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295章 有一些想法

姑娘她戏多嘴甜 玖拾陆 4418 2024-11-04 13:32

  

翌日,大朝会。

  

因着皇子们入六部观政了,大朝会时,亦会列席。

  

三人立在百官之前,身侧站着伴读。

  

底下的官员都琢磨过,如此列位,其实是特特为了四公子。

  

没有皇子之名,仅仅只是伴读,只怕是大殿的门都站不进来,得往后延到广场上去,但皇上又不愿意让四公子往那么后面站,干脆全一溜儿地给提到前头了。

  

却也只是列席而已。

  

皇上没打算让皇子们对朝事各抒己见,除非是哪一位自觉见解出众,自个儿往中间站。

  

可这几次大朝会下来,还没有哪一位这么出挑。

  

连性格张扬些的朱钰都一动不动,更别说朱茂和朱桓了。

  

各衙门上奏政事,朝臣议政,差不多了,吴公公喊了退朝。

  

百官依次退出大殿,一面往衙门去,一面三三两两地说话。

  

朱茂对几人笑了笑:“我们都不顺路,我先过去刑部了。”

  

与朱桓还算顺路的朱钰面无表情,只视线在朱桓和霍以骁身上转了转。

  

前几个月起,朱钰就觉得,这两人的关系在好转。

  

可能是没有了朱晟那个找事的,各种矛盾少了很多,朱钰时不时不冷不淡刺上两句,朱桓好似都没怎么往心里去。

  

而且,这两人不知道在捣鼓些什么。

  

霍以骁前日没有在户部露面,昨儿倒是来了,夜里却反常地在漱玉宫住下了。

  

更怪的是,朱桓也去了漱玉宫,前后待了快两个时辰。

  

朱钰阴着脸,抬步就走。

  

他得使人探一探,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殿外广场上,闵郝背着手,走路不紧不慢。

  

从两位官员身边经过时,他听见了他们在议论四公子,虽然说得很隐晦,但大致是在猜,皇上可能会在四公子娶妻时让他认祖归宗。

  

闵郝没有凑过去听,亦不参与,但心里还是认同的。

  

以目前的状况看,待温家那姑娘出了孝期,就该是婚期了。

  

其他人也许还弄不清状况,但闵郝有个孙女闵玥在后宫里,消息自比他处多。

  

听说,霍太妃那儿是已经点了头了。

  

也就是说,再一年多,最多两年…

  

再往后,四公子及冠。

  

皇上按说不会拖到那时候,冠礼不可能马虎。

  

闵郝停下了脚步,转回身往大殿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朱桓和霍以骁没有出宫的意思,他们甚至没有走下金銮殿前长长的台阶,而是出了殿门就一个拐弯,往后头去了。

  

这是,要去御书房?

  

一股子寒意,突然就从后脖子上泛了起来,仿佛是有人对着脖子吹了口冷气。

  

闵郝直觉要出事,却无法判断是什么。

  

他开始回忆朱桓和霍以骁这些时日在户部的举动。

  

翻看旧年的文书,听上下官员说今年的赋税状况,秋日前有一批军需要北上、衙门里在做最后的调度与安排…

  

两人看得多,说得少,有不明白的地方,朱桓时常向他和两位侍郎请教,或者问专管的官员。

  

若说近日有什么不同…

  

可能是朱桓的问题少了些。

  

闵郝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劲,最初接触时,不了解的地方多,自然问得多,待多看了些东西,领悟深了,很多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那么,到底是哪里…

  

闵郝轻咳了声,招呼走在不远处的左侍郎史嵩。

  

“殿下与四公子,最近在看哪些文书?”待人走到跟前,闵郝低声询问。

  

史嵩答道:“近来主要看的是五寺的历年预算与稽核,已经看了鸿胪寺,正在看太常寺、光禄寺的,昨日三殿下的亲随还让库房整理一下,说是过两天看太仆寺与大理寺的。”

  

闵郝的眉头皱了起来。

  

莫不是朱桓发现了什么?

  

可只说顺序,六部翻完了翻五寺,五寺之后再看其他的,这很寻常。

  

而且,闵郝不怕朱桓看。

  

文书上是有些手脚,但历年平稳增加,账目做得很平。

  

哪怕是皇上亲自过目,除非他已经盯上了某一处,仔细去挑剔、分析,才有可能看出些轮廓来。

  

以朱桓和霍以骁的阅历…

  

闵郝认为他们看不出来。

  

观政,其实是囫囵吞枣,朱桓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挑事的。

  

不带着没事找事的眼光看文书,不至于看出来。

  

那么,盘旋在心头的不安到底是什么呢?

  

闵郝抿了抿唇。

  

史嵩作为闵郝的左膀右臂,见上峰若有所思,他顺着对方的视线看去,看到了朱桓与霍以骁的背影。

  

“大人,”史嵩道,“您不用担心,殿下许是有其他事情。”

  

闵郝没有说什么。

  

他胆子不小。

  

真是个胆小如鼠的,根本成不了事。

  

这么多年,没有出过差池,他心里还算有底。

  

后脖颈发凉,大抵是错觉吧…

  

御书房外,吴公公把朱桓请了进去,又快速看了一眼霍以骁。

  

难得。

  

以前四公子就是跟着殿下过来,除非皇上极力要求,否则四公子根本不愿意进去。

  

皇上颇有些意外,让两人免礼,问:“什么事情?”

  

“儿臣在户部观政有些时日了,有一些想法,想请父皇指点。”朱桓道。

  

皇上“哦”了一声。

  

朱桓不喜欢出风头,说话很克制。

  

先前皇上把几个儿子一块叫到跟前,问他们观政时的思考、领悟,朱桓答得中规中矩。

  

没想到,今儿却单独过来,还是一副要细说的样子。

  

皇上往后靠了靠,摆出一副要认真听的样子来。

  

朱桓开始讲述。

  

依着他和霍以骁商量好的那一番说辞,先从没有发现“问题”的地方说起,讲些看法,循序递进,然后…

  

然后拐到太常寺上。

  

“儿臣看不懂太常寺的开销,”朱桓道,“方大人上任之后,太常寺每年的银子比高方大人在任时增长许多。儿臣对太常寺运转的规则,只了解些皮毛,户部这么批了,应该是认同太常寺的开销的。”

  

皇上问道:“你们没有探讨出答案来?”

  

“探讨了几次,想不明白,”朱桓直白说完,从袖中取出折子,双手呈上,“不解之处,还请父皇解惑。”

  

皇上从吴公公手中接过了折子,打开来看。

  

上头列了一些明目与数字。

  

只单独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把它们并在一块,再琢磨琢磨…

  

皇上的眉头皱了起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