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843.飞吧,像鸟一样

  

“由央视投资,优秀青年导演许鑫担任总导演,超过一百名导演团队辛苦付出,历时两年多的拍摄,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天朝》将于2012年5月14日晚21:00在CCTV1《魅力纪录》栏目首播。力求为大家呈现一部有温度的纪录片。敬请大家收看。”

  

图片.

  

“这部纪录片对我而言,灵感源自灵光一闪,想要为大家呈现一部比起教别人如何做菜,更能彰显人文温度,探寻我们自己饮食文化的“寻根”纪录片。

  

我想为大家呈现出云、海、风、林等不同的味道。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喜欢。”

  

4月16号,拿到了央视的批准,他在微博上放出了9张关于舌尖的高清写真照片,以及宣传微博。

  

犹如一颗石子忽然投进了平静的湖面。

  

瞬间风起云涌了起来。

  

就在三月末的时候,微博推出了一个“热搜榜”的功能。

  

让大家可以看到热度最高的话题榜单。

  

很实用,很受微博用户的追捧。

  

大家可以看到实时更新的热搜榜单,看看其他用户都在搜索什么样的高热度话题。

  

而当他的微博发出来后,不到2个小时,以1700万的热度瞬间杀入了微博热搜榜的前10。

  

“?许狗闷声憋大活?这从哪又掏出来了个纪录片?”

  

“不是闷声憋大活,这两年一直在忙这个事情。请到时多多关注,希望能让大家满意。”

  

“你有时间拍纪录片?”

  

“实话是并没有,纪录片的拍摄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这部片子我是总导演,也是项目发起人、创意人。团队里有不同的分集分镜导演,大家共同努力出来的成果,而非我一人努力。但大家可以放心,每一个镜头都是我亲自把控、选取,几位导演同样经验丰富,纪录片完成度极高,感谢团队的付出和努力,你们很棒。”

  

“哈哈,许狗这么谦虚?少见啊。”

  

“不是谦虚,而是实话。纪录片每一集都是一个分集导演单独负责,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格与美学,以及不同的故事。请多多关注《舌尖》”

  

“许狗啊,你说句实话,你是不是遇到啥难处了?你这一条一条回评论闹的哥们都不好意思说你狗了啊。你平常挺高冷的。”

  

“这部纪录片花了团队很多人的心血,我是总导演,我要对大家的劳动成果负责。毕竟纪录片宣传和电影宣传不同。请多多关注《舌尖》”

  

“许狗这么卑微,我忽然都有点不习惯了。”

  

“许狗啊,赵甄骂战是你给说和的么?你回答我这个问题,我一定收看这部纪录片,王八蛋撒谎!”

  

“对啊,是不是你说和的?香江那边的八卦媒体都说是你给调停的。”

  

“啧啧,我们家许狗也长大成大佬啦。”

  

张颂文:“许导的纪录片相信一定会很精彩!”

  

“谢谢张老师,请多多支持。”

  

“蜜蜂来啦!听说许狗又拱了一朵花?”

  

“别的不提,纪录片名字很艺术。”

  

演员杨蜜:

  

“西瓜西瓜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已经看完啦。只能说片子很棒,欲罢不能那种。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不同饮食文化的奇妙与从先民开始代代流传的辛劳智慧。许导说的没错,这确实是一场寻根之旅。这部片子真的很棒!我向大家保证!”

  

“许导?”

  

“咋?许狗?你还想她喊你老公啊?我蛰死你!”

  

“许狗来这撒野?兄弟们!上!”

  

“夺妻之仇,不共戴天!”

  

“骑兵连!给我冲!!!”

  

刘知诗:引用:演员许鑫:“由央视投资”我也想看!

  

刘一菲:期待首播的到来。

  

angelbaby:那些照片看着就食欲大开,一定是一部很棒的纪录片!

