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天将军

第十三章 违制的坟墓

大唐天将军 落叶凋谢 6714 2024-07-17 04:59

  

“七郎,你与贺监、李白,是如何认识的?贺监随和友善,然李白却自命不凡,朝中大臣,对他多有非议!”

  

骑在马上,李适之见李瑄与李白、贺知章互礼道别,故而问道。

  

“或许是我写诗得到他们认可吧!”李瑄骑马与李适之并行,回应李适之。

  

“哈哈…七郎莫说笑。”

  

李适之大笑一声,知子莫若父,他的七儿虽然从小习武,善骑善射。但对于读书,一向不认真。写出的字,更是无法直视。

  

好在这两个月,李瑄在“文”上面下苦功,李适之认为李瑄年轻,又如此有谋略,只要肯学习,一定后来居上。

  

诗是要学习平仄、押韵、对仗的,更要有天赋。

  

唐代文人,谁都会写诗。

  

别说是李适之,就连李林甫也不免附庸风雅的吟几首。

  

但诗与诗之间,有巨大区别,写得平平无奇,就如同一张废纸。

  

“我至今已经写六首诗,其中一首送给大才子王维,一首在大诗人李白面前吟出,用以讽刺卢铉、范陵这样依靠李林甫为非作歹的官吏。”

  

关于写诗,李适之迟早知道,李瑄没有隐瞒。

  

“王维的高洁,也非同一般。让为父听听七郎的诗如何?”

  

李适之将信将疑,让李瑄将他写得诗吟出来。

  

“我与王维在朱雀街春雨中相遇,赠其早春呈王补阙,天街小雨润如酥…”

  

李瑄缓缓介绍这些诗的背景,并对李适之吟诵。

  

“父亲,我的诗歌如何?”

  

李适之听得出神,李瑄叫一声,他才反应过来,遂问李瑄:“这是你写的?”

  

绝句的兴起没多久,李适之很少听过这么朗朗上口的诗歌。

  

正因为写得太好,李适之不敢相信出自李瑄。

  

“自是孩儿所作。谁又会将自己的诗篇,拱手于人?”

  

李瑄虽然脸红,但他一口咬定。

  

他不怕没理由,他能一字不漏背下的盛唐以后的诗词文章,还有数百篇。

  

而且李瑄今后会学习格律,哪怕没有惊人天赋,学一些应制诗、唱酬诗也行。

  

李瑄还未成年,即便现在皇帝让李瑄写应制诗,李瑄也可以推脱掉。

  

“周易上说,天道会酬谢勤劳的人,这两个月,七郎像苏秦、孙敬那样悬梁刺股;如祖逖、刘琨一样闻鸡起舞。因而得到现在的天赋。以后若有新作,先让为父观读。”

  

都这么说了,李适之自然相信李瑄。

  

他多次在深更半夜,看到李瑄的房中,还灯火通明。

  

听赵宗说,他每日上早朝不久,李瑄就会起来,舞动枪槊,比奴婢们起得还早。

  

如此上进,李适之认定七郎将来,会和他一样,拜为宰相。

  

李适之好友众多,其中不乏诗人、名士,他虽然写不出好诗来。但他可以用李瑄的诗炫耀,顺便为儿子提升名气,为仕途铺路。

  

在前往范陵亡子坟墓的路上,李适之不断地吟读李瑄写的几首诗,如痴如醉,他越琢磨越觉得回味无穷。

  

这是他儿子的诗,他与有荣焉!

  

不知不觉,一行车马行进一个时辰,他们来到长安东北部的渭阴乡。

  

这里北临渭水,虽然在墓葬上不如浐川、长乐等乡,但也是长安出了名的风水宝地,官吏贵族之墓,比比皆是。

  

范陵不愿意指引他们到他亡子之墓。

  

问什么,他都一言不发。

  

但这么大的声势,使渭阴乡的百姓都知道左相李适之,亲自来挖掘京兆少尹亡子的坟墓。

  

百姓们大快人心,一个个呼朋唤友,向洪陂里聚集。

  

一时间,前往洪陂里的道路上行人如龙。

  

其中一名里正,为李适之带路。

  

“父亲,整個渭阴乡的百姓,都知道京兆少尹以活人殉葬,万年县竟然不知,京兆府竟然不知,朝廷竟然不知。这可是天子脚下!”

  

李瑄当着郑岩的面,向李适之说道,特别是后半句,一字一顿。

  

“渭阴乡的事情,我会如实禀告圣人。”

  

李适之动容,更加清楚如何向李隆基上书。

  

只有郑岩在一旁,满头大汗。

  

他不知这对父子在想什么,但他总有一种感觉,李适之看人只看外面,李瑄的目光直透内心。

  

又过三刻钟时间,众人到达渭阴乡洪陂里。

  

此时,范家祖墓周围,遍布是百姓,他们对着坟墓指指点点。

  

苍天有眼,范陵终于得到报应。

  

百姓们都称赞左相公的贤明,秉公断案。

  

范陵虽不是什么大族,但家墓却异常豪华,还有一座楼宇,为地面建筑。

  

通过墓碑,李瑄确认范陵亡子的坟墓。

  

看着墓碑周围高大雄伟的石刻,李瑄讥讽道:“说这是三品的墓,也有人相信吧!”

  

“七郎所言极是!”

