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满唐华彩

第479章 回归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11197 2024-07-16 15:42

  

第481章回归太原城东南,二龙山钟灵毓秀,山中有三清观,在当今乃是大唐皇家道观。

  

三月中旬,一队人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道观前,为首的杨齐宣上前,向正在扫地的道士问道:“敢问,空阳真人可在?”

  

“月前,空阳子已羽化登仙了。”

  

杨齐宣一愣,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回看向身后的刁庚,无声地问道:“怎么办?”

  

刁庚仰着下巴,示意他继续打听。

  

“是这样。”杨齐宣只好转向那道士,道:“家主人原在常山郡任官,战乱发生之后,他奉命回京勤王。家眷在三清观避难,当是时观主还是空阳真人…”

  

当时薛白到太原请了援兵,便返回常山,后赶赴平原,这一路凶险,便未再带着李腾空、李季兰等人,而是让她们留在了土门关。

  

土门关有李晟镇守,相对安全,包括薛白策反的独孤问俗、李史鱼,还有刁丙、刁庚这些留下养伤的基本都在,他们在太原与常山之间活动,助力河北局势。奈何李隆基以贺兰进明为河北招讨使,打击薛白的势力,他们只好在李晟的庇护下低调行事。

  

再等到天子出奔,太原一带对薛白势力的打击没那么激烈了,再加上唐军退出河北,土门关直面叛军势力,李腾空、李季兰遂来到三清观暂居。

  

“女冠?郎君若是寻人,应到山上的栖霞观去。”

  

“多谢。”

  

杨齐宣应了,一行人继续往后山而行,小半个时辰后,方才又望到一座道观,周遭种满了山桃花,看起来十分清幽。

  

大门只是虚掩着,他们推门而入,不由愣了愣。此处看起来虽环境优美,院内却坐着许多衣衫褴褛之人,多是些面黄肌瘦的妇孺,有气无力的样子,都不爱说话,只是偶尔轻轻咳着。

  

“这?”

  

杨齐宣当即拿袖子捂住了口鼻,有些含糊地向那些病人问道:“你们知道腾空子、季兰子在何处吗?”

  

没人回答他,他们正要往里走,身后忽然响起一声喝问。

  

“你们是什么人?!”

  

转头一看,刁庚不由惊喜道:“阿兄。”

  

只见三人扛着头野猪从山中下来,为首的正是刁丙,他随薛白从常山突围时受了伤,脚有些跛。见来的是他们,刁丙亦十分惊喜,迫不及待道:“可有新的消息了?”

  

“腾空子可在?进去说吧。”

  

穿过前殿,只见院中有几个女子正在用木舂捣药,穿着灰扑扑的道袍。杨齐宣目光扫过,很快就略过她们,还要继续往里走,但却听得刁丙道:“腾空子,来人了。”

  

“姐夫?”

  

杨齐宣停下脚步,目光看去,只见说话的女道士一张脸又暗又黄,长着疮疥,顿觉碍目,惊道:“啊?你是…十七娘?”

  

“是,姐夫不认得我了。”

  

她说话时神态平和,那恬淡的气质确是李腾空了。

  

杨齐宣遂转头看向她旁边一女子,头发蓬松,沾满了灰土,那灰暗的脸上布满了疮,似乎还有些脓水未干,比李腾空还要丑陋些。

  

“季…季兰子?”

  

“杨郎君多礼了。”

  

“你们,怎么成了这样?”杨齐宣问着,再看向皎奴、眠儿,却见她们也没有好多少,恍然明白过来,道:“你们是装扮的吗?”

  

“不是。”李季兰摇了摇头。

  

李腾空道:“我收治病患,遇到了疠症,也就是癞大风,不慎染上了。连累了她们。”

  

杨齐宣问道:“如何,如何染上的?”

