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轻小说 角川文库 古典部系列(冰果)

后记

古典部系列(冰果) 米泽穗信 3616 2024-11-04 12:05

  大家好,我是米泽穗信。

  我亲身参与的文化祭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文艺社的社员。她在太阳照不到的通道上摆了一组书桌椅,放上几本充场面的社刊,而她自己从早到傍晚,就坐在那儿一直看书。

  这年的文化祭上,我为班展拍摄的录影带电影写了一篇推理剧的脚本。电影已经完成了,因此当天我没有什么事要做,所以我向她买了一本社刊,但没有读过的印象。

  因为我已经准备了别本书要读。

  本书的主角其实就是文化祭。为了以无形的活动为主角,做为当然的手法,我采取了多视点的形式。不只是在技术面上,故事面也追求了多视点。--否则主角成天坐在椅子上,也不用谈什么推理了。

  总算完成小说的时候,忽然让我陷入困扰的是书名。从祭典前晚深夜开始,随著祭典结束告终的这篇小说,我觉得除了「文化祭」、「学园祭」以外,完全不适合其他任何标题。最后虽然命名为《库特利亚芙卡的顺序》,但我认为这次推出文库版时附上的英文标题(Welcome to KANYA FESTA!),应该更能够反映出内容。

  我在这个系列的第一本《冰果》的后记里写下了一点小谜题,其实原本打算在第二集的后记揭开谜底的,但因为页数关系,怎么样都挤不进去。

  距离《冰果》出版,居然已经过了七个年头了。拙作能够维持七年之久的命脉,全赖各位读者支持。我在后记写下的「寿司事件」,解决篇在本书第五十五页起的某一节。我想各位应该可以看得出是哪里,不过其实说穿了也没有什么。如果真有什么的话,我应该已经把它发展成一篇推理小说了……此外,《愚者的片尾》的后记中提到的第五章章名的由来,简而言之就是「agitation」(注:《愚者的片尾》第五章标题〈很有料〉(味でしょう,发音与agitation相似。)。

  本书就此结束,不过我衷心期望《库特利亚芙卡的顺序》这场祭典能够留存在各位读者心中,并成为下一场祭典的伏笔。

  感谢各位。

  二〇〇八年四月

  米泽穗信

  解说

  动机的秘密,横渡青春之海的必经关卡

  elish

  ※本文涉及故事重要情节,未读正文者勿看。

  米泽穗信的古籍研究社系列至今已累积五部作品,出版十一年后惊喜般地交由京都动画改编,并于二〇一二年四月开始在日本电视上播放。精致作画与细腻而别出心裁的演出令系列知名度大开,小说更因此吸引了不少新读者。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整体销量大幅提升,作者亦在采访中松口,表示考虑将故事延续至角色高中毕业以后,不过当然,那还需要一段时间。

  眼前台湾读者的最新进度正是手上的系列第三作,《库特利亚芙卡的顺序》这回的剧情背景是前两集便不时提起,也占了一定地位的神山高中文化祭。不但故事头一回以多视角切入书写,大型活动特有的氛围,更一转前两作的恬淡风格令故事热闹滚滚。不过,这仍是推理小说,一部带有浓浓青春味道的推理小说。

  若细心注意便能发现米泽穗信在系列中,特意向不少经典推理作品致上敬意。无论是日版附加的英文标题,又或者谜团本身的设计,都在表达自身用意之余,展现出对过往名作核心概念的另类重现。本书经引用做为谜团原型的,正是阿嘉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的代表作之一《ABC谋杀案》。

  如同作者小心翼翼地避免泄露《ABC谋杀案》谜底,这篇解说也将以小说本身揭露的范围做限制,不会白目的惊爆尚未读过该作的读者,这点敬请放心。

  本书情节中出现好几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书中书,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同书名的漫画原稿,并藉由「真实」角色之口与其行动,显现出那应该是则致敬《ABC谋杀案》,同样以字母(五十音)作为顺序展开犯罪的故事。而且和《ABC谋杀案》类似,想解开《库特利亚芙卡的顺序》的谜团,在嫌疑名单难以限缩的校庆场合,动机自然成为重要线索。连带阅读本书的我们也不禁再次检视起推理小说中,动机与谜团间微妙而纠结的关系。

  现实世界的人类之所以犯罪通常都事出有因(那怕理由可能很蠢,或者纯粹基于快乐),而这也是实务上不得不一并处理的必要事项。但在推理小说里头动机却不见得是重要关键,甚至在部分早期作品,或者极端的推理派别作家眼底,动机仅是谜团的配菜、结局来临之时的陪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是小说尾段似乎有必要交待一下的合理化要素(当然在比较不好的时候,可能会遗憾地成为整篇故事唯一不合理的地方)。但完全脱离人性的小说终究有些走火入魔(当然这么形容或许会让部分基本教义派读者不愉快),于是无论那个时期、派别,推理作家或多或少仍会努力让故事展现人性的一面。

