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第207章 采蘑菇的小姑娘

  

闫老二:…

  

你就直说不放心我,还彼此照,多是让那仨兄弟照顾我。

  

不过老闫这么担心,他也很受影响。

  

想想他独自一人揣银子去不认不识的地方买药,万一想方便一下,车上拉着药材,他咋能放心走开。

  

是得有人帮轮换看车。

  

但是将戚大戚四戚五全带走不行。

  

乡亲们还要进山,他几个兄弟的本事他最知道,有他们跟着压阵,大家伙进山才安全。

  

“我和戚四两个就,人多的话,车上拉不下多少东西。”

  

闫老二又将准备进山采药的事说了。

  

“…乡亲们都惦着你,想着疫病早些过去,你就能早些回来。

  

哥,你暂时别和大老爷说这事,等事情成了再说。”

  

闫怀文有些好笑。

  

这一听就是天佑想出来的。

  

听着不甚妥当,但细细琢磨,许管用。

  

“你替为兄与乡亲们说:多谢大。

  

待为归去,再另行谢过。”

  

闫老二应下。

  

这个要的,大家伙房子都不急着盖了,进山帮找药,这个情,他们得记。

  

大老爷给了采买药材的钱,那我们村子进山找的药,炮制好了是不是…也能卖一卖?

  

这不能问老闫。

  

周围人太多了,要是有耳力好的怎么整。

  

还是回家和他闺女合计。

  

这种事,他们爷俩唠的特别开心。

  

闫怀文回去写文书。

  

安大夫见此事落,后续的药有了着落,心满意足的带着小厮奔赴病场。

  

闫老二一拍脑门,喊住他:“安大夫,别忘了给我抄一份用药的方子。”

  

安大夫转身道:“去去便归。”

  

这来前就说好的,将这里大夫开的方子抄给闫老二,他好掂量着采买。

  

很多药方里的用药有重,那这药的用量自然就大,要多买。

  

闫老二一个人忙上忙下的搬东西。

  

相熟的衙役们跑了来,在木栅栏的另一边接应。

  

闫老二嘴不停的叨叨“哥几个,口罩不够我再送,可别不舍得用,你们戴上,还有那没病的,需得照料生病亲人的也给他们戴上。

  

咱官衙当差的,可不能再有生病,本来就人少,都忙不开了,看你们,我早起来就是你们当值,这眼瞅着又快天了,还是你们…”

  

“闫二兄,你说可太对了,咱当差的要是下了,熬粥煮药,立时就忙不转。”

  

闫老二:“你们也轮着休息休息,看那眼眶子熬的,都抠进去了。

  

有那干净利索没生的灾民,你们也用用,让他们嫌着干吗?”

  

“可不敢用,万一上有病呢。”衙役唬了一跳,连连摆手。

  

闫老二:看你们那小胆。

  

“以要先他们,观察几日,好好的,啥事没有的,该分派活分派活,没活就让他们离点待着,别在这边碍事。”

  

以前闫老二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过那时候他们就听一耳朵拉倒)

  

可现在面前这个,不是外人了,是咱自己,壮班的兄弟。

  

这话,既入了耳,也过过脑琢磨琢磨。

  

仔一想吧,好像有点道理。

  

主要是能帮们分担一些,他N的,真的太了!

  

闫老二说的眼眶子抠抠进去,是真的,他们彼看过了,就是副鬼样子。

  

啥好人也经不这么熬。

  

这么下去,他们就算不被传了病,也快倒。

  

“行,就照你说的来,回头咱哥几个合计合计。”

  

口罩和药都搬完了。

  

还剩下他给(本章未完!)

  

温馨提示:为防止内容获取不全和文字乱序,请勿使用浏览器(App)阅读模式。

  

老闫带的新棉被、香胰子和一些旁的用得着的东西。

  

闫老二想了想,回上拿了两只竹过来。

  

一个给老闫,一个给满山。

  

大晚上的喝口姜汤暖暖身。

  

刚刚好。

  

闫怀文着现银公文来。

  

“我洗过手了,为防万一,你拿回去还是再用清水清洗一番的好。”

  

他说的这个需要洗的,是白花银子。

  

真—银元宝。

  

“至于公文,你…点上艾草熏上一熏。”闫怀文说道。

  

这个法子被城门口的衙役们广泛应用,短短一日,便传遍了城里城外。

  

老二本来没想,老闫这么一说,他幼一声,想起来了)

  

“等我一下。”他回到牛车,将药的包袱布取了。

  

