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朝小公爷

第六百二十四章 细雨飘洒罡风起,裂石断树若刀锋(肆)

明朝小公爷 贪狼独坐 8994 2024-11-04 14:22

  

悔之不迟李悔迟,这是告诫亦是鞭策。

  

你李福达曾犯下重罪,只是如今悔之不迟。莫要在行歪踏错了。

  

但李福达亦知道,这也是张诚等人接纳于他的象征。

  

否则的话,一个反贼的字是你赠的…

  

这特么的清楚?!

  

“桂北那边…我便亲自处置罢!”

  

公爷这个时候开口了,他可没忘了自己到这边来的首要任务是啥。

  

“若是如此,滇南事宜、安南东吁两地则需大力调整啊…”

  

汪直皱了皱眉头,望向了李福达。

  

后者赶紧躬身作揖:“此事悔迟自有办法,还请诸位大人个时日。”

  

张公爷笑了笑,将诸人茶盏中的残茶倒去。

  

为他们洗杯后,再注上了新茶:“请茶!”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随后默默的端起了茶杯。

  

“如今驿道通常,从这里到桂北滇南边境上需十五日。”

  

公爷放下了茶杯,轻声道:“整备桂西卫所,各家土司至少得月余时间。”

  

也就是,全部事情办下来打底得俩月了。

  

张诚和汪直互相看了一眼,这都算是极快的了。

  

若是中途出现了什么变故的话,那么这个时间只会更长。

  

“两个月,这是悔迟可用性命担保的!”

  

李福达沉吟了会儿,缓缓的抬起头沉声道:“再多,就不好了。”

  

能拖到两个月,这已经算是极为厉害了。

  

这点上没法李福达不够尽心,毕竟他掌握的资源就摆在那里。

  

能够周旋在一大群的地头蛇之间,还能鼓动他们起兵、控制他们的进攻时间。

  

这已经是非常厉害了,别忘了这其中还包括了两个周边的强国。

  

安南和东吁,这俩可都不是什么善茬儿。

  

能够让他们都随着自己的指挥棒跳舞,这一份的权谋是能制霸一片区域亦不为过。

  

公爷望着李福达,心下感叹:这李福达在历史上数次掀起惊巨涛,却又能全身而退。

  

甚至在最要命的时候周旋左右,抓住了嘉靖帝大礼议的心思使武定侯郭勋出面。

  

最终以武职之身、凭勋贵庇护、借皇帝心思,生生的把一大溜当时占据了上风的文宦尽数斗垮…

  

这其中的手腕不可谓不高超啊!

  

“悔迟若是以安全计,可拖延多少时日?!”

  

汪直这个时候开口了,却见他笑着望向了李福达。

  

两个月的时间是极限,但这种极限之下也就意味着李福达很可能暴露身份。

  

难得一个聪明人,在汪直看来如此就让他暴露甚至身死太浪费了。

  

这样能够挑事儿的、脑子活的,心黑手狠的瘪犊子是个人才啊!

  

咱家谍报司需要的,就是你李福达这样的人才啊!

  

要伯爵么,位置咱家给你备着。

  

只要你挣下功勋了,要啥没有?!

  

几个娃儿也给你安排上了,老老实实的为我谍报司、为帝国卖命就是了!

  

“一个月…不!一个半月!”

  

李福达感激的对汪直连连作揖,了一个月却又马上改口。

  

“你且拖延一个月便是了,现在他们不是也没有进攻春城么?!”

  

汪直微微一笑,轻声道:“咱家会负责拖延上剩下两个月,所以你不必担忧。”

  

这话更让李福达感激了,顿时连连作揖。

  

张诚这个时候也开口了:“咱家调查局这边也会出手,悔迟当以存以有用之躯为先呐!”

  

“此番击技好手咱家跟前可出二百人,侦缉、追踪好手也有六十人!尽可助你!”

  

若是你李福达死了,咱家还怎么清扫江南一地的白莲余孽啊?!

  

这可是我调查局的大功绩啊,关系到咱家将来入驻元老院的大事儿!

  

没完成这事儿之前,张诚比任何人都舍不得李福达去死。

  

“多谢诚公!多谢诚公!!”

  

李福达激动的连连作揖,这会儿他算是彻底的感觉到了组织的温暖啊!

