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魏春

第二百零九章 数朝谋划,尽毁一旦

大魏春 眀志 6400 2024-07-16 21:07

  

泾州往南五百里,就是秦岭。

  

岭南是南梁的南秦州,岭北则是北魏的雍州。

  

大散山之下的散关,便是两州之间唯一的通道。

  

欲经川蜀攻袭关中,必经散关。

  

韩信奇袭项羽时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发生在这里。

  

诸葛亮五伐曹魏,次次都是从这里出兵。

  

可见其地势之险要…

  

关楼足有三层高,最高一层屋脊之上,伫立着一杆足有丈余方圆的大纛,上书:雍州都督元!

  

城上兵甲如云,就连关隘两侧的雄岭之间,也时有兵卒出没,一副大敌当前,一触即发的架势。

  

关下同样如此,兵率铺满山谷,一眼望不到尽头。旗仗更是多的数不清,而大多数都标有代表国号的“梁”…

  

但在如此雄关面前,并不是兵多就一定攻的下来的…

  

看着城头上密密麻麻的魏军,韦睿止不住的扼腕叹息。

  

本是等着内应大开城门,然后大军长驱直入,直入关中。但等来的,却是元魏的大军?

  

看来,刘慧汪事败了。

  

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连声口信都没有送出来?

  

可惜数年谋划,已然功亏一篑…

  

错过这次之后,天知道有生之年再能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

  

但不退又能怎样?

  

等奚康生平了刘慧汪,彻底腾出手来,怕是想退都退不了了…

  

犹豫了许久,韦睿怅然一叹:“传令,退兵…另派快马,向吐谷诨、党项、高昌、柔然急报,将此间详情如实告之…”

  

“诺!”麾下数将齐齐应了一声,转眼间便有十数骑顺着关道往后奔去稍倾,南军步阵前军变后军,攀爬至两侧山腰,固守两翼。后军则变前军,快速的撤往山谷外。

  

不多时,谷内的大军便撤出了大半。

  

“哈哈哈哈哈…”

  

看着越退越远的敌军,直至烟尘散尽,再不见其踪影,元丽止不住的放声狂笑。

  

南人竟然被吓退了?

  

韦睿被称为南梁一代名将,只是两年前的钟离一战,就灭杀了我元朝二十余万将士,连杨大眼这种善战之辈都折其手中…

  

但此时看来,不过如此吗?

  

元丽越想越得意,笑了好一阵才吼道:“达奚,快马报予奚镇守,告知你从父,就说南军退了…”

  

已是酉时,太阳渐西。

  

泾州往南一百多里的新平城下,已被杀的血流成河。

  

不止是敌军,还有内贼…

  

奚康生不是李承志,他根本不需要审,更不需要一一辨别、指认。

  

在他看来,不愿降贼或是没有同流合污的,不是已被逆贼迫害致死,就是被下了狱。

  

所以,官兵入城后,城内还活着的这些,而且看模样活的还比较光鲜的,不管是官还是吏,统统斩首,家人流放…

  

毕竟年近半百,不但熬了一夜,而且体力和精神消耗极大,奚康生早已困乏不堪。

  

他寻了处干净的府宅,准备歇上一歇,等到元丽的急报,确定散关无碍后,就会连夜起兵,赶往泾州…

  

但怪异的是,身体明明乏的不行,脑中却异常清明,没有一丝想睡觉的意思。

  

不应该啊?

  

潜入境内的敌军已被灭了个七七八八,只剩一个慕容定,嗯,至多再加上一个刘慧汪,又能翻出多大的浪花来?

  

关中四面早已被围死,这两个逃都没地方逃。

  

那还能有什么能让自己心生不安?

  

奚康生思来想去,好久才发现,自己竟然漏掉了李承志。

  

李承志?

  

李承志…

  

奚康生默念了好几遍,又微一哂笑。

  

谁能料到,一场发生在泾州的小内乱,竟是南梁与吐谷浑、党项、柔然、高昌等五国密谋数年,谋划要割走大魏近三成的疆土、两成的民户的惊天之局?

  

但做梦都想不到,阴差阳错之下,却毁于一个无名小卒之手?

  

此时想来,自己本是怀疑那李承志是否如其祖李其一般,已有不臣之心,无可无不可的派细作探查了一番,却不想,无意间竟发现了敌贼的这等惊天大局?

  

还真多亏了这李承志,才消弥了这等大祸。

  

还真是自己的福星…

  

不然这万里疆土,数百万子民,已然落入了南敌与胡贼之手,到那时,奚某人百死也难赎!

  

知恩不报非男儿本色,以后有机会,定然要提携一二这李氏子。当然,若能收其于麾下,就更好了…

  

再一深想,自己之前着实有些小题大作了。只凭一丝臆测就猜测人家会反,也非大丈夫所为。

  

即便那李承志真是不出世的天才,调教好了,照样能为朝廷所用…

  

才十七岁,多好的年纪?

  

自己十七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记得才刚入柔玄镇将李兜麾下,迁为前峰军主。

  

十石的硬弓可连开百箭,半斤的铁箭,箭箭都可射穿百步外的马身…

  

如此一想,这李承志也没有多出奇嘛?

