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派遣简雍为使者,携带礼物拜见南烨,祝贺刘懿登基。孙权、曹丕也都不约而同派遣使者以示庆贺。他们两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先结好南烨,乘南烨、刘备交战之时干掉刘备,再与南烨分庭抗礼。
对于三家送来的礼物,南烨来者不拒全都收了,然后一一回礼。特别是对简雍,南烨更是热情款待一如往日,还密谈了一夜。等简雍离去之时早已没有了来时的紧张,说是心花怒放也不为过。
刘备、诸葛亮自从简雍起行之后便一直忐忑不安。因为报纸的关系,如今天下百姓都已然知道大汉一分为三,两个汉国和一个吴国成鼎立之势。为了区分两个汉国,百姓将刘懿建立的汉国称作南汉,其中既有地理的关系也有南烨的关系。而刘备所建的汉国则被称作北汉。坊间有童谣道:南汉北汉,必有一战。这也正是刘备、诸葛亮不安的原因。
说到打仗,刘备并不陌生。就算面对强大的敌人,刘备也从没胆怯过。因为他这一生几乎面对的都是强敌,打不过还可以跑嘛!可是这次与以往不同,刘备的根基已成,根本无路可跑,只能背水一战。更要命的是,随着地盘的扩大,刘备麾下人才储备不足的劣势开始显现出来,关、张二将一在兖州,一在并州,豫州只有刘备、诸葛亮、陈到坐镇。一旦南烨来攻,刘备甚至没有大将可以领兵,这让刘备万分头疼。
诸葛亮也意识到刘备的情况不容乐观,可是他却不能惊慌失措,还要装作胸有成竹的样子安慰刘备道:“陛下只需严守城池,无需大将出马,我自有退敌之计。”
刘备此时除了相信诸葛亮也别无他法抗日之兵魂传说。当然,刘备还可以盼着简雍带回好消息,只不过这个可能性太低,刘备还不如相信诸葛亮能退南烨之兵呢。虽说刘备心中并不愿与南烨开战,可是南烨如果打来,刘备也不可能束手就擒。
时间一天天过去,刘备每天都过的备受煎熬,诸葛亮则是抓紧一切时间训练士卒,并命关羽、张飞将两州兵马向南集结,做好与南烨开战的准备。
这一日刘备正在与诸葛亮议事,府中侍卫匆忙来报道:“简将军所差信使求见。”
刘备闻讯急忙将使者请入问道:“宪和可还平安?国师军马动静如何?”
信使虽然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可还是笑道:“回禀陛下,简将军一切安好。国师也并未动兵。将军遣小人先回便是让陛下放心,国师有言,两家盟好依然,绝无相攻之意。这里有将军的亲笔书信,请陛下过目。”
刘备闻言简直有些不敢相信,直到看了简雍的亲笔信,才确定一切都是真的。信中所言与信使所说别无二致。刘备将书信交给诸葛亮道:“国师果然念及旧情不忍相攻,倒是我等多虑了。”
诸葛亮看罢书信却没有刘备那么乐观,他知道正统二字有多么重要。刘懿、刘备都自认汉室正统,这种矛盾完全不可调和。南烨此时不动兵,诸葛亮还可以理解,毕竟刚刚讨伐完曹丕,各家都需要休养生息。可是南烨还要与刘备为盟,并且还送来回礼,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想了半晌诸葛亮依然不得其解,便对刘备道:“信中只言片语,还不能断定是否为国师之计。陛下还当用心准备,等见到宪和再做定论。”
刘备闻言深以为然,继续小心防备,可是心情却好了很多,不像前些日子那么不安了。又过了几日,有探马来报简雍已然回到豫州。刘备闻讯领一众文武出城迎接,就见简雍身后跟着一队镖师,运送着好几十车礼物,浩浩荡荡往城门而来。
简雍老远便见刘备、诸葛亮亲自出城来迎,于是慌忙下马走到近前行礼道:“微臣何德何能?敢有劳陛下亲自来迎!”
刘备上下打量一番,看简雍果然平安无事而且面带喜色,便放心不少,笑道:“交州路远,宪和身负重任一路辛劳,朕便出城十里也是应该。不知宪和此次出使可否顺利?”
简雍挥手指向身后笑道:“国师对陛下所赠十分满意,还留下官盘桓多日,嘱咐下官回来定要谢过陛下厚赐。这些礼物便是国师回赠,陛下请看礼单。”说罢简雍递上了礼单一份。
刘备展开一看,礼单之上东西不少,皆是交州特产,丝绸、瓷器、书籍、家具、衣物、食品…可以说应有尽有,虽然没有金银珠宝之类的贵重物品,不过单以价值来算,自己送的那些金银也买不来这么多好东西。再说刘备也不缺金银珠宝,反而是南烨礼物中的精美服饰和一些奇珍异果有钱也买不到。
对于南烨的丰厚回礼,刘备十分开心,可是让他有些不明白的是礼单第一行写着的礼物究竟有什么用。一般礼单上的第一件礼物应该是最贵重的,可是这份礼单的第一行却只是简单写了“地图”二字。于是刘备指着礼单问简雍道:“不知这礼单上的地图为何物?”
