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奋斗在开元盛世

第572章 案中案

奋斗在开元盛世 歪嘴椒 9674 2024-07-16 17:43

  

王鉷,乃是天子面前的红人,乃是朝堂之中一位响当当的大佬!

  

以户部侍郎的职位,架空了户部尚书,执掌天下赋税,身兼二十余职,日前还被提拔为御史大夫,成为御史台名义上的老大,甚至超过了谢三郎的本职御史中丞,可见天子李老三对他的宠信,纵然和大唐首相李林甫想比,也不遑多让,堪称大唐朝堂上响当当的一方山头。

  

他缺钱?

  

那不是笑话吗!?

  

他缺官!?

  

户部侍郎,御史大夫,二十多个使职,难道还不够他一个人干的!?

  

他缺前途?

  

他是天子面前的红人,也就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人物,能够跟他比较一二,把眼下的局势保持下去,也许李林甫致仕的时候,他王鉷就是大唐的下一任首相,王鉷绝对称得起前程远大,这还有啥不知足的?

  

这样的一个人物,在漕粮上动手脚,有必要吗?

  

面对这样的疑问,谢直说道:

  

“我身在淮南的时候,就听说过王鉷的名声,天子面前的红人啊,大肆为天子敛财不说,每一年还要想天子进献。

  

咱们淮南改盐法、开海贸,一年下来,才有万万贯押解到长安城。

  

他王鉷坐镇长安,却也能一年给天子进献两千万贯!

  

这个钱,哪来的!?”

  

高明猛然一震。

  

“师父,您是说,王鉷一直利用户部侍郎的便利,在漕粮上面动手脚,这才有钱给天子进献?”

  

如果这是真的,那将又是一场震惊天下的粮案!

  

谢直却摇了摇头。

  

“两千万贯,仅仅靠在漕粮上动手脚,凑不齐…

  

你别忘了,自从咱们盐铁专卖之后,天下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这个王鉷,也曾经想天子禁言,将酒、茶两项,同样归入了专卖的行列。

  

两千万贯的话,我算着,应该大部分都来自酒、茶专卖…”

  

高明听了,这才大松一口气,他爹他叔叔怎么死的,他一辈子也忘不了,怎么可能对“粮案”这两个字刻骨铭心?

  

刚刚送了一口气之后,高明却有心生疑惑,既然王鉷每年进献的两千万贯,也能勉强归拢到正常收入的行列之中,那么自家师父为什么特意把“两千万贯”提出来说一声呢,而且,这两千万贯,又和灞水码头被烧毁的漕粮,又和关系呢?

  

结果…

  

谢直开口了。

  

“让人奇怪的是,王鉷每一年都进献两千万贯,数字多年不变,或多或少都可以忽略不计,这个,就有点不合常理了…”

  

高明听了,一阵无语,就许你一年万万贯地往长安送,就不能让人家王鉷一年也送给两千万贯?好像没这个道理吧?

  

却不料,谢直直接摇头。

  

“两者之间,不一样…”

  

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两点!”

  

谢直伸出来两根手指,在高明的眼前晃了一晃。

  

“第一点,进献的目的不一样。

  

改盐法、开海贸,一年下来,能够挣多少钱,你们就算因为职责原因,对具体的数字还不算了解,但是你们都应该知道,咱们一年下来,挣的钱,要远远超过万万贯。

  

咱们淮南每年进献万万贯,不过是让朝廷维持对咱们的依赖而已…

  

说白了,一句话,万万贯,是咱们所有收入之中的一部分而已,拿出来,进献出去,是有目的的,数量虽多,但是对咱们来说,不算什么…

  

所以,咱们能保证一年万万贯这个数字的稳定。

  

但是,王鉷一个人,怎么跟咱们淮南比?

  

他每年进献二千万贯,也是有目的的。

  

他的目的是什么?

  

取悦天子,把钱拿出来供天子挥霍。

  

在这个目的之下,自然是进献的越多越好,恨不得他这一年下来,弄到了多少钱,都一文不剩地进献出去了。

  

也就是说,王鉷进献的数量,是他的极限。

  

试问,极限状态,有如何才能够保证数字的稳定?

  

不可能的!”

  

说着,谢直收回了一根手指,将仅剩的一根手指,在高明眼前再次晃了晃。

  

“第二点,钱财的来源不同。

  

咱们淮南那万万贯,乃是改盐法、开海贸得来的,虽不敢说旱涝保丰收,但是终究受外部影响不大。

  

但是,王鉷的二千万贯,能一样吗?

  

酒是粮食或者果子酿造的,茶叶更不用说多,就是长在茶树之上…

  

说白了,这都是农业产品。

  

这个收外界的影响,可就大了,天时、地气、病虫害…但凡有一点照顾不到,就能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王鉷开元年间见宠与天子,就是靠一年进献二千万贯,迄今为止,十多年了,竟然每一年都能保证二千万贯,或高或低变化不大…

  

难道,这十多年间,我大唐都风调雨顺不成?”