  

“疠者,有荣气热附,其气不清。离得近了,吸了疠气,也就染上了。”李腾空道:“先是肤疡渐肿而破溃,久则可蔓延全身,眉毛脱落,鼻柱倒陷,目损唇裂。”

  

杨齐宣听得心惊,连忙退了两步。

  

“姐夫勿惊,我已用药抑住了,今已无碍。”

  

“无碍?”杨齐宣问道:“这,都是真的?莫不是…骗我的?”

  

“不信便罢。”李腾空问道:“可是有消息了?”

  

此前她说着自己的病症,神态是悲伤而平静的,唯此时问着消息,眼神中才闪着些期冀。

  

“是,是有消息。”

  

杨齐宣强自镇定下来,不去看她们,道:“李晟要率兵往长安勤王了,你们是否要随军一起回去?”

  

“回长安?”李季兰抢先问道:“我听闻,薛郎正在守长安,可是真的?”

  

她声音依旧清脆动人,害得杨齐宣不由自主地抬眼,又看到了那张溃斑的脸,顿感不适。

  

他遂连忙低下头,道:“是,郎君正是在长安。”

  

“那我们…”

  

李腾空止了止李季兰,问道:“李将军进京,岂不是要放弃土门关了?”

  

她记得,当时薛白临行之前曾叮嘱过李晟,土门关乃是河东、河北连通的要塞,务必要坚守住。

  

“局势不同了啊。”杨齐宣道:“一是王承业咄咄相逼,断了土门关粮草;二是据说史思明马上要降了;三是长安危急,迫需救援。”

  

“长安有何危急?不是说薛郎已迎回了圣驾吗?”

  

“唉,此事复杂,我一时难以与你们说清楚。”杨齐宣显得有些不耐烦,对待她们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殷勤,道:“今日来,便是问问你们,要不要随军回长安。若走,难免有危险;若不走,往后在河东…”

  

“我们走。”

  

“嗯,回长安。”

  

“事不宜迟,明日便起行吧。”

  

是夜,杨齐宣一行人便与刁丙挤在道观前院的一间偏殿里暂宿。

  

这几日赶路太累,很快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刁丙原已睡下,到了夜里,却是起身,拍了拍刁庚的肩,示意他与自己出去,兄弟二人遂轻手轻脚地走到院里。

  

“怎么回事?全都回长安,这不是郎君的安排吧?”

  

“算,又不算。”刁庚道:“郎君被困在长安,消息不通。派了颜季明到太原请援兵,李光弼决定南下,调了李晟。”

  

刁丙点点头,又问道:“那是谁决定让两位道姑也回长安的?”

  

“我想想啊,反正不是我们这些大老粗说的。”刁庚挠了挠头,道:“当时在土门关,李晟肯定是没提的,似乎也不是杨齐宣先开口的,是那个从叛军投奔郎君的官员说的。”

  

“独孤问俗?”刁丙问道。

  

这名字好记,因此他一直记得薛白策反了叛军中的独孤问俗。

  

“不是。”刁庚道,“另一个。”

  

“叫什么鱼的?”

  

“对,就是他,他说‘我等既还长安,郎君的家眷是否一并带上’,怎么了?”

  

刁丙道:“我觉得奇怪,长安还没有彻底安全,带着小娘子们行军亦不方便,怎会这时节来带她们回长安?”

  

“担心没了照应万一出什么事吧,都是郎君的人,能有什么问题。”

  

“嗯,留意着点杨齐宣。”刁丙道,“我看他不是太正派。”

  

“知道。”

  

兄弟二人回到住处,见杨齐宣犹睡得死沉,似乎还在做噩梦,嘴里喃喃着:“疠症走开,走开。”

  

次日,众人已收拾停当,天不亮就下了山,策马向南赶路,过了两日便找到了正在行军的李晟部兵马。

  

他们跟在兵马最后,随军继续向南,到了解县。李晟行军继续向南,往李光弼的大营听凭调遣,他们则是进了城池。

  

“到了这里,伱们就能放心了。”杨齐宣道。

  

“为何?”

