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丰碑杨门

第0789章 被当成了骗子……

丰碑杨门 圣诞稻草人 10530 2024-11-04 13:43

  

“只要有报国之心,处处是报国之门。”

  

杨七缓缓起身,踱步向瘦弱的汉子走去,认真的说道。

  

“你有什么资…”

  

瘦弱的汉子恼怒的喊了半句,最后半句没喊出来。

  

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杨七走到了他面前。

  

杨七笑吟吟的看着他,“一别经年,想不到还可以再见,复之兄。”

  

张咏,字复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张咏见到杨七,慌忙起身,准备施礼。

  

杨七按住了他的肩膀,笑道:“复之兄不必多礼了,人多眼杂,随我同坐。”

  

张咏激动的点点头,任由杨七拉着他坐到了另一桌。

  

老头看着这一幕,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一个四十多岁,满脸沧桑的瘦弱男人,被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拉着,愣是一脸激动,热泪盈眶。

  

到底谁才是年长者?

  

老头有点糊涂。

  

“老丈,再来一碗葫芦头。”

  

杨七安排张咏坐下以后,冲老头叫了一声。

  

老头顿时来了精神,“好嘞…”

  

杨七拍着张咏的肩头,看着张咏狼狈的面孔,瘦弱的身躯,长叹一声,“复之兄…你受苦了。”

  

聪明人之间,有些话不必多说。

  

张咏在大宋遭人陷害,一路逃到了燕国。

  

他的目的不言而喻。

  

他是前来投奔杨七的。

  

杨七对张咏也是垂涎已久,只是此前招揽的时候,张咏在担任太子中允,已故的大宋太子很看重他,并没有答应杨七的要求。

  

杨七没想到,拐了个弯,张咏又落到了他手里。

  

二人心照不宣,一拍即合,自然不需要多说。

  

说起来张咏能过来投他,还是丁谓的功劳。

  

杨七很想当面夸赞一番丁谓,并且让他多祸害几个。

  

杨七安慰张咏的时候,老头做好了葫芦头泡馍,端了过来。

  

杨七推到了张咏面前。

  

张咏觉得一张桌上,就自己一个人吃,有点尴尬。

  

“以后都是一家人了,别那么客气。”

  

杨七笑道。

  

扎马合青木挠头道:“陛…少爷不喜欢自己人跟他客气。”

  

老头也在一旁笑呵呵的劝解,“快吃快吃,凉了可就变味道了。”

  

张咏捧着大海碗,拿着筷子,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

  

他赶忙低下头,不让人看见,泪水混合着泡馍,被他扒拉进嘴里。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能让一个年仅四十的人泪流满面,足见他心中的委屈。

  

想想在大宋的时候受的委屈,想想一路北上的心酸,再看着眼前杨七亲手递过来热乎乎的葫芦头泡馍,张咏不知道怎么就哭了出来。

  

虽然刚才啃了两个干饼,张咏依然饿着。

  

一碗葫芦头泡馍,被他三两下就吃了个干干净净。

  

老头满意的问张咏要不要再来一碗,张咏却摇了摇头。

  

再次抬起头,张咏脸上的泪水已经消失的干干净净,只剩下眼圈独红。

  

张咏打理了一下散乱的头发,抱拳对杨七道:“以后就要在您治下讨生活了,还希望您不要嫌弃。”

  

“哈哈哈…”

  

杨七朗声大笑,“能得到你这么一位贤才,我睡着了都会笑醒,怎么会嫌弃。”

  

张咏谦逊的道:“什么贤才,只不过是一只丧家之犬而已。”

  

杨七感慨道:“复之兄且不可小逊自己,在我心里,你可是足以担任一部之首的人才。”

  

“一部之首?”

  

张咏闻言大惊,诚惶诚恐道:“您真是高看了张某…”

  

杨七歪着头,挖掘了一下脑海里张咏的生平,最终一锤定音道:“燕国的刑部如今还是一个空架子,草拟出的律法,虽然下发到了各府各县,但是仍有不少披露。而且燕国境内发生的案件,也由各府各县审理、断案、处刑。

  

一些官员不通刑事,导致冤假错案频出。

  

长此以往,必酿成大祸。

  

如今有了复之兄,我也可以放下心头这一块大石头。”

  

张咏惊愕,双手不知道放在何处,颤抖道:“张某初来乍到,就担此重任,旁人焉能服我?您还是许一县给我,让我好好历练历练。等有了政绩,再担当你的重托。”

  

“呵呵…”

  

杨七摇头一笑,感慨道:“燕国草创,百废待兴,到处都缺人,刑部最缺。让你担任刑部,可是一个重托。你不仅要处理各地送过来的案件,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这个架子搭起来。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这可是个又得罪人,又辛苦的活儿。

  

旁人不愿意接,才落到了你手里。”

  

杨七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咏也明白了杨七主意已定。

  

一瞬间,张咏又有那种热泪盈眶的冲动。

  

幸好他及时忍住,郑重道:“臣…不怕辛苦。”

  

“哈哈哈…那就这么说定了。”

  

“滋滋滋,你们两个可真有意思。刚才还一副不认识的样子,现在就熟的不行。一个装燕国主事,一个装盛名贤士。

  

再这里弄这么一处礼贤下士的把戏。

  

想骗人啊?小老儿的眼睛可亮的很。”

  

老头瘪着嘴说这话,再无刚才的热情,眼中多了几分警惕。

  

倒不是老头有眼不识泰山,认不得真佛。

  

而是在老头的印象里,皇帝一类的贵人们,那都是捧着金碗吃饭,出行的时候前呼后拥的那种。

  

锦衣夜行?

