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我真的只是村长

507 给经济学教授上课

我真的只是村长 葫芦村人 7783 2024-07-15 15:50

  

“就是,既然你说根据理由分析的,说来我们听听。”

  

谭建中一脸揶揄。

  

亏得爹妈还让自己跟着刘春来学。

  

学啥?

  

学他六年高考都考不上?

  

或是学他满嘴跑火车?

  

刘春来看了他一眼,再看了一眼谭林,如果不是看在谭林的份上,直接一脚就把这狗曰的踢出去了。

  

自己跟他很熟么?

  

“谭教授,苏联的军事科技等方面强大,这个无法否认。但是,苏联国内的经济,其实都是为军事工业配套的重工业,轻工业并不发达…”

  

刘春来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谭林点头,他对苏联的经济结构还是清楚的。

  

“我们国家同样也是如此,重工业还行…轻工业太过落后,投入太少,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轻工业对于国家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比重工业差…美国跟整个西方世界,从工业革命后,一直都在全面发展…”

  

这也是国家为什么要搞改革开放的原因。

  

重工业基础是打好了,剩下的就是靠着时间搞技术突破。

  

“重工业,跟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产品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买的。再说了,即使老百姓能买,也得他们有钱啊!”刘春来的话,让谭林瞬间就明白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确实,民生方面,轻工业比重工业的作用更大。这些都是相互相成的…”

  

见谭林明白了,刘春来也就不用费那么多心思更详细地解释。

  

“这理由并不充分,苏联如果经济跟科技真的因为轻工业不够发达而受到影响,以他们的基础,很快就能发展起来。”谭建中对苏联很有信心。

  

就连谭林,也是这样的看法。

  

刘春来叹了口气,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甚至,在最后苏联向全世界公布,苏联解体的时候,很多人都无法相信。

  

“理论上讲,是这样。不过目前苏联跟美国一直都在搞军备竞赛,尤其是今年,美国总统在演讲中提出,要研究一个反弹道导弹军事战略计划,进一步推动两国太空竞赛…所以,苏联在拼命地建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跟宇宙空间站…这些项目,对资金跟技术的需求都非常高,在电子工业等方面,比美国差了太多,各种成本更高…”

  

刘春来说的这些,平时都没有多少人关注。

  

美国跟苏联已经开始了太空竞赛。

  

苏联因为轻工业跟消费电子等领域技术不行,又受到美国跟整个西方世界的禁运,根本无法引进。

  

自己在这方面投入又不足。

  

经过刘春来的解释,谭林算是明白了。

  

苏联到现在,如果想要在电子等领域追平美国,需要投入的更多。

  

而要维持对整个西方世界的优势军事力量,军事工业的投入根本就没法减少,甚至还会因为项目进展,必须给出更多。

  

钱从哪里来?

  

“轻工业不发达,国民穷,经济自然就增长不起来,国家的税收也少…”谭林感慨着。

  

这么简单的问题,他这个专门研究经济的,却因为一叶障目,忽视了。

  

“承包制这块,其实也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体质有了改变,而且因为承包的人负责,更加灵活…”

  

“这么说来,承包制度,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谭林问刘春来,“因为长期的计划经济,很多单位在缺乏国家计划的情况下,根本不知道如何生存下去…”

  

“这是正常的。市场经济,其实很简单,优胜劣汰。原本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技术投入少的,甚至不在意产品质量等问题的,将会是第一批被淘汰的…”

  

刘春来脸上也变得严肃。

  

“那可不一定,长丰纺织厂的麻纺技术,在全国来说,也算是很先进的。”谭建中不认可刘春来说的这些无法适应的市场的企业都是技术不好的。

  

那些失去订单的企业,有些并不是生产能力不够。

  

大家都习惯了上级给订单,谁知道怎么去开拓市场,让企业生存下去?

  

何况,当了工人,生老病死都有国家养着。

  

“在世界上来说呢?”刘春来一脸冷笑,“国内的技术,跟国际先进本来就有着太大的差距。如果西方世界继续对我们国内封锁这些呢?不要忘记,巴统禁运中,对咱们国家的禁运,比苏联还要多七八百项呢!即使现在跟西方国家关系好了,核心的、能大幅提高国家科技实力的技术,他们会卖给我们么?”