  

“这里算是郎君的地盘。”

  

“薛郎的地盘?”李季兰不由好奇,驱马上来,问道:“薛郎从未到解县任官。”

  

杨齐宣原本还带着一丝侥幸,以为她们的脸是装扮的,但这一路而来,她们始终还是这个样子。

  

眼看李季兰近了,他甚至还害怕地扯着缰绳往旁边避了避,以免被传染到。

  

“解池,盐湖。这是朝廷最初试行榷盐法的地方,官员都是杨銛举荐的…”

  

说到一半,杨齐宣见到前方有人来迎了,偷懒不想再说,道:“他们来了。”

  

来的是当年春闱五子之中的元结,倒不是为了迎他们,而是为了见随在军中的颜季明、独孤问俗、李史鱼等人。大家确实都算得上是薛白的人了,至少都是亲近薛白之人。

  

见了李腾空、李季兰的脸,他们也甚是吃惊,而在这种情况下,她们依旧是之前的说法。

  

杨齐宣听得彻底死心了,为这两个大美人可惜,然后默默离得更远,冷眼旁观着,倒觉李季兰很没自知之明,如今丑成这样了,开口还是在关心薛白的消息。

  

元结虽是县令,却没有把他们引到县衙,而是到了驿馆,而驿馆周边都是钱庄、盐铺,还有一家丰味楼,想必少不了薛白的势力。

  

“长安还在。”

  

诸官员之中,颜季明虽最年轻,对局势却最为了解,引着众人到地图前,指点着说了起来。

  

“谁也没想到,薛郎能设法让长安城坚守这么久,不仅是叛军,想必也出乎了忠王的意料,李光弼原本已打算往朔方去见忠王,但被打动了。”

  

独孤问俗抚须赞道:“所幸颜郎君能说服他啊。”

  

“不是我说服的。”颜季明指向地图上的华阴,道:“是我们的将士,用切切实实的战绩打动了李节帅。”

  

说到这里,他语气激动起来。

  

“仅仅两千人不到,渡峣关,诈攻蓝田,惊动叛军主力,其后,一日之内奔袭两百余里山道,抢攻华阴,截断了叛军的辎重线,斩杀了安禄山之子安庆则!”

  

众人皆感诧异,哪怕是明知道大概计划的,也没料到这一小支兵马能有如此战果。

  

颜季明问道:“你们猜,他们之后如何做的?”

  

“坚守华阴?”

  

“不。”颜季明道:“他们驱着叛军败兵,继续东进,攻打叛军重兵驻守的潼关,占据南北连城之间的坑兽槛谷,封锁禁沟,并将消息递给了元结。”

  

元结点点头,指着地图上华阴到潼关之间,道:“崔乾佑遣出三千骑兵杀至,欲与潼关叛军夹击。他们设伏于禁沟口,是役,惊雷动天,叛军大败,折损了近千人。如此,叛军空有十余万精锐骑兵,却被两千人切断于潼关两侧。猛攻数日,不得寸进。”

  

“竟有如此战力。”

  

“不知是哪位将军领军,此战之后,必要威震关中了。”

  

颜季明道:“李节帅也是这般问的,他最初不知打下如此战果的竟只是一支不到两千人的小股兵马,还以为是南方的大股官兵支援。行军至此,得知详情,诧异万分,遂问我那将军姓名,我说,没有姓名。”

  

“没有姓名?”

