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大秦五年规划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7370 2024-07-16 17:10

  

“再有才学,再为智慧。”

  

“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对于那个韩非,焰灵姬当然也了解他是谁,当年的新郑城内,韩国公子韩非——名气很大。

  

尤其成立的流沙,针对韩国夜幕,很是想要有所作为。

  

其后,公子镇杀姬无夜,流沙略有起势,终究…积重难返,再加上白亦非等人的拦阻。

  

一切成空。

  

“焰灵姐姐!”

  

弄玉颇为无言的看了焰灵姐姐一眼。

  

有些人、有些事…不是那般简单。

  

“流沙!”

  

“卫庄他们还是挺安稳的,而且挺明白大势,近几年没有什么大动作。”

  

“重建火雨山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你呢?”

  

“那些百越人真的就扎根南阳郡了?”

  

说道弄玉的事情,周清视线一转,又落在焰灵的身上。

  

“奴家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以后的路他们自己走。”

  

焰灵姬回答的很干脆,自己不可能永远的庇护他们,何况…自己接下来还要操劳修行呢。

  

哪有那个功夫。

  

阮翁仲他们现在也都成长起来了,接下来那些人靠的应该是他,而不是自己这个女子。

  

“江南二十载啊!”

  

于焰灵的回应,周清不住笑道。

  

江南。

  

是他们接下来的停留之地。

  

二十年,不是一个短的时间。

  

“临近新岁,朕…越发觉得时间有些不够用!”

  

兴乐宫。

  

始皇帝嬴政看着面前的帝案,上面摆放的文书奏章越来越多了。

  

临近新岁,每一天自己只睡两三个时辰,虽如此…还是觉得有好多好多的事情需要处理。

  

刚才询问了一下蒙毅,倒是知晓皇弟此刻在府中,而且近来天然居那里又有了崭新的点心、菜肴。

  

这怎么能行?

  

身为先王的子嗣,怎么能够如此惫懒!

  

故而,…一览下方的皇弟,嬴政更为无奈。

  

要说交予皇弟事情,也吩咐许多,比如巡视两大学宫的事情,处理的相当好,一份份文书都从两大学宫传来了。

  

自己实在是看不出来任何遗漏。

  

有这般政事之才,却就知道在府中享受安逸,嬴政…觉得自己这个天子是不是太累了?

  

“陛下这般忙碌,废寝忘食,玄清以为…三公难辞其咎。”

  

皇兄这般操劳,周清自然知道缘由。

  

法术势三者归一,把握二柄,权势在握,虽有三公九卿,仍为…大小要事决断。

  

尤其还在新岁这个关卡,四十二郡、三公九卿大小事务尽皆呈上来,换成自己,早就头大了。

  

三公必须负有责任。

  

“哈哈哈,虽累…朕喜欢这种累。”

  

“朕为天子,本该如此。”

  

嬴政摆摆手,笑语道。

  

这是自己的责任,是属于自己应该做的。

  

虽累,可是观…诸夏四十二郡县、千万之民随着文书而动,那种独属于天子的感觉便是生出。

  

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天子印玺就是如此。

  

“倒是你…,护国学宫抽调百人,中央学宫抽调百五十人,这可是两百多人了。”

  

“调遣入江南,也是不小的手笔。”

  

嬴政停下手中的动作,离开帝座,说道两大学宫的要事。

  

一共两百五十人,占据今岁两大学宫毕业的八份之一。

  

若是按照先前的四十二郡分配比例,江南之地顶多分走两大学宫五十人左右,是不是有点多了。

  

不仅如此,还准备持续三年,也就是七百五十人!

  

“陛下,玄清此举,可是在为大秦锻炼人才。”

  

“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

  

“此意并非表面,而是身为丞相,身为相邦,要有足够的阅历、资历,才能够承担重任。”

  

“江南之地,就是一处相当好的锻炼之地。”

  

“果然将两大学宫最优秀的学员落下关中、中原,玄清反而觉得是一种浪费,治理那些地方,普通的学员就可以做到。”

  

“反而是江南之地、陇西之地,更需要他们。”

  

“果然历练出来,将来必然成栋梁之才!”

  

周清亦是笑语而应。

  

“郡侯也通名家之论?”

  

闻皇弟此语,道理虽说是那个道理,可…细细思忖,又不是那个道理,颇有点名家的诡辩之术。

  

“莫不玄清所言不对?”

  

周清不予争辩。

  

这个道理很对的嘛。

  

“哈哈哈,算你所言为真。”

  

“算你还知道只定下三年的时间。”

  

嬴政大笑。

  

江南之地,三年七百五十人,两大学宫还是有这个力量的,大秦原有的疆域内,所需学员不算多。

  

主要为山东诸国旧地,那里才是急需学宫学员所在。

  

“陛下,数月来,诸般文武军政要事,当已有定论,策略,何以近日来还这般操劳?”

