“词家大宗”,易安居士走到哪里不是受人追捧?

  

即便遭人批评,也是因为看不惯她的任性和惊世骇俗,

  

而且,能与她对话之人,就算不是才高八斗,说话也很含蓄,

  

何曾遇到今日这般,几乎是明着说自己教习都做不好,只会捣乱,

  

这种当面折辱,怎能让心高气傲的易安居士受得了?

  

李清照脑中瞬间涌出无数个想法,只是似乎都对这军头没有半点用处,

  

总不能不要“词宗”的名头,和这徐泽当面对骂吧,

  

就算对骂,也未必骂得过这粗鄙武夫,

  

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她已经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不该找上门来受对方羞辱的。

  

只得扭过身去,努力克制眼中的泪水。

  

夫妻连心,眼见妻子受辱,赵明诚心里自然也不好过,

  

其人竟然战胜了心中的恐惧,对徐泽拱手道:

  

“可是易安有不妥处,还请社首明言!”

  

徐泽将桌上的一摞纸质资料拿起,递到赵竹娴手里。

  

“娴娘,把这个交给李大家。”

  

接过赵竹娴递过来的这摞纸,李清照下意识地朝徐泽看了一眼,

  

见他神情严肃,似乎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刚才对自己的“失礼”一般,

  

其人低头,犹疑地看向手中的资料。

  

这摞资料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户曹最初的摸底数据,主要是女学的生源数质量分布情况。

  

第二部分,是张欣等人的问卷,主要是不同阶层的抽样调查,询问对办女学的不同需求。

  

第三部分,是女学开学以后,对部分未报名潜在生源的回访。

  

询问未上学的原因,对女学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李清照只看了一小会,脸上就挂不住了,

  

仅仅是纸面上反应的数据,女学流失的生源就去了大半,原因自然和她有关。

  

一些人家认为诗词不能吃穿,自家女儿也没这方面的天赋;

  

一些人家觉得女学里富贵人家多,担心女儿上学后受白眼和欺负;

  

还有一些人家直说女学里氛围不好,担心女儿本事没学到,反学了一身坏毛病,以后嫁人都难。

  

其实,李清照来之前,还有一个想法——劝徐泽将女红之类的课程移出女学。

  

开办女学乃千古未有之创举,对提高女子社会地位的作用毋庸置疑,是造福万代之大事。

  

李清照对提议并主持这项创举的徐泽、赵竹娴夫妇是打心底里佩服的。

  

早就有了拜访徐泽这样“伟男子”的想法,

  

甚至,还在内心为其人勾勒了一身白袍儒将的形象。

  

李清照之前认为,在女学中公开教授女红之类的课程,

  

既降低了女学的格调,也无益于提高女子的地位,是适得其反之举。

  

现在,看了手中的资料,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基本所有的问题,都指向她这个“罪魁祸首”,徐泽说她捣乱,还真没说错。

  

自己所谓的“为女学造势”,才真是适得其反。

  

李清照抬起头,有些茫然地看向徐泽。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

  

徐泽没有给她面子,直愣愣地回了一句:

  

“大家当不会不知晋惠故事吧?”

  

李清照脸色霎时变白,以她的学识,如何会不知道晋惠帝的典故。

  

晋惠帝因臣子汇报百姓无粟米充饥,竟然问出“何不食肉糜”,传为千古笑谈。

  

其人固然痴傻,其举固然荒唐,但其本性却是“善”的。

  

以其人的认知,既然无粟米充饥,当然要食肉糜,总不能让百姓饿死吧?

  

说白了,像赵明诚、李清照这样的公子哥与才女,

  

和普通百姓根本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他们的喜与愁,与百姓的喜与愁一直都是不同的概念。

  

做不到身受,如何能感同?

  

李清照本性绝对不坏,但她的生活,从来就没有贴近社会底层过。

  

不说其人在娘家的衣食无忧和其后嫁入宰相之家的生活豪奢,

  

就说她“最落魄”的避居青州十余年。

  

赵家由显贵豪门变成了“普通百姓”,家中的“顶梁柱”赵明诚不当官不做事,

  

要么常年出外游玩,要么杀鸡宰羊接待友人,还有钱私养外宅。

  

李清照本人也不耕不织,全部的精力都投到了金石、字画和古玩上。

  

两人如此“败家”,至今,他们仍有十余套私宅,还有能装数十车的文物和书籍。

  

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李清照,是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

  

又如何能够理解社会底层少女对人生希望的定义?

  

实际上,从她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来。

  

此时的李清照还没有经历后来国破家亡的苦难,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人间疾苦。

  

其早期诗词中充斥的全是少女的无忧无虑,近期则多是惜春怜花、儿女情长、伤春怨别之类的题材。

  

这种类型在社会上层固然受热捧,但在社会底层,却是欣赏不来的。

  

李清照毕竟天资超绝,很快就想明白了徐泽话中未尽之意,

  

再看手中写满字迹的纸张,竟似有千钧之中。

  

“清照受教了!”

  

徐泽却没有打算就此放过她,接着道:“你可知,这些时日,你以诗词小道,几坏我大道?”

  

“请问社首,易安的诗词为小道,又有何为大道?”

  

问话的是赵明诚,他不知道李清照手中的资料的内容,

  

但见一向心高气傲,谁都不服的妻子被徐泽言语打击后,居然垂头受教,

  

其人心下竟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情绪,乃大着胆子问徐泽。

  

徐泽心中的“大道”非常大,大到超越赵明诚、李清照的想象,

  

但二人还没有正式加入同舟社,思想认识上的高度也很低,

  

他自然不可能和盘托出,其人扭头,看向赵竹娴。

  

“娴娘,你跟德甫和易安居士讲讲。”

  

赵竹娴虽然也看不懂徐泽的“大道”,但做夫妻这么长时间,对丈夫的抱负还是知道一些的。

  

“妾身眼皮浅,也不懂夫君得大道,只从同舟社这些年在登州所做的一切推测,我想,夫君的大道至少包括人间再无饥谨,天下再无寒士,人人都能够读书。”

  

“这怎么可能?”

  

赵明诚被赵竹娴描述的“大道”惊呆了。

  

其人不比不食人间烟火的李清照,赵挺之过世后,后代自然不能坐吃山空。

  

仅在青州,赵明诚名下就有众多的田产庄园等产业,

  

其人管理庞大的家业,对社会底层多少有些接触,

  

由此,才更能明白徐泽仅十之一二的“大道”有多么宏大,多么“不可能”!

  

李清照却已经回过神了,比起丈夫的怀疑,

  

她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一起,终于明白了登州为何处处与他地不同。

  

拉了拉惊呆的赵明诚,李清照深鞠一躬。

  

“清照受教了!”

  

天才一秒:m.xdingdian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