平铺在地上,他哥将东西摆在上面。

  

闫怀文一一放下,退后。

  

闫老二也不,眼睛一直往瞄,“等等安大夫,他还得给我送子,我等到方子一起包,嘿嘿。”

  

虽然老闫还是不得归家,但有一说一,亲眼看到他健康着,努力工作,没得病,闫老二心里敞亮了不少。

  

神情也就放松许多。

  

比之刚来时的苦大仇恨,不知好了多少。

  

安大夫没过来,是跟着他的小厮送来了抄录的药方。

  

“大哥,这是咱家新作棉被,可暖和了,这日晚上凉,你搭着点。

  

香胰子这形稀奇吧,哈哈,铺子里都是圆的,咱家这方的,起了名字卡了印子,卖的还挺好。”他贼似的小声道:“卖了有一百多两银子呢,我次没带来,等回家,让小二给你账,都是她记的,嘿嘿!”

  

“这俩竹筒里是家里熬的姜汤,这一个给满山吧,哥你和他说,他家好着呢,老爷子神头足,丰年照着他开的书单,天天背啊背,可认真了,家里都好,地里的菜种长出了苗,这一场雨可成全它们了,明天怕不是还要窜一窜。”

  

“大丫说你上回带的鞋袜不够,又赶着缝了两双袜子,这鞋,是容嬷嬷的手艺,挺不错,针脚可密。”

  

闫怀文将所有东西抱在怀中。

  

“回吧。”

  

闫老二唉了一声,身子却没动。

  

他不动,想再站一会,再待一会。

  

闫怀文笑笑,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轻轻放在包袱布上。

  

“路遇驿站,可出示公文,进去歇脚,住宿不用花销,若让人备下吃食口,送与一些铜板酬劳,穷家路,天莫要俭。”

  

“哥!”闫老二喊了声,心里酸酸涩涩的。

  

“去吧。”他眼中带笑。

  

闫老二细心的将包袱包好,再抬眼,老闫已经走远了。

  

只留给他一个背影。

  

他垂下头,拎着包袱往牛车走。

  

并不知身后的背影,悄然转身,目送渐行渐远…

  

咕——

  

闫玉觉得好吵。

  

脸上有什么东西痒痒,她胡乱摸了一把。

  

像自己思想的头发,又来作乱,她又摸了两把脸。

  

怎么还有?

  

毛毛的触感,终于被她抓到了。

  

她睁开眼,看到猫猫甩着尾巴,一下一下拂过她的脸,特别真实的还发出猫猫特有的咕噜音。

  

要不要这么像啊你!

  

她一把搂过来,将自己的脸埋蓬松的猫毛中。

  

猫猫是个爱干净的,总是将自己打理的很,更棒的是,它自舔的毛有股自然清新味道。

  

将下巴搁在它身上,闫玉看到了猫尾巴圈过来的两个…人参。

  

(本章未完!)

  

温馨提示:为防止内容获取不全和文字乱序,请勿使用浏览器(App)阅读模式。

  

我的天哪!

  

虽然她心里有准备,但预和亲眼所见还是有区别的好么!

  

人参根须分明,带了些土,不多,像是被提前清理过了。

  

她一下子精神了。

  

小心翼翼的观察两支参。

  

唔,一个大一圈,一个小一圈。

  

得都挺像的…

  

除了这些,别的她也看出来啥。

  

两支参像是有些年份,因为她见过一两年的小草参,她爹拿来炖过鸡,那还是她家头一回那么养生,全家都特别期待,但吃起来…

  

有点苦,还不如不放的好吃。

  

这看着可比那小草参多了。

  

她不由期待起来。

  

肯定能卖些银子吧。

  

见其他人还没醒,闫玉迅将它们藏好。

  

回来重新躺下,竟是睡不着了。

  

索性滚了两下爬起来。

  

林子里的露水比较重,年长的人醒的都早,闫也觉得身上潮乎乎的,将自家的火堆又捅了捅。

  

“小二,快来)”小狗子小声喊她。

  

她了去,问道:“小狗子哥哥,你咋也醒这么早?”

  

“我爹一早就给我们全家叫起来了。”小狗子得自己好可怜,巴巴的和闫小二诉苦:“他说林子里会长蘑孤,非要带上我娘和我哥去采,你说,他也不带我,叫我起来干啥!”

  

说得好有道理。

  

崔郎中这一手操作确实让人不能解。

  

不带小狗子玩,就让孩子睡呗,周围都乡里乡亲的,还能出事咋地。

  

不过…蘑…

  

吸熘!

