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秦时小说家

第三零三八章 一法御万物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10520 2024-07-16 17:10

  

随机推荐:

  

朝会!

  

自从坐镇江南之后,咸阳这里鲜少前来,朝会自然也少参与,大朝会更是几乎没有。

  

兴乐宫内,与列文武。

  

灯烛明耀,礼仪…尚可。

  

陛下未前来,彼此都在小声言语,小声说着什么,多有目光落于身上,周清看过去,浅浅一笑。

  

继而。

  

静坐案后,静静品茶。

  

诸夏的事情,有他们足以。

  

这一次入咸阳,也没有料到会发生那样的事情,言语灾劫,实则…不为很大。

  

却也非短时间可以快速处理。

  

原本来的路上,焰灵她们所言待在咸阳好好转一转,四周也好好走一走,眼下…没有合适机会。

  

只有等一等了。

  

禁法领域!

  

行入咸阳宫,就能够感觉到那股力量,那股无处不在的力量,那股对于一体三元压制极强的力量。

  

尤其是以灵觉通达天地,妙悟虚空,踏足悟虚的存在,压制力更强了。

  

诸夏间,九层九以上的道者,是那条路破开枷锁,更进一步的,悟虚而返,灵空幻灭。

  

禁法领域之下,稍有所动,便是极强的镇压之下。

  

想要调动一二力量,根本不可能。

  

唯有尽可能的收拢本源,收敛灵觉!

  

打磨肉身,以窥虚空,稍稍好一些,诸般力量皆在筋骨脏腑血脉之中,灵觉稍逊,纵然有莫大之力,不为牵引莫大天地元气动静,也不为极强的压制。

  

人皇的手段。

  

禹王的手笔。

  

星辰古约。

  

心有所动,要给于推演,觉周身蠢蠢欲动的莫大压力,摇头一笑,找一个合适机会再推演吧。

  

思绪刚落,周身的禁法领域之力更强了。

  

若所想,耳边…已经传来熟悉的给事中之言。

  

陛下来了。

  

文武群臣皆行礼,周清亦是起身,亦是一礼。

  

这般感觉…多有新鲜。

  

皇兄。

  

他的行事作风还是那般干脆,将帝国的其余事简单说道,大体吩咐下去,话锋一转,落于昨儿的大事。

  

国府李斯出列,语道此刻所掌握的诸般讯息。

  

其余行署之人,也彼此补充着。

  

大田令郑国,他还是大田令。

  

年岁也老了,苍老的厉害,听芊红说过,大田令多年来鲜少闲暇,多率人行走帝国诸郡之地,布置一处处合适的水利沟渠,完善水利。

  

亲力亲为,精力损耗极大。

  

昨晚上的兴乐宫,并无见到大田令,此刻…他主动请缨,希望率领人手行走关中受灾之地,尽可能挽回损失。

  

陛下,给于应允。

  

关中、咸阳遭劫,稳定秩序为上,没有安稳之力,欲要将诸地快速抚平…要多花数倍工夫。

  

郡县之力的调动。

  

常平仓的开放。

  

医者的调集。

  

各种相关所需之物的抽调。

  

一桩桩、一件件,随君臣讨论,逐步成型,逐步成条理,一一吩咐有司施为。

  

江南的物资调动,也在其中,国府行署会有专门对接。

  

大事!

  

小事!

  

事情已经发生了,需要的是解决。

  

解决。

  

并不难。

  

何况,还是关中咸阳之地,这里的帝国力量调动是最强的,也是最有力的。

  

朝会。

  

持续一个半时辰方才结束,救灾的各项方略大体定下,巨细之处,需要国府各大行署变化而动。

  

“郡侯久在江南,久在仙山之地,今日朝会,可有觉无聊、繁琐?”

  

临近巳正。

  

兴乐宫偏殿之内,一尊尊铜鼎火炉散发源源不断的热意,早已将此地充盈。

  

踏入其中,暖意环绕全身上下。

  

朝会结束,文武有司各有其职。

  

嬴政行至此地,一边舒展着筋骨,一边言谈笑语,郡侯在江南总督府…多闲暇自在。

  

政事堂的事情,也多交给白芊红处理。

  

平日里,多有修行。

  

多有闲暇。

  

海域仙山之时,更是离开了江南多年。

  

咸阳!

  

朝堂!

  

朝会!

  

郡侯想来有些陌生。

  

于诸子百家之道,于郡侯的修行,也有了解,今早朝会商讨的诸般事,于郡侯的道理而言,皆小!

  

红尘俗世,浩浩天道。

  

相对比?

