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赤侠

288 人祖余韵,人皇遗脉

赤侠 红烧大黑鱼 7856 2024-07-15 16:04

  

“我乃‘千牛卫司仗使世袭左千户’魏昊,途经此地,听闻有人勾结奸邪,鱼肉乡里,特来调查取证。”

  

“魏…魏昊!!!”

  

咚!!

  

几个锦袍客中的一个,当时就跪在了地上:“魏相公!!我要检举!我要揭发!我要将功赎罪——”

  

此人正月里汗涔涔的,显然不是因为吃铜火锅吃得上了火,只见他手脚并用,在地上爬行了几步,到了魏昊跟前,这才又重新叫嚷道:“小的本地五汶县‘三山计史’姜昌,魏相公,小的地位低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小的想要将功赎罪、戴罪立功,魏相公…”

  

“嚯?”

  

有些意外,魏昊好奇地看着姜昌,问道,“其余几个我看都不当一回事,你怎么会有这种反应?”

  

此人吞咽了一口口水,小心翼翼地说道:“小、小的曾在五潮县见识过魏相公的虎威…”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

  

魏昊点了点头,看着姜昌,“你去五潮县做什么?”

  

“小的在县衙中,主要是负责西北三座山的粮仓入库,平日里要是不忙,就跟着朝廷的队伍往来南北捣腾一些货物。小的以前在五潮县,时常采购海产之类。”

  

“泰阳府离东海又不远,你怎么舍近求远?”

  

“本地车马要钱的,这朝廷往来南北的队伍,都是征发的民夫民船,我在县衙盖个章,便能不要钱。再、再有就是汶水也能进入运河,坐船的话,运货也多,能多挣一点儿…”

  

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自己的情况,姜昌有些忐忑,他怎么都想不通,魏昊这个大杀神,怎么会在这里冒出来。

  

这托梦…还真灵验啊!

  

“姜昌!你在做什么,他是假的!什么千牛卫不千牛卫,单枪匹马来了‘姜家沟’,你就是一条龙…”

  

隔空一记耳光,说话之人倒飞出去,直接撞在祠堂正屋的柱梁上。

  

喀嚓!

  

骨裂声传来,“啪”的一下重重地摔落在地,那人直接浑身不得动弹,唯有口鼻还能出气。

  

咯、咯…

  

艰难地吐着血,却没有死。

  

魏昊一招,就将他打得全身瘫痪,脊骨尽断。

  

“这种小把戏想要玩,也要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目光冷冷地扫过几人,魏昊负手而立,对姜昌道,“自己抄录口供。”

  

一张纸突然落在了姜昌面前,纸张落地,姜昌抬头时,便有一支笔悬浮眼前。

  

姜昌一咬牙,提笔就开始趴在地上写。

  

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姜家沟”这些白痴没见过魏昊的生猛,以为他只是寻常壮汉、猛将!

  

狗屁!

  

不是的!

  

完全不是的!

  

姜昌经历过第一次五潮关大战,当时自己就是为数不多跑五潮县赚点儿小钱的“外地客商”,他很清楚那时候的敌我悬殊到了什么程度。

  

遗书都写好了,结果没死!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谁?!

  

后来第二次五潮关大战,大巢州屠龙等等传说,别人都是当神话传说来听,姜昌却坚信,魏昊魏大象,他是可能的。

  

只是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他跟魏大象还能再次产生交集。

  

在姜昌看来,魏大象如何都不会来这穷乡僻壤,他是要考状元做京城相公的,以后,怎么可能会再见呢?

  

然而,时运真是神奇,在这里,他吃着炉火上的火锅,琢磨着接下来的小日子时候,魏昊出现了。

  

不是从天而降,不是从地钻出,就是这么十分突兀又非常合理地,大摇大摆地,从正门走了进来。

  

没有什么好说的,他相信魏大象…的实力!

  

什么权贵承诺,锦衣玉食,狗屁,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就是狗屁!

  

他不想死,就这么简单。

  

身后同样都是姓姜的,或许在他们眼中,自己是犯蠢吧,只是刚见面,只是听说了身份,就仓皇到这种地步,实在是丢人…

  

愚蠢的不是自己!

  

姜昌见识过数以万计的妖魔,一觉醒来,站在城头上,全都是密密麻麻的妖魔尸体。

  

狗大的螃蟹不计其数,然而,无用!