  

闫玉咽了咽口水。

  

“不带你,咱自己找过去呗,他们肯定走不远。”

  

找来了家提篮,想了想,又将自己小背包背上,扫视了一圈,在她娘身侧找到猫猫,过去一把搂起来,塞进背包里。

  

“走吧,咱们也去找蘑孤!”

  

闫玉小声宣布道。

  

小狗子点头,带路走在前面。

  

“我记得,他们是往这个方向去的。”

  

两个人都没有经验,路上碰到蘑孤也不敢摘,看那鲜艳的色,就不是能下口的。

  

有猫猫暗中指路,他们利的找到崔郎三人。

  

闫玉高兴的扑过去,从大狗子哥哥的筐里一丛蘑孤来。

  

说了句废话:“这就是蘑孤呀!”

  

她摸了摸猫猫的小脑袋,小声滴咕:“赶紧扫描,还有筐里的,都扫都扫。”

  

她借着将蘑孤放去的动作,往筐里好一通细看。

  

猫猫喵了一声。

  

闫玉笑得眯起了眼。

  

扫描成功。

  

崔郎中道:“你们咋来了?嗯,既然来,就跟紧我们,别乱跑知道不?”

  

“好的姑父!”闫玉脆生生的应下。

  

崔郎中:听啊听啊也就习惯了,这对父女,都是故意,当着外从来不喊么姐夫姑父的,没有外人在的时候不住的喊,尤其是二丫这个鬼灵精。

  

崔娘子嘱咐:“看我们摘什么样的你们就摘什么样,别了旁的,旁的吃了拉肚子。”

  

闫玉唉了一声,着他们在四下翻找。

  

实则悄悄让猫猫指路。

  

不多时她的篮子里便装了一多半的蘑孤,在小狗子惊喜的目光下,厚颜无耻嘻笑道:“运气真好!”

  

等他们满载归来,大家伙差多都起了。

  

大丫姐姐小声的问她:“小二,林子里还有孤?”

  

“有啊,可多啦!”闫玉将蘑孤都交容嬷嬷,容嬷嬷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大丫道:“小二,咱再去采一些。”

  

正有此意。

  

她但要采林子里的,(本章未完!)

  

温馨提示:为防止内容获取不全和文字乱序,请勿使用浏览器(App)阅读模式。

  

还要采山上的。

  

不光要上丫姐,她要全家大出动!

  

“娘,咱都去,让容姨帮咱看家。”主是留下容嬷做饭,等他们回来就能吃上,正正好。

  

“行!咱都去。”李雪梅也来了兴致。

  

家子背筐的背筐,挎篮的挎篮。

  

等他们收拾停当,村人也有不少进林子的。

  

闫玉和哥大姐姐互看了一眼。

  

“跑啊!”

  

她撒欢的倒腾小短腿。

  

闫向恒难得外露少年的朝气。

  

跟在后面,像老鹰撵小鸡一样撵着她。

  

闫玉左右躲闪,一通疯跑,一串的笑声在林间回响,惹来所有人的注视。

  

各家孩子也耐起来,纷纷扔下爹娘,朝着他们头头闫小二的方向追过去。

  

大几个年龄稍长的大姑娘也都嬉笑着快步跟在后面。

  

李雪梅挎着个篮子,脚步轻快,走得稳稳当当。

  

脸上的笑容一直没停过。

  

大家伙都没有走的太远,有的采的多些,有的少些。

  

今晨的早饭,便默契的都是蘑孤汤。

  

山珍独有的香味散开)

  

闫老二驾车归来,还没到近处,便闻到了这股味。

  

口水都下来了。

  

这一夜,披星戴月,也就来回的上裹着大被眯了一会。

  

忙忙碌碌,正是肚子空的时候。

  

走到自家的棚,容嬷嬷煮的蘑孤汤格外的香。

  

闫老二吸了吸鼻子。

  

跳下牛车,接过容嬷嬷递给他的碗,吹着热气囫囵着呼噜噜喝进肚。

  

“啊!”他砸吧这嘴,发出叹:“这蘑孤真鲜呐!

  

“那是啦,采回来的时候还带着露珠呢!”闫玉的小脸红扑扑的,头发也有些乱,还沾了点青草,看起来像刚在地里打完滚。

  

“爹!你去虎踞咋样?看大伯了没?”

  

全家人都盯着他看,目光中带着期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