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偷袭
枪声和爆炸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不过这却不是一营的战士们打的,而是鬼子的掩护单位见中国军队抢先爬上了山岭就朝山岭上打来一排排子弹、炮弹和掷弹筒…从这一点来看,日军这一轮在火力分配上还是很到位的,在部队还没冲上去之前就用较难协同的军舰和水上飞机展开轰炸,部队冲上来了就用步兵的火炮提供火力掩护,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步炮之间配合更合理,还能节省步兵有限的弹药。
而且这时候日军掷弹筒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此时中日两军不过相距百来米,而掷弹筒的射程却有两、三百米,于是那一门门掷弹筒就像小型迫击炮似的,将手榴弹成片成片的倾泻到山岭上来,只炸得山岭上飞沙走石的到处都是弹片。
张弛没有迟疑,马上就朝跟在身旁的通讯兵叫了声:“呼叫炮火!”
“是!”通讯员应了声,当下就朝步话机中大喊。
此时的中美联军在瓜岛海域的空中或是海上与日军无法一较长短,但是在陆地上…前些日子哈尔西可是在张弛的要求下往瓜岛运上许多补给的,这些补给当然也包括炮弹,现在就正是用上它们的时候。
不一会儿,随着一阵呼啸,成片成片的炮弹就越过山岭朝山岭周围的日军堆去。
日军没想到中美联军在遭到日本海军如此猛烈的轰炸及封锁之后还会有如此猛烈的炮火…这也可以说是日本海陆军之间的信息不通畅,丸山政男以为瓜岛海域早就被日军的潜艇给封锁了,而且日本潜艇可以说是捷报频传,一会儿又击沉了驱逐舰一会儿又击沉了航母,就算有几艘运输船成为漏网之鱼那也漏不了几条进来吧。所以丸山政男想当然的以为中美联军的补给状况与日军也差不多,甚至还可能比日军更糟糕。毕竟日军现在还可以放开了任意补给了,而美军却从没有这样的补给时间。
丸山政男又哪里会想到,他们的友军日本潜艇是专挑航母军舰打而基本不打油轮运输船的,如果他知道这一点的话,只怕都会气得撂挑子不干了。
日本潜艇部队的战术错误…如今就再一次由日本陆军来承担,就像现在张弛看到的一样。山岭周围的日军是成片成片的被炸到了空中,他们的迫击炮、掷弹筒、机枪等火力掩护装备在美军的榴弹炮面前显得那么的不足一提,只几下就被炸得一片狼籍。
然而日军却并没有放弃,尽管失去了火力掩护尽管遭到敌人猛烈的炮火轰炸,负责冲锋的日军依旧端着刺刀朝山岭发起冲锋。
他们的做法或许是对的,因为日军擅长的是肉搏战,而且只要冲到敌人防线内与他们绞在一块,敌人的火炮很快就会失去作用了。
但这却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一营的战士都是从缅甸战场打过来的老兵,他们知道把握好节奏让手里的美式武器保持连续火力。于是日军一排排的冲上来一排排的倒下去,又一排排的冲上来又一排排的倒了下去。
看着日军的冲锋,张弛似乎就有些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没打过仗的美军陆战一师也能打败日军第二师团了…当然这其中也有日军补给不足饿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影响战斗力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日军战术的僵化、呆板,他们一味的强调“精神”和“勇敢”而不要命的冲锋,却忽视了兵种之间的协同,比如此时的他们就可以用水上飞机和军舰配合着进攻:水上飞机可以压制山岭上火力。甚至还可以在伦加防御圈内侦察并为军舰指明美军炮兵阵地的位置进行压制。
如果日军是这样打的话,只怕驻守在山岭上的一营的压力就大了。
从这方面来说。张弛还得感谢下日本陆军与海军之间的不和。
但应该说,张弛还有些小看日军了,因为下一刻通讯员就匆匆忙忙的跑到张弛旁,顶着炮声朝张弛大声叫着:“团座!北面发现鬼子…”
“北面?”闻言张弛不由一愣,往后看了看说道:“什么北面?北面哪有鬼子?!”
北面是山岭的后方,如果那都有鬼子就意味着日军已经突破伦加防线了。
“不是这里的北面!”通讯员叫道:“是新一团阵地的北面!”
张弛还是有些听不明白:“新一团阵地北面不是海么?那里怎么会有鬼子?!”
“是!”通讯员点着头回答:“鬼子从海上登陆了!人数大慨有一千人!”
闻言张弛不由张大嘴巴半天也合不拢…原来鬼子还有这一招。他们在正面吸引住了新一团的主力,但其实真正厉害的却是从海上登陆然后一举攻进亨德森机场。
这可是真够毒的,要知道伦加防御圈其实也是像鸡蛋壳…外面一圈硬里头是空的,确切的说不是空的,里头到处都是易受攻击的工兵部队、炮兵部队还有成堆成堆的弹药和补给。这样是让一支日军闯了进去,那中美联军就只有投降一个结局了。
“马上联系三团!”张弛下令道:“让他们补上这个缺口!”
“团座!”粱参谋插嘴道:“我们刚刚接到消息,三团遭到鬼子军舰的轰炸上不来!”
闻言张弛不由吓出了一身冷汗,现在似乎就只有等鬼子杀进腹地了。
这时的张弛一时有些想不明白…历史上这一场仗美军是打胜的,怎么还会出现这种状况?难道说是还是因为有自己在这里影响了战局然后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反倒让中美联军输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自己的罪过可就大了。
然而就在这时,通讯员却有些意外的报告道:“团座,好像…鬼子已经被挡住了!”
“被挡住了?哪支部队挡住的?”
“工兵营!”通讯员回答。
“工兵营才几百人?”张弛还是有些不相信:“怎么可能挡得住一千名鬼子的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