  

这就是魏大象!

  

门外开始聚集了大量的乡亲,正屋内的同族同僚们也开始纷纷说话。

  

明白“大夏千牛卫司仗使世袭左千户”份量的,已经瑟瑟发抖,不停地幻想着更强的权贵来压倒眼前的魏大象。

  

然而幻想只是幻想,精神崩溃的一瞬间,就有人有样学样,扑通跪地,连忙叫道:“卑职姜杲,五、五汶县县衙工房石料仓仓史,同样愿意戴罪立功——”

  

赌一把,死硬到底,兴许问题不大。

  

但这个前提是什么?!

  

是眼前的魏大象对更上头的权贵有忌惮,有敬畏。

  

可地上已经瘫痪了一个,眼瞧着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的模样,这像是有忌惮有敬畏的吗?

  

不存在的事情。

  

魏昊迈过奋笔疾书的姜昌,看着正屋中还在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铜火锅,赞叹道:“真是不错,有冻豆腐,还有羊肉卷,这小日子过得不错啊。”

  

而此时,外头聚集着十几个孩子,最大的一个精瘦,穿着一身单衣,不过裹得还算严实。

  

脚上踩着芦花鞋,瞧着还是北阳府的特产,这让魏昊有些意外。

  

不过刚想起来姜昌说过,他没事儿干就薅大夏朝廷的物流羊毛,也就解释得通。

  

那孩子说是孩子,但一张嘴,却是个公鸭嗓子,显然是到了变声期,年龄估摸着也有十三四岁。

  

比魏昊也没小多少。

  

“大老爷是外地来的钦差么?”

  

这孩子胆大,见了魏昊那身量虽然害怕,却也硬气地开口询问。

  

“我不是钦差。”

  

魏昊直截了当。

  

少年郎眼神抑制不住失望,可看到地上躺着挺尸以及奋笔疾书的两个本家长辈,他顿时又怀揣着希望问道:“那大老爷是来主持公道的吗?”

  

“是又如何,不是又待怎地?”

  

魏昊并非有意为难他,而是他看得出来,这少年的锐气,竟是被消磨掉了。

  

闻所未闻的事情。

  

十三四岁的少年,虚弱的或许极为虚弱,但是勇敢的,却同样极为勇敢。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虚弱还是勇敢的少年,必然有着无比广阔的想象力,这时候的他们,是敢想的。

  

然而,在这个少年人的眼中,看不到敢想。

  

“是…是的话…”少年张嘴想要说什么,忽地后方传来喝骂声,他顿时闭了嘴,赶紧扭头喊道,“娘!”

  

“你个不成器的,俺让你做甚么来的?你便在这里看甚么热闹!”

  

少年耷拉着脑袋,赶紧离开。

  

魏昊心中叹了口气,他母亲并没有做错什么,形势使然,或许他的父亲有过硬气的一幕,但却没有带给家里任何好处。

  

正气如果没有力量来维持、贯彻,并不会产生美好的结果。

  

一个小小的缩影,一个小小的家庭,集合起来,就是一个村,一个县,乃至一个国。

  

五潮县的不同,在于那时候有人站出来,将这些小小的缩影、家庭,重新组织、团结了起来。

  

天生的河沙,如果加入一点粘合剂,便不是一盘散沙。

  

“君子。”

  

“怎么?”

  

“就是觉得这孩子有点可惜,这么多人里面,就他先开了口。我觉得已经难能可贵了。”

  

“但还不够。”

  

魏昊笑了笑,“希望以后他能更进一步吧。说到底,他的不够,跟他自身的关系不大,是这五汶县太黑了一些。”

  

“主持公道真难。”

  

“闻风而动,夹道欢迎…那都是胜利者的特权。小汪,你要明白,很多时候,不是有了‘姜家沟’百姓的支持,才有我们来此行侠仗义。而是我们行侠仗义之后,赢了‘姜家沟’的这个老爷那个举人,他们才会选择支持。不把这正屋里身穿锦袍的脊梁打断,外面穿麻衣踩芦鞋的,是不敢吱声的。更不要请我们吃一顿好的…”

  

言罢,魏昊拿起温好酒壶,缓了缓,泰山东南西北特有的老酒风味,顿时香气扑鼻。

  

这种有类黄酒的老酒,温热之后喝起来暖洋洋的,的确是正月里绝妙佳酿。

  

“狗、狗说话了!”

