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零四章 与有荣焉(新年好)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7822 2024-07-16 17:10

  

“师兄说笑了。”

  

“先前丽儿还在和大王言语,待燕国献降之后,将师兄从燕国调遣入咸阳,也好方便你我师兄妹二人闲时闲谈。”

  

“现在却是难矣。”

  

如若自己最开始入宫的时候,或许,有离开的机会,自己绝不会放过的。

  

然则,一晃多年,秦宫这里也已经不知不觉成为自己另一个安稳所在,这里…有着爱护自己的大王,有着令自己宽慰的阳滋、高儿。

  

这个时候,自己要是离去,阳滋与高儿该如何?

  

留下他们两个孤零零的在后宫内,公孙丽自觉做不到,而天明现在已经长大了,再加上荆师兄同韩申师兄的渊源,自己很放心。

  

“…,师妹请放心,三日后便是大朝会,期时无论咸阳宫内发生何事,都会有人在这里接应天明出咸阳宫的,师妹只需要将天明带来这里便可以了。”

  

“师妹,那时…这里只有你一个人了,你要好好的照顾自己。”

  

“秦王嬴政我虽不喜,可他对你之心,数年来,诸夏间也有传闻。”

  

韩申陷入浅浅的沉默,前来的时候,心中想着有许多事情要和师妹说,如今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实在是…一生之遗憾。

  

自己是看着师妹长大的,碍于大师兄的缘故,一直对于荆轲师弟和丽师妹很严酷,将自己那颗心封锁久矣,一直到如今,仍旧在封锁之中。

  

想要解开,脑海中却是闪过诸多画面。

  

今生如此,自己和丽师妹之间,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自己能做的,也不多了,既然托付自己将天明送出咸阳宫,此事…自己一定会做好的。

  

“师兄,多谢。”

  

“咸阳之外,我能够信任的也只有你了,天明也只有交到你手中,丽儿才会心安。”

  

公孙丽面上微微一笑,对于韩申师兄的承诺,自己一直都是很相信的,自小如此,师兄从没有让自己失望过,以前如此,接下来也是如此。

  

“师妹,传闻中,山东游侠有谋划刺杀秦王嬴政,果然被他们得手,你…期时当如何?”

  

咸阳宫内,有着秦王嬴政在,丽师妹可以安稳无虞,若然五日后,嬴政死在自己剑下,咸阳必然大乱,自己怕是也难以离开咸阳宫。

  

心有所感,别样随意一问。

  

“这…,师兄。”

  

“如今诸夏间,秦国有足够的实力一天下,一匡诸夏,则庶民安康,战乱不显,韩国旧土与赵国之土尽皆如此,已然归于安稳。”

  

“而今,唯有大王能够做到这一点,能够给予诸夏万民安泰之生活,丽儿不能够拦阻那些游侠刺杀大王,可丽儿能做的也只有陪伴在大王身边。”

  

听师兄此问,公孙丽不由的也是陷入沉默,数年前,残剑与飞雪两位好友,入咸阳宫,刺杀大王,差点功成,碍于自己的缘故,大王饶恕了他们。

  

可自己知道,山东诸国中,还有很多人想要刺杀大王。

  

然…现在的大秦少不了大王,秦国少不了大王,诸夏也少不了大王,待在大王身边数年前,往昔漂浮无根、未曾一日安稳远去。

  

大王能够给予自己这般的感觉,同样也能够给予诸夏间更多的人这般感觉。

  

自己不能够阻挡山东游侠刺杀大王,自己能做的也只能够尽可能陪伴在大王身边,或许以后的日子很艰难,但自己不后悔。

  

“师妹。”

  

“你…,你还是那般的善良,水里中来,火里中去,你我能做的只能由命运决定了。”

  

韩申苦笑一声,心间深处,百感交集,轻叹一声,没有多言。

  

有些事情,的确非他们二人所能够决定。

  

自己纵然现在离去,接下来刺杀嬴政的人也会很多很多。

  

况且,自己现在身上背负整个燕国的生死,嬴政死,燕国万民生。

  

“师兄,以后天明跟在你身边,你要好好的教导他,他的身世…,丽儿真的不希望他知道他自己的身世,如果师兄你真的要告诉他。”

  

“那就等天明长大之后,师兄,你可能答应我?”