  

运冰筑城也罢,月铸数百钢甲也罢,都只是奇巧淫技,不值一哂。

  

至少这武力,肯定是比不上老夫的。

  

不过这兵带的倒是不错,不愧为将门之后…嗯,还有这秉性也不赖。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区区钱财,算得什么?

  

猝然败了大敌,解了生平少有之危机,奚康生顿时意气风发,胸襟何止高阔了一倍,眼界何止拔高了一筹?

  

之前被他疑虑可能会成为隐患的李承志,此时竟成了少有的人才?

  

当然,也绝对离不开这一月以来,杨舒、张敬之二人三天两头发给奚康生的急报。

  

一个使劲捧,将李承志吹的如同圣洁君子,简直是天上少有,地上无双。

  

另一个使劲护,句句不离李承志经了多少波折,费了多少家财,行事多么有分寸,多么知进退…

  

虽然两人信中多有矛盾之处,比如张敬之:早先还说李承志桀骜不驯,百无禁忌,之后则又将李承志夸成了谦恭如玉的君子…

  

但奚康生至少能看出来,这李承志,是真的入了杨舒和张敬之的法眼。

  

他愈发好奇,早就起了一定要见一面的心思。想着稍缓一缓神,顺便确认大散关无碍、关外伏兵尽退后,再赴泾州也不迟。

  

想必那时候,刘慧汪也该被李承志给擒杀了…

  

越想越是平静,渐渐来了丝困意,奚康生靠着软塌,打起了呼噜。

  

不知过了多久,突听一声“啁啁”的鸟叫,而后又是一声如野兽般的低哮。

  

“孽畜!”奚康生一声低骂,缓缓睁开了双眼。

  

听到骂声,塌边的角落顿时立起一雕一獒,欢快的跑过来,在他膝边蹭了蹭。

  

奚康生随手挥开,抹了把脸,又穿上了靴子。

  

想来是听到了生人的动静,这两只孽畜才会出声示警。

  

果不其然,数息之后,似是有人疾奔,与房外的亲卫说了几句,又朝这边来了。

  

稍倾,又听亲卫幢帅在帐外轻声唤道:“镇守,达奚将军来报!”

  

“进来!”

  

随着奚康生的声音,达奚被放了进来。

  

他刚要往下一跪,猛觉脸上一凉,好似有阴风吹来一般,定睛一看,那两只畜生静静的立在一侧,就跟鬼一样,直戳戳的盯着他。

  

达奚心中一寒,头发都快要立起来了。

  

这两只畜生是达奚家祖传的,世代繁衍,后代已不知凡几。家中子弟喜猎者都可向大人求养一对。

  

但从小亲养不缀,还真就从父一个。

  

这只獒是从父养的第几代,达奚已记不清了。但这雕,他记忆不要太深。

  

比他没小几岁,没二十也十六七了,小时候差点被抓瞎眼睛。

  

不单单如此,他可不止一次见过这两只畜生合力捕杀过饿狼、豹、狸等物…

  

要不是奚康生在此,他早逃了。

  

达奚绕远了一些,跪下朝奚康生一拜:“从父,关外伏兵已退!”

  

“大局已定,好…呵呵呵呵…”

  

老练沉稳如奚康生,都忍不住的畅怀大笑起来。

  

确实值的高兴。

  

南朝竟然率先退了?

  

阵兵于西南边境的吐谷浑和党项,西北边境的高昌和柔然,又能僵持多久?

  

千万莫等爷爷腾出手来,不然非报了这一箭之仇…

  

奚康生越想越是畅快,猛的站了起来,兴奋的说道:“走,连夜去泾州!”

  

只要慕容定与刘慧汪伏诛,泾州之乱就彻定尘埃落定了。

  

嗯,再顺便见一见那李承志…

  

门外亲卫立即动了起来,奚康生的一只脚刚刚迈过门槛,一个兵将口呼“急报”,快步的冲进了府宅。

  

“报…镇守,李韵李刺史,与李承志的白甲营,在泾州城西对峙起来了…”

  

对峙?

  

奚康生的脸色一冷:“我让李韵去守陇山,他跑回泾州做什么?”

  

跑回来?

  

李韵就根本没去好不好…

  

兵将心中生寒,但又不敢不说清楚,只好咬着牙,细声报道:“李刺史看未有余贼西溃,便未西进,而是隐驻于泾州西南约六十里的鹑阴(今崇信县西北)…”

  

奚康生的瞳孔微微一缩。

  

或许有余敌未向西溃的原因,但主因绝不是这个。

  

不然鹑阴离新平都近三百里了,李韵还有何隐藏行迹的必要?

  

这分明是冲着李承志去的…

  

反过来再想起李承志那甲,那刀,还有那些兵,确实让人不得不心生警惕。

  

只是短短两个月啊…

  

但也不该是他李韵不请不问就能擅自插手的。

  

李韵隐然抗命,直面李承志,到底是在为朝廷考虑,还是动了其他心思?

  

想到这里,奚康生的脸色一沉,冷声喝道:“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