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005项庄舞剑

  

“小唐啊,来,坐下说,坐下说。”吴组客气的让唐植桐坐下,又冲了一杯茶端到唐植桐面前放下,态度和蔼的让道:“喝茶。”

  

“谢谢吴组。”唐植桐欠身虚接茶杯,该有的礼节都有,但谈不上什么受宠若惊,这点是占了前世的福,有见识,哪怕身着不雅,但见谁都不怵,大方得体。

  

“你来工地也有段日子了,在这习惯吗?”吴组坐下后,笑眯眯的和唐植桐拉家常。

  

“习惯,大家对我都很关照,就像亲人一样,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咱们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嘛。”吴组对于唐植桐的回答很满意,“上次的事情,你做的很好。”

  

“是集体智慧,大家的功劳,我就做了那么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不敢当您夸奖。”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唐植桐深谙其中三昧。

  

“年轻人谦虚,不居功自傲,很好嘛。”吴组对唐植桐很满意,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今天找你过来呢,是有件事想听听你的看法。”

  

“可不敢当。我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错了您多包涵。”唐植桐心说来正事了,稍微调整下坐姿,显得更认真专注一些。

  

“我看你脑子活,上次的事办得很漂亮。你在伙房工作,接触人多,相信工地上的大概情况伱也了解,施工速度不够快,甚至可能延期,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吴组谈到工期,脸上笑容就淡了很多,添了些许愁绪。

  

“明白,您想提前到什么时候完工?”对于工期,大家伙私下也有讨论,若天公不作美,照这施工速度下去,得等到入冬才能完工。

  

“至少节前,不能再晚了。”吴组斩钉截铁的回道。

  

节前,唐植桐在心里默算:现下七月中,把四个月的工程量压到75天内完成,效率大概提高60%,任务非常艰巨。

  

对于此次谈话内容在唐植桐预料之中,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效率提不上来,施工面积就那么大,没法增加人手。

  

劳动强度大,就有人磨洋工,大家都是阶级兄弟,也没有很好地处理措施。

  

难道让子弟兵去打骂吗?非常不合适!

  

更没法罚,像唐植桐这样拿工资的临时工是少数,其他大多数是附近的村民,工地管一天三顿饱饭,没工钱拿。

  

给民工结算工钱,是伍豪先生过阵子去水库视察后推动执行,得明年才能落地执行,这里面的难度,别说唐植桐,就连吴组也不可能推得动。

  

大包干?先不说如何酬劳,一旦实行,这颗雷就算埋下了,过几年会被炸得粉身碎骨。吴组对麻三哥和自己都不错,自己不能为了眼前不顾吴组的前途。

  

针对以上情况,唐植桐思前想后,只有从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入手,不仅花费少,说不定过阵子公社化的时候还会被当做典型。

  

“我一时也没头绪,回去想想再给您答复,可以吗?”唐植桐眉头紧锁,一副遇到棘手问题的样子。

  

虽说大致方案已成型,但唐植桐不会当场把自己所想说出,否则会显得自己才思过人,或有备而来。这都不是唐植桐想要的,低调、不起眼更保险。

  

“行,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尽快给我个计划。”吴组略微有点失望,倒是没强求唐植桐立马答复。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唐植桐出了办公室,找黄干事要了几张信纸,就开始了写写画画。

  

整理出眉目后,唐植桐等到下午才去办公室找吴组汇报方案。

  

“吴组好。您方便吗?”办公室门开着,唐植桐依旧是先敲门,这是最基本的礼貌,“我整理出点思路,给您汇报下。”

  

“有空,来,坐。”吴组很热情,又给唐植桐倒杯水递过来。

  

“谢谢。”唐植桐欠身接了,“我是按照‘多、快、好、省’的思路整理的,您看当不当用。”

  

“你说。”唐植桐一开口,吴组兴致大增,契合大方针,若真管用,这可是工作中的大亮点。

  

“这個多是增加劳动人手;快是提高效率缩短工期,从目前预计的120天,尽量压缩到70天;好就是保质保量,按照设计施工,不偷工减料;省主要体现在提前完工省下的口粮、工资。”唐植桐说明思路,开始给吴组算账,“工地上劳动强度高,民工饭量都高,咱就按每人每顿一斤玉米面的量来算。”

  

吴组点头,示意唐植桐继续。

  

“现下是整个工地800人,都是一天三顿饱饭,其中300人按人均八毛工钱算。按120天完工预估,接下来总共需消耗288000斤粮食,支出28800元工钱。”唐植桐略微停顿,给吴组消化下数字,接着往下说:“提前50天完工,按当下的饭量和支出,一共能节省120000斤粮食和12000块工钱。”

  

“那如何提高效率呢?”

  

“两班倒改成三班倒。上工时间长了,磨洋工的也多。我之前跟民工聊过,下完工还要兼回去顾家里的农田,眼下正是晒麦、整地、除草的时候,惦记着庄稼,干完工地再回去锄地,人更容易疲惫,第二天效率根本上不来,如此循环,效率肯定不高。三班倒能有劳有逸,有利于安全生产,有益民工的健康。让民工有时间兼顾一下自家的庄稼,他们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有利于安全生产,有益民工的健康是好事。三班倒能增加人手,但需要的口粮也会增多,况且三班倒也不会影响磨洋工吧?这些该如何解决?”吴组对唐植桐的想法不置可否,反问道。

  

“您看问题真准!”唐植桐朝吴组竖个大拇指,拍个马屁,解答道:“我是这么想的。三班倒的民工可以只管两顿饱饭,多出来的那一顿可以供二三百人的两顿饱饭。劳动时长少了,还能兼顾自己庄稼,没有让工地出三餐的道理。”

  

吴组对此点头认可。

  

“还有就是提高待遇,每班的第二餐增加一个大荤菜,这个荤菜在倒班时发放,大家可以自备器具带回家。现下农村见点荤腥不容易,仅凭这一点,不仅会让现有的民工更加积极,也肯定会有民工抢着来。”

  

“荤菜?还大荤菜?”吴组觉得唐植桐很敢想,现下别说民工,就连自己也缺肉,目前四九城城镇人口人均年消费量在15斤肉左右,也没见谁敢说天天有荤菜,“这个大荤菜是什么标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