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庆余年

第二十一章 杖责与人品

庆余年 猫腻 3557 2024-07-11 21:20

  第二十一章杖责与人品

  砰砰的磕头声在阔大的宫殿里响着,不一时左都御史赖名成的额头上就已经现出了血青。

  皇帝有些厌恶地看了他一眼,挥手让侍卫将他叉了下去,这才淡淡扫了范闲一眼,说道:“范提司,你身在监察院,律法所定特权极大,日后行事,定要愈发小心才是,切不可丢了朕的颜面。”

  难得找到了这么一个和稀泥的机会,英明的陛下当然不肯放过,挥手止住了范闲请奏之举,太监知意,高声宣布散了朝会。

  范闲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陛下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表现的太偏向自己。

  他心里还不满足,诸位大臣却已经是深切地感受到了陛下对于范家小子的回护之意。众臣从太极宫里往外退的路上,纷纷上来表示对他的安慰之意,此时的大臣们似乎都成了都察院的敌人,将对方贬的一塌糊涂。

  范闲一一苦笑应对,瞥见父亲正佝着身子,老态十足地往广场上走去,心头一动,赶紧上前去扶着。群臣在后方看着这一对父子,不由连声赞道,父子同朝为官,父慈子孝场景现于宫中,实在是一段佳话。

  范尚书发现胳膊一紧,侧头看见是儿子来扶着,不由苦笑着叹了一口气:“安之啊安之,你怎么就不肯安份一些呢?”

  范闲也是满腹委屈,谁能想到信阳那边总是阴魂不散地盯着自己。

  临到宫门处时,却有位小太监悄悄跑了过来,传了陛下的口谕,便拉着范闲一路小跑地往后宫赶去。范尚书神情复杂地看了自己儿子的背影一眼,忽然间觉得这小子虽然常年扮着冷静稳重模样,但这小跑起来,却依然显出了骨子里的佻脱。与这宫中庄严压抑的气氛实在有些不合。

  有同僚从后方来了,范尚书的眼神马上换作古井无波,微微一笑,与群臣一路出了皇宫。今日的雨早就歇了,但宫前空地上仍然是一汪汪水浸着,那几个都察院御史已经浑身湿透,却依然倔犟地跪在湿地上,而面『色』愤怒的左都御史下了朝会。也直挺挺地跪到了那几人前方,还将自己的乌纱帽取了下来,捧在了左胸。

  看着这一幕,诸位大臣才知道事情依然没有完,舒大学士上前劝慰了几句,发现没有效果,便摇着头离开,而更多的大人们却是赶紧坐着马车回府。知道这件事情会越闹越大,自己还是躲远一些比较安全。

  只有范尚书在这一行人面前稍站了片刻,然后吩咐自己府上的护卫,为这几名御史大夫取来伞具,守侯在一旁。因为谁都不知道呆会还会不会下雨。

  被小太监领着一路小跑,穿过了几道宫墙,来到了御书房外,小太监已经累的气喘吁吁。范闲想了想,真气微运,也让面『色』变得红润了一些。

  他有些心绪不宁地进了皇帝的御书房,依着小太监的指点,小心翼翼地站在了皇帝地软榻之边。没过一会儿功夫,书房旁的一道布帘微动,换好了常服的皇帝走了进来,看着面『色』沉稳。眸子里闪过一丝激动的范闲,陛下挥了挥手,示意他不要过于拘礼。

  范闲于是真的很光棍地没有下跪行礼,接过小太监端过来的绣墩儿,老老实实地坐了上去。

  今日的御书房,比起那日要清静许多,只剩下皇帝与他两个人,所以局面显有些诡异。范闲面『色』平稳。心中也自有些忐忑,因为猜想只是猜想。虽然经由陈萍萍的言语和这一世以来地诸多细节,早就已经证实了这个猜想――但如果呆会皇帝真地将这个猜想挑明的话――自己该怎么办?

  就当范闲越来越觉得皇帝准备戴上慈父的面具时,却被接下来的话,打醒了过来。

  “范闲,你不缺钱,为何贪钱?”皇帝陛下冷冷看着他,很直接地问道。

  一滴冷汗从范闲的额头上滴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先前确实有些自作多,更知道自己通过柳氏收受银票地事情,根本不可能瞒过眼前这位陛下,站起身来,很认真地说道:“万岁,因为臣执掌监察院一处,所以要收银票。”

  “噢?”皇帝似乎有些好奇他接下来的话。

  “要真正地监察官员,那么首先就要融入官场,像以往监察院一处那种清水冷铁油盐不进的模样,虽然可以依靠庞大的密探系统,对于京官做出有力地监察,但是就像是雾中看花,总是看不清楚,对于京官系统中最要害的那些交易,始终无法『摸』清楚。”范闲小心解释道:“要监察官员,便得自己变成官员。”