  

待在荆轲师兄身边,自己是甜蜜的、是开心的,是无忧无虑的。

  

可是,待在大王身边,自己是安心的、是安稳的、是无忧无虑的、是尊贵的…,大王对自己的心,自己明悟,终究天明是自己心中牵挂。

  

美眸掠过一丝久远的回忆,都已经太远了,轻柔的舒缓一口气,目光直视身前的师兄。

  

“师妹,我答应你!”

  

韩申也只能够这般承诺。

  

“师兄,你今日却是于我宽容了许多,丽儿有些惶恐。”

  

“你是否觉得丽儿辜负大父的期望,有负于荆轲师兄,更有负于天明?”

  

不知为何,公孙丽觉得今日的韩申师兄怪怪的,说不上来的一股怪异之感,去岁邯郸的时候,这些话题说出来,韩申师兄早就拂袖离去,不再理会自己了。

  

今日,却还在这里听自己说这些,岂不怪哉。

  

一时间,盛装的容颜上,掠过一丝自嘲,自己的一生真是辜负许多人期望。

  

大父希望自己成长起来,为卫国效力,好早一日助力卫元君脱离秦国掌控,使得卫国恢复往昔盛况。

  

荆轲师兄希望自己一直待在他身后,生儿育女,安稳生活就足够了。

  

天明希望自己能够顺他所为,在咸阳宫内学习诸般,成为最出色的大秦公子。

  

彼此相互冲突,至今睡梦中,不敢面对一些熟悉的身影。

  

“师妹,师尊与荆师弟早去,他们所希望的怕也是师妹你好好的生活在诸夏间,安稳无忧的生活在诸夏间。”

  

“咸阳宫这里虽非所愿,若然当初不是师兄无能,师妹也不至于进入咸阳宫,真论起来,师兄当为祸首也。”

  

韩申摇摇头,战国乱国,师妹这样的女子,如果待在自己身边,只会吃更多的哭,还有天明也是一样,那件事后,师妹入宫,一切迥然不同。

  

“师兄,也许这就是昊天的指引。”

  

公孙丽亦是摇头轻笑。

  

“也许吧。”

  

韩申只得叹息。

  

咸阳宫前殿所在,那里是秦王政处理军政要务,与休闲练剑所在。

  

昨日,秦廷首席剑术教师盖聂先生归来,秦王政欢喜,便是于巳时以后,在花园内持剑舞动,长剑在手,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有些艰难,然秦王政还是坚持了下去。

  

“盖聂先生所言,旧韩与赵国的诸多世族都汇聚在临淄之城,令的那临淄都陡然热闹繁华许多,寡人还真是有些羡慕。”

  

将一套熟悉的剑招舞动完毕,旁侧自有侍者近前,接下长剑,献上云锦、茶水之物,秦王政简单擦拭汗水,闻盖聂先生旁侧所言,轻言一语。

  

齐国倒是好手段,秦国将韩国、赵国攻灭,其内逃走的世族很多很多,一同带走的财货之物更不必说,如今,都便宜了齐国。

  

秦国虽得也不少,然那些人的做法,令秦王政相当不满意。

  

“待一天下大势,一切自然如初。”

  

持剑立于一旁,闻秦王政之语,盖聂神色平静的给予回应。

  

“大王。”

  

忽而,盖聂之言刚落,便是有一位衣着干练的黑红劲装男子出现在秦王政身侧,躬身拱手一礼。

  

“如何?”

  

瞥了那人一眼,秦王政说道。

  

“已然出现。”

  

“是否将其擒拿?

  

黑红劲装男子简单而应。

  

“不必,他自然会来送死。”

  

秦王政轻轻一笑,摆摆手,没有继续说什么,那人也随之消失不见。

  

立于旁侧的盖聂看着这一幕,于那黑红劲装男子的身份有些诧异,记得先前的咸阳宫内,并未有那般人的存在。

  

灵觉扩散,花园的四周,还有不少气息不弱的人,莫不是自己不在咸阳的时候,大王又有了什么新动作?

  

“大王,听闻数日后大朝会开启,燕国会有使者献礼为降?”

  

有感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大事,盖聂一双明眸微微眯起,看向秦王政。

  

“不错,自大秦东出以来,韩国虽有献降之举,奈何这个机会被韩王安自己放弃了,既然不愿意献降,那就只有一个下场了。”

  

“燕国如此识趣,寡人自然要给予足够的礼遇,如此,方能彰显大秦仁礼宽厚之心。”

  

秦王政笑语,并未隐瞒此事,况且此事也不是什么秘密。

  

“大王,盖聂曾在燕国待了不短的时间,燕国上下,仍有数十万大军与不俗的国力,此次献降,怕是拖延之策。”

  

盖聂颔首,随即又语。

  

“拖延之策?”

