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穿越小说 唐朝好地主

第987章 奸臣李超也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4487 2024-11-04 12:43

  

“为什么”

  

温大雅问。

  

宣旨官却只是冷声答道,“这种事情,我哪知道,你们要问也只能问陛下,此诏令由陛下亲自所拟。”

  

“就因为我们那道万人联名的奏章?”

  

“就因为我们反对李超那害民新法?”

  

温大雅一句接一句,一句比一句更加愤怒。

  

他完全想不到,皇帝居然因为此事,因为新法因为李超,把他们翰林院全给免掉了。

  

“奏章上其它联名的官员也被免了吗?”

  

“没有。”宣旨官答道。

  

一片寂静。

  

杀鸡儆猴,确实不需要全免。

  

颜思古也脸如灰败,在一边问,“新的翰林院承旨学士和学士任命了吗?”

  

“告诉你们其实也无妨的,新的翰林院承旨是褚遂良和岑文本,学士则有孔颍达、陆德明、虞士南、许敬宗、李守素等六人。”

  

听到褚遂良和岑文本两个名字,薛收喊了句,“李党。”

  

等听后后面六个学士名字时,他越发愤怒了,“李党,全是李党。”

  

这八个人,几乎要么是李超的故吏,要么是他关系交好的。

  

“全是李党,陛下究竟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不干脆请李超回来?”

  

有个人在后面道,“陛下请了好几次,是李超自己不肯回来。”

  

温大雅、颜思古和薛收几人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了。是啊,李超若真想回朝,早就能回来,而且还是宰相之位等待他,他只是不想回来罢了。

  

几人面面相觑。

  

现在怎么办呢?

  

“某要面见太子殿下。”温大雅道。

  

宣旨道无所谓的道,“我只是来宣旨的,宣完旨就算完了差事。至于其它的,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好了各位,某这里告辞。”

  

宣旨官走了。

  

留下一众翰林院官吏,却都仿佛被施了定身法一样的站在那里。

  

这旨意,简直如同晴天霹雳,把他们劈的晕头转向。

  

有几个年轻的官员喃喃的道,“怎么会这样呢?”

  

“我要去叩见太子。”温大雅突然大声道。

  

颜思古跟着说,“我也同去!”

  

“同去,找殿下说理去。”

  

虽然这话说出来,他们心里也没底气,罢免他们的是皇帝陛下,是皇帝亲自拟的诏书,找太子殿下有什么用呢。别说太子只是监国而已。

  

此时,找太了说理去,似乎就成了溺水者最后的一根稻草。

  

翰林院在皇城内,距离宫城倒不远。

  

温大雅等人也不回衙了,直接顶着中午的大太阳往宫城走。他们也不骑马不坐车,一行官员就这样往宫城去。

  

街上,早有禁军士兵发现了异常。

  

一边立即派人上报情况,一边迎了上来。

  

“我们要却叩宫见太子殿下。”温大雅很不客气的对拦在自己一行面前的士兵道,“让开!”

  

带队的军官看了看,这群人他认识不少,全是翰林院的。

  

翰林院可不简单,号称小中书省。见内相发怒,他也不敢拦着,连忙叫人让开路,但也还是在后面吊着。

  

“校尉,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翰林院怎么这个样子?”

  

“老子哪里知道,谁知道他们发什么癫啊。”校尉也觉得莫名其妙,这外头太阳那么的毒辣,他还想呆在屋里避暑乘凉呢,谁知道这群人发什么疯。

  

“叩宫,不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吧?”

  

中书门下。

  

消息也很快的传到这边。

  

马周听到禀报,也愣了许久。

  

皇帝居然一口气把翰林院的官和吏全给免了?

  

这,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而当听说皇帝选了褚遂良为翰林学士承旨,并增加了一个学士旨承名额,选岑文本出任时,他心里十分高兴。

  

这两个可都是支持新法,且一直都对李超的新政理念很推崇的人,如果他们主持翰林院,自己又在中书,那以后对新法真是好处多多。

  

“马相公,温相他们这般跑去叩宫,怎么办?”

  

马周想了想,不能让他们这样胡闹。

  

“我马上进宫去面见殿下。”

  

马周没坐车,直接骑马赶往宫城。

  

太子承乾正在午睡,被宫人叫醒。

  

“马相公有要紧事求见。”

  

承乾揉着眼睛,“什么急事?”

  

等马周进来,简洁的把事情禀报过后,太子也愣了许久。

  

“陛下把翰林院的官吏全免了?还任用了褚遂良和岑文本为翰林院承旨学士?”

  

惊讶过后,太子承乾大笑起来,“这太好了,看来陛下看过摊丁入亩新法后,对新法满意。”

  

“殿下,翰林院温相求见,还有翰林院一众官吏。”内侍禀报。

  

承乾挥手,“不见。”

  

“还有,温大雅已经不是翰林院承旨学士了,因此以后不能叫温相。他的爵位也削了,现在是黎阳县公,记住了。”

  

“殿下,要不还是见一下?”马周在一边道。

  

承乾摇头,“还是眼不见心不烦,见了面又如何,此事本就是父皇定下的,况且,我自己也是赞成新法的。他们之前那般大搞串连,实在是太过份了,眼里还有朝廷,还有孤吗?”

  

“传话下去,孤不见他们。让禁军的人,送他们各自回府。”

  

“马相,你这边盯着下,给他们三天时间,三天后,派军士送他们各自回原籍。陛下的旨意一定得遵照,陛下说让他们回原籍闭门读书反省,那就得保证他们尽快回到原籍,在家闭门反省。”

  

“臣明白。”

  

太子心情大好,温大雅等翰林院官员学问是好的,可他们却对新法始终反对,这是承乾不喜欢的。在他看来,新法推行,那是大势所趋,而这些翰林院官员,却连这个都看不明白,那还如何主持这重要的翰林院呢。

  

“马相,陛下和太保都曾经多次跟我说过,要做成事,首先得用好人。人用不好,事情就难好。翰林院不比过去,如今权责重大,必须得用上可信且又能力之人,不能如温大雅等一样,不但不能跟着朝廷的步伐,反而成了拖后腿的。”

  

“陛下如今选了褚遂良和岑文本为内相,孤想尽快见见他们,听听他们对新政的意见。”

  

“臣这就安排。”

  

东宫门外。

  

温大雅一行人等了许久,都被晒的眼花头晕,汗流浃背,才见到有人迟迟出来。

  

“殿下无空见尔等,尔等请各自回家吧。”

  

温大雅听完,直接晕了过去。

  

“哎呦,温相。”

  

“来人啊,温相公晕倒了!”

  

翰林院众人一顿手忙脚乱,掐人中的,解衣襟的,还有往脸上喷水的,好一会,温大雅才醒转过来。

  

醒过来后的温大雅只是悠悠长叹一声。

  

他眼神迷茫的望着那座崭新又巍峨的宫城,长叹一声,“奸臣李超误国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