  

刘春来的一番话,让谭林都陷入了沉思。

  

之前听到贺炎钧对刘春来赞不绝口,他并不认同。

  

毕竟,接触过。

  

挺不错的一个年轻人,至少卖家具的方式很新颖,那也达不到贺炎钧说的那种高度。

  

现在听了刘春来说的各种内容,越听越是佩服。

  

政治、经济、历史等,张口就来,至少说明这个年轻人涉猎很广,考虑问题非常全面。

  

虽然刘春来并没有直接说太多关于他问的,可说了这么多,他也算知道了答案。

  

对方回答的,比他想知道的更多。

  

一直到天黑后,饭菜都上了桌子,谭林父子两跟刘春来等人一起喝酒,同时又聊了不少关于山城经济发展的情况。

  

刘春来直接提醒谭林,让他去特区跟沿海等地方看看。

  

那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承包制等,也都发展得比内地的山城更强。

  

“爸,他不是说要说苏联十年内消亡的理由?好像也没说啊。”

  

出来后,谭建中才响起,最后好像被刘春来给转移了话题。

  

谭林看着儿子,叹了一口气,“让你跟着他多接触,学学,你还瞧不起他。他的一切说得都太明白了。苏联现在跟美国的竞争,已经是进退不得。重工业的投入,不仅没法减少,反而还得增加。而这些钱,哪里来?苏联的轻工业跟消费根本没法跟西方比…”

  

对于自己儿子,谭林只能叹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别人家的儿子,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谭建中愣了。

  

刘春来说了这些?

  

“即使这样,苏联也可以跟我们国家一样,进行经济改革,发展经济啊!”他依然没有明白,这跟苏联是否会在十年之内消亡,有关系么?

  

即使真的无法改革,苏联仅仅凭借底子,也不止坚持十年。

  

现在的苏联,强大无比。

  

“西方世界会同意么?我们改革开放,首要工作就是招商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发展。因为有苏联存在,所以我们才能跟西方逐步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

  

谭林恨不得给自己儿子一耳巴子(巴掌)。

  

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他就想不明白呢。

  

尤其是看着他依然迷茫,也懒得解释。

  

送走谭林父子后,刘春来还没来得及洗澡,刘志强就开口问了:“春来叔,那谭教授来究竟干啥的?苏联真的会在十年内消失?”

  

“自己想去。”刘春来懒得理会对方,“志强,我觉得,以后如果有时间,还是多看看书,咱们这里虽然距离山城大学比较远,谭教授讲经济学,我觉得你可以去旁听一下…”

  

蹭课的事儿,在这年头还是比较容易的。

  

只不过,一般没有考上大学的人,根本就不会想到这问题。

  

谁没事吃饱了撑的,又拿不到文凭,也不会分配工作,有这时间,不如去打个零工,挣点钱实在。

  

“志强叔,春来爷爷算命,八祖祖那可都是赞不绝口。他算了苏联没有十年,那苏联肯定就活不到十年了。”刘千山现在已经开始迷信刘春来了。

  

毕竟,刘春来冒充神棍的各种事情,他都是从头到尾经历了的。

  

正往专门弄的洗澡间走去的刘春来,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自己是算出来的么?

  

MMP,自己都说了这么多理由。

  

他也懒得去辩解。

  

“春来叔啥时候会算命了?都没见着他学过啊。”刘志强有些不解。

  

以前可没听说刘春来会这些。

  

“八祖祖说了,是上次春来爷爷跳河临塘的时候,老祖宗看不过去了,传给了他,说是啥阴传…你是不晓得,当初在花都,春来爷爷…”

  

刘千山开始眉飞色舞地把刘春来当初在花都的光荣事迹给说了一遍…

  

洗澡间是专门弄的,也就是一个空房间,没有花洒,也没有天然气热水器,只能烧水后自己提着水桶,从水桶里舀水来洗澡。

  

