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之命当争

第593章 燧石岛上的首次发射

重生之命当争 半亩南山 4494 2024-07-16 16:11

  

一般来说,这种预警都是头天发布。

  

未来24小时内,气温下降超过一定幅度,综合温度和风力,才会发出来,对不同部门和普通人发出提醒。

  

而预警10天后的寒潮,真的是史上首次。

  

出于对天气预报一贯的不信任和调侃,很多人都开玩笑。

  

被盗号了吧?

  

什么时候预报都能报十天后了?

  

听起来好冷的样子,有人缺男朋友暖床吗?

  

但这终归不是玩笑。

  

发布的部门是官方,登载的媒体是官方权威媒体。

  

而自然有很多其他媒体和专家解读其中的玄机。

  

波及范围太广了。

  

可能持续时间很长。

  

正值年底春运高峰期。

  

南方应对寒冷极端天气缺乏经验…

  

随后两三天里,量子计算项目组计算出来的新结果不断佐证着数据的正确性。

  

普通人也从各个方面感受到了官方的认真。

  

防寒保暖知识在媒体不断被宣讲。

  

建议能提早返乡的尽早启程,避免到时候因为大雪封路被滞留在南方。

  

电力系统全面动员,做了一次线路摸排。

  

顾松见事情进入了正确的节奏,就把目光转到了燧石岛。

  

今天,赵鸿涛带着卫星中最关键的器件,会通过私人飞机先降落在莫尔斯比港,然后从莫尔斯比港通过直升飞机前往燧石岛。

  

因为华国已经和巴新敲定了一系列的合作,因此简玉书得以方便地带着队伍防备意外的发生。

  

一路无惊无险地到达了燧石岛,顾松从岛上的监控摄像头中,看到直升飞机降落在了岛上的停机坪。

  

然后,赵鸿涛将大箱子提了下来,直奔已经准备出来,布置好的第一间精密车间。

  

车间里,只留下简玉书一个人。

  

这是一颗奇怪的卫星。

  

反正已经开始负责燧石航天这么久了,简玉书研究得也不少。

  

但没见过长这样的卫星。

  

精密车间里,是顾松之前从地下实验室里造出来的一些机械臂。

  

这玩意,还是那一趟海上惊魂的时候,随远涛号一起运过来的。

  

后来,精密车间按规格做好了硬装,那一次管栎过来,才把东西从集装箱里取过来,按照顾松的要求安放进去,进行了初步调试。

  

现在,顾松估计又要开始玩远程那一套了。

  

简玉书连电话都没打,直接问:“你看得到吧?可以开始了吗?”

  

略微一会延迟之后,车间里的一个音箱里传出顾松的声音:“你把箱子打开,把东西放到那个黄格线框里的工作台上就行。密码我发到你手机上了。”

  

简玉书过去,拿出手机一看,。

  

虽然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箱子上的密码锁被解开了。

  

简玉书打开箱子,就看到一个呈现着光泽的金属制品。

  

方方正正的一个立方体,连孔和缝隙都看不见。

  

他轻轻地拿起这个立方体,搁到了顾松说的那个工作台上。

  

顾松的声音传来:“你站到工作区外面,我准备启动程序了。”

  

简玉书依言退到了地上的红色线框外。

  

顾松在香山别院的地下实验室里,喝着热茶,神态轻闲。

  

哪里有什么自动组装程序,一切都是自己的大脑在控制。

  

让简玉书这么以为就行。

  

燧石岛上的精密车间里,机械臂开始动了起来。

  

流程也非常简单,机械臂取了爆炸螺栓,非常直接地将立方体放置在了测试卫星的上方,通过爆炸螺栓将两者连接在了一起。

  

如此一来,本来就奇形怪状的卫星,仿佛多了一个小的方方正正的头。

  

过程时间不长,等连接完成,顾松就说道:“就现在,送过去吊装吧,用整流罩遮起来。”

  

简玉书比了个OK的手势,就出门喊赵鸿涛。

  

沿着从精密车件铺设往火箭吊装车间的无缝轨道,转运车将已经盖上了大方罩子的卫星,缓缓地运送了过去。

  

叶子恒带来的技术人员虽然感觉这颗卫星很怪异,但反正他们是金主爸爸,自己搞个新的测试卫星,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好多问也没法研究。

  

就按照正常的吊装程序,将这颗卫星装好了。

  

燧石航天自己的团队做了一些简单的电路测试,顾松通过车间里的网络也在暗中检查了一遍,就打电话给简玉书,让他安排装上最后的整流罩。

  

至此,这枚烛龙火箭的全部吊装就已完成。

  

三天后的天气不错,烛龙火箭完成吊装车间内的组装和测试之后,车间的门打开了。烛龙火箭竖在转运平台上,缓缓地移动到发射场。

  

该进行的工作,本着锻炼队伍的目的,都没有落下。

  

垂直校准与定向…

  

检查与测试…

  

火工品安装…

  

最后一步,就是确认各方面都没有问题了,加注推进剂,充灌压缩气体。

  

等这些工作全部完成,烛龙火箭已经进入代发射状态,时间已经来到了31号。

  

冷冽的寒潮如期而至,侵袭了大半个华国,举世都为这次精准的预报而震惊。

  

各路专家纷纷猜测,这是蒙对了。

  

从气温变化趋势里,看到了这种可能。因为时间碰巧赶上过年前,怕会造成巨大损失,才本着以防万一的想法给出了这次预警。

  

他们实在难以想象,现在的天气预报,可以做到这种程度了。

  

只有一些有心人,才发现这一段时间,每天的天气预报都准了很多。

  

在南太平洋的波涛中,燧石集团租用的测控船却关注着燧石岛上传来的信号。

  

群星计划是已然完成,但地面测控站的建设,暂时还没办法做到全面覆盖。

  

当然,顾松也并不在意。通过航天科技计算,付费租用测控船辅助,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

  

燧石岛上还略显简陋的发射和测控指挥中心里,燧石集团草草建立的第一支指挥团队,心情非常紧张。

  

这是一支很年轻的团队。老大,正是从原单位跳出来的董和光。

  

大半年的密集训练,以他为首,都是在疯狂地学习。

  

现在,书本上的东西,要进入实际应用状态了。

  

燧石航天自己的第一次发射,虽然是由董和光来做这个指令长,但叶子恒也带着不少有经验的骨干,过来帮忙以防万一。

  

顾松也在燕京默默地注视。

  

群星网络聚焦到了这次发射当中,租用的测控站和测控船,也并入了网络,提供着他们的测控信号。

  

指挥中心里,一声声报出来的情况,听得到年轻的燧石航天发射指挥团队,并不平静的心情。

  

不远处,烛龙火箭在阳光下静静伫立。更远处,是太平洋幽蓝的微涛。

  

“10分钟倒计时准备!”

  

董和光深吸了一口气,说出了这句话。

  

箭已上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