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边月满西山

第十七章 敢求不敢应

边月满西山 奕辰辰 6264 2024-07-16 15:27

  

“看来这是个麻烦。”

  

酒三半意味深长的说道。

  

“现在还想喝不要钱的酒吗?”

  

刘睿影反问道。

  

“不想了…一点也不想!虽然不要钱的酒喝起来很刺激,但要是喝出来了麻烦可就没什么意思。”

  

酒三半脑袋摇的好似个拨浪鼓,一刻不停。

  

&bsp&bsp花钱的酒虽然要费银子,可不花钱的酒不仅有可能费银子,还有可能把人都搭上,这么对比下来那点便宜,还是不占的好。

  

刘睿影看着那位正在和有人寒暄的“汪老大”,深深地叹了口气。

  

在石碾街还是石碾村的时候,有两位手艺极好的补匠。

  

以前闭塞的山村里,每天都会有鲜活的面孔让寂静的变得山村热闹起来。

  

因为山村闭塞,阡陌交通往来不便,故而就会与许多行脚商人,带着货物,走南闯北的贩卖。

  

一根扁担或是一辆拉板车,上面就承载着一个村落几个月里最大的惊喜。

  

其中有挑着卖衣服的,有拉着车卖豆花儿的,有收废旧器具的,还有补匠。

  

这里面对村落中人影响最为深刻的,当属补匠。

  

补锅,补伞,补盆。

  

冷补热补样样都能补。

  

这便是补匠们的招牌。

  

每当类似的吆喝声在村庄里响起时,总会配合上金属起雾的敲击。补匠声音洪亮,再加上敲击之声,就能够穿透墙壁,准确无误的传达到每一户人家的每一双耳朵里。

  

紧接着,整个村落便会早动起来。

  

然后家家户户都会从自己的屋里搜刮出穿了洞的铁锅,漏了沙眼的脸盆等器物。

  

补匠虽然也有不少,不过这对姓汪的兄弟手艺最好,名气最大。

  

手艺人靠双手吃饭,最爱惜的便是自己吃饭的家伙。

  

故而汪家兄弟一年四季都会带着手套。

  

冬天的时候,带着一双翻毛鹿皮的,夏天天气热,却是用单层的布衬上光滑的里子,戴在手上。

  

身穿一套极其老式的灰色或是土黄色短打,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即使最破的茶棚里的烧水活计穿的也比这个款式要新颖的多。

  

兄弟俩没有拉板车,一人一根扁担。老大的肩上挑着火炉、煤炭、铁块。老二扁担上的框子里则是各式各样的修补工具。

  

村落中人早就在自家门口等候。

  

他们两人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的也不需要再行吆喝。

  

有东西得修补的人家,看到他们俩路过,便会招招手,然后使唤家里的孩子或是小辈,给两位师傅看座、泡茶。

  

没有茶的人家,就从缸里打一盆清水,给师傅们擦把脸,振奋振奋精神。

  

其实这茶喝不喝都无所谓,脸擦不擦也没有关系。无非是主家想要表现出自己对师傅们的尊重而已。

  

毕竟师傅开心,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手艺。

  

寻常人修补的锅可以用小半年的光景,他们俩做完的活计却是就要旁人长久至少一季。

  

遇上有家资的人家,在完活儿之后还会留他们俩兄弟吃顿饭。菜色家常,可却最能聊表寸心。

  

兄弟俩遇上小孩多的人家,也会用自己框子里的料做个小巧的物件回赠过去。

  

东家的待客之道和补匠的回馈有来有往。

  

村落外围,人家不多。

  

待朝里走,人家、物件便多了起来。

  

汪家俩兄弟会把大家拿来的物件分门别类,按照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一一修补。

  

先是雨伞等器物。质地请便,工序简单。

  

很多没有东西需要修补的人也会来此地凑热闹,因为他们的身上自带走南闯北的光环,经常能够讲一些村落之外有趣的事情,把前来围观的人听得津津有味,笑的前仰后合。

  

谈笑中,手里的活却不停。

  

小物件很快就补好了,随后就是补锅补盆之类的“大件”。

  

这些东西虽然也不见得有多大,但却和生活捆绑的极为紧密,一日不可无。

  

每当这个时候,汪家两兄弟都会极为严肃,方才轻松地氛围也会一扫而空。两人都极为默契的比起嘴巴,皱着眉头,开始忙会。

  

对于手艺人而言,自己的手艺很是神圣。犹如读书人的文房,武修的刀剑。

  

就见老二熟练的安好风箱、支起炉子后,端起需要补的铁锅,举在老大面前。

  

老大手里拿着个小铁锤和小刀。

  

先在锅沿处挨着敲打一圈儿,接着再敲敲锅底,最后在用小刀看似漫无目的的剐蹭一番。

  

不同的位置发出不同的声响。

  

老大闭着眼,仅仅凭借声音就能够判断出那里出现了问题。

  

而后示意老二将铁锅扣在砧子上,便举起榔头,小心翼翼的开始敲打起裂缝之处。

  

这时老二腾出手来,把框子里的铁块按照用量拿出一些,直接丢进坩埚里用火熔化。

  

拉风箱这样的体力活,此刻已经无须操心。

  