  

“小狗说话啦!”

  

“那只狗会说话!”

  

“会说话狗!”

  

更多的孩子睁大了眼睛,他们可以畏惧魏昊,但对会说话的狗,还是充满了新奇。

  

修行到如今,汪摘星口吐人言也是不慌,没必要藏着掖着,它可是魏家的客卿,跑阴间那必须是魏大王驾前第一犬!

  

排面,必须的!

  

这一通热闹,让外头捣腾二手消息的村妇们,又重新开始梳理昨晚上的梦。

  

托梦,总得有点印证。

  

魏昊的出现,已经印证了不少,她们何尝不是心中欢喜,想着魏大老爷主持公道。

  

但是依然忐忑,不敢轻易欢呼喧哗,反倒是汪摘星的口吐人言,倒是让她们大为惊诧,首先就认为魏昊不是凡人。

  

有年长者匆匆赶来,多有孩童领路搀扶,可见本地的乡风,是相当不错的,至少孩童的秉性教育,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识文断字,那只是文化教育。

  

老者们到了祠堂正屋,就看到了姜昌在伏地手书自己的罪状,有什么写什么,知道什么写什么。

  

然而神奇的事,不管姜昌写多少字,笔头的墨水一直有,不曾干涸;笔下的纸张,永远都有下一行字的空白地,一直写一直有。

  

神奇的纸笔,自然进一步让人觉得魏昊绝对不是凡人。

  

“听说大老爷是千牛卫的上差?”

  

“魏某并不当差,这世袭左千户的职位,就是拿钱不干事。”

  

“不过要是多管闲事,倒也没几个人能回避拿捏。”

  

几个老者总算还有些见识,有个还曾在北地当过几年兵,知道左千户是个很大的官,放边军,喊一声将军也没什么不妥当的。

  

吃不准魏昊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外边妇女妯娌们之间说什么都有。

  

说魏昊指定是过来惩恶锄奸的,也有说魏昊是走错了路,误入“姜家沟”,说不定一会儿就走…

  

她们并没有真切瞧见正屋里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姜昌这个计史在地上写写画画。

  

姜昌一直就是干写写画画的事儿,如今趴着写,难不成还能比坐着写要少几个字?

  

“大老爷若是主持公道,是要开堂审案,还是怎地?”

  

“老人家,我现在只是在等人。”

  

“等、等人?”

  

山里多积雪,等什么人?

  

魏昊笑了笑,没有解释,他的确是在等人,因为进入祠堂正屋之后,他已经逐渐明白,那类似国运,却又不是国运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祠堂正屋的下方,便是“姜家沟”所在山区的山脉走势核心。

  

如果把山脉比作一条龙的话,那么它就相当于龙脊上的一块脊骨,一个节点,一个核心。

  

地势走向的规律,决定了一处聚落的存在。

  

每一个村庄的发展,从来不是无缘无故突然凭空冒出来的。

  

跟自然禀赋息息相关,水源,耕地,光照,气候…不一而足。

  

魏昊在这里,感知穿透厚厚的泥土层,每穿透三尺,就仿佛穿透了一个朝代;而最下方,便是最为久远的时空。

  

在这里的地层,魏昊感知到了一种原始的野性的生机。

  

同时,这种生机又极为强悍。

  

让魏昊有一种再次面对大巢氏、酆都大帝的感觉。

  

也就是说,那里的地层,曾经是一个人祖、人皇生活过的时代。

  

那么,“东伯侯”的目标,几乎可以确定。

  

就是“汶上”某个人皇、人祖的余韵、遗脉。

  

“汶上”的传说,最有名的人皇、人祖,便是东皇、青帝。

  

“果然,没有什么事情是无缘无故…”

  

把五汶县县城,改造成“东伯侯”的侯府,似乎也就能解释得通。

  

只是如此一来,魏昊便知道,“东伯侯”对这里,不敢说势在必得,但一定会竭尽全力。

  

所以,魏昊对老者说等人,绝非是开个玩笑,而是“东伯侯”的人不得不来。

  

魏昊心中首先有一个判断:接下来要来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再怎么古怪离谱,也必然是“东伯侯”的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