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徐福大帝

第一百二十章 潜回汉朝

徐福大帝 九月雷鸣 4318 2024-07-16 17:27

  

人常说“衣锦还乡”。

  

这是对那些求得了功名,或升了官发了财的人,返回故乡的一种荣耀和显摆的说法。

  

而对军人来说,自然将收复失地,还我河山,作为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选择。

  

军人就要靠战斗,靠流血牺牲,来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

  

但皇帝迟迟没有任命队伍的统帅,也没有确定出发的时间。

  

这显得有些奇怪。

  

“皇帝从来做事都是雷厉风行,干脆利落的呀!”

  

张鹏这几日也坐卧不宁。

  

他听说秦军要反攻汉朝的消息后,也跃跃欲试着,准备参加。

  

但自己始终有些顾虑,他害怕自己的热情会引来皇帝和秦军将士的猜忌。

  

“自己是被秦军俘获的汉军将士,虽然皇帝有不杀之恩,对自己也是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但秦人好像始终对自己和同时来的汉人,有种抵触的情绪。”

  

或许是自己太过敏感了,总在内心深处有种受人猜疑,遭人排斥的感觉。

  

但张鹏心底坦荡,他早已心属大秦,不会再做出三心二意的事情。

  

张鹏最后下定决心,他要去面奏皇上,主动请命前往汉朝。

  

他来到皇宫中,徐福正在与翁仲议事。

  

张鹏跪拜皇帝与丞相,徐福命张鹏坐下说话。

  

张鹏坦言道:

  

“末将承蒙皇上不杀之恩,日夜思谋报答之策。”

  

“今日听闻皇帝欲派出秦军反攻汉朝,末将坐卧不宁。”

  

“奏请皇帝派末将前往杀敌,为大秦立功!”

  

徐福看了一眼翁仲,两人相视一笑。

  

翁仲先开口道:

  

“张将军忠勇之士也!能主动请缨杀敌,其心可嘉。”

  

徐福接话道:

  

“我与翁丞相正在合议此事,不知张将军有何高见?”

  

张鹏知道皇帝是在考他,自己对汉军自然比较了解。

  

略为思谋后,张鹏大胆地答道:

  

“末将在汉军中苟且了几年,对汉军的情况也略知一二。”

  

“若末将有幸能再次混入汉军之中,定能摸清汉军详情,为我大秦所用。”

  

张鹏没有把话说满,他目前尚不能知晓,皇帝是否会让他前去。

  

徐福点点头,他和翁仲交换了一下眼色,便最后说道:

  

“蒙将军过世后,秦军将士无限悲痛,他们个个对汉朝义愤填膺,充满了仇恨。”

  

“我和翁丞相岂能不知?但新朝目前暂居弹丸之岛,又与秦地相隔千里之遥。”

  

“岂能妄想一招一式即可收复失地,光复大秦呢?”

  

徐福望一眼张鹏,接着说道:

  

“此去汉朝,实属投石问路,探究汉军虚实之意,绝不可图一时之快,逞匹夫之勇!”

  

“将军可知否?”

  

张鹏顿感心中一亮,皇上果然高瞻远瞩,想得如此周到!

  

“皇上圣明!令末将感佩之至。末将愿随秦军勇士一同前往汉朝,为我大秦探查军情。”

  

张鹏的话让翁仲犹感欣慰,他作为前秦的第一勇士,对孤军作战的体会更加深刻。

  

面前的张鹏堪当勇士的称号,他向皇上徐福微微一笑。

  

徐福会意,决定次日便向秦军颁布出发的命令。

  

张鹏从宫中出来,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

  

不管自己能不能参加这次的队伍,总算向皇帝和丞相直抒了胸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真是不吐不快啊!

  

第二天,皇上颁布了圣旨。

  

“命张鹏任此次军事行动的指挥官,完成探查任务后,即可返回新朝,不得拼死一搏。”

  

勇士们出发了,战船满载着各种物资,除了三十余位勇士外,还有船工和医生。

  

他们也是保障此次行动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张鹏在飞速前行的战船上沉思着,自己该如何向汉军编造“起死回生”的故事呢?

  

此次返回汉朝的旧将也有三四个,他们同样心属大秦,自然不必担心“翻船”的问题。

  

张鹏很了解自己昔日的部下,于是几个人便日夜商议着。

  

如何将“故事”演绎的顺理成章,无懈可击才行。

  

张鹏还担心其他秦军将士的安危。

  

为了消除汉军的疑心,他们必须在抵达齐地海岸时,统一穿着当地渔民的衣裳,改乘渔船。

  

而且是经过千难万险才得以生还的,各种迹象都要表明他们能活着回来,是多么得悲惨和不易啊!

  

张鹏还在途中,向秦军将士详细介绍了汉军的有关军容军纪,以及齐地这支汉军的来龙去脉等等情况。

  

不过,再怎么考虑,人面对未知的事情,总会心存忧虑的。

  

这也是十分正常的心理状态,谁都无法做到未卜先知。

  

三艘战船经过近十天的航程,终于到了齐地的海域附近。

  

远方是依稀可见的海岛,那是齐地近海的一些小岛屿。

  

当地的渔民就生活在这些零星的海岛上。

  

张鹏决定晚上乘着夜色,先由秦军的战船将他和七八名将士,悄悄地送到小岛附近。

  

然后他们装作落水求生的样子,向渔民呼救。

  

战船便迅速撤走,保持一个安全有效的距离,等待接应他们。

  

“救命!救命啊!”

  

如此这般,张鹏几个便在海中一边呼救,一边向亮着微弱灯光的小岛边游去。

  

假戏真唱也着实不易,几个人浸泡在冰冷的海水里,渐渐都有些体力不支了。

  

他们奋力朝着灯光处游着,真有种绝处求生的渴望。

  

如果再没人出手相救,就真的弄假成真了!

  

就在张鹏他们几乎精疲力尽之际,终于出现了一支小船,将他们搭救了上来。

  

真险啊!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救他们上岸的是一名老渔夫和他的儿子,家中是渔夫的老伴。

  

众人随渔夫来到家中,女主人热情招呼他们。

  

家里点燃了炉火,好让落水之人烘烤衣服,取暖驱寒。

  

齐地百姓一贯憨厚朴实,对人坦诚相待。

  

老渔夫还熬了一锅姜汤,让他们饮用。

  

张鹏十分感动,他用齐地的话说道:

  

“多谢老伯搭救之恩,俺们是汉军将士,三年前出海公干。”

  

“不料遇到惊涛巨浪,几十名兄弟就剩下俺们几个了。”

  

“唉!真是一言难尽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