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望族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无力(三)

大明望族 雁九 5219 2024-07-17 05:36

  

何泰之与寿哥聊得热乎,沈瑞看着待寿哥如常的高文虎,小声问道:“寿哥这身衣服是?”

  

高文虎亦压低了音量道:“寿哥找到他爹了…”

  

他是天生的大嗓门,即便是小声,可雅间里的几个人也都听见了。

  

何泰之满脸戏谑地看着寿哥,寿哥则是瞪了沈瑞一眼。

  

沈瑞摸了摸下巴,很是知趣地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他之所以一问,不过是看看寿哥跟没跟高文虎透底。若是那边透了,他这里应该也快了。

  

倒是高文虎,向来实在,开口像沈瑞求助:“沈大哥,老师让背兵书,我就是背不会可怎么好?”

  

武举要考兵法策论、天文、地理。兵法是限定的几本书。

  

沈瑞算了下时间,道:“这也三个多月了,一点也没有背会么?”

  

高文虎露出几分不好意思道:“背会了一点点,开头三百余字,过了三百以后,我死活都记不住,也不好去求教老师…”

  

沈瑞听了,想了想道:“那三百千与四书五经你会不会背?”

  

高文虎眨了眨眼睛道:“学了好多年,当然会背的,不过有些已经忘记了寿哥在旁,已经黑了脸。

  

高文虎脑子虽笨些,可并非是榆木疙瘩,否则也不会将蒙学学完。

  

要是教导他兵书的老师教导的专心些,怎么会三个半月只让他记住三百余字。不用别的法子,就是三日背诵三百字,三个半月也是万字下来。

  

定是用背书糊弄高文虎,听着高文虎的意思,除了背书,那老师也没有教导旁的。

  

沈瑞也想到这点,好奇地看了寿哥一眼。

  

寿哥到底将高文虎托付给谁了,对方竟然如此阳奉阴违?

  

何泰之已经在旁摇头道:“既然高大哥就能记住三百余字,那将兵书分成一截截的不就能背了?这拜的到底是哪家夫子,这样的法子也想不出,是不是在骗高大哥束惰,没正经教导人的心思?”

  

高文虎已经听愣了,忙摇头道:“不关老师的事,是我自己个儿笨,几个月下来都背不会。老师说待我背会了,再仔细教导我…”

  

寿哥在旁,脸色更黑了。这明显是糊弄之词,只有高文虎才会当真。

  

何泰之好奇道:“寿哥帮高大哥从哪里寻的老师,怎么听起来这么不靠谱“亲戚长辈介绍的…”寿哥咬牙回道。

  

何泰之道:“你也勿恼,是不是束惰给少了?高大哥被嫌弃了?”

  

沈瑞却是能猜到其中的结症,寿哥在宫外的亲戚,除了国舅府,就是公主府,都是皇亲国戚之门。寿哥随口吩咐一句,以为亲戚长辈自然是好生看顾高文虎。

  

实际上,高文虎不过是一屠家少年,那些人打听好高文虎的底细好后,说不得就随后吩咐下边人一声。

  

习武还好说,侍卫护院之类的都能带着,学文的话肯定不会专门给寻老师,多半是随意拉个人糊弄。

  

想到这里,沈瑞道:“武举策论文章这里考了简单,要不然我给文虎寻个老师如何?”

  

高文虎闻言,不由自主地望向寿哥。他虽比寿哥大一岁,块头也能顶寿哥两个,可是不知不觉之间已经习惯由寿哥拿主意。

  

寿哥脸上阴晴不定,皱眉道:“你说的是沈家三老爷?”

  

沈瑞摇头道:“我三叔正准备下一科会试,没时间教导弟子。我想到的是一位族伯,就是全三哥之父,亦是举人功名,因身体不好并未继续应试,不过是客居京城,含饴弄孙,闲暇里教导文虎几页兵书应不是问题…”

  

寿哥虽受宠溺,有机会出宫,可在宫外认识的人有限。因此即便心中不待见张家,可有事的时候也只能寻张家人开口。

  

没想到他开口将高文虎托付给建昌伯张延龄,张延龄敢这样糊弄他。

  

听了沈瑞的话,寿哥不由心动。

  

沈瑞说的既是沈全之父,那不就是沈瑛之父么?他的家里人自己用用也应该没什么。

  

要不然再去与张延龄磨牙,他还不乐意呢。

  

“好,那就给文虎哥换老师,只是束惰不能少,我会使人预备好。不过带文虎哥拜师之事,我怕是赶不上了。”寿哥道。

  

沈瑞道:“交给我就好,正好我这几日得空。”

  

倒不是沈瑞不敬五房长辈,给鸿大老爷找事,而是想要加深一下五房与东宫的渊源。

  

虽说他如今与寿哥有了私交,可这建立在“不知身份”上,这关系不能摆在明面上说。

  

至于沈大老爷,就没有与寿哥私下交集的可能。

  

寿哥身为太子,不可能在皇帝健在的情况下,示好朝臣。否则即便是独生子,也容易惹口舌是非。

  

五房大老爷不是官,而他的长子又偏偏是东宫属官。

  

寿哥今日出来,是专门为看沈瑞与何泰之祝贺两人过院试的,因此还预备了礼物,两块一寸见方一寸半高的田黄石印料,一人送了一块。

  

听闻两人都起了字,寿哥笑道:“哪里用得着这么费事?世情不是称秀才相公,、唤举人‘老爷,么?直接叫沈相公、何相公不是更省事?”

