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哲作为一名齐鲁人,他自然知道,除了这南河仿青铜做的很好之外,在齐鲁也有做这一行的,而且做的也十分不错。
陈文哲还知道,潍城仿古铜器的铸造,采用独特的“竖箱翻砂法”法。
这种方法需要经过制模、翻砂铸造、修花整理、焊接、着色等主要工序。
制模,包括制作泥样、石膏样和铅模三个工艺流程;
翻砂铸造,工艺过程复杂,用料讲究;
修花整理,用雕、錾、锉、磨、出光等方法处理铸件,使花纹清晰明快,阴阳有序;
着色,根据原件锈蚀的程度和色彩,施以相应的腐蚀剂和色彩,形象逼真。
潍城仿古铜器表面处理有出土锈、家藏锈、墨漆古、水银浸、金银丝镶嵌和鎏金等独具特色的技法。
其代表作有“长信宫灯”、“毛公鼎”等。
潍城仿古铜铸造技艺有两种,仿制和复制。
仿制要求相对比较简单,复制要求更高,原件的特征、神态,小到一个斑点也要一模一样。
复制的铜器多用于博物馆展览,仿制的铜器主要用于收藏、艺术品摆设等。
潍成仿古青铜器,图纹凹凸感强,经多道工序完成,一般需要经过五个步骤。
一、先用泥塑出青铜器模具,做成石膏模、锡模。
二、用黄流沙土,翻出器件。
三、用液铜进行浇铸,制成半成品铜件。
四、打磨、錾花纹、焊接。
五、用中药水与铜件起反应,生成铜锈,再进行后期手工加工处理。
仿古青铜器制作工艺复杂,光锈色一项就需要用几种中药水上多遍。
经过多道工序后,一件完整的仿古铜器就从历史的尘埃中被艺人们“呼唤”出来。
当然,潍城那边的还不算什么,毕竟不如南河这边有名,而且人家真的是已经做大做强。
陈文哲也想着有一天,他的手艺也能够做大做强。
甚至还有他建立的博物馆,如果单纯依靠他寻找真正的古董,那才能弄到多少?
最起码一些十分有名的宝物,他肯定弄不到手,这样一来,仿制就成为唯一的途径。
而仿制手法,自然要好好学习一下,毕竟已经来到阳洛这边,怎么可以放弃这里的仿古技术?
来到村子里的博物馆,陈文哲发现,这里还真是特别。
甚至可以说,阳洛这边的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非常的特别。
因为这博物馆力展出的所有青铜器,都是工匠自己制作的。
这些“刚出炉”的青铜器,和出土文物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某些外地博物馆,还到这里定制复制品,作为文物的替代品进行展示。
此外,市民在这里还能实地欣赏烟云涧青铜器制作这个“非遗”项目。
对的,这项技术,或者说这项古老的技艺,已成省“非遗”。
现在世人都知道,烟涧村是一个以制作仿古青铜器闻名全国的古老村落。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村制作青铜器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夏、商、周时期,烟涧村一带就被王室列为祭祀的宝地,也是青铜器祭器的烧制地。
附近曾出土夏代的青铜斝(jiǎ)、青铜爵、商代的“子申父己”铜鼎和青铜车等文物。
20世纪60年代,烟涧村开始研究仿古青铜器制作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规模。
如今,仿古青铜器工厂、商店和市场在烟涧村随处可见。
该村生产的青铜器工艺品远销海内外,使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仿古青铜器第一村”。
2011年,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成为南河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里,陈文哲可以现场观看青铜器的制作。
如果是别人观看,也就是看个热闹,但是他看一下,可就能够学到其精髓了。
在古代,青铜铸造工艺主要分合范法和失蜡法两种。
烟涧村的仿古青铜器,采用的是传统的失蜡法。
整个制作过程均为手工操作,要经过16道工序才能完成。
这一次陈文哲可是亲眼看到别人是怎么仿制青铜器的,因为他跟着一名导游,来到一个地下室。
此时地下室之中,工人们正把融化的蜡油,浇灌到一个青铜鼎的模具里,制作成一个个蜡模。
这些模具也是工人们,按照一些古代青铜器制作的。
接下来,在做好的蜡模上覆盖厚厚的石膏,然后送到土制的高炉中加温烧烤。
蜡模融化流出后,再将融化的铜汁浇灌到石膏模具中。
待其冷却后,再去掉外面的石膏壳,一个个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就诞生了。
由于青铜器的制作周期较长,一般需要半个月到20天,普通人来参观时也许只能看到其中某一道工序。
所以,该博物馆在2楼展厅,分别展出了青铜器制作的每一道工序,这可以让所有游客,都可通过它们了解青铜器的制作。
这一点对于陈文哲来说,可是太友好了。
如果这样看一遍,他还能学不到一些东西,那可真是白活了。
此时他也在感慨,这里的人真是专业,因为就算是一些没有多少名声的工人,也可以把仿古青铜器,做的足以“以假乱真”。
刚出炉的青铜器只是毛坯,还得经过打磨、抛光、上蜡、做旧等工序,才能成为成品。
仿古青铜器好看不好看,关键在于做旧。
而做旧这道工序,是各个青铜器工厂最保密的工艺。
现在陈文哲看到的馆内展出的仿古青铜器,都像极了出土文物。
而在这些文物旁边的是什么?居然是阳洛铲。
之前说过这里的特产有唐三彩、仿古青铜器,其实还有就是阳洛铲。
在这里这种铲子叫杨林探铲,解放前阳洛有四家生产探铲的,以杨林生产的质量为最好,故人们称“杨林探铲”。
解放后,阳洛被定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洛阳又是古城,地下遗址、古墓甚多,杨林铁业社生产的探铲,在钻探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铲呈半筒形,上装长木柄,手持下探,深逾20米,钻探锋利,带土量多,出土利,使用方便。
就是这种探铲,在洛阳探出古墓千余座,后推广至全国,还远传到苏联、东欧和亚洲各国。
这什么东西,都怕做的专业了,而只要专业,就肯定能够做大做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