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三百五十三章教导朱雄英,纪纲现身

  

最新网址:bixiashenghua砰!

  

两人拳掌撞击声,几乎和金属摩擦骨头声同时响起。

  

惨叫声随即而起。

  

鲜血喷溅,一颗装满知识的大好头颅滚落地面。

  

朱棣和张三丰身形同时后退。

  

张三丰手脚同时画太极,巧妙卸力。

  

朱棣则以八卦步卸力,后退十几步才站稳,诧异看着张三丰,眼中渐露狐疑。

  

虽然不是全部力量。

  

可他的力量,他十分自信。

  

满朝武将,绝对无人能如此轻松接下。

  

而且对方使用的招数,十分熟悉。

  

与杨氏太极、陈氏太极、吴氏太极…

  

都有些相似之处。

  

太极!

  

肯定是太极!

  

真正的太极,并不是不能打。

  

太极以柔克刚,借力打力没错,但也要练力量。

  

说白了,就是用巧、用柔的方式运用力量。

  

后世一些人,就是练个花架子。

  

提一桶水都费劲儿,就别提什么实战战力了。

  

任何实战武术,首先都要练力量。

  

只有力量足够。

  

才能通过武术的招式,把力量发挥到极致。

  

通俗易懂点。

  

各家武术,就是对力量运用的方式罢了。

  

各家都有打熬身体的不传之秘。

  

这个时代,道人、太极。

  

其身份呼之欲出了。

  

‘娘的,他这个粗人,竟然遇到这位长寿仙人。’

  

还交手?

  

朱棣不由哭笑不得,抱拳道:“原来是张真人,晚辈失礼了。”

  

这位影响力太大了。

  

儒家读书人,佛门大和尚。

  

就连他家老头子,都得给几分薄面。

  

张三丰擎拳拱手,目光紧盯朱棣。

  

这位一身蛮力大的吓人。

  

卸力的步伐,也十分奇妙,他从未见过,隐约好似八卦图。

  

余光瞥视掉在地上,面朝地,留着鲜血的头颅。

  

‘果真,人如字,杀伐之意太盛,朱家皇族、中原出了这么一个人物,也不知是福是祸。’

  

叹了口气,随即说道:“殿下,不知能否准许老道为吴海收尸?”

  

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

  

替吴海报仇?

  

站在这位四皇子对立面?

  

他是个无为而治的道士,和朱棣没有那么大深仇大恨。

  

只是,他,以及所有人,恐怕谁都没想到。

  

这位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处理此事。

  

太霸道了!

  

他爹朱元璋,都没这么霸道!

  

朱棣笑道:“当然可以,不过,墓碑我的人会亲自做好送去,毕竟,吴老先生是为元朝守节,被我朱棣残暴不仁迫害,作为明朝子民,我容不下这种吃里扒外之人,但读圣贤书,我也十分欣赏吴老先生这种忠贞义士!”

  

张三丰和许多人一样,唇角狠狠抽搐。

  

吴海一辈子的名声完了!

  

吴海反对朱棣的行为,被朱棣解读为,为元朝!

  

再加曝光吴海接手王翰娇妻、家业之事。

  

以及孙元楚,以一个福建人角度自述。

  

燕王朱棣霸道杀吴海。

  

负面影响几乎没有。

  

除了吴海的亲朋好友,门生故旧。

  

恐怕,没人同情吴海。

  

但燕王的目的却达到了。

  

从登上码头开始,到尘埃落定。

  

这才多长时间?

  

就给愈演愈烈的反对浪潮,狠狠当头棒喝!

  

“多谢殿下。”张三丰感谢同时,深深看了眼朱棣。

  

这位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霸道果决,他算是真正见识了。

  

朱棣含笑点头,看向其他老腐儒和年轻读书人,“你们这些老先生,年事已高,我不想再杀人了,回家吧,元朝被本朝取代已经是注定的,各位老先生若是想为元朝尽忠守节,就选其他方式,千万不要借我的手,扬名立万了。”

  

几个老腐儒浑身冰寒,嘴唇哆嗦。

  

谁要借你的手扬名立万了!

  

大伙儿根本没想过,你这么残暴不仁!

  

要早知道,谁会做这种傻事!

  

朱棣懒得搭理这些土埋脖子的老家伙。

  

视线落在年轻读书人身上,“给你们五天时间回家和家人道别,五天后,自己去闽县,找闽县县令徐辉祖去监牢里等着,我再次出海前往鸡笼屿,你们跟着去鸡笼屿,在鸡笼屿身体力行建设乡土村社,我会派人盯着你们,做好了,将来放你们回来,做不好,就一直到做好为止!”