  

“主将叫老凉,从不知自己姓甚名谁;副将叫樊牢,原是河南府一小吏。”

  

刁氏兄弟对视一眼,把背脊挺直,有种与有荣焉的骄傲感。

  

把当世名将高仙芝、哥舒翰都击败了的叛军,却被这样两个小人物横冲直撞,如何不让他们感到骄傲。

  

“当然,这一战伤亡也是极惨重。”元结道,“我几番遣兵渡黄河接应,奈何叛军兵力甚众。李节帅至时,禁沟口已仅剩五百余人。李节帅感其惨烈,不再犹豫,当即渡河,拿下潼关。”

  

说到这里,独孤问俗开口道:“不妥。”

  

“请独孤公赐教。”

  

“兵法讲究‘围师必阙’,否则敌兵失了生路,战意必坚。关中险固,叛军唯潼关一条去路,一旦被李节帅攻克,反坚其决战之心。”独孤问俗道,“我若是崔乾佑,见唐军作攻潼关之势,必回援,但若潼关已不可守,反而会猛攻长安…”

  

之前他们说的,李季兰听得不太懂,只知道局势在向好,此时才紧张起来,小心地插话,问道:“那长安?”

  

独孤问俗便向道:“长安可有消息?”

  

“稍待。”

  

元结匆匆往外赶去,许久才回来,脸色有些发白,道:“长安城被围得水泄不通,消息已递不进去,传不出来。”

  

“还是急了啊。”独孤问俗道:“若依我谋划,当先救长安,再分别出华阴,到时叛军来回奔走,必然心生退意。”

  

“想来该无妨,李节帅已攻潼关,想必三五日内便会支援长安。”

  

独孤问俗点点头,眼神却很忧虑。在他看来,长安久无粮食,能否守三五日尚且不知,即便守住了。叛军没了退路,必定要与李光弼决战,这也绝非好事。

  

他的忧虑很快便感染了旁人,众人原本是带着回归长安的憧憬来的,至此却只剩下担忧。

  

“腾空子,你担心薛郎吗?”

  

安顿下来之后,李季兰忍不住向李腾空这般问道。

  

李腾空却是摇了摇头,平静道:“人各有命,我担心又有何用?”

  

“这么久未见,你不想他吗?”

  

“不想。”李腾空道:“天下大乱,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他有他的事做,我亦有我的事。”

  

李季兰道:“我之前总是怪薛郎把你抛在河东这么久,如今才知,他在长安这般凶险,倒是错怪他了。”

  

“我想去哪,自是去得,岂是他抛不抛的。”

  

李腾空依旧是那油盐不进的清高态度,只是到了解县以后,连着两夜,她都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过了两日,颜季明、元结等人决定带着解县留守的兵马渡过黄河,支援长安城。李腾空原本也想去的,却知自己不宜再添乱。

  

在常山之时,她执意回到薛白身边,结果遇到了叛乱,终究是让她感到有些惭愧,这次遂安心等在解县。

  

是夜,她与李季兰还在驿馆中捣药,隐隐听到了远处传来了呼喊声。

  

“捷报!捷报…”

  

“腾空子,听到了吗?”

  

“走,去看看。”

  

她们赶到驿馆的大堂,只见独孤问俗、杨齐宣等人已经到了。

  

“长安…长安守住了!”

  

“真的?”

  

“是!”

  

之后他们说的各种消息,李腾空也顾不得听,只想知道更多关于薛白,以及她的亲人的消息。心里想道:“季兰子,你怎么还不问啊。”

  

终于,没等李季兰开口,更新的情报就到了。

  

“是北平王!郎君是北平王了,他率兵守住了长安!”

  

“北平王风头无俩,已是戡乱定兴的最大功臣!”

  

听着薛白在长安的功绩,莫说李腾空、李季兰心中崇拜,就连杨齐宣都感到敬仰,除了敬仰之外,他还有一种终于下注对了的惊喜。

  

“北平王。”杨齐宣喃喃着这三个字,已无法估量薛白的前途。

  

他发现,自己眼下最想要的就是追随薛白。甚至觉得以前总喜欢的美丽小娘子真是太浅薄了,红颜易逝,大丈夫当开创一番大事业,才是最有满足感的。

  

往后,整个家族都将以他为荣,他的名字将写在这一代的家谱上最重要的位置。

  

这边杨齐宣还在狂喜,却有下属忽然入内,禀道:“崔众入城了。”

  

“崔众?是谁?”杨齐宣大为不解。

  

“是王承业的人。”独孤问俗沉吟道:“他已投靠了忠王,此时如何会入城?”