  他苦笑着继续说道:“万岁也知道臣久居澹州……”说这句话时,他低着头,却能察觉到皇帝听见这句话时,有些细微的反应。

  “……入京之后,变化实在太大,臣当初只是位词臣,如今却要接手监察院这么重的权柄,心中不安之余,亦常思量自己其实与官员们有层隔膜,极难融入朝廷之中。”

  不等他继续往下说,皇帝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挥手冷漠问道:“如果你真是一只白鹤,就算用墨汁将自己染黑了,也骗不了那些乌鸦。这些手段,实在是有些幼稚,只要你忠心为国,还有谁敢为难你不成?莫要忘了朱格的前车之鉴,那厮起初还不是想扎进京中官场,不料一头扎了进去,却再也无法起身。”

  范闲知道皇帝是在重复地警醒自己要做一位孤臣,心头略有反感,面上却没有丝毫异动,只是嘿嘿笑着说道:“万岁,今儿个朝上就有人为难臣……”

  在一旁持着拂尘的太监心头一颤,心想小范大人这话说的不合身份,显得有些恃宠而骄地意思。就算皇帝再如何喜爱这位年轻的臣子,只怕也会发脾气,就连太子在陛下面前都是恭敬中带着一丝畏惧,哪有人像范闲这般说话的?

  出乎这位太监意料,陛下却是微笑着看了范闲一眼,说道:“朕确是想还你一个公道,只不过这是你与你家长辈的事情,朕也不想多管。”

  范闲悚然一惊。知道陛下完全了解都察院上书地背景与信阳方面有关,但为什么他依然要压着自己,不让自己动手?他心中着实有些不甘,正想再给陛下加点儿眼『药』水的时候,忽然看着陛下『揉』了『揉』眉心,幽幽说道:“朕,有幅画像让你看一下。”

  范闲心头涌起无数念头,想到了陈萍萍说过。母亲留下的唯一一幅画像,就是留在了皇宫里!

  正在此时,御书房的门被人推开了,与范闲相熟地侯公公满脸焦急地走了进来,对陛下轻声说了几句什么。范闲耳力过人。早听地清清楚楚,不由大感惊讶,心想都察院的御史们这次下地本钱也太大了吧?

  果不其然,皇帝地脸『色』渐趋阴沉。看了范闲一眼,将手一挥,说道:“跪宫门,摘乌纱?这是谏朕昏庸,那朕就昏庸一次给他们看看,传朕旨意,都察院御史攀污朝臣,妄干院务。荒废政事,不思悔改,邀名妄行,着廷杖……三十!”

  范闲第一次看见天子动怒,不自禁地感觉到了一丝寒意,廷杖三十,那些御史不死,也要丢掉半条命了。

  其实也是这几位御史的运气太差。庆国皇帝陛下正准备做那件大事的时候。却被他们打断了情绪,如何能饶?

  神华门外。玉水河畔,拱桥之前,湿石板上,几名御史大夫被剥去了官服,摁在地上挨打。廷杖重重落下,又缓缓举起,每一起落间,便会带起血水数丝,雨水数蓬,场面好不血腥。

  此时听得消息的文官们又有些赶了回来,看着这凄惨的一幕,急着入宫劝谏,而望向宫门处被派来观刑的范闲,眼睛里不免多了丝忌惮――今日之事,虽然是都察院的人首先生事,但陛下竟然为了范闲动用了停了数年的廷杖,不免对于范闲在陛下心中地地位,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范闲站在侯公公身边,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对于那些御史大夫没有半丝同情,脸上却是面『露』不忍之『色』说道:“公公,喊你手下人下手轻些。”

  侯公公低眉顺眼说道:“范大人好心肠,先前您就交待过了,老奴哪敢不遵,已经交待过了,这时候打的惨,其实是没伤着筋骨的。”

  范闲眼光往下一扫,看见这位太监双脚脚尖向外张开,知道这是“用心打”地暗号,微一叹息,便不再管这件事情。

  离二人不远,被皇帝留了一丝颜面的左都御使面『色』青白,跌坐在地上,他虽然没有挨廷杖,但却感觉这些落在下属身上的杖责,就像是一记记耳光抽打在自己的脸上。范闲父亲留下来地家丁面带讥屑之『色』,手执雨具,看着神魂早『迷』的左都御史大人。

  范闲走了过去,挥手驱散那些家中下人,略带一丝怜悯之意看着赖御史说道:“这件事情,您何苦牵涉其中?”

  赖御使不知道范闲究竟知道多少内情,呆在了原地。

  范闲叹了口气,死活求着侯公公暂时停了杖责,单身入宫去向圣上求情。他不是看不得血腥,也不是想放这些敢撩拔自己的御史一马,只是当着那些面『露』不忍之『色』的朝中百官,他必须这样做。

  范闲一面往皇宫里跑,一面在心里恨恨想着,你这皇帝老子想借这廷杖将自己推到所有官员的对立面上,我可不干。辛辛苦苦攒了两年的好人品,要是被你几廷杖打没了,自己可就亏大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