  

那只存在在故事里。

  

能出现在老头这种摊子上,说着皇帝才有资格说的话的人,九成九的是江湖骗子。

  

专骗老人家的钱。

  

一想到此处,老头恨不得把杨七一行人撵出去。

  

警惕的看了一眼自己那个藏的很隐秘,却没有多少钱的钱箱的位置。

  

然后看向杨七三人,警惕道:“您三位,要是想耍什么把戏,麻烦您三位换个地方。小老儿精明着呢,儿郎也在军中任职。所以你们别想骗小老儿。

  

麻烦你们付了泡馍钱,然后换个地方。”

  

“额”

  

杨七三人闻言一愣。

  

三人对视了一眼,一脸尴尬。

  

扎马合青木当即就要亮身份,却被杨七拦住。

  

“付钱给老丈。”

  

杨七吩咐了一声。

  

扎马合青木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金币,扔在了桌上。

  

老头瞧着在桌上滚了三圈半的金币,眼中一点儿贪婪也没有。

  

“麻烦您三位给零钱,小老儿做了两天生意了,却没赚到几个钱,找不开。”

  

“你!”

  

扎马合青木火了,当即就要掀桌子。

  

老头后退了两步,威胁道:“劝你识相点,距离小老儿摊子不远的地方,可是有卫兵在的。只要你们敢伤人,一定会被乱刀分尸。”

  

杨七瞪了扎马合青木一眼,“退下!给零钱!”

  

扎马合青木狠狠的瞪了老头一眼。

  

老头挑衅的看了看他。

  

老头才不怕他行凶呢。

  

老头的摊子摆在了大卖场外。

  

为了防止大卖场中有人趁机作乱,寇准可是调遣了近五千兵马在巡逻。

  

只要老头吆喝一声,就有兵马随时赶过来。

  

扎马合青木在怀里摸索了半天,摸索出了二十多个金币,愣是没有一个银币或者铜币。

  

“滋滋滋”

  

老头吧嗒着嘴,低声讥讽道:“果然是骗子,还是一伙儿。谁出门还不带个零钱。一兜子的金币,八成也是假的。”

  

这下,杨七三人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

  

谁出门不带零钱?

  

杨七出门从不带零钱。

  

甚至不带钱。

  

钱都在彭湃身上。

  

彭湃在卖场的凉棚内。

  

在老头讥讽的表情下,杨七站起身,干咳了一声道:“老丈勿怪,我这就差人回去拿钱。”

  

老头心善,摆了摆手道:“算了,小老儿也不缺那两个钱。这一锅的肠子,小老儿卤了两天,也没有卖出去。再过两天,就只能倒掉。

  

碰到你们几个识货的,也是一种缘分。

  

被你们吃了,总比倒掉强。”

  

说到这里,老头顿了顿,又道:“瞧你们骗人的把戏很稚嫩,八成是第一次骗人。小老儿劝你们一句,以后别骗人了。

  

在燕国,要人的地方很多。

  

你们身强力壮的,可以去当兵。

  

再不济,去城里干苦力,也能混一个温饱。

  

别走上歪门邪道。

  

据说当年燕国国主起家,靠的就是剿匪。

  

听说他很痛恨走上歪门邪道的人。

  

你们年纪轻轻,别成了刀下亡魂。”

  

老头一番话,说的感人肺腑。

  

老头之所以愿意多说两句,就是瞧见了张咏是真饿极了。

  

而之所以免除了杨七一行的泡馍钱,并不是因为老头不缺钱。

  

而是老头活了这么多年的一点儿小智慧。

  

走上歪门邪道的人,心里难免比别人敏感。

  

若是今日老头死缠着不放,难保坏人不会生出杀心,最后祸及妻儿。

  

他这只是在破财免灾而已。

  

老头的话说的大气。

  

可是杨七又岂是那种占人便宜的人。

  

若是被人发现了,传出去说他吃饭不给钱,那必定会被宋辽两国的史官大书特书一翻,然后让他名流青史。

  

若是有人以后见了他,来一句吃泡馍不给钱的皇帝。

  

他还不得羞死。

  

这人在没功成名就之前,什么都不在乎。

  

功成名就以后,就会爱惜羽毛。

  

谁也不能免俗。

  

“老丈,我等并非坏人。”

  

杨七解释了一句,然后对扎马合青木吩咐道:“去找彭湃,让他带钱来。”

  

“诺!”