  

“无聊、繁琐并无,唯有…一些感怀。”

  

“今早的朝会,玄清不自觉想起当年许多人,还有许多事情,十多年前的朝会上,许多人…玄清都可叫出他们的名!”

  

“如今,朝会上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帝国!”

  

“需要他们的前辈,也需要他们,将来他们的后辈…也会如此。”

  

坐于一张案后,看向不远处的陛下,周清摇摇头。

  

入世,也是修行。

  

关中出现那样的灾劫,就如同修行出现了障碍,出现了难关,需要给于完善、尽善、尽美的解决。

  

解决之后,再有发生那样的事情,处理起来,就会轻便,就会轻松,就会心中有底。

  

修行的麻烦解决掉,以后再遇到,同样可以轻易跨过去,修行也就精进了。

  

修行,也是不住解决一个个难题,揭开道之本源表面的层层拦阻,最终得窥本源!

  

红尘俗世!

  

如果也可以将一个个问题完美妥善的解决,那么,帝国会越来越好,也会越来越强。

  

人人如龙。

  

上德不德。

  

就不远了。

  

那也是得道!

  

当年在咸阳宫,已经多多体验,现在再体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有不一样的体悟。

  

这一次前来咸阳,会有所得。

  

修行!

  

也当进益。

  

“哈哈,郡侯的这般感受,朕近年来,也有相似之感。”

  

“也许是朕多在咸阳的缘故,所感不为强。”

  

“庙朝文武群臣,有些人老了,有些人精力不济了,有些人不足以胜任了,有些人心思不若当年了…。”

  

“后进之辈,多良才!”

  

“朕近年来提拔了不少,入心不少。”

  

“每一次将那些文武臣子更换之后,朕…都会更加用心用力的处理朝政诸务!”

  

“朕将那些人更换的根本缘由,是那些人不足以胜任了。”

  

“朕!”

  

“朕为天子,统御帝国诸事,是否也有些不足胜任了?朕…不好说,朕唯有尽力!”

  

“朕不敢有丝毫放松。”

  

“不敢有丝毫大意!”

  

“朕对文武臣子有那般要求,朕更要做到,还要做得更好!”

  

“倘若朕因年岁有长,便懈怠政事,朕…对不起太多人。”

  

“如今的庙朝上,郡侯还能看到一些熟悉之人,再有十年,怕是更少了。”

  

“喝茶!”

  

“说起茶叶之事,近年来诸夏间出现的茶叶太多太多,尤其是江南诸郡产出的茶叶,更多了。”

  

“关于茶叶的书籍也有很多,朕闲暇也有一观,颇有趣!”

  

“一份份茶叶,诸郡各有所献。”

  

“阳滋那孩子游玩诸夏之地,也有带回来一些她喜欢喝的茶叶。”

  

“这杯茶…是云梦君山之地产出的茶叶,色泽偏黄,白毫细微,朕喝着很不错。”

  

“郡侯可有尝过?”

  

“滋味如何?”

  

坐于上首,嬴政笑语。

  

有郡侯在身边,诸般事说着都会轻松一些,郡侯感怀如今的庙朝文武群臣,那是多年不在咸阳的缘故。

  

庙朝的臣子。

  

每岁都有更替。

  

有些人,年岁越来越大,坐在那个位置上,处理诸事越来越力不从心,自然要替换掉。

  

有些人,年岁尚可,坐在那个位置上久了,就没有一开始的精进干练之心了。

  

有些人,坐在那个位置上,受到的诱惑大了许多,承受不了,便是替换了。

  

替换了那些人,自然要找一些人代替。

  

就如同咸阳宫内的碧波水域,一直都是活水,才能一直那般清澈,一直那般适合鱼儿的生长。

  

若是四周封闭,任由水域长存,那么…等待那片水域的就是终结,存于其内的鱼儿…也只有一条路。

  

世间之事,道理相同。

  

每一次处理那些事,于己身,也是莫大的警醒。

  

他们的过错和不足,自己可以看到,可以给于解决,自己的过错和不足…谁来知会呢?

  

近年来,诸郡之地上呈的文书中,喜事越来越多,那些…是应该有的,是预料之中的。

  

但…问题之事越来越少,是都解决了?

  

还是别的缘故?

  

可以猜出来,解决就有些难了。

  

故而!

  

庙朝文武群臣的更替很有必要,中枢有力量,有表率,才能够诸郡、诸县之地行之。

  

若然中枢都做不到勤政,何谈诸郡各地?

  

也是为此。

  

自己需要多多出咸阳,亲自前往诸郡之地以观帝国各项策略的情形,是否真的施行!

  

施行的效果如何!

