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笛赋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4932 2024-07-16 17:10

  

“数年前,桂陵之城,玄清所语,我们或许还会再见,今日果然!”

  

总督府邸的前厅所在,一切诸般都已经准备完毕,宽大的红木条案陈列,其上早已置精致的点心、瓜果,厅中不远处更有小火炉蒸腾茶水。

  

厅前院落,看着面前的灰衣老者,须发尽皆如雪,虽如此,精气神可窥旺盛,三元一体,以其人此刻的境界,当可一窥玄关。

  

所修为儒家浩然正气,心性可入,否则,断然不可能修成浩然正气。

  

“机缘所致!”

  

见面前俊逸男子,宋玉心间深处又是感叹。

  

此人实在是年轻至极,根据诸夏传闻,如今的玄清子不过刚过二十罢了,相较之其人此刻的境界,一生不过刚刚开始罢了。

  

世俗之中,位极人臣,一举一动,对秦王嬴政有莫大的影响力,对诸夏也有莫大的影响力。

  

于道途之上,几近巅峰,诸夏难以有人与之论道,这才是真正的乾坤相合,再一次的慨叹,拱手一礼。

  

数年前,桂陵之城,二人之间,只是浅浅的交谈,并不算投机,那个时候,秦国已然表现出东出之意。

  

现在,秦国正在大力东出。

  

韩国、赵国不存,目下,正在攻魏,世事变幻还真是快。

  

“天道之下,从无机缘之事。”

  

“万事万物,都是必然,请!”

  

周清微微一笑,对着宋玉深深看了一眼,其身后只有两个随侍童子,并无其余之人,语落,身躯微侧,迎其入内。

  

“当初在桂陵之城,玄清有幸一览先生同墨家高渐离、赵国旷修合奏之《清徵》,令玄清颇开眼界。”

  

“近日来,云梦之地,颇有所传《笛赋》,为先生感叹燕国使者刺秦所作,玄清闻之,颇为好奇。”

  

“玄清虽不通音律,但一观赋文,却觉得先生对燕国这位刺秦使者,很是欣赏,将其行化作天地间崇高之玉竹。”

  

“难道先生觉得韩申此举很是壮阔?”

  

归于上首,随意而坐,身侧云舒随侍,芊红亦是在列,坐于厅内一隅,不言不发,自顾自的品味点心瓜果。

  

《笛赋》。

  

是近月来流传在南阳、云梦之地的一篇赋文,内容很是哀婉,很有些伤感之意,加上是楚人宋玉所做,是故传开的很快。

  

再加上又有传是宋玉为燕国使者刺秦所作,更是引得山东诸国之人传阅,周清有兴趣,也是在前几天扫了一眼。

  

宋玉,的确有些才华,据闻,年轻时候,更是容貌俊美非凡,如今老矣,倒是不显。

  

“一时有感,闲趣之作,焉得令玄清子这般深意。”

  

“《笛赋》却为在下听闻燕国使者韩申刺秦之后所作,其行却为壮阔,此举却为悲壮,千年以来,鲜少有人可比。”

  

闻此语,宋玉神容未改,只是浅浅一笑。

  

《笛赋》之言,万人阅览之,有万人之意。

  

玄清子欲要将此心加在自己身上,并无太大作用,自己早已不理会楚国之事多年,是故,自己为之无感。

  

“《笛赋》之内,有一言,玄清记得很清楚。”

  

“夫奇曲雅乐,所以禁淫也。锦绣黼黻,所以御暴也,缛则泰过。是以檀卿刺郑声,周人伤《北里》也。”

  

“莫不也是闲趣之言?”

