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胜诉才是正义

第183章 一万美元

胜诉才是正义 空梵踱 9309 2024-07-16 16:29

  

爱德华一听这话就知道,戏肉来了。

  

大凡小小的要求,帮一个小忙,无关紧要的提议,通常都是麻烦的开端或者干脆就是麻烦亲自披着马甲…

  

“嗯?”贝斯哈蒙疑惑的放了手里的笔“还有附加条件?艾尔玛好像没说过啊…”

  

“不是条件,不是条件”简连忙截断,“之前我们和惠特利太太联系的时候,提起过,她没有和你说嘛?”

  

贝丝·哈蒙茫然的摇头。

  

爱德华眉头一皱,对方这话非常之不老实。

  

典型的诈骗犯惯用伎俩,或者在他前世这就叫做“江湖诀”,话术的一种。

  

他没有证据,但两世为人的社会经验和直觉告诉他,对方肯定没说实话。

  

反正艾尔玛已经死了,死无对证,随便她们怎么说了。

  

贝丝·哈蒙依然睁大着清澈的眼睛显得吃惊与无助。

  

这很正常,仅仅30个小时之前,她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天才少女棋手,除了关心自己的对手外,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和她都没有关系。

  

头等舱,五星级酒店,奢侈的晚餐,安排紧凑却合理的日程表,都是艾尔玛一手安排好的。

  

她只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去吃饭,去休息就可以。

  

至于赚来的奖金,艾尔玛会拿走15作为经纪人费用。

  

其他部分,贝丝·哈蒙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她日常购物的开支都从里面出。

  

至于日常开销,那也花不了多少钱,通常艾尔玛一力承担了。

  

总之,大致遵循在家艾尔玛出钱,外出贝丝·哈蒙付账的原则,两人一个赚钱一个理财,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只是仅仅一天后,都改变了。

  

关于基督布道者协会的事情,艾尔玛在母女两人一起做头发的时,与她闲聊过。

  

米国是个隐藏在公司背后的清教徒国家。

  

“五月花号”带着受迫害的新教徒离开欧洲,来到新大陆繁衍生息,之后这个国家的宗教氛围便日渐浓重。

  

《宪法》对宗教信仰的保护尤其周到。

  

这使得境内诞生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教派和教派组织。

  

基督布道者协会是其中之一,属于新教的分支,并且不那么世俗化,这听起来很讽刺明明是世俗化产物的新教却又孕育出原教旨新教主意的门牌,可这种看起来保守的举动,在社会上反而会成为其负责可靠虔诚的代名词想来也是,世界在快速更迭,新玩意层出不穷,反其道而行之的话,也确实能骗来很多蠢货。

  

比如爱德华前世盘踞在帝都某区域的二十万野生仁宝哲,就是靠着这套东西骗吃骗喝骗炮。

  

道理都一样,无非是利用高科技塑造出的文明社会中的低文化人群对“古老的非文明社会”的美丽想象来制造海市蜃楼顺便贩卖另一种形式的赎罪券。

  

不少富翁都加入这个教会,死后他们通常会捐献大笔遗产给教会,用以支持其“传福音”的善举。

  

教会虽小,却非常有钱。

  

名下好几个基金会和信托还有不少地产。

  

基督布道者协会,倒也不是邪教,或者说并没有乱搞男女关系以及高层用信徒的贡献大吃大喝,相反财务制度健全公开。

  

高层人员生活简朴,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把“主的恩典”向全世界传播。

  

但对爱德华来说,这tmd才是邪教最大的本质。

  

反而是“戒律森严”的教会对普通人迷惑性和欺骗性更大,无神论者也更难撬动其基本盘,这种“好教会”对文明社会的破坏性极大,并且文明和科学很难对其进行反制。

  

基督布道者协会显然就是这路。

  

爱德华不说话,内心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等着下文。

  

艾尔玛活着的时候在理财上很有心得,不但把两人的收入打理的妥妥帖帖,还变着法儿拉来各种赞助,以减轻两人的开支。

  