简雍就知道刘备要问,谨慎答道:“国师在下官临行之时交予地图一卷,上有朱漆封印。特意嘱咐下官不可查看,定要转交陛下和丞相亲启。”
刘备和诸葛亮闻言皆感好奇,不过事关机密他们也不再追问,便将简雍接进城去设宴接风。宴席之上简雍只是说了些交州见闻,并没说与南烨相见的详情,刘备和诸葛亮也有意避开重要问题不问。直到宴席散去,刘备才命陈到将简雍请到府中,与诸葛亮一起共坐议事。
此时南烨所赠的地图就摊放在书房桌案上,图上画的是豫州、并州、兖州三州之地,除此之外,在并州以西,司隶以北,西凉以东,还画了一块十分广大的地区,其面积竟比刘备治下三州加在一起还要广阔,地图上标注着“匈奴”二字。
书房中灯火通明,这让屋子里的人很容易看清桌子上的地图。地图很简单,也很不简单。简单的是豫州、并州、兖州三州,只用笔勾画出了边界,边界之内只有豫州、并州、兖州、这六个字,没有山川河流,也没有道路曲折。不简单之处在于匈奴地界清晰的绘制出了一些河流、山脉,这些地理信息刘备根本不知道。
虽说刘备没去过匈奴地界,但是却可以判断出地图的真假。因为地图上三州蜿蜒的边境线与刘备、诸葛亮掌握的情报完全一致,所以他们由此就能推断出这副地图的真实性。
刘备的手轻轻抚着绘制地图的细腻纸张问简雍道:“国师赠图之时可有何言语?”
简雍回忆了一番道:“国师有言,诸葛丞相一看地图便知其意。”
刘备闻言看向诸葛亮,诸葛亮轻摇羽扇道:“图中所绘皆是陛下之地,唯有匈奴不在治下,国师之意是让陛下取匈奴,以增实力。”
简雍闻言不由点头道:“以我愚见,国师定是此意当炮灰遇上反派boss!”
刘备以前也听说过匈奴,可今天还是第一次知道匈奴人的地盘那么大。假如能将匈奴拿下来,刘备的地盘就能扩大一倍不止,还能获得许多战马,这让刘备心动不已。关键是有了南烨的地图做指引,战胜匈奴的把握大了许多,这张地图可以说是将匈奴之地送到了刘备手中,不能不说是一份大礼。
面对如此大礼,刘备又糊涂了。以前两家联盟,南烨送上如此重礼刘备也就收了。可是现在两家的关系虽然没有决裂,可是在世人眼中也和决裂差不多了。刘备不明白南烨为何还要向自己示好?莫非南烨承认自己这个皇帝是汉室正统?那他就没有理由另立刘懿啊!
刘备百思不得其解,只能问简雍道:“朕与孙权称帝之事,国师可有话说?”
简雍一听这个问题立刻来了精神,他与南烨密谈之时,讨论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所以立刻回答刘备道:“国师大道通神,对于三家称帝,自有一番见解,令下官钦佩之至!”
诸葛亮也想知道南烨为何在刘备称帝之后不与刘备为敌,还要送上大礼,于是催问道:“国师究竟有何道理?”
简雍伸出一个手指道:“国师有言,天下只有一个大汉!”
刘备、诸葛亮闻言脸色都是一变,这简直就是开战宣言啊!此时就听简雍话锋一转道:“不过这大汉是归南汉还是北汉尚未可知。”
听完这句话刘备、诸葛亮差点吐血,合着转来转去还是要打,尚未可知的意思不就是打过了才知道!刘备忍不住问道:“国师可是要出兵来攻一决胜负?”
简雍急忙摇头道:“非也!非也!国师的意思是…那个…对了!理念!国师说与陛下理念相同,都以为脚下这片土地是我大汉疆土,只是选择的皇帝不同而已,这是内部矛盾。至于孙权、曹丕,欲在我大汉疆土之上搞分裂另建他国,这是外部矛盾。国师以为应先与陛下一致对外,再解决内部矛盾。攘外必先安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刘备、诸葛亮可不知道台湾问题,更不知道国共关系,对于南烨灌输给简雍的词汇也是一知半解,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理解南烨的思路。诸葛亮皱眉道:“如此说来,国师是要与陛下为盟,先除孙权、曹丕,而后再一决胜负。不论胜负如何,这天下还是我大汉天下。”
简雍点头道:“国师正是此意!国师还明言,若真有一日天下只剩陛下与国师,两军难免一战,那便各自全力以赴,胜者为王。便是败了也不会做那割地建国之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刘备一拍大腿激动道:“好一个胜者为王!好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朕当与国师结盟,先除吴、魏。日后相争,日后再论!”