  

何泰之忙摆手道:“别这样叫,总觉得怪怪的。”说到这里,想起一件事,道:“瑞表哥要是后年过了乡试的话,岂不是就可以称‘老爷,了,沈老爷十六岁的沈老爷哈哈,一般人家,说不得十六岁还称小哥儿呢,连一句大爷都称不上。”

  

寿哥不能在外头逗留太久,又说了一会儿话,大家就出了茶楼,分了两处两家的下人与马车都不在,不过幸好离家不远,两人就步行回家。

  

路上,何泰之将认识的几位同年点评了一番:“叶科与李治道之前都是跟着家里聘的西席读书,不过听叶科的意思下半年他就要入春山书院,以后竟是同窗了…李治道也是要进书院的,不过不是京城的书院,好像是他外家长辈在某处书院做山长。家中人想要让他出门历练历练,就送到外头读书。”

  

这几个小秀才为何新朋赛旧友似的亲近,聊得还真不少。

  

何泰之又道:“早先瞧着周然还算凑合,怎么一过院试就换了个嘴脸?就好像是从翰林的侄儿成了翰林似的。他不过是院试第九,瞧着那模样倒是比瑞表哥这个案首还得意…”

  

沈瑞笑笑道:“不过点头之交,心中有数,以后不深交就是…”

  

何泰之点头道:“若不是他与全三哥交好,哪个会理他…不过他既要离了书院,往后也就离全三哥远了,要不然还真要想个法子劝劝全三哥…这人如此势力,非良友之选…”

  

次日,正好赶上沈大老爷休沐,沈宅就请客摆酒,庆祝沈瑞过院试。

  

即便是尚书门第,子弟有了功名也是大喜事,少不得请客摆酒,亲朋好友都上门贺喜。

  

因上了年岁鲜少出来交际的乔老太太,也携乔大太太、乔二太太过来。

  

亲故女眷凑到一起,少不得就聊起儿女的亲事。虽说沈瑞已经定亲,可还有玉姐在。

  

待晓得玉姐没有定下人家,就有一个太太打趣,要与徐氏做亲家。

  

徐氏只笑说玉姐年纪太小,才到了她身边,还不着急。

  

即便知晓她是托词,可如此婉拒也不算失礼,富贵人家养女儿,及笄才开始提亲事的也大有人在。

  

玉姐虽十三岁,可议得亲事,可上面有个哥哥在,等到成亲时要是按照长幼分先后的话,可还有好等。那边可是个小嫂子,用此为理由将玉姐多留两年也说得过去。

  

乔老太太被让到上座,满脸慈爱地听着女眷们说话,

  

乔大太太却有些坐不住,只觉得脸上臊的慌,方才大喇喇开口问询亲事的太太,是沈乔两家的一门远亲,是出了名的破落户。

  

那太太满口阿谀奉承,明眼人都能看出她是看上玉姐的嫁妆。只因玉姐如今是徐氏的女儿,而徐氏嫁妆又是出了名的丰厚。

  

乔家这里,不管换个多体面的说辞,同那太太又有什么区别?

  

乔大太太看到徐氏,之前生出的想法,有些萎了。

  

乔老太太也瞧出了,徐氏能拿方才的说辞推旁人,就也能推自己。到底不是自家骨肉,自己这个嫡亲的姨母,从来就没有入过徐氏的眼。

  

想要促成这门亲事,还得从沈大老爷着手。

  

有了计较,乔老太太就闭口不提此事,该吃酒吃酒,该看戏看戏。

  

不过等到筵席终了,客人们相继告辞而去时,乔老太太却不走。

  

“我昨晚梦见你们老太太,这心里难安生,有些话想要同沧哥说…”乔老太太红着眼圈对徐氏道。

  

连亡者都抬出来,徐氏这个外甥媳妇能说什么,少不得打发人请沈大老爷过来。

  

沈大老爷对于这个姨母,这些年并未失恭敬,可要论感情,在沈家因二老爷毁亲被折腾得天翻地覆时,就已经不剩几分。

  

等到孙太爷暴毙,三太爷与三老太太相继离世,乔老太太不仅不觉得乔家是始作俑者,有丝毫愧疚之意,反而还指使二太太的陪房在沈家搅风搅雨,想要夺徐氏的管家权,沈大老爷对这个姨母就彻底生厌。

  

只是看在二老爷的面上,总不能与乔家彻底撕破脸,才这样不冷不热地往来着。

  

乔家被徐氏吃哒了几回,也不敢在往长房凑合。

  

如今二老爷与乔氏都不在京,乔老太太却来沈家吃酒,使得沈大老爷不得不生出一种“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的感觉,不由就生出几分提防之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