贝丝·哈蒙今年会飞莫斯科,在那儿她将和来自全世界的八位顶尖棋手进行一场单循环比赛以决出世界冠军。

  

比赛奖金丰厚,但同样的开销也惊人。

  

纽约飞莫斯科的航班不便宜,到了莫斯科后的衣食住行更是昂贵。

  

贝丝·哈蒙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女孩了,她是美国冠军,要有自己的派头。

  

莫斯科大酒店以豪华的硬件与完善的服务享誉全世界,费用也同样惊人社会主义国家从来都缺外汇,既然有资本主义冤大头不远万里上门来,那肯定是要好好的斩一刀。

  

这钱不赚,都对不起马克思和恩格斯…

  

前面说过,米国政府虽然对国际象棋冠军朝思暮想,但碍于国家体制,也只能对贝丝·哈蒙装作看不到,国家扶持是别想的,倒是如果她真拿了世界冠军后,总统先生会来蹭个热度请她去白宫参观,顺便吃个便饭。

  

从这个角度来说,米国人看不惯俄国同行被举国体制的照顾的好好的,倒也正常,说白了,是嫉妒。

  

艾尔玛一算,两个礼拜的莫斯科之行,差不多要耗掉她们将近九千美元。

  

而冠军奖金也不过是一万五千卢布,按照官方牌价,约等于一万六千美元,亚军减半,季军在减半。

  

也就是说,如果贝丝·哈蒙不拿冠军的话,这趟比赛是亏的。

  

可要拿冠军谈何容易,彼得罗相正值壮年,精力充沛,思维灵活,而且他还拥有七十岁的沉稳心态,这让他成了全世界最难对付的棋手。

  

更何况,此刻在国际象棋比赛中还有封棋的规则。

  

即轮到行棋的一方有权提出暂停比赛,将自己下一步棋写在纸上,密封在信封里。

  

第二天重新比赛时,打开信封按照昨天所写的步骤,继续行棋。

  

这看起来非常公平。

  

实际上俄国人占尽了便宜,在举国体制的加持下,“为了苏维埃”的口号,让全俄最优秀的棋手汇集到彼得罗相身边。

  

当他发现形势不妙时,就可以缓手来封棋。

  

之后十几个小时里,这些全俄实际上也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棋手会聚集在一起,对棋局进行反复推演,并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来。

  

然而,贝丝·哈蒙这儿…

  

米国人从来都是个人英雄主义,从来没有集体荣誉概念,牺牲自己去辅佐别人在合众国从来不是美德,而是傻缺…

  

所以,一旦碰到问题的时候,贝丝·哈蒙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纵然她天资绝妙,但对上一群天才也是凶多吉少。

  

所以,哪怕是艾尔玛,对贝丝·哈蒙的莫斯科之行的结果也不怎么看好。

  

但必须得去啊!

  

毕竟能坐到彼得罗相对面,就是对棋手的巨大肯定了。

  

于是,脑子灵活的艾尔玛,不知道怎么的就搭上了基督布道者协会。

  

后者一直有赞助优秀棋手出国征战的传统。

  

双方一拍即合!

  

这些事情,贝丝·哈蒙通过艾尔玛知道了大概。

  

爱德华虽然没参与,但凭借阅历倒也能猜个七八不离十。

  

一万美元不是小数字。

  

基督布道者协会虽然有钱,但也不是散财童子米国神话体系里根本就没有这个神职!

  

所以,肯定会有些勾当的。

  

简继续说道:“贝丝小姐,你也是合众国的公民,当然知道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是如何建立的!教徒在上帝的指引下来到了应许之地,随后感谢上帝的仁慈,我们得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贝丝·哈蒙面带礼节性的笑容听着。

  

“但是,你知道就在太平洋的对岸,那个巨大的红色邪恶帝国,他们根本不信仰上帝,他们拆毁教堂,把主的仆人与子民赶进集中营…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不好意思”爱德华插嘴道“没记错的话,他们那儿是东正教,和你们的信仰好像不一样,严格说起来,他们是异端才对啊!苏维埃把他们送到古拉格去,那,那应该是值得嘉许的净化行动?现在那里出现了信仰的真空,不正是你们去传播恩典的最好时机么?这点来说俄共是你们的盟友啊!”