诸葛亮此时也松了口气,他不得不感叹南烨的思路与众不同。在世人看来不死不休的两国关系,南烨竟然还能找出结盟的理由,实在是令人叹服。能有这个结局,对于刘备来说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
确定了南烨没有敌意,反而真心助刘备发展实力,诸葛亮便与刘备商议出兵攻取匈奴之地。与曹丕、孙权相比,匈奴算是软柿子,刘备打算先取匈奴增强力量,再讨伐曹丕、孙权。
曹丕、孙权两家也都收到了南烨的回礼。刘备可能想不到,在南烨给曹丕、孙权的礼物中也各有一张地图。曹丕地图上标注的是幽州以北,乌桓、鲜卑之地。孙权地图上则标注着青州东莱出海一直向东,有三韩、高句丽之地。
对于南烨的好意,孙权、曹丕也是来者不拒,开疆拓土和增强实力的双重诱huo,让他们选择了对外用兵。区区蛮夷小国,要比南烨、刘备好对付多了。
就在刘备、孙权、曹丕纷纷对外用兵的时候,南烨也没闲着,引领十万大军西行入蜀,又往西行,进入了羌氐地界。
南烨原本并没有开疆扩土之意,因为他的地盘已经很大了,反而是人口缺乏全职业法神。西羌地广人稀,对于南烨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他这次出兵主要是因为马超飞鸽传信,说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屡屡遭到羌人洗劫,而马超的兵马又要压制西域诸国,无法频繁调动。这才求南烨出兵,尽早平定西羌。
羌、氐两族在益州、凉州之西,也就是现在的青海、西藏一带。这两族部落众多,你中有我,中原百姓区分不出,便统一称作西羌。原本西羌部落各自为政,对于丝绸之路威胁不大。可现如今西羌出了一位雄主,统一了各部落,形成了一个比西域诸国还要庞大的势力,这才对丝绸之路产生了威胁。
南烨自己要出兵远征,当然也要给刘备、孙权、曹丕找点事干,免得他们来找麻烦,这才送出去三份地图,将他们的注意力一同引到大汉疆土之外。
却说西羌国王彻里吉,手下有一文一武。文乃雅丹丞相,武乃越吉元帅。有此二人辅佐,彻里吉陆续统一了西羌各部之后便有进犯中原之意。不过彻里吉也知大汉强盛,不敢一上来就攻城略地,便先打劫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作为试探。
守护丝绸之路的马超、庞德也不是吃素的,与彻里吉几次交锋,都是胜多败少。只要兵力差距不是太大,彻里吉的羌兵根本胜不了铁浮屠和拐子马。不过也有几次让彻里吉劫掠得手,毕竟丝绸之路太长了,马超、庞德根本不可能防守的过来。
通过与马超交锋,彻里吉认识到了大汉军队的强大。而几次劫掠得手也让他意识到了大汉百姓的富足。彻里吉没胆量进犯州郡,于是便继续打劫,干脆的当起了山大王。
当彻里吉得知南烨发兵入境的时候,并不十分惊慌。作为一个合格的山大王,他明白一个道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彻里吉早料到与汉军必有一战,只是没想到来的不是马超。敌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彻里吉并不惧怕敌人,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丞相雅丹道:“我听闻此次领兵之人乃是大汉国师南烨,兵马有十万之众。传闻此人有奇术妙法,可百战百胜,大王不可不防。”
元帅越吉道:“世间岂有百战百胜之人?我当为大王杀之。”
彻里吉不敢轻敌,命雅丹与越吉起羌兵一十五万,多备弓弩、枪刀、蒺藜、飞锤等惯用军器,出兵与南烨交战。又命羌兵准备战车,用铁叶包裹,装载粮食军器等物。这些战车或用骆驼驾车,或用骡马驾车,每车配备士卒一伍,号为铁车兵。
雅丹、越吉辞了国王,领兵迎着南烨大军而来。早有探马将羌兵到来的消息报告了先锋魏延。魏延在南烨麾下不是武艺最强的一个,却绝对是最好战的一个。得知羌人出兵,魏延不忧反喜,一面命士卒通报后军南烨,一面令兵百余骑亲自探看羌兵阵势。
魏延领兵登上一处高坡,只见羌兵把铁车首尾相连,结成营寨,车上遍排兵器,好似城池一般。魏延见此阵仗便想起了镖师的镖车,也不知这些羌兵是不是劫掠商队多了,将镖车的用法学来了。
若是旁人遇到这铁车兵可能没有办法,魏延却知道如何破这铁车兵。镖师押镖最怕的就是有人在镖车结阵之前突然袭击,魏延觉得这铁车兵也是如此。强攻肯定不行,必须要将铁车调动起来,先破其阵势,再突然袭击才行。
魏延回到军中,在营中选了个高大威猛的士卒,又将自己备用的一套衣甲交给士卒,嘱咐士卒如此这般。士卒得令自去准备,魏延则领兵选了一处山坳埋伏起来。
次日魏延选出的高大士卒穿着魏延衣甲,打着魏延旗号,率领一千兵马来到羌兵阵前道:“我乃汉将魏延,你等何人领兵?可敢与我一战否?”
羌兵阵里根本无人认识魏延,自然不知真假,见那士卒长得威武便信以为真。元帅越吉也没听过魏延之名,见对面武将只带千余士卒便敢耀武扬威,当时大怒。手挽铁锤,腰悬宝雕弓,跃马奋勇而出道:“我乃大元帅越吉,你且吃我一锤!”说罢打马杀向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