  

有后盾这人生就是不一样,跟特么开挂了似的。

  

张诚能的击技好手,那必然是比曾经自己手上的那些好手更厉害的。

  

最重要的还是侦缉、追踪的好手,那些人起到的作用可比击技的好手们更多了。

  

有这批人在,李福达想要闹点儿事儿、想要查查谁的根底。

  

只需要请张诚出手,瞬间就能够把他们给摸个底儿透。

  

“这些时日,咱家先随你到滇南去罢!”

  

张诚着,转身对着公爷轻声道:“桂西司提司孙河,回头我让庞辉帮你联系。”

  

公爷点零头表示明白,而汪直亦是开口道。

  

“咱家也随着过去罢,方便协调互相支援。”

  

顿了顿,汪直继续道:“相关谍报,会交由调查局转交给你!”

  

三言两语间,便算是将此事商定了。

  

亦是这个时候,李福达躬身轻声道:“诚公,悔迟还有个不请之请…”

  

“你且看。”

  

张诚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让李福达有一个话的机会。

  

李福达呼出了一口气,轻声道:“若是此间事了,往江南行事时可否请庞大人随属下一并前往?!”

  

张诚没有话,只是眯起眼睛望着李福达。

  

后者垂首苦笑着轻声道:“悔迟前来时,对庞大人多有得罪…”

  

着,便把自己潜伏到了桃林前拜下求见公爷的事情一并了。

  

张诚脸上的阴郁这才散去,微微一笑道:“无事,若滇南情势稳定便由他随你下江南罢!”

  

汪直则是抬手遮住了前额望了眼色,轻声道:“走罢!”

  

“想必诸家土司们,现在已经快到了。”

  

张诚看了看色,亦是点零头。

  

两人随即起身便朝着草庐外行去,李福达则是默默的跟在了后面。

  

对着公爷感激的行了一礼,这才离去。

  

他很清楚,如果没有公爷在这里做保的话这两位未必会见他。

  

便是见他,答应的事儿他敢信么?!

  

“夫君,恐怕这李福达将成大器了。”

  

足利鹤姐姐见得他们离去,这才呼出了一口气。

  

刚才几个人在这里,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交锋。

  

足利姐姐算是在这里,见识了一把大明这种体量下诞生的老狐狸们是如何交手的。

  

于是她不由得感叹,自己的那些手段与他们比起来简直是打闹。

  

顶多算是些许聪明、急智而已,他们这些谋算着一大片地区的。

  

甚至体量相当于整个扶桑国的老狐狸,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变数太多,此事难。”

  

公爷对垂是比较淡然,成不成大器没走到最后谁都不好。

  

人总是会变的,有的人是越变越强、有人则是会迷失方向。

  

有人腰缠些许金银、得了些许名望便得意忘形,手舞足蹈中死于捧杀。

  

才?!张公爷从来不敢自诩才,实际上他一直都认为自己不聪明。

  

比他聪明的人太多了,比他强的人太多了。

  

甚至从学生时代起,那些比他聪明的、学习好的人多了去了。

  

出来工作后,比他聪明的、比他显得更能干的多了去了。

  

“你足够自律,足够自知。”

  

当张公爷询问处男哥,为何当时会选择帮自己的时候处男哥是这么告诉他的。

  

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唐开元名相张博物作《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其曰:

  

“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自律,即是在无人督促下亦能自行其律、毫不懈怠。

  

古往今来几乎能有成就者,淬近乎一致。

  

高度的自律,几乎是脱颖而出的根本要求之一。

  

自知,自老子的《道德经·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

  

于是才有了那句成语“自知之明”,能够自知才能够不惑。

  

能不惑才能不陷,根本上来这是当时处男哥看重公爷的原因。

  

“你能自律,就意味着你能成事。不过是时间问题。”

  

处男哥当年是这么对公爷的:“你有自知,只要没跌毁这点你倒不了。”

  

“这世界上能成事儿的人不少,而其中一部分相当于是站在风口上的猪…”

  

“他们是被吹起来的,是被浪潮带起来的。”

  

风总会停歇,浪潮总会落下。

  

只有风停下来的时候,才知道谁才是真的有翅膀。

  

只有浪潮落下来的时候,才会知道谁是身无片缕借潮头。

  

大浪淘沙,沉者是金。

  

风卷残云,剩者为王。

  

“自知的,知道自己是怎么起来的、知道自己是什么根底。”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

  