  

扎马合青木瞪了老头一眼,出了摊子。

  

老头瞅着扎马合青木走了以后,无奈道:“你们啊!怎么就不听劝呢。让那位好汉回来吧。别让他出去祸害人了。”

  

当老头认定了杨七一行是坏人的时候。

  

扎马合青木离开,老头下意识的就觉得他是去害人了。

  

至于是偷是抢,他就拿不准了。

  

老头瞧了一眼杨七,又看了一眼张咏,叹气道:“听你们谈吐,应该是个读书人。这样…你们就给小老儿留一副字,算是偿了饭钱。然后让那两位好汉回来吧。

  

回头等小老儿家的儿郎回来,让他托个关系,给你们在城里找个活儿。

  

以后你们就别骗人了。”

  

被人一而再三的认为是坏人,杨七很无奈。

  

他若是亮出身份,这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可是一旦他亮出了身份,那么势必就要进入到卖场内,亮亮相。

  

那么多商人,一人跟他攀一句话,那也得折腾到天黑。

  

杨七可不愿意跟那些商人们扯皮。

  

于其跟那些商人们扯皮,还不如在这里跟老头扯皮呢。

  

至少这是一个心善又可爱的老头。

  

听到老头要字,杨七有些迟疑。

  

在燕国,他的字可就不是一字千金能够描述了。

  

那是一字为旨。

  

稍微不注意,就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拿去大做文章。

  

张咏似乎看出了杨七的窘迫,低声道:“我瞧着这摊子也没个名号,不如您给题一个招牌。老丈心善,当得起一块招牌。”

  

杨七缓缓点头。

  

“可有笔墨?”

  

老头赶忙道:“有有有…”

  

老头回到了灶台,拿出了他记账用的笔墨,递给了杨七。

  

秃头笔、麻纸。

  

杨七和张咏对视了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

  

蘸墨,提笔。

  

一愣。

  

“老丈贵姓?”

  

老头傲气道:“小老儿姓孙。”

  

杨七点头,提笔挥毫。

  

孙记二字,跃然于纸上。

  

张咏看着这字,感慨道:“天下第一才子,果然是天下第一才子。”

  

杨七摇头一笑,把写好的字,递给了老头。

  

老头拿着字,仔细端详了一下。

  

然后看着杨七,认真的道:“就你这笔字,去军中,也能担任个监军什么的…何必做贼?”

  

“哈哈哈…”

  

杨七被逗笑了。

  

老头随手放下了字,嫌弃的摆了摆手,道:“饭钱算是了了,你们赶紧走吧。”

  

老头在赶瘟神。

  

杨七和张咏对视了一眼,感慨道:“此番出来,原本是想看一看燕京城土地扑卖的盛况。如今碰上了复之兄,这扑卖看不与看,都不重要了。

  

复之兄可愿随我回府,我们一起开怀畅饮。”

  

张咏深深一礼,“固所愿!”

  

“请!”

  

二人走到了摊子门口。

  

杨七脚下一顿,提醒老头道:“老丈,那两个字…你收好…”

  

老头应付道:“放心吧…小老儿收好了。”

  

杨七点点头,带着张咏离开了此地。

  

杨七前脚一走,老头走到了门口,狠狠的啐了一口。

  

“呸!一群贼骗子,还真把自己当人物了。狗东西…”

  

啐完以后,甩了甩汗巾,刚准备回去,就看到了自家大郎下了差。

  

“爹,生意如何?”

  

孙家大郎穿戴着一身便装,人还没到门口,就开口问道。

  

孙老头撇撇嘴,无奈道:“这燕京的人没眼色,不知道咱老孙家葫芦头泡馍的好。碰到了几个识货的,居然还是骗子。

  

爹怕他们生事,就问他们讨要了一副字,抵了饭钱,打发了他们。”

  

孙家大郎苦笑道:“被骗子吃了就吃了。燕国闹粮荒的时候,孩儿也骗过人家的吃食,就当还回去了。孩儿如何好歹也是一个营正,每个月的饷银有五十多两,陛下还给在城里分了宅子。

  

你老何必受这苦呢?

  

去城里招一批匠人,盯着他们建宅子,回头再雇两个丫环,伺候您。您嫌不舒服吗?”

  

孙老头瞪了儿子一眼,“咱家的葫芦头泡馍,可是老祖宗传下的手艺。就算你丢了官,咱家的手艺也不能丢。”

  

孙家大郎闻言,唯有苦笑。

  

就在父子二人准备进入到摊子内的时候,彭湃和扎马合青木连觉而来。

  

孙家大郎一瞧,心头一跳。

  

这二人他都见过,一个是陛下的心腹,一个是陛下的侍卫头领。

  

两个人一直跟着陛下,形影不离的。

  

“卑职孙正良,参见彭大人、青木大人。”

  

到了摊子门口的彭湃和扎马合青木见状一愣。

  

彭湃愕然道:“你认识我?”

  

孙家大郎躬身道:“卑职乃是复兴军旧属,自然认得您二位。”

  

彭湃打眼往摊子里一瞧,眉头拧成一团,问道:“陛下呢?”

  

“噗通!”

  

孙老头一个屁股蹲,瘫坐在了地上,脸色煞白。

  

完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