“要是有热水器,有花洒,多好。这也是一个生意啊。反正我们做家具、床上用品跟服装,再增加一个卫浴设备,貌似也没有啥问题…”

  

从桶里舀水洗澡,到了这个时代不短时间的刘春来依然没有适应。

  

以前是直接提着一桶水,都是男人,光着身子在外面冲洗就可以了。

  

现在因为范萍以及春雨服装厂的女干部或是财务人员经常会到这边,再光着身子在外面冲洗就不合适了。

  

加上今天晚上跟谭林讨论关于轻工业等的问题,让刘春来无比怀恋原本时代便利的生活。

  

卫浴设备!

  

目前绝对不会有太大的竞争。

  

“也不行,目前城市的天然气供应并不充分,用电热的话,很多老式的筒子楼啥的供电能力太差,电压不稳定,功率太大,容易出问题…”

  

刘春来琢磨着这些。

  

要想改变目前这种让人闹心的生活状态,很多东西,都必须自己动手。

  

从卫浴设备到厨房电器等等…

  

市场太大了。

  

果然,八十年代,到处都是机会。

  

机会太多,让人眼花缭乱。

  

其实,刘春来还是想要搞有很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问题是这年头现在那些产业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市场,基础配套跟不上。

  

从电视跟收录音机开始搞,如果能弄到芯片生产线,完全可以向很多领域发展。

  

而智能家居,未来前景也是非常大的…

  

刘春来想着想着,就忘记了自己还在洗澡间里面。

  

谭林父子出来本来就晚,还好,谭建中因为快要结婚,买了一辆嘉陵厂的CJ70摩托。

  

他们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到了纺织工业局计划科。

  

计划科本来已经撤了。

  

现在负责的是下属纺织企业的发展。

  

杨文博、秦峰等人都在这边等着。

  

“如何?他是愿意承包,还是愿意入股?”秦峰一脸急切,“只要他同意,不管是哪种方案,都能让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引进国外先进的纺织设备…”

  

“他一样都没选。”谭建中摇头。

  

“怎么?”杨文博皱起了眉头。

  

他以为谭林这个经济学教授出马,应该可以说服刘春来。

  

看起来,条件是有些苛刻,但是他们同样不需要刘春来承担退休干部职工的养老等医药费等,甚至纺织局在各方面都会给于最好的待遇。

  

“其实还是条件太苛刻了。他在蓬县承包了一家生产规模不比长丰差多少的纺织厂。另外,他们跟可以提供纺织设备的港商合伙搞了彩电厂…”谭林解释着。

  

因为跟杨文博关系比较好,所以他才出面。

  

当然,这个只是顺带的。

  

谭建中看着他爹,去了说都没说这个事情啊…

  

“如果降低条件呢?”杨文博没想到刘春来会依然拒绝。

  

“可能性不大。轻工局苗局长他们,也给了不少的优惠条件…”谭林摇头。

  

这些情况,在之前他都打听清楚了。

  

不仅仅是为了帮助自己儿子,作为经济学教授,研究承包出去的企业发展,也是他涉及的课题。

  

整个山城,承包出去的车间、单位不少,可没有任何一家发展速度跟前景有江南制衣厂跟长丰麻纺车间强。

  

只要弄明白了这问题,其他单位,也可以直接复制这两家厂的成功。

  

“以今天晚上的情况看,纺织工业局要想加深跟刘春来的合作,必须得给出更优惠的条件。全国纺织厂很多,咱们山城的纺织企业并不占多少优势。以刘春来的意思,是准备引进国外生产线,甚至把产品往国际市场上卖…”

  

谭林的表情,很严肃。

  

纺织工业局提出的条件,太苛刻了。

  

入股,也算是符合国家政策,股份制改革嘛。问题是纺织局跟长丰厂直接把厂溢价一倍,让对方讨400万,只能拿到40的股份,甚至绝对控股权都没有。

  

承包?

  

价格太高了。

  

不仅要给高额承包费,甚至还得给出更多的资金来更新生产设备等…

  

梦想文学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