  

“何意?”

  

“忠王指责郎君是叛逆,势必不愿看到薛君成功守住长安城。崔众此时来,总不会是来支援的。”

  

杨齐宣这才意识到不对,问道:“那他是?”

  

“他如何入城的?”李腾空忽然问道。

  

杨齐宣这才想起来,连忙派手下人去探。

  

好一会儿,那人才回来,还未开口,李腾空忽问道:“可是李史鱼放崔众入城的。”

  

“是。”

  

独孤问俗大为惊讶,问道:“你没看错?”

  

“他没看错。”李腾空道,“想来,李史鱼很早以前,就是忠王的人了。”

  

“什么?!”

  

这次惊得跳脚的人是杨齐宣,以一种不可置信的态度道:“怎么会?李史鱼不是北平王亲自策反的吗?”

  

总之,他是亲眼看着李史鱼从安禄山的幕僚转变成薛白的人,此后这段时日,一直在为平定叛乱而鞠躬尽瘁。

  

一个原本的叛贼,能做到这种地步,若不是出于对薛白的忠心,又能是因为什么?

  

“旁人不记得,我却恰好知道,李史鱼正是被我阿爷贬谪的,阿爷也并未冤枉他,很早以前,他就是忠王一系了。当时,忠王还是太子。”

  

李腾空开口道,说着,看了刁丙一眼。

  

其实在太原之时,就是她让刁丙去问一问,是谁要接她们回长安。她不认为这出自于薛白的命令,心中还暗想“薛白才不会这么急着见我”。

  

得知是李史鱼的主张,她便留了心。因她有段时间与薛白一起处置相府的公务,看过李林甫的公文、名册,见到过李史鱼是李亨的心腹。一开始,薛白定然也是知晓此事的,所以,笃定能从叛军那边把李史鱼策反过来。

  

若依着薛白当时的计划,把叛乱扼制在初期,他有足够的时间把李史鱼从李亨的人变成他的人。但后来发生太多事了,潼关失守,天子出奔,李亨称帝,接着,薛白与李亨的矛盾突然爆发出来。

  

这种情况下,李史鱼必然是选择李亨的。

  

“我信李史鱼必然忠于大唐社稷。”李腾空继续道,同时看向独孤问俗,点了点头,道:“但他只怕被忠王欺骗了,许多事不知真伪。”

  

独孤问俗长叹一声,道:“叛乱以来,圣人、庆王、忠王、北平王的所作所为,我等尽皆看在眼里,我没想到,他竟还会做出这般选择。”

  

杨齐宣原本有些狐疑地看着独孤问俗,闻言长舒了一口气,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李腾空道:“崔众来者不善,请独孤公去劝说李史鱼,请他回心转意,可否?”

  

“好。”独孤问俗道,“盼老夫能不负所托吧。”

  

“独孤公小心。”李腾空万福道。

  

“李娘子保重。”

  

说罢,独孤问俗看了刁丙、刁庚一眼,大步而去。

  

杨齐宣看着他的背影,方才道:“他是李史鱼的妹夫,信得过吗?”

  

“信不过。”李腾空道,“没发现吗?正是他以言语诈走了颜季明、元结等人,使他们急着去救长安。他们最开始就全都是李亨的人。”

  

“这这这,那他们要做什么?”

  

“解州不仅是河东往关中的要地,又有盐池,王承业怎么可能不为李亨拿下?”

  

杨齐宣一细想,背脊发凉,喃喃道:“也就是说,在河北这段时日,独孤问俗、李史鱼早与王承业联络了?那,那那那,李晟,李光弼…我们快逃吧?!”

  

“不逃。”李腾空道,“这里是解县,是薛白经营已久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还吓不走我。”

  

(本章完)(3/3)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