  

李适之的僚属听李瑄的话后,皆点头。

  

有的三品官吏坟墓规模,还不如范陵的亡子。

  

“范陵,你身为京兆少尹,没有读过唐六典吗?你儿子无官无职,如果陪葬品超过规制,你就是罪无可恕。”

  

李隆基对官吏的陪葬品,包括陶瓷的尺寸、大小,有严格要求。

  

每一个等级的文武官吏,都有相应的规制,只可少,不可多。

  

“你们这些所谓贵族,杀死奴婢的事情还少吗?我就是权势不如你们而已,成为你们政斗的牺牲品。”

  

事已至此,范陵也不再狡辩。

  

他知道李林甫不可能出面保他。也清楚为何李适之亲自出马。

  

因为剑指他背后的萧炅,甚至李林甫。

  

“类似于你这样的谬论,我听过太多。如果你能尽忠职守,成为百姓的父母官。即便你倚仗李林甫,百姓也会尊重你。而非现在,周围的百姓向伱伸出手指,这不正是千夫所指吗?”

  

李瑄可是穿越者,见过太多如同“骗术”的言论。

  

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会贬低轻视,会恶意揣测。

  

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会寻找各种借口,避重就轻,强词夺理。

  

范陵就是这样的人。

  

范陵面红耳赤,还想争论,但李瑄不理会他,回到李适之身边。

  

李适之已经通知刑部,待他们过来,就开始掘墓。

  

“父亲,你看郑岩身边的那个人。”

  

李瑄不动声色,看向吉温。

  

“着绿服,一个县丞而已。”

  

李适之不认识吉温。

  

“他是武周宰相吉顼的从子,此人心有猛虎,不是善类。找机会把他贬出长安。”李瑄向李适之建议。

  

这样的人,李瑄不会让李适之收为己用。

  

因为吉温得势便猖狂,做人做事没有底线。

  

“吉顼太远了。连姚崇、宋璟的儿子,都只能自保。我看他一直低着脑袋,不像是一个勇敢的人,他能奈我何?”

  

李适之不以为意。

  

长安最不缺的,就是宰相后代。仅开元年间,唐玄宗就任命二十多位宰相。

  

更别说武周时的宰相。

  

因为武周时代,武则天共任命将近八十位宰相。

  

武则天后的中宗,睿宗时代,加起来也有六十多位宰相。

  

唐代是“群相制”,朝堂上不单单有固定的右相、左相。如果皇帝青睐,即便是四品的侍郎,加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参知政事”等衔,就可以进入政事堂,参与军政大事,是为宰相。

  

李隆基已经算是控制宰相数量,每一届,最多任命三个宰相,大多数时间都只是两位。

  

睿宗之前,一届五六位宰相入政事堂,是常见的事情。

  

“刀之所以能伤人,是因为人握着刀柄。李林甫一直希望得到鹰犬,为其爪牙。吉温一直低着头,心却在天上的云彩上,他就是李林甫渴望寻找的人。”

  

李瑄指着苍穹,郑重地告诉李适之。

  

只要吉温犯下大错,被李适之抓住机会,高力士也不会去保。

  

“我相信七郎的识人之明。”

  

李适之沉吟片刻,微微点头。他又看了一眼其貌不扬的吉温,并将这个名字,记在心中。

  

不一会儿,刑部的官吏已到来。

  

当然,也少不了刑部尚书兼京兆尹,萧炅。

  

他得到消息后,马不停蹄地赶来。

  

“左相,为何能做出掘人坟墓的事情,来污自己的名声?”

  

作为李林甫头号大将,萧炅一点都不卖李适之面子。

  

他没有下马,并向李适之质问。

  

刑部的其他官吏,倒是老老实实地下马相拜,毕竟李适之刚离开刑部不到半年。

  

“刑部尚书,我通知刑部,是为了佐证。你没有资格对我指手画脚。”

  

李适之向萧炅沉声一喝,然后向郑岩下令:“郑县令,带着你的人掘墓。仵作准备入墓验证!”

  

“遵命!”

  

郑岩不敢不从,他已经看到李适之的决心。

  

“郑岩,带着你的人回去,右相公马上亲至。”

  

萧炅脸色一变,向郑岩命令,直呼其名,表达不满。

  

他是当过节度使的人,说出的话,十分有气势。

  

“宰相为天子所拜,花萼相辉楼的拜相宴会,萧尚书难道没去吗?你不下马拜见,为不尊天子;敢阻挠宰相,是不敬天子;包庇犯下大不敬的官吏,是藐视天子;请父亲明日对萧炅的弹劾,再加三条。”

  

李瑄对萧炅的无礼,直接抨击。

  

他的话,掷地有声。

  

一通帽子扣下来,萧炅身体一颤,他不清楚这少年是谁,但言辞犀利,让他如芒在背。

  

意识到不对劲的萧炅,立刻下马。

  

但他目光瞪着郑岩,像是在说,你敢掘墓,我就让你滚回去种地一样。

  

郑岩满心苦楚,他一方面很畏惧李林甫,又不想违背李适之的意愿。

  

而萧炅恰恰又是他的上司。

  

“开元初年的时候,洛阳主簿王钧受贿被杖杀。当时的河南尹韦凑,因纵容王钧,被贬去官职。春秋上说,下属有罪,要责罚主帅,唐律不也是如此吗?京兆少尹范陵的罪如果查明,比王钧大得多。”

  

李适之也拿出宰相的气势,看向郑岩。

  

这是很严重的话了。

  

不仅是对萧炅有力回击,还是对郑岩严重的警告。

  

听得萧炅额头生出冷汗。

  

他因背靠李林甫,一向自大,第一次发现李适之的强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