  

指着上首案上明显增多的文书。

  

周清也是有些奇异。

  

临近新岁,自然大事很多。

  

可…大事、要事是不一样的。

  

“修筑驰道!”

  

“币值革新!”

  

“疏通诸夏沟渠!”

  

“整修诸夏水利!”

  

“制式文字!”

  

“田亩整顿!”

  

“军备整顿!”

  

“长城!”

  

“陇西!”

  

“匈奴!”

  

“诸子百家!”

  

一桩桩,一件件,始皇帝嬴政清晰的将其一一道出。

  

每一件事都包含许多方面,比如修筑驰道,由着水石的存在,虽说方便许多,可…开拓诸夏各地主要驰道,非数十年之功不可。

  

若是将驰道从诸郡到县域、乡里,怕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比如疏浚漕渠,战国大争之世以来,诸国兴盛不已,盛者,自然有力量,整顿沟渠。

  

弱者,则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财力。

  

根据大田令郑国所言,盘整诸夏水系脉络,实则…诸夏沟渠完全可以大体贯通。

  

在表面贯通的基础上,还可以给予细化,更加良好的令沟渠灌溉利于万千田亩,令民众安居乐业,耕种欢悦。

  

中原之地的鸿沟,连通楚国云梦泽,绵延千百里。

  

沟通震泽与江水的沟渠,沟通江南百越的沟渠,齐地沟通菑水与济水的沟渠,魏地西门豹治邺时开凿的邺地引河十二条水渠…。

  

秦国之内更多。

  

更别说江南之地,水系更多,沟渠只会更多。

  

比如币制之事,还是皇弟提议的,收拢诸郡铸币之权,统一咸阳铸币,好处虽多,可懂得人不多。

  

一件件大事的纲要的确落下。

  

具体细节却又出现了,大秦现在的力量是有限的,而诸夏之地需要盘整的却是无限。

  

那就是头痛之事。

  

“有闻陛下已经令国府拿出从明岁开始的五年规划?”

  

皇兄所语诸般大事,周清自然都知道,而且大部分都参与过,大致方略都已经定下。

  

倒是又想起一件事,为之一乐。

  

看来一些东西的好坏利弊,不用自己多说,咸阳这里许多人都可以分辨出来,定下具体的规划。

  

以免无序拓展。

  

到时候,直接奖惩有序。

  

也有了凭借!

  

“郡侯当年在四郡设立的三年规划、五年规划,朕以为很好。”

  

“先前所语许多事情,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和章程立下,甚为不妥。”

  

“果然立下时间章程,一切有序可寻。”

  

“到期完不成,朕不会轻饶。”

  

嬴政颔首。

  

一如刚才所言那么多文武军政大事,拿疏通诸夏沟渠来说,五年之内,必须将山东诸国旧地的所有固有沟渠疏通,以为所用。

  

再一个五年,则是细化到县域、乡里。

  

如此,就甚好。

  

“当这般。”

  

对于规划好的事情完不成,自然要有罪责落下。

  

“郡侯。”

  

“明岁起,朕…打算令扶苏入江南,以为磨砺,如何?”

  

自上首走下,行至皇弟身侧,嬴政话锋一转,落在另一件事情上,声音不自觉轻缓许多。

  

“入江南?”

  

“这…,陛下这是准备将扶苏公子落在火架上呐。”

  

周清讶然。

  

而后明悟皇兄之意。

  

而且,不得不说,皇兄对于扶苏还是有些看好的,尽管暂时没有太子落下,然扶苏作为公子之首。

  

已然受到极大的关注。

  

在其余公子没有成长起来之前,扶苏应该表现出更为优越的能力,更为强大的能力。

  

入江南!

  

在自己麾下,若是落在一些人眼中,可能会当作一个讯号,比如扶苏要被立为太子的讯号。

  

而在一些人眼中,则是一个机会。

  

对于扶苏更是危机!

  

危险和机遇并存。

  

经过考验,说不得就会有很大的好处落下。

  

果然令自己和陛下失望,那就不太好了。

  

“身为朕的儿子。”

  

“那个位置…不是谁都可以坐上的。”

  

“扶苏,现在他还没有那个能力。”

  

嬴政轻叹一口气。

  

对于扶苏,自己是喜爱的,正是因为喜爱,才寄予很高的希望。

  

然而,扶苏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尽管他做的已经很好了,自己也知道扶苏想要做的更好。

  

“陛下…,可有什么需要玄清做的?”

  

将扶苏落在江南。

  

自己定然要给予关注的。

  

如何一个度,皇兄还是要说说比较好。

  

“除却生死之间,一应无需理会。”

  

嬴政看向皇弟,落下一言。

  

扶苏的道路,比起当年自己的道路好走多了,果然这般都走不出来,那就真的令自己失望了。

  

“玄清明白。”

  

周清颔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