  

相比几个老腐儒。

  

这群年轻气盛,热血冲动的年轻读书人,才必须控制好。

  

全杀了,影响太恶劣。

  

留在福建。

  

这种年轻人他太懂了。

  

不服气下,有人暗中挑动一下,就可能做出疯狂行为。

  

鸡笼屿是他完全掌控的地盘,别有用心之人插手的可能性很低。

  

把他们,扔到鸡笼屿农村,饿其体肤,劳其筋骨,有知识的年轻人,总会明白,做什么才是正确选择。

  

不明白也没关系。

  

太顽固,太记仇,不知悔改者。

  

杀了便是。

  

他解决不了他们脑袋里的错误思想。

  

可以直接从上铲除。

  

他说到底,就是个武夫军人,喜欢复杂事情简单化处理,没那么多富裕泛滥的仁慈。

  

一场风波。

  

就这样被朱棣,以霸道方式,快刀斩乱麻平息。

  

“王爷千岁!”

  

“王爷千岁!”

  

当朱棣一行人骑马的骑马,上马车的上马车,离开码头时,整个码头围观百姓都在山呼千岁。

  

马车内。

  

朱雄英和两小家伙爬在车窗向外看着。

  

“大哥,百姓怎么都是狗腿子?”小祈婳扭头,一双黑豆豆大眼睛,充满了清澈和迷茫看着朱雄英。

  

徐妙云哭笑不得扶额。

  

狗腿子是四郎笑骂俞靖和蒋进忠的。

  

无意间,就被祈婳听到了。

  

好了。

  

自打知道后,这小棉袄凡是见到别人盛赞四郎时。

  

就觉像蒋进忠、俞靖。

  

小孩子,词汇量低。

  

所以就把狗腿子挂在嘴上。

  

怎么纠也纠不正。

  

四郎这个小棉袄,有点漏风啊!

  

朱雄英抱着这个小妹,笑着解释:“小妹,你这样说,四叔听了会很伤心的,百姓是心悦诚服,感念四叔。”

  

刚才,四婶儿考虑两个小家伙年纪太小,捂着眼。

  

不过,他们这些大孩子,全目睹了整个过程。

  

给祈婳、雍鸣讲完后。

  

朱雄英看向徐妙云,“四婶儿,吴海是很有名的大儒,也做过一些好事,为何四叔一点机会都不给此人?”

  

徐妙云笑笑,毫不保留教导道:“吴海的确做过些好事,但眼下,如果不处理吴海,我们在福建造福百姓的政策就有可能推行不下去,甚至被颠覆…”

  

若真让吴海卷起滔天声势。

  

这种结果,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雄英以为,是一个做过一些好事的吴海重要,还是造福一地数百万百姓重要?”

  

朱雄英略微思索,点点头,“四婶儿,雄英明白了,就像四叔说的,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我们人生道路上,总要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有人会和我们一起往前走,有人会阻挡我们。

  

对待这些阻挡我们的人,如果权衡利弊,给对方一条生路,也不影响我们前进,那就一脚踹开,把他踢到路边,如果不行,那只能用霹雳手段了。”

  

徐妙云笑笑。

  

暗暗哭笑不得。

  

还有一丝担心。

  

雄英在四郎耳濡目染下,真的是越来越像四郎了。

  

她真担心,大哥不喜雄英。

  

‘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吧。’

  

“四婶儿,为何四叔杀吴海这样的大儒,负面影响却很小?”他全程目睹了,可又对事件本质很模糊。

  

根本没看懂,为何四叔这样做,负面影响却如此小。

  

以前在金陵时。

  

父亲对这些读书人,总是不敢随意严惩。

  

徐妙云耐心给朱雄英讲述着此事的关键。

  

在闵安镇短暂休整后。

  

当天。

  

朱棣就来到闽县,带着一群孩子,住进了闽县府衙后宅。

  

临近傍晚。

  

朱棣送走沈仁、叶茂等人,继续在徐辉祖书房,查阅福建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各种进展。

  

期间,士绅搞得一千个乡土村社,纠察出一些问题。

  

比如,士绅家也拿出几十亩土地,以及农具、耕牛入股了乡土村社。

  

出的本钱比百姓多,占股却一样。

  

在士绅帮助下,当地乡土村社建设的很好,百姓也十分高兴。

  

对于这种情况,叶茂等人拿不准主意。

  

担心现在严令士绅退股抽身,当地百姓不理解朝廷用意,反而埋怨朝廷。

  

对此,朱棣毫不留情批评了叶茂。

  

百姓现在不理解,将来会理解。

  

可若朝廷现在一味顺着百姓短视的目光,将来,必为今日选择付出更大代价!

  

同时,严厉指出,不准任何形式的士绅入股。

  

并要求叶茂,对这种耍小动作,小聪明的士绅,严厉惩处,砍几颗脑袋做典范!