  

“无妨,王翦大军早已经驻扎在易水,燕国若安稳的献降,则一切无忧。”

  

“果然和旧韩一样,大秦铁骑并非摆设。”

  

秦王政口中喃喃一语,并不在意燕国是否真的献降。

  

“果然可以不费刀兵拿下燕国,堪为上佳之事。”

  

盖聂再次而应。

  

心间深处,也却是希望燕国可以真正的献降,而非在献降的时候,出那般不智的点子。

  

“韩兄要将一身所学流传后世?”

  

咸阳西城的使馆之内,近几日一直在休养生息的宋如意百无聊赖的看向韩申,此刻正静坐在一张条案身后,持笔在一卷布帛上书写着什么。

  

或有奇特的图形,或有一连串的文字,韩申没有避讳,故而宋如意也知道,那是韩申正在将其一身所学完全留下来。

  

“熔炼百家之学有得,有人会用到的。”

  

一身常服着体的韩申微微一笑,自己虽死,可天明从咸阳宫内出来,是一个好消息,而行走在外,天明也是需要这般的手段。

  

自己所修颇为驳杂,有《鹄落剑法》,也有师尊公孙羽所传的《血影》剑法,也有墨家的功法,也有农家的功法,均是不俗。

  

天明那孩子自己从小见过,筋骨不俗,若然习武,绝对进境很快,将自己所留诸般一一学之,臻至化神绝颠不难。

  

这个层次,行走诸夏,自保无虞,自己也可放心,也不算辜负丽儿所托。

  

“哦,莫不韩兄已经找好了传人?”

  

宋如意诧异。

  

“他…算是吧。”

  

韩申哑然一笑,天明是荆师弟的子嗣,从这一点来看,自己的一切留给他,也算是传人。

  

“真好。”

  

宋如意赞叹一语。

  

“嗯,他…怎么又来了?”

  

韩申语落,执笔正要继续留下一身所得,旋即,剑眉挑动,灵觉扩散,使馆之内,秦廷丞相李斯竟是又来了,今日距离大朝会还有两日的。

  

“嗯?”

  

宋如意奇异,正欲多问,房门之外,已然有侍者前来通禀。

  

“哈哈,倒是叨扰使者了。”

  

“李斯前来,所为一事,燕国要割地、献人、请和,是否有已经拟定的合约国书?”

  

“若然拟定完毕,则两日大朝会后觐见大王完毕,一切可定,不知如何?”

  

李斯拱手一礼,笑着看向面前二人,此行乃是一问盟约国书之事。

  

有了燕王亲自落下的盟约国书,一切事情才能够顺利进行,否则,一面之词,颇有些不稳当。

  

“这个…,丞相多虑了,燕国为弱小邦国,大朝会之时,只消秦王一诺,燕国自请附属之国,为秦国之臣,余地也等同秦国郡县。”

  

“则万事定矣!”

  

“果然燕国先行立下盟约国书,倒是有碍秦王遗泽降下也。”

  

韩申心中也是一动,此事…却是忽视许多,此行前来咸阳,所带来的是献降国书,而非更进一步的盟约附属之国国书。

  

但…从献降国书而观,后者的确需要的。

  

转瞬之间,心中有感,直接近前一步,摇摇头,颇为慎重的回应着。

  

“哦,使者之言,是否只要保得燕国社稷并王室尊贵,则秦国与燕国的君臣盟约可成?”

  

李斯面上笑意如旧,看不出什么一样。

  

“却如此,不知秦王欲给燕国留下多少土地?”

  

韩申略有思忖,亦是一言,旁侧宋如意静观,于这等之事,非自己所擅长。

  

“不知燕王欲要留下多少土地?”

  

李斯反问。

  

“哈哈,丞相岂非说笑也?”

  

“秦国强大,燕国弱小,这等之事,燕国其能做主?”

  

一丝浅浅的冷笑之音回旋,韩申佯装不悦的看向李斯。

  

“如此,待大朝会之后,再行商榷此事也不迟。”

  

李斯又是一笑,这等事情,也非自己能够做主,不过…现在看来,燕国献降的诚意的确很足,待大朝会后,燕国献降彻底定下。

  

便是中枢诸人大功,与有荣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