  

“仁慈的主啊”琼在胸前画了个十字,“请问你是…”

  

她神情不善,仿佛再说哪儿来的混子赶紧滚。

  

“呵呵,我叫爱德华·杨,是贝丝的私人律师。我的职业道德让我坐在这里,以防止发生损害我委托人利益的事情。”

  

这话一出,两个老太太神情有些变化,彼此凝重的对视了一眼,又齐刷刷的看着少女。

  

贝丝·哈蒙点头“艾德,是我的律师,同时也是我的新经纪人,这些事情他比我在行,我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棋手而已,除了下棋,我对其他事情也不感兴趣。”

  

“啧”爱德华心里嘀咕“这小妞可以啊,真够机灵的,直接说我是经纪人,这样两个老娘们就没理由把我支开了。小妞果然是个人才。”

  

简略带无奈的说道:“是这样的。贝丝小姐,请你看看这个,这是惯例。”

  

“是嘛?”贝丝·哈蒙接过文件“谴责声明?”

  

“是的。我们希望以你的名义发布这个声明,谴责那个信奉无神论的国家,看在主的份儿上,这并不困难是吧!”简循循善诱。

  

“实际上这也是惯例,我们资助了很多优秀的选手,不仅限于国际象棋方面。他们都是虔诚的信徒,在主的保佑下,他们也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一切光荣归于主。所以,我们希望你…”

  

“是的,这只是一个声明,用词并不激烈,只是对俄国人亵渎的行径表示愤怒,我相信每个合众国公民都是这样的心情。”

  

爱德华打断:“所以,这等于是个前置性条件,如果贝丝不同意发表声明的话,你们就会要回那一万美元。”

  

“我们说过了,这不是条件”简说道。

  

“只是一个恳求”琼补充。

  

简再次接过“贝丝小姐只要签字同意即可,不需要她亲自宣读,也不需要她亲自发表,我们有自己的媒体渠道,她要做的仅仅只是签字而已…”

  

“是的,签个字,一万美元,如果不够,我们还可以再追加,基督布道者协会对于主的儿女从不吝啬”琼又接过话题。

  

爱德华心里冷笑,两个老太太配合异常默契,简直能登台说相声了,可见老吃老做。

  

他颇为不齿这种行为。

  

但若是让他自己选择,多半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反正,那份谴责声明上用词不甚激烈,说的也都是事实。

  

对于爱德华而言,骂骂老毛子就能收一万块实在是好买卖,要知道平时他黑莫斯科可是一分钱都没有的,还会招来本国俄粉的冷嘲热讽,眼下对方直接甩美钞出来,简直是大善人。

  

他很想问一句,我也可以骂俄国,能分我点钱么?

  

当然只是想想而已,耸耸肩,发挥自己的职业专长,继续检查这份声明中是否有什么文字陷阱漏洞什么的。

  

“我拒绝!”

  

贝丝·哈蒙一句话,让房间里三个人都跳了起来。

  

尤其是爱德华“???!!!”

  

这妞儿今天是不是受刺激了,刚扔出去11万美元,这会又把到手的一万美元往外推?

  

钱太多烧得慌么?

  

“贝丝小姐,我们知道,你是教会孤儿院长大,我们以为你对主应该非常有感情,想想看如果不是因为教会的慈善…”琼很吃惊,但语气依然和蔼。

  

“这是两码事。”

  

贝丝·哈蒙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纤细的脖子倔强的挺着。

  

“我是个教徒,虽然去做礼拜不是很积极,但我丝毫不否认我的信仰!同样我也感谢孤儿院在关键时刻收留了我,并且为我找到了艾尔玛这样的好家庭。”

  

“琼,你太心急了,我就知道贝丝小姐是虔诚的”简开始拍马屁“但是,我依然拒绝你们的提议!”