  

周清笑语,《笛赋》之内是否有那般深意,对自己来说,并不重要,自己也并非要将些许罪过压在送与身上。

  

而是此人师承楚国芈原,天生的目光中对秦国有敌对之意,这一点着实难以改变,山东诸国诸人口中所传秦国之象。

  

然…又有何人真的前往秦国一观。

  

“芳林皓干,有奇宝兮。博人通明,乐斯道兮。般衍澜漫,终不老兮。双枝间丽,貌甚好兮。八音和调,成禀受兮。”

  

“善善不衰,为世保兮。绝郑之遗,离南楚兮。美风洋洋,而畅茂兮。《嘉乐》悠长,俟贤士兮。《鹿鸣》萋萋,思我友兮。安心隐志,可长久兮。”

  

“此为宋玉之意。”

  

口中语落《笛赋》最后之言,宋玉看着条案侧的侍女进献茶水,朗朗而出,对于燕国使者刺秦事败。

  

的确有些淡淡的失望。

  

可此刻心中之意已经淡化太多了。

  

对于那位使者韩申,着实敬佩,诸夏间,能够有那般勇气的,罕见也,其人所为,乃是一谋己身的诸夏。

  

并非太多杂乱之事,玄清子音落《笛赋》,当随意之谈。

  

“先生这般才略,却未用于楚国,实为楚国之悲也。”

  

“芈原即死之后,诺大的楚地,先生同唐勒、景差三人,好辞而以赋扬名,惜哉,皆祖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周清摇摇头,不再提及《笛赋》之事。

  

楚国本为大国,数百年来一直为大国,一直为强国,奈何…是楚国自身的选择。

  

“这或许就是道家所言的道吧。”

  

宋玉为之沉默。

  

未能承继师尊芈原之意,振兴楚国,是自己的遗憾。

  

可…当年之时,师尊身死,黄歇势大,助力楚国灭鲁之后,权倾朝野,自己未能与之抗衡,被罢黜,无奈他何。

  

这是自己一生的遗憾。

  

流落诸夏,除了能够寄情于歌赋之上,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

  

“先生今日前来南郡,是为了楚南公?”

  

从云舒手中接过茶水,轻抿一口,前面已经说的太多了,也该落在正事上了,能够劳动宋玉亲自前来。

  

诸夏间,有这个面子的人不多。

  

由着芊红之语,加上自己的心意推演,对方之来意,已然窥得一二。

  

“不错。”

  

“南公托在下,向玄清子取回一物。”

  

宋玉亦是品味茶水,舒缓心中悲伤。

  

听上首玄清子之言,拱手一礼,道出来意,没有隐瞒什么,以玄清子此刻的修为境界,那些没有作用。

  

“《黄石天书》?”

  

自己身边,与楚南公有关的东西,也就剩下一个《黄石天书》了,昔年,缘由新郑一战,其人将此书送来。

  

还想要拦阻自己窥得其中玄妙,但无用,自己还是窥探到了,此人心意昭彰,自己甚为不喜,缕缕找寻他的下落,欲要杀之。

  

跑的倒是挺快。

  

闻此,一侧静默不语得白芊红也是好奇的将目光落在宋玉身上,对于宋玉,自己也是好奇的,其人成名诸夏数十年。

  

于百家之中,颇有声望。

  

《黄石天书》!

  

这个东西自己从大人手中阅览过,所得并不深,应该是自己境界未至,鬼谷传闻中,此书内蕴一股奇妙之力,内蕴一股不属于凡俗的力量。

  

能够参悟它,世人才有机会一窥深不可测的天机,获得强大至极的力量,成为诸夏大势的棋手,推动诸夏大势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此书神异,诸夏太平安康的时候不显。

  

大乱之时,大放异彩。

  

楚南公要取回此书,于此…白芊红觉得其心很是清晰了。

  

“不错。”

  

宋玉颔首以对。

  

“楚南公还真是胆怯,既然有胆量谋略于我,何以没有胆量出现在我面前。”

  

“《黄石天书》的秘密,我也已经参悟不少,受益良多,此书的确不俗,纵然合道归元的层次,也可领略其妙。”

  

“想要将其取回,可有等价之物?”

  

周清再次笑语。

  

放下手中酒樽,落于条案之上,单手虚空轻抓,一缕缕别样的金色光华涌动,映照的厅内诸人眼眸微缩。

  

下一刻,一道行质古朴的竹简卷轴出现在手中,灵觉靠近,更是散发一丝丝奇特的道韵,观其,周清嘴角轻扬。

  

想要要回去,当然可以。

  

只要有足够的代价。

  

“在下也只是受托之人。”

  

“南公之言,此物…或许足够取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