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不良人

第九十二章 后手

大唐不良人 庚新 6936 2024-07-16 20:18

  

“去帮我将南九郎还有大虎找来,我要他们将天竺那边最新的情报,事无钜细,一一呈于我。”

  

“天竺那边的情报也要?”高大龙双眼微眯:“这与长安局势有何关系?”

  

“有关。”

  

苏大为简单道:“我现在在巴蜀,而长安与吐蕃天竺的形势,正如秤杆两头,会影响整个平衡。”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高大龙摇了摇头:“我替你去办。”

  

说完,他一闪身出了营帐。

  

帐内仅剩安文生和李博,做为替苏大为掌管情报信息的幕僚,他们需要立刻将最近有用的情报筛选出来,呈给苏大为过目。

  

在击破吐蕃后,苏大为这边的情报系统,确实有些懈怠了。

  

原本属于他手上的情报线,有长安都察寺的暗桩,有公交署,有思莫尔的商队,还有高大龙手上统领的一批异人和前都察寺秘探。

  

最近一段时间,各方面的情报转换,都迟缓了许多。

  

这并非情报网不力,而是人,在大战后,紧绷的神经有所松懈。

  

以前每日一报,现在除非有大事,几乎半个月才报一次。

  

而许多重要的信息,其实就藏在每日琐碎的信息里。

  

苏大为身体是后世的灵魂,与其相信直觉,不如相信“大数据”。

  

雁过留声,凡是过往,皆有痕迹。

  

捕捉到关键痕迹”,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大兄,总管怎么说?”

  

高大虎见自家兄长从帅帐走出来,面色有异,不由迎上去,低声问。

  

“还能怎么说?优柔寡断,当断不断。”

  

高大龙眼瞳深处,隐隐有血芒闪动。

  

“他已经不是当年的苏大为了。”

  

“大兄,你怎么这么说他…”

  

“我说错了吗?”

  

高大龙冷笑:“当年他闯丰邑坊,入兰池,破西突厥,做熊津都督镇守百济,跨海击倭国列岛,何等威风?他那些手段,那些不可思议蛊惑人心的本事,连我见了都嫉妒。”

  

说到这里,高大龙自嘲的一笑:“我自诩聪明,但是在他那些手段下,却觉得自己远不如他的远见。可是如今,你再看他…还哪有当年的样子?”

  

“这么说,总管是要奉圣旨行事了?”

  

高大虎吞咽了一下口水,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军中气氛有些不对劲。”

  

“能对劲才怪了,就算是瞎子也知道,立盖世奇功,不获封赏,意味着什么。”

  

高大龙眼中凶芒毕露:“朝廷从苏大为镇百济,灭倭国就开始在打压,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如今他立这么大的功劳,但大唐四周已经没有敌人了,你如果是皇帝,你要怎么做?”

  

“不至于吧…”

  

高大虎舔了舔唇,猛地想起,大唐如今打过东南西北,四方早已没有能成气候的敌人。

  

西域诸国皆臣服,辽东早已破灭。

  

北方突厥已烟消云散,残部并入大唐,成为大唐的鹰犬爪牙。

  

至于南方,似天竺和一些小岛,要么就是废拉不堪,要么就是原始密林,瘴疠横行,不适宜人居住。

  

总之在目力所及之处,大唐真的已经没有敌人了。

  

狡兔死,走狗烹。

  

这句汉代司马迁的话,陡然自高大虎脑海中闪过。

  

“会不会…”

  

高大虎犹豫道:“朝廷不至于要对总管不利,毕竟总管与武后的关系…”

  

“他们真是亲人吗?”

  

高大龙搂过阿弟的肩膀,向旁走了几步,扫了扫周围环境,冷笑道:“他李世民连自己的兄弟不也说杀便杀了。”

  

高大虎觉得好像有点不对,但是有哪里不对,一时又想不到。

  

“朝廷会不会是想将总管放到州府历练一番,或者再磨励一番,像苏定方大总管,还有薛礼,听说自贞观后都冷藏了十余年呢,一直到陛下登基,才获重用。”

  

“你傻啊,只记得这个,却不知道…”

  

高大龙狠狠勒紧他的脖颈,拉得高大虎站立不稳,向自己倾斜过来:“苏大为他是太子府的臣子,但太子,就一定能登基吗?”

  

这话出来,高大虎瞳孔猛然收缩。

  

“大兄,你是说…这这不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太子身体本就不好,幸亏苏大为找来葛洪替他诊治,但葛洪年事已高,能保太子多久?”

  

高大龙眼中光芒闪动,隐隐带着冷笑之意:“若苏大为在朝中,或许还能保住太子,但他若真的被踢到巴府,你觉得,这事就没有变化吗?”

  

高大虎张大嘴巴,被高大龙的一番“谬论”震惊得无已复加。

  

他想要反驳,但又觉得大兄的话甚有道理。

  

上一次太子的危机,便是苏大为所化解的。

  

陛下几位皇子渐渐长大,远的不说,就说李显、李贤等人,身边也聚集了一帮厉害人物。

  

难道这些皇子,对那皇位就真的没有一点觊觎之心?

  

人是会长大的。

  

若想深一层,此次苏大为莫名受到朝廷如此对待,立下不世之功,连“献俘夸功”都给免了。

  

这究竟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朝中有人不希望苏大为回去呢?