  

王斯聪:确实好看,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老许这部片子从想法到创意,再到其中探讨的内核,我们大家聊过很多次。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找个名厨过来介绍某个菜怎么做,或者像是美食比赛那样。把它概括为“寻根”之旅一点都没有错。这部片子,在我看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大家看了就会明白了。

  

朗朗:现在想想,一边看着这片子一边吃饭的感觉可太棒了。别的不提,拿它下饭至少多吃两碗!并且从配音到音乐,再到那种质感,都是近几年我看过最棒的纪录片。大家不会失望的。

  

从许鑫发微博开始,短短几个小时内,#舌尖上的天朝#话题直接登顶了微博热搜榜。

  

无数明星站台,自发转发,给出了宣传。

  

一下子就让所有人知道了《舌尖》这个名字。

  

虽然这片子要五月份才能和大家见面,但这股声势已经如同狂风一样刮了起来。

  

各个引擎上面关于《舌尖》的搜索词都开始激增。

  

只用了一天不到,关于这部纪录片的期待感,就在这些明星效应的作用下,给拉满了。

  

宣传热度高的不像话,整整在热搜榜上挂了一大天的时间。

  

直到第二天才慢慢回落。

  

不过嘛。

  

隔行如隔山。

  

这部片子对于影视行业而言,反应却没那么大。

  

许多行内人心里有个最简单最朴素的反应。

  

纪录片嘛。

  

又不登陆院线。

  

你只要不过来和我们抢票房,那啥都好说。

  

这想法很现实,但却也真实。

  

不过,这不马上了么。

  

4月23号晚上18点,宁皓的新片《黄金大劫案》登陆全国院线。

  

这部片子,许鑫并不是制片人,并没有挂名。不过他还是孤身一人前往了作为首映场的万达影院。

  

和观众一起观看完了这部电影。

  

其实坦白地讲,这部片子是宁皓的,也不是宁皓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这片子虽然还有以往那种穿针引线最后连续反转的风格,但却收敛了许多,并且开始专注于影片画面、色彩、镜头感的搭接。

  

这就很不宁皓了。

  

而是许鑫的专业。

  

不过,从首映场结束后,宁皓带着剧组上台时,观众的掌声来看,他们还挺喜欢这部片子的。

  

票房怎么样暂且不提,他在保持讲故事的能力前提下,主动开始探索新的领域,证明自己并没有原地踏步,并且也交出来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每个上台的人脸上都带着一抹喜色。

  

而今天这场首映场里面,不少嘉宾都来站台。

  

在主持人询问问题,谈谈电影感受的时候,许鑫自然是一个绕不开的人。

  

“许导,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对于这部影片的感受么?”

  

随着主持人的话,许鑫接过了麦克风,从座椅上站了起来。

  

“喔”

  

“许狗”

  

在欢呼声中,不知道哪个哥们喊的一嗓子引来了阵阵侧目。

  

以及…

  

“哈哈哈哈…”

  

哄笑声中,许鑫哭笑不得的说道:

  

“你胆子可够大的…”

  

接着轻咳了两声后,说道:

  

“其实我想说的话,前面几位老师都聊了许多。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emmm…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事情。”

  

他指了一下已经黯淡下来的荧幕:

  

“这部电影,虽然很难分辨,但实际上,它用了超过600个特效镜头。当然了,大家可以试着回忆一下,看电影的时候,有多少画面能被各位辨认出来是特效镜头。我想,应该不会太多,哪怕最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也就分辨的出来几十处而已。”

  

看着一些陷入回忆的观众,许鑫笑着继续说道:

  

“我想分享的事情就在这。这部电影的特效,是咱们国家自己的特效制作团队做的,完完全全出自咱们自己,为这部影片贡献出来了优秀的数字特效技术。他们和其他在幕后辛勤工作的人一样,在宁皓导演的带领下,大家共同完成了这一部优秀的作品。这就是我想和各位分享的事情。”

  

说着,他转身看向了台前的剧组:

  

“最后想跟各位说一声:辛苦了。感谢你们为我们带来这部精彩的电影,谢谢。”

  

“哗啦啦啦啦啦…”

  

宁皓带头开始鼓掌。

  

而许鑫也礼貌鞠躬,把麦克风递了回去。

  

同时也跟着开始鼓掌。

  

宁皓把掌声献给自己,他同样把掌声献给对方。

  

而2011年西影厂抡开的三板斧,这第一板,算是落地了。

  

4月24日0点。

  

虽然上映只有6个小时,但《黄金大劫案》的票房出来后,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1037万。

  

带上宣传一起四千万的投资,换来的是开映6小时,票房破千万。

  

并且,评分也来到了6.5。

  

其实这评分要以许鑫的标准来定,肯定是不合格的。但对于普通的商业片而言,已经是很优秀的成绩了。

  

更何况,宁皓在这部片子里也能看出来在寻求转型。

  

并且还保持住了自己的风格。

  

在厂里那边也同样给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用媒体的话来讲:

  

“西影厂又交出了一份90分以上的答卷。”

  

顺带捧火了一把雷加音。

  

事实也确实如此。

  

但厂里的脚步却并没有停下。

  

4月25日。

  

第二届丝路电影节公布了评委名单,并且宣布在26日起开始收录作品。

  

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主席:谢飛评审团:贾章柯、许鑫、梁冰凝、谟言、陈珂辛、黎晓田、溪美娟、赵晓丁丝路单元的评审主席则是薛海峰,但评审团对普通观众而言就开始变得陌生了起来。不过对于圈内人而言,几乎一眼观之,就会发现,这些人都是制片人行列名号响亮的人物。

  

当名单公布后,按照这条微博下面留言点赞最高的网友说法:

  

“这届的含金量可一点都不比第一届低啊。张一谋导演御用摄影师赵晓丁、魔都话剧届扛把子溪美娟老师,香江黄金一代配乐大师黎晓田、先锋文学流派大牛作家谟言…这种阵容让我想起来《让子弹飞》里的一句台词:公平,公平,还是TMD公平!”

  

这留言的点赞最高。

  

半科普半感叹的留言不仅仅让网友知道了这一届评委的含金量,同时也直接拉起了丝绸之路电影节的热度。

  

《丝绸之路电影节》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含金量还并没有深深扎入到所有人心中。

  

它的名气,在现阶段而言,要大于它的含金量。

  

虽然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幸福的烦恼”。

  

但却不得不去努力让实力和名气对等。

  

没办法,它的名气确实很大。

  

去年直接拉动了暑期西安的旅游CPU,让西安这座城市的旅游资源一炮而红。而为了今年的电影节,市里已经下了命令,从五一开始就要进行一轮创文明城市的活动。重点整治路边乱停乱放、修建地铁导致的交通拥堵,以及各类交通违规问题。

  

用比去年还要好,还要接地气,还要优秀的面貌,迎接今年暑期的游客。

  

并且一些优缺点也在今年被及时调整,尤其是景区配套这一块,更显细腻。

  

同时,在娱乐圈里,“大胆”的给了几乎处于封杀状态的张子怡影后,并且张子怡也借此机会,开始慢慢低调的回到众人的视野之中…

  

而最关键的是,随着陆陆续续第一届丝路电影节的所有电影与观众见面,那些并没有参加电影节的观众,在看到这些电影后发现…第一届丝路电影节每一个奖项几乎都不存在什么争议。

  

实至名归。

  

真的挺公平的。

  

但饶是如此,这么公平的一个奖项,依旧是名气大于实力。

  

它能被众人所知,是通过各种新闻热度堆砌出来的火。

  

但,丝路电影节并不满足仅仅只是带动一座城市的旅游资源,或者是所谓的“公平公正”。

  

大家真正想做的,是被大众认可、被影视圈认可,具备影响力、公信力的奖项。

  

在这方面来讲,他们任重而道远。

  

所以,前路漫漫,大家还要继续砥砺前行才行。

  

不过,虽然这么说,但丝路电影节的热度却直接开始膨胀,短短一天的时间,预购电影节通票的参与人数已经突破了8万。

  

虽然不知道这8万人里有多少会真正的付钱买票…

  

但至少它已经具备了一块肥沃的土壤。

  

而更令人惊喜的还在后面。

  

这一次,参加创投大会的投资商、片商申请表如同雪花一样飞到了电影节的邮箱之中。

  

仅仅一天,申请表就已经超过了80份。

  

要知道,这还不算西影厂直接邀请的那些大影视投资公司,以及西北圈内部的一些投资人等等。

  

看到这个成绩,包括许鑫在内的所有人心里都踏实了。

  

微信群里,有人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咱们今年的交易额能突破多少啊?”

  

群内一静。

  

没人回答。

  

是啊。

  

去年创投总交易额是1.36亿。

  

这1.36亿的投资,会在这两年内孵化出一批作品,有的会登录院线,有的则会通过各种渠道出现在互联网、电视上面。

  

今年这第一天申请加入的投资方都超过了80位。

  

今年的总交易额会是多少?

  

2亿?

  

3亿?

  

还是说…更高?

  

连许鑫也没法回答这句话。

  

他只是看着手机,怔怔的出了神。

  

这条金丝带…

  

会飞多远呢?

  

会不会像鸟儿一样?

  

飞向高空。

  

有朝一日…杀死那只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