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塞班岛
结果就必然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战斗力最强的美第四师的战斗就像是大炮打蚊子,而战斗力相对弱得多的美第27步兵师及美第77步兵师则遇到了日军顽强的抵抗。
这其中尤其是美第77步兵师,这个步兵师是负责进攻塞班岛的。
而塞班岛这个地方却是日军司令部所在地…这就意味着塞班岛上的日军肯定比其它两岛更多也更强。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
在关岛和提尼安岛登陆后就朝日军防线进攻时,美第77步兵师却遭到日军的反攻…
这让人有些匪夷所思,日军在缺乏弹药、补给和增援的情况却还有能力反攻?!要知道美军可是以驱逐舰、战列舰抵近射击日军各岛屿岸防工事的…
这是马里亚纳群岛地面作战的一大特色,马里亚纳群岛之前,美海军军舰根本不敢这么做…这一方面是由于日军战机还有残余,在没有摧毁敌机及占领机场前,军舰不敢贸然靠近海岸。另一方面则是在此之前的岛屿登陆战中,日军好歹还有些大口径岸防炮,这些岸防炮也会对军舰构成威胁,所以军舰一般情况下是在岸防炮的射程之外对日军所驻守的岛屿实施轰炸。
但在打马里亚纳群岛时就不一样了。
虽然马里亚纳群岛也一样有机场,但此时日军不久前在空战中大败,战机几乎全部撤出马里亚纳群岛,再加上美军还有大批的“地狱猫”,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战机…其实日军战机不是撤出,而是基本没有了。
对于日军的岸防炮…每个岛屿只有少数的几门。
攻占塞班岛后,美军军中有一个笑话,那就是塞班岛上的日本将军都比岸防炮多…这在说明塞班岛是马里亚纳群岛的指挥中枢的同时,也说明了日军在装备上的不足。
这几门岸防炮根本就无法对美军军舰构成威胁,就算能构成威胁,也很快就会被美军轰炸机摧毁。
这一部份是美军潜艇的功劳,因为正是美军潜艇对日军运输的封锁,才使日军在马里亚纳群岛的装备和补给严重不足。
这也有一部份是日军的功劳…因为日军在马里亚纳方向的战略方针不是地面防御,而是希望能以“阿号作战”在海空大战中击败美军,所以明知道地面防御装备和补给严重不足也不加以改善,反而还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机场的建设中去。
提尼安岛海空大战后,只怕丰田副武连肠子都要悔青了…他们原本以为能在海空大战中击败敌人,再不济也能给敌人相当的损失,却没想到反而被敌人打了个大败。不仅如此,因为其战略方向的错误,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面部队的防御,使地面部队在作战中基本只能等死。
于是,美军在进攻马里亚纳三大岛时,发现日军岸边的碉堡工事,那都不是派坦克上,而是用战列舰抵进轰炸的…要知道战列舰的主炮可是三百多毫米口径(有些装备305mm主炮,有些装备356mm主炮),那一炮过去整个碉堡就成坟墓了。
然后美军大批的装备和人员就在战列舰、驱逐舰的炮火掩护下登陆,这其中包括大量的“谢尔曼”坦克、喷火坦克、两栖登陆车等装甲车辆。据美军士兵估计,美军在与日军对峙的正面,平均每公里都有上百辆装甲车辆作为掩体或是火力掩护单位。
但就算是这样,日军还发起反攻?!
许多美军都认为日军这种做法肯定是疯了,竟然会在军舰、坦克的及步兵的多重防御下发起反攻(注:日军是在夜里发起反攻,所以美军无法以战机进行协同防御)。
但其实日军没有疯,恰恰相反,日军的这种做法却是很理智也很明智的,虽然这种做法最终也没有成功,不但没有成功还损失了大批的有生力量。
之所以说反攻是明智的,是因为日军只有这一个选择。
站在日军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会看到…所有的日军都被困守在各个互相不能联系的岛屿上,日本联合舰队因为在海空大战中一败涂地,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增援马里亚纳群岛。
于是,缺乏补给和增援的日军如果想要守住岛屿的话,就只有乘着美军刚刚登陆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就把他们赶下海去。
否则,如果让美军在岛上登陆并站稳脚跟,那么日军的覆灭就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日军就一队接着一队的冒着炮火和子弹朝美军发起冲锋,在伤亡了数千人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不放弃也不行,美军早已从中队那学到如何在夜色里防御,大不了就是照明弹不停的打,把黑夜当作白天打,然后在前方用坦克、火炮和舰炮编织起一道火墙,任日军有多少兵冲上来结果都是一样。
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第77师在随后的进攻中进展就十分缓慢。
哈珀有些被日军这样的反攻给打怕了,所以不顾中国顾问发起强有力的进攻的建议,坚持认为日军还有相当强的实力,于是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一边往前轰炸一边前进…
由此也可以看出哈珀根本不了解日本人,日本人的放弃,一般都是打到元气大伤不得不放弃,这时正是反攻的大好时机,而哈珀却给了日本人喘息的机会。
其结果就是打了十几天也没什么进展,早就看哈珀不顺眼的哈尔西一怒之下就临阵换将,把哈珀给撤了。
换上一个叫威尔逊的副师长一反攻,发现还真如中国顾问所说的那样,一路打下去都只有少量日军,甚至发现日军就连子弹、炮弹都差不多打光了…这是美军在日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攻陷日军一道防线后,搜索了日军整个阵地,发现只有很少的一些弹药,甚至有些机枪手只有十几发子弹。
于是,美第77师又不顾中国顾问的警告,有了轻敌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