  

郡侯的感怀,人事无常。

  

庙朝之内,当无常。

  

历经那段岁月,再观如今的庙朝,似乎…的确令人感怀。

  

当年,举国大战郑国渠,群臣文武皆有力,后来…蓄势准备东出一天下,亦是齐心合力。

  

一天下。

  

更为如此。

  

一天下之后,帝国定下!

  

一切崭新。

  

一切开始不一样了。

  

有些人在一天下之时的所作所为甚好,一天下之后,就失去那般勇猛精进之心。

  

觉得一天下就功成圆满了。

  

帝国就能长治久安了。

  

就开始醉心享乐了。

  

不妥。

  

随心言谈,取过侍女捧来的茶水,轻嗅茶香,熟悉的气息,看向郡侯,轻抿一口。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将一些人更替掉,陛下的心思也非容易。”

  

“君山的黄茶!”

  

“是这种茶!”

  

“仙山之地,玄清品鉴过,此茶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叶底嫩黄匀亮,难得的茶中珍品。”

  

“前来咸阳的路上,玄清品尝了数十种崭新茶水,那些茶尚未真正完善炮制,想来咸阳宫难有。”

  

“过两日,等阳滋她们回来了,请陛下一品!”

  

皇兄所言之意,自己明白。

  

一些人需要更换。

  

一些人的事情,自己也有所知。

  

一天下有成,帝国立下,并非意味享乐的时间到了,若有此心,更替不远。

  

看着手中茶盏,一眼认出来历。

  

自己尝过。

  

是君山的黄茶,银针一根根的竖在杯盏中,茶香四溢,难得的好茶,以前并不存在。

  

也是近年来的新茶。

  

“《吕氏春秋》!”

  

“文信侯政事之才,朕是佩服的。”

  

“他…已经去了多年。”

  

“那部书…也有可取之处,朕近年来,也有一读,也有受益。”

  

“《商君书》!”

  

“朕多年来也是在读。”

  

“韩非先生的书,朕一直在读!”

  

“如这茶水,每一种都有独到之处。”

  

“这杯君山黄茶,在所有的黄茶中,应该是顶尖的了,在绿茶之中就非如此,还有一些黑茶、白茶…。”

  

“郡侯,你说有没有一种茶水可以兼有所有茶水滋味的?”

  

郡侯所言的那八个字,出自《吕氏春秋》!

  

那部书,自己读了很多遍。

  

那部书…内蕴文信侯吕不韦的治世政事真意,那部书杂糅诸子百家的精要。

  

诸子百家的道理,都可在其中找到。

  

而后,以一种道理,给于贯通!

  

昔年。

  

那般道理不合心,那部书也就简单翻阅翻阅。

  

一天下之后,觉诸夏间的事情繁多,遇到的各种事情也越来越多,便是再次翻阅了。

  

有所得。

  

《商君书》!

  

自幼就读的书,也是为此,当初对于《吕氏春秋》不为入心,一天下之后,这部书也有了一些不足!

  

不只是一天下之后,才发现的,而是当初就有发现,在一天下之前就有所觉。

  

韩非先生的书,自己读的最多,取其真意也是最多。

  

韩非先生的书,将商君的真意兼收许多,又有所长,只是…近年来,有觉不足够。

  

很像手中的君山黄茶!

  

也如郡侯此刻所言,天下间还有另外一些滋味不错的茶水。

  

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茶叶呢?

  

“有!”

  

“有那样的茶叶,也有那样的茶水!”

  

周清笑语看过去,给于肯定回答。

  

“有?”

  

“真有!”

  

“果然有!”

  

“快快道来!”

  

闻此,嬴政神色一怔,郡侯所应这般快?

  

真有那般的茶水?

  

是自己所想的那种茶水?

  

忙放下手中杯盏,万分期待的看过去,郡侯…会有什么答案?

  

“虽有,难为!”

  

“陛下确定要听?”

  

周清再次品饮一口茶水。

  

“难为?”

  

“如何难为?”

  

“郡侯快快道来!”

  

是否难为另说,若有那样的茶水,当得一听,当得一品,说不得就有一条更好的道路出现。

  

嬴政念叨一声,再次催促。

  

放下手中杯盏,周清自案后起身,有些事情…其实陛下不知道那个结果更好。

  

知道了。

  

反倒有可能平添烦恼。

  

欲以一法治万世,欲以一法御万物!

  

落于修行,那就是一法统万法,一法生万法!

  

存不存在那样的法?

  

自然存在。

  

一直都存在。

  

红尘俗世之道,亦在天地之间,自然也有那样的道理可以施为,虽有,也…只是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