当时的处男哥是冷笑着出这么一番话的。

  

“冒险?!根基不扎实,冒险混到的也不过是沙上堡垒。一道浪拍上来,立马啥都没了。”

  

“人呐!有多大脑袋扣多大的帽,多大的腚子穿多大的裤衩。”

  

“莫要占了一时便宜,就以为自己风生水起谁都不放在眼里。”

  

“亦莫让别人吹捧了几句,就真当自己下无淡…”

  

处男哥的这些话,公爷从来不敢忘。

  

他时时刻刻都谨记着,自己也就比这个时代的那些老狐狸们多个几百年的见识。

  

有了一些后世带来的红利,但不代表着他能比这些老狐狸们聪明多少。

  

更不意味着他能够在政治斗争中,把这些老狐狸们斗垮了去。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且再看看罢!”

  

公爷对着足利姐姐微微一笑,轻声道:“李福达成否、败否,未至该棺定论不得。”

  

望着自家的夫君,足利鹤那双妩媚的碧眼中带着些许的迷离。

  

她最喜欢的便是俊俏的夫君,表现出来的这种冷静与睿智。

  

他似乎从来不曾真正的迷惑,他似乎永远对一切都淡然处之。

  

那种在面临着事物时候展现出来的雄性魅力,是她从来未在其他人身上看到过的。

  

我的夫君呐,你真叫妾身身死亦甘愿追随呢…

  

“殿下!米鲁、田蕾她们带着四家土司一并来了,在桃林外求见。”

  

亦是这个时候,侍大将樱子匆匆赶来。

  

对着亭内便是一礼,垂首道。

  

“且领他们进来便是。”

  

在没有旁饶时候,这些个姬武将们还是愿意叫公爷“殿下”。

  

毕竟可是扶桑敕封的“东照宫”呢,这也显得她们与公爷的关系不同一般。

  

樱子脆生生的应了一声,随后便转身离开了草庐。

  

没一会儿,便见得黔州四家土司一并被领了进来。

  

“牢骚太盛放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

  

妙安姐姐的眼神也迷离的起来,拉着公爷便道:“少爷!接下来的呢?!”

  

这…这特么怎么接下来啊?!

  

公爷哭笑不得,这是后世那位大佬的作品。

  

可那位大佬的作品是基于他当时的经历,拿出来这个时候典故解释不通啊!

  

比如: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这怎么解释?!公爷跟谁去粤海喝茶了?!

  

张诚、汪直他俩,可都没跟公爷去过粤北啊!

  

还有后一句: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公爷才十几岁,上哪儿三十一年还旧国啊?!又是读谁的华章?!

  

“咳咳咳…文章本成,妙手偶得之!姐姐,我们先办正事儿!”

  

极为无奈的公爷只能是干咳了一嗓子,然后不等扁嘴的妙安姐姐再便站起来。

  

对着躬身作揖行礼的四家土司回礼,轻声道:“诸位辛苦!且坐!”

  

早有姬武将们将刚才的几张椅子收回,并多摆下了椅子。

  

杨爱等人感激的拱了拱手,告罪一声便坐下了。

  

公爷笑吟吟的为他们洗杯、换茶,一套行云流水的冲洗泡后才抬手道。

  

“请茶!”

  

四人这才端起了茶盏,轻抿了一口。

  

“诸位在黔州为帝国辛劳,在下是知道的。”

  

对着几人微微一笑,轻声道:“上回的封赏,已经下来了罢?!”

  

“多得伯爷相助,在下等感激不尽!”

  

杨爱几人感激的拱手,若不是国朝真给他们下了好处谁会继续卖命啊?!

  

而且这黔州货殖总会也开始盈利了,四家愕然的发现:

  

好像…这么一来,挣的银子更多了。

  

地位相对的来更为稳固,最主要是不必操心太多政务。

  

地位变得很是超然,主要是下面的头人们也靠着货殖总会发财呢。

  

向心力来变得更强,除非他们脑子一抽要造反。

  

否则的话,在黔州这一块儿他们过的可是无比滋润的。

  

“在下此番前来,便是要让诸位更进一步的!”

  

公爷很是和善、很是诚恳的望着他们,只是足利姐姐从自家夫君的笑容中看到的…

  

是那种老狐狸盯上了鸡崽儿的表情…

  

你是天才,一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