  

越想,高大虎越觉得后背发凉。

  

他这时才发现,本以为只是一道圣旨,但这背后的水,可谓深不见底。

  

他仿佛看到一个巨大的阴谋,如黑洞一般,要将苏大为连同太子一起吞噬。

  

“大兄,我们怎么办?”

  

高大虎回过神来,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若此次风波里,连苏大为都不能保全。

  

那他们这些跟着苏大为的人,则更加前途莫测。

  

“当断不乱反受其乱。”

  

高大龙眸中血芒跳动,嘴角挑起,露出一抹狠戾笑容:“我记得,这次军中,应该有几个折冲府,是当年随咱们一起征倭的吧?”

  

“大兄,你的意思是?”

  

“当年苏大为在倭岛,推行的可是‘不良人’制度。”

  

所谓不良人制度,乃是在战地,以“不良人”为名,将占领地所募之兵,分成三六九等,只有最忠诚,立功无数的仆从,才有资格加入。

  

这个提议,随着苏大为在倭岛推行的土地改.革制度一起推行,当时在倭岛受到极大的拥戴。

  

可以说,正是靠着这一制度,瓦解了倭岛本土皇室一系的贵族政治。

  

使苏大为等以极少数的唐军,在倭国列岛得以立足。

  

这是苏大为仿效后世伟人屠龙之术的“魔改版”,虽然只是学了点皮毛,在倭国列岛上已经大杀器一般的存在。

  

所有的制度、社会,都是靠人来实现的。

  

当一种新兴的制度存在,并且迅速击溃旧有的制度。

  

一个新的政权,便自然而然呈现了。

  

“大兄,你的意思是…”

  

“那些加入‘不良人’的人,才是苏大为手上真正的精锐骨干,有他们在,就有希望…”

  

高大龙声音幽幽的道:“你快去召集这些人,一但情况有变,那就…”

  

那就什么,他没说下去。

  

但高大虎已经明白自家大兄的意思。

  

那句话,他做梦也未曾想过。

  

一时间,额头冷汗涔涔。

  

“大兄…就算,就算能对抗朝廷旨意,就算有那些人支持总管,我们又能去哪?”

  

“去哪?那是后一步的打算了,或者去吐蕃,或者去天竺也成,我听说天竺那地方不错,在那里划地为王,不也甚好吗?”

  

“这…这…”

  

“别愣着,快去,手里有筹码,才有选择的机会,你忘了咱们当年在丰邑坊是如何做的了?”

  

高大龙用力一掌拍在高大虎的肩膀上。

  

火辣辣的疼。

  

却也让高大虎清醒过来。

  

他胸膛急剧起伏着,咬了咬牙道:“我这便去。”

  

“长安城中,这段时间倒还真出了不少事。”

  

李博对着手里的卷宗喃喃道。

  

“拿给我看。”

  

苏大为坐在桌案后看了他一眼。

  

“是,是贺兰敏之之事,我以为与总管无关。”

  

“拿过来。”

  

李博不敢再多说,忙将记录的卷宗手捧着,交到苏大为手上。

  

一眼看下去,苏大为眉头微微一跳。

  

贺兰敏之,终于死了。

  

自韩国夫人武顺死后,贺兰敏之的“疯症”越来越严重。

  

去岁武后的母亲去世,武后命贺兰敏之建一座大佛像来为杨氏祈福,没想到贺兰敏之竟将做佛事的绸缎中饱私囊。

  

武后传贺兰敏之入宫训斥,没想到贺兰敏之居然桀骜不驯,当面顶撞。

  

武媚娘暴跳如雷,下令将敏之流放岭南雷州,并历数贺兰敏之“十罪”,包括强暴公主侍女,强暴准太子妃等等,桩桩都骇人听闻。

  

然后,贺兰敏之亡于路上。

  

有传说是武后不欲再见此人,命人在路上动的手…

  

“贺兰敏之真的死了?”

  

安文生在一旁颇为诧异。

  

“我记得在长安时,此人颇有才名,在弘文馆求学时,曾编《三十国春秋》,没想到…”

  

他说到这里,突然住口,摸着下巴,向苏大为投来狐疑的目光。

  

“你看我做甚?”

  

苏大为被他看得莫名其妙。

  

贺兰敏之死的时候,自己还在带兵打吐蕃,距离那么远,你拿这眼神看我做甚?

  

我又不会飞剑斩人首级。

  

“阿弥,我记得当年这贺兰敏之曾设局想要杀你,如今倒也算替你了结一桩旧事。”

  

“他死便死了,与我没关系。”

  

“不对。”

  

安文生捏着下巴:“其实当年我便奇怪,你这人看着笑呵呵,其实心里极有主张,就不是个肯吃亏的,当年贺兰敏之设局对付你,但你都忍了,当时我便觉得奇怪,不像是你的脾性。

  

现在看来,莫非你早安排好了后手?”

  

“文生,做事要讲逻辑的,我苏大为哪有这种本事,能安排到数年之后的事。”

  

苏大为坚决否认。

  

当然,实情如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明知贺兰敏之会因为强了未来太子妃作死。

  

自己要是当时为了出口恶气,亲自动手,那岂非落下痕迹?

  

对一个将死之人,需要自己下场动手吗?

  

“不说这个了。”

  

苏大为将话题岔开问:“我记得贺兰敏之身边之前有个明崇俨,此人现在何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