  

琼急了:“为什么!俄国人对于宗教的暴行全世界都知道!”

  

“不为什么?我讨厌俄国人,但我更讨厌…”顿了顿,贝丝·哈蒙一字一句的说道“宗教狂!就好像刚从塞勒姆走出来那样”

  

此言一出,三个人的脸色都变了。

  

米国宗教氛围浓厚不假,但宗教狂却是骂人的话,是极其恶毒的语言。

  

十七世纪末,马塞诸塞州的塞勒姆猎巫案就被后人定性为宗教狂利用宗教对普通人进行恐吓与迫害,是米国历史上好吧严格来说那时候还没合众国。

  

之后的故事和旧大陆历史上的猎巫案毫无区别。

  

牧师们自诩为上帝的代理人去教唆诱骗那些“中邪”的女孩,让她们出面在塞勒姆小镇上指认恶魔的代理人…

  

最后,这场猎物运动席卷了整个新英格兰地区,任何无家可归者,尤其是女性,都会被指认为女巫恶魔的代理人,从而被投进监狱。

  

当地的行政首长一开始并没有注意此类情况,直到他发现监狱里关满了人,而“女巫”们依然源源不断的涌入,这才察觉情况不对,连忙颁布行政命令,除非万不得已,不得关押巫术嫌疑犯,并不要伤害任何在押的嫌疑犯。

  

依然封建迷信,但好歹是一大进步。

  

但已经晚了,至少24个无辜者因此而丧命,他们或者被绞死,或者被扔进河流或者被乱石砸死,而宗教狂也成了邪恶的代名词。

  

爱德华上辈子就知道知道这么个事情,但正如同大部分国人那样对外国历史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上的片言只语,略知皮毛。

  

尤其是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细节以及之后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完全不了解。

  

可穿越过来后可明白了,塞雷姆的宗教狂比在中国骂和尚是贼秃还过分。

  

当然,塞勒姆那些猎巫的牧师本来就很过分,而且有些鉴别女巫的方法,让爱德华觉得不用这些题材去东瀛拍个动作片简直是浪费脑洞。

  

比如所谓“女巫的rt”通常认为女巫的rt和常人不一样,以斑块或者污点(污点用在这儿真是太恰当了)的方式呈现。

  

所以鉴定起来就非常方便对吧。

  

但问题是,谁见过这种状态的柰子?哪怕是爱德华上辈子在p站上看片无数,也没见过啊。

  

不要紧,还有第二个鉴定特点,女巫的rt对触摸不敏感!这就让气氛显得很尴尬。

  

鉴别起来倒也简单,用针戳就是了。

  

案这种不敏感实际上也是人工设计的结果,因为检查者使用的是非常钝的针头。

  

这看起来就更像是某些片子的题材。

  

总之,塞雷姆简直是米国历史的一块伤疤,象征这耻辱和愚昧。

  

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名字已经不再被广泛使用。

  

贝丝·哈蒙这么说出来,等于是公开翻脸了。

  

爱德华心里不禁为她翘起大拇指,好辣的性格!一言不合就掀桌子,三观太尼玛正了!

  

琼和简似乎被吓到了,两人嘴唇颤动,脸色煞白,半天说不出话来。

  

最后,简用低沉的声音道:“我希望哈蒙小姐能收回你的言论,我们可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我讨厌俄国人,更讨厌宗教狂,尤其是仗着有几个钱,就要胁迫别人表态的宗教狂!”

  

“你!”琼愤怒了。

  

“不要愤怒!这是七宗罪之一,大罪”贝丝·哈蒙冷笑。

  

随即,顺手拿过支票本,在上面写了起来。

  

“拿去,这是一万美元。”她递给琼“我们两清了。”

  

“简,我们走”老太太琼接过支票立刻站起来。

  

而简并没有理会她,而是对贝丝·哈蒙道“能借用一下你的电话吗?哈蒙小姐?”

  

语气不善,但说话用词依然非常礼貌。

  

“请便”

  

简从琼手里拿过支票,开始打电话…

  

贝丝·哈蒙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