自是有许多顽皮的孩子觉得新鲜,将风箱拉的“呜呜”至响。干锅内的铁块随着温度上升,逐渐融化成明艳的铁水,极为刺眼。

  

待铁块全部融化且温度适宜之后,老大便让开位置,用手里的小刀示意出需要修补的地方。

  

老二双手握着铁钳夹,将坩埚整个从炉火中提起,而后将其中的铁水迅速地倒在上面。

  

裂缝处已经被老大铺好了垫子,上面洒满了木炭灰,中间留着一个小坑。

  

铁水倒进去后,这个垫子便彻底固定在锅底,动弹不得。

  

稍稍定型后,只听“滋啦”一声,热气蒸腾。

  

众人回过神时,修补的铁水外已经涂抹了一层浆水,补丁的表面也不再突兀,看上去和新的一模一样。

  

交还给主家手里前,老二会往里装上清水,以此检测是否无恙。

  

和街边变戏法儿的同理,这也是对自己手艺的信心和卖弄。

  

长此以往,兄弟俩的名气越来越大。加之石碾村靠近曾经的皇城,还算是发达富裕,不会有赊欠之类的口角发生,兄弟俩便在此定居下来。

  

每个月出门一趟,把临近几个村都走走,做些活计。

  

既让自己的手头宽裕些,也给旁人带去了不少便利。

  

待石碾村并入中都城后,这两兄弟突然间销声匿迹。

  

曾经的村子,现在的长街。

  

石碾接慢慢热闹起来后,一对兄弟却便在这里最具地位。

  

开始只有个卖炒瓜子的小门面,后来便成了现在刘睿影等人身处的“会仙楼”。

  

一个小小的店铺做成如今的场景,属实是不容易,尤其手艺人是实打实一锤子敲出来的。

  

何况不单单是石碾街。

  

整个中都城里的三教九流,却是无不听从这一对兄弟的差遣。时日久了,这“汪老大”的称呼便深入人心。

  

&bsp&bsp中都城不认虚名,两兄弟做的事人人都看在眼里,若是有不服气,就得掂量掂量以后的锅碗瓢盆坏了该找谁修,维持生活的用品,总是最方便打入人心的。

  

中都查缉司曾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统筹城里这些人等,但后来却全然放归,让这汪家的两兄弟继续掌管。

  

那些空有名号的人并不得信任,一来是外来者,城中人觉得不亲切不说,接触的也没有和两兄弟多,任谁也不会弃近求远。

  

明面上,中都城的三大家最为光鲜。但实际里,就连邓鹏飞也知道,自己许多办不成的事,只是“汪老大”说句话的功夫。

  

毕竟这中都城可不只是擎中王府、查缉司、三大家这些官府以及门阀氏族,最多的还是普通的百姓们。

  

百姓是根基,虽然看似弱不禁风,可却是一个城的根本,官员虽有权利,可也是在百姓拥护的条件下,因此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如此。

  

“汪老大”在这一层面说一不二,极有分量,当然是碰不得的。否则一旦激起民变,三威军也派不上任何用场。

  

他们也要考量,城中的家人亲属,一旦民变,那便根本解决不了,也无从打压。

  

但就是这么两位可以在暗地里统御整个石碾街甚至中都城的人物,却不惜对着刘睿影下跪可想而知他们想要乞求的事,一定非同小可。

  

“刘典狱,您可以说‘会仙楼’的瓜子不好吃,酒也可以不喝。但说说话总不会有什么吧?我哥性子慢,这也是逼急了,才会如此行事,还请莫要介意!”

  

“汪老大”和友人寒暄了几句,快步走到刘睿影面前,躬身行了一礼说道。

  

兄弟俩一母同胞,虽然还是分了先后,可也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世人便也不分什么老大老二,都以“汪老大”来称呼。

  

“先前‘汪老大’说久仰,在下是愧不敢当…&bsp&bsp二位的名头我在中都查缉司里就早已如雷贯耳,该当是我久仰才对。”

  

刘睿影说道。

  

方才细细一想,却是觉得也不用就这般一走了之。

  

即便“汪老大”所求之事他帮不上忙,借此机会结交认识一番也是有利无害。

  

现在看着刚刚自己纵身跃出的窗户,刘睿影觉得有些尴尬。

  

表现得太过于明显,真是有失气度,像是不想沾染麻烦赶紧跑路一般,更尴尬的是还被人拦了下来。

  

“刘典狱过谦了…你是官,我是民!天下的规矩都是民听官话,官管民事。我们兄弟俩既然能鼓足胆量请刘典狱小坐,自是也有十足的把握。”

  

“汪老大”说道。

  

“把握我一定会做?”

  

刘睿影反问道。

  

“把握您一定感兴趣!”

  

“汪老大”接着说道。

  

“既然如此,咱们事先说好。要是我没有兴趣,可就真一走了之,绝不停留,也不再寒暄。”

  

刘睿影在心中盘算了一番后说道。

  

“汪老大”一听顿时大喜过望,也不顾身份尊卑,立即拉着刘睿影的衣袖朝里走去。

  

众人方才怎么从窗户里跳出来,现在却是又如何回去。

  

一切都好似未曾变过。

  

另一位“汪老大”仍旧在地上长跪不起。

  

那个从麻袋里滚出来的人却已然缓过气来,用手支撑着身体,靠在桌腿上,双目满是恨意的瞪着雅间内的众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