  甚或有些作品根本将动机本身,及其背后代表的意义,拉抬到比谜团更重要的地位。先不提这也会产生过犹不及的麻烦,总之既然写的是推理,想达成人性化的目标,又有什么比作案动机更加好用?然后,如果能把动机和推理两种要素相互结合,不是很有意思的尝试吗?在《ABC谋杀案》里动机正是解开真相的主要线索,答案揭晓之际那一体两面的关联令人惊艳。而《库特利亚芙卡的顺序》的动机,则成为繁杂事件之间挑选线索的触媒,末了更化作结尾余韵所在。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成为了解谜的关键。

  米泽穗信在本书中平衡了推理乐趣与人性,并呈现出不负青春推理之名,少年少女在青涩中成长的故事。《库特利亚芙卡的顺序》的动机,有关于怪盗十文字期待落空的伤感、难以启齿的责难和嘲讽;更是平凡之人面对有才能者,内心感慨万千的苦楚与叹息。这令人联想起美国导演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的经典名片《阿玛迪斯》(Amadeus)。片中男主角萨里耶利对莫札特始终抱怀复杂情绪。身为创作者,面对远远超越自己、耀眼得难以直视的才华,在极度的羡慕与妒恨下,无法释怀的他最终犯下卑劣的罪行。

  但古籍研究社系列属于洋溢青春风采的日常推理,自然不会出现如此阴暗沉郁的发展。相对的,他反倒以明快爽朗的笔调,述说一群未成熟的青少年,如何面对个人实力差距的心境转折。透过多视角叙事,作者呈现出数种面对问题的态度,某方面而言几乎隐含著其中总有那个能够触动到人心的意图。无论是倔强地以不服输的态度忽略问题,但其实内心早已苦涩地接受事实;还是明白差距与性向所在,决定坦然视之。又或者认清现实,并将希望寄托至他人身上。甚至为了宛若永远追不上的距离而哭泣落泪。每种应对方式皆因平凡而显得格外动人,细腻且丰富的层次,在在邀请读者一同感受那难以言喻的苦涩。不同角色的心境与立场冲突,更形成故事最终缭绕于读者内心的深沉感触。

  青少年阶段往往是所谓天分、才能影响表现最大的时期。因为大多数人此时尚未立定志向,于是只要其中那个比同辈拥有更多才华,经常便能鹤立鸡群,成为众人称道的天才——或许青春那不成熟的未完成特质也加重了这分感觉。在人生初期的十字路口,只有少数学生会将兴趣与未来完全重叠。于是先别提是否已尽到最大努力,眼下说不定连瓶颈的影子都尚未看见,将来的路还长得很,更遑论各行各业皆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高峰。

  如莫札特般天才纵横且始终不为人所遗忘的专业人士,在历史上终究极度稀少(更别提他亦曾经历扎实的修习)。一旦出社会进入职场,高手齐聚一堂〈里面有不少在学生时代全是所谓有天分的人),很快便会发现世上厉害的家伙未免太多。到了这时候,比起似乎有些虚无飘渺的才能,是否下过苦工不断自我提升往往才是最重要的。也因此看在成人眼中,还是小毛头的孩子为了所谓才能局限在苦恼,不免显得有些稚嫩且无足轻重。

  但话说回来,谁没年轻过?在那个当下遇见的困惑与焦虑皆是初次体验,无比真实地影响著内在情绪。纵使多年后回忆起来可能会觉得没啥意义可言,但那意念在年少时期总如此热切且确实必要,那能说放下便放下。只不过遗憾的是现实终究残酷,只要在同一个领域内,人与人之间便不可能没有差距,连带这也将是延续终生皆必须与之相处的课题。于是,在学生阶段尝试与这样的情绪共处,学会调适及应对方式,找出适合自己的未来方向,或许才是青春时期最重要的关卡之一。更是作者透过《库特利亚芙卡的顺序》,呈现出的角色成长之巧思与细腻所在。

  这系列一直以来皆将青春那未成熟、莽撞却又相当真挚的特质表现得很好。搭配紧扣主题,一板一眼、扎实认真的推理设计,总令故事情节格外触动人心。每当真相随剧情揭晓时,读者总会在不知不觉间回忆起属于自己的昔日岁月,以及曾经的所思所想。解谜同时,过往的青春碎片也将缓缓浮现,牵引读者内在的共鸣。

  我想这正是米泽穗信的古籍研究社系列能深深触动读者心灵的最大理由吧。

  本文作者介绍

  elish,业余作家,部落格ELISH的苏哈地的主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