  

书房别院外。

  

沈仁看叶茂沉思,笑道:“叶兄,你我虽然是文武殊途,但我认为,殿下说的,砍几颗脑袋做典范,没什么不好,有些事情,必须用鲜血才能起到作用。”

  

叶茂回神,笑着点头,深深看了眼沈仁。

  

他感觉,沈仁似乎打定主意,跟随殿下了。

  

沈仁可与他不同。

  

他当时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只是,后来慢慢折服了。

  

沈仁不同。

  

在大明已经身居高位了。

  

跟随殿下,可就要从头再来。

  

“多谢沈兄提醒,沈兄应该还想向殿下了解新军吧?我得赶回福州,按照殿下吩咐,整顿那些出错的乡土村社。”

  

沈仁含笑点头。

  

两人分别后。

  

沈仁转身看着站在书房别院外值守的新军将士。

  

走过去,要了一把空火铳,折返回书房。

  

他一直想打听这个火铳。

  

而且还得提醒殿下。

  

只是,今天殿下回来,太忙了。

  

各路人马,都来见殿下。

  

朱棣听到脚步声,抬头…

  

见沈仁去而折返,还拿着鸡笼屿制作的长管身火铳,笑道:“沈都司是想打听这火铳?”

  

沈仁含笑点点头,靠近书桌后,收敛笑容,郑重道:“殿下做出这么好的火铳,没第一时间向陛下汇报吗?”

  

他急着提及此事。

  

就是提醒殿下。

  

这么优良的武器,最好尽快送回朝。

  

陛下身为父亲,应该不会有什么想法。

  

可太子呢?

  

朝臣呢?

  

会不会怀疑殿下藏私?

  

朱棣诧异道:“送了啊,当初这长管身火铳刚研制出来,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时…”

  

他就让辉祖交给福建锦衣卫,送回朝中。

  

他还一直琢磨,匠作监有没有搞出一种既快又省的制作工艺。

  

鸡笼屿也是今年六月份时,才突破的。

  

一些老铁匠反复琢磨,制作出一种螺纹钻头。

  

用手摇螺纹钻,可以在烧红的铁棒上打出孔,制作出勉强适用的铁管。

  

不过制作速度很慢。

  

直到现在,全军也才装配了一千把这种长管身火铳。

  

十几个匠人,每天也只能制五根铁管。

  

钻头不过关。

  

现在铁匠们,正在试着在打铁过程中,掺杂各种金属、木炭,想搞一种比较耐高温的钻头。

  

至少,要比现在普通生铁钻头更强点。

  

长管身火器全面列装后。

  

新军面对骑兵冲击的短板就补齐了。

  

配置铳剑,接近人身高三分之二的火铳。

  

完全可以当长枪使。

  

骑兵冲击时,枪托顶在地面,铳剑剑尖倾斜向前。

  

骑兵撞上来。

  

以损失四五道阵列的代价,就能遏制敌方骑兵速度。

  

在配合骑兵标、刀盾兵。

  

他这一镇陆军。

  

对战骑兵,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当然,将来回朝助战,肯定得让朝廷派遣骑兵跟随作战。

  

“你一点消息都没听到?”朱棣狐疑看着沈仁。

  

作为福建都司,朝廷如果有了新式武器,就算不能装配福建军队,沈仁至少能听到一些消息。

  

怎么沈仁竟然一点儿都不知。

  

沈仁摇头,嘴唇动了动。

  

话到嘴边,又咽下去。

  

他想到了某种可能。

  

不过,这话说出来,殿下心里可能不痛快。

  

还是等他打听清楚再说吧。

  

“报!”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声音。

  

朱棣循声看去…

  

孙元楚站在门外,“禀王爷,府衙外有自称锦衣卫千户纪纲求见!”

  

纪纲?

  

都当千户了?

  

升的挺快。

  

他来做什么?

  

一瞬间,朱棣想了很多,随即吩咐:“把人带进来。”

  

待孙元楚领命离开后,朱棣笑道:“锦衣卫的人来了,刚好可以问问火铳之事。”

  

‘这个纪纲即便知道,恐怕其中内幕,殿下听了也会感到膈应。’

  

沈仁腹语着,默默叹了口,在旁侧坐下。

  

见朱棣又开始忙着看福建这一年汇总,又悄悄叹了口气。

  

书房别院外。

  

纪纲疾步而来,在别院外略微停顿,深吸一口气。

  

在福建秘密活动了一年。

  

要不是汇报观摩团之事,他是真不想来。

  

无他。

  

心虚!

  

于此同时。

  

府衙外,张三丰带着沈万三也来到府衙门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