  

高明闻言,若有所思。

  

他已经完全听明白了自家师父的意思,王鉷一年进献两千万贯,是他拼尽了全力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却不仅仅要看王鉷为天子敛财的能力,还要考虑天时等等诸多因素,总不能说今年茶叶产区大旱绝收,他依旧确保茶叶买卖的收入吧,王鉷要是真能有这能耐,就别干户部侍郎了,直接去司天监多好,有他在,能保证大唐每一年都风调雨顺,这效果,可比给天子敛财强多了。

  

奇怪的地方,就在刚才自家师父提出来的,王鉷的进献,收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却能保证数量的稳定,还是个极限数量,这怎么可能!?

  

很多事,就是一层窗户纸,没人提醒,想不到,一旦有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蹊跷之处,自然显露在每一个人的眼前。

  

“那…”高明开口,却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所以,我怀疑…”谢直开口,“在进献数量不足两千万的时候,王鉷会通过其他的方式补足这个数额!”

  

高明听了,默默点头,王鉷为了给天子敛财,并且在天子面前保持自己的威势,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师父,您是说,去年一年,王鉷进献的数量如果不足两千万贯,那么,他就在漕粮之上动了手脚?”

  

谢直点头。

  

“就是这个意思,可能性非常大!”

  

高明彻底明白了。

  

王鉷为了在天子面前固宠,不得不每年都向天子进献两千万贯,平常年份还好,仅仅酒、茶等专卖出来的收入就够了,但是在灾年,不管是旱了涝了还是闹蝗虫了,仅凭酒、茶专卖的财货不足两千万贯,怎么办?王鉷就会铤而走险,通过其他的方式,补足为天子进献的这两千万贯!

  

其他时间,暂且不说,只说今年。

  

显然,钱不够!

  

王鉷这才在这一批漕粮之上动了手脚。

  

正好灞水码头大火,一把火,把五百万担漕粮烧了个干干净净,如此一来,正中王鉷下怀,赶紧出面去找高明,要求他提前结案,一来,可以完美地掩盖他在漕粮之上动过的手脚,二来,说不定催着高明赶紧结案,好推动司农寺抓紧组织第二批漕粮进京,说不定在第二批漕粮身上,他王鉷还能再次上下其手呢。

  

高敏想明白之后,不由得点了点头。

  

如果这就是王鉷催着他结案的真相,那么,倒是可以完美解释了,为什么王鉷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有蹊跷,结果高明发现了那三千斤火药之后,在进行侦破的过程之中,王鉷非但再也没有表现出异常,反倒是不断出言相助高明!

  

这他么就是个案中案啊!

  

高明一心追查那三千斤火药,都快魔怔了,一直以为,站在自己对立面的犯罪分子,就是何二、黑衣人这么一拨,即便他们身后还有关键人物,还有幕后黑手,暂时没有浮出水面,也不过是他追查的程度还不够,随着侦破的进行,高明有信心,顺藤摸瓜地把这一串人全都抓起来绳之以法!

  

谁承想!

  

在这两个案件之中,最不起眼的漕粮,竟然也是一条线索,还能引发出来另外一方隐藏在暗处的势力,竟然还能牵扯到御史大夫、户部侍郎王鉷的身上!

  

高明想明白了这一切,不由得心生感慨。

  

固宠,果然也是有成本的!

  

王鉷乃是天子面前的红人,如何煊赫,自然不必多说了,但是,那都是每年两千万贯换来的!

  

要是每年没有这些钱供李老三挥霍,李老三认识你王鉷是干嘛的!?

  

王鉷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么,这才拼尽全力为天子敛财,在进献数量不足的时候,不惜铤而走险,在漕粮之上动手脚!

  

这成本可就高了!

  

行为,时间,金钱,甚至,犯罪成本!

  

为了保持一个天子面前红人的身份,人家王鉷也挺不容易的啊…

  

刚刚想到这里,高明突然福至心灵,到了这个时候,才算是缓过神来。

  

抬头,看向自家师父,只见谢直正在看着他,脸上淡淡的笑容,竟然被高明看出来一丝丝阴险的味道,不由得苦笑一声。

  

“师父,何必呢?

  

当初我说王鉷有问题的时候,您直接忍下来多好…

  

还给我好一顿训斥…”

  

谢直闻言,不由得哈哈大笑。

  

“还是那句话,人家王鉷乃是户部侍郎、御史大夫,乃是天子面前的第一红人。

  

这种身份地位,就算心有怀疑,也不能宣之于口!

  

须知,君不密失臣,臣不密失身!

  

记住了,对付这样的人,只能拿到确凿的证据以后,才能开启侦查,断然没有事情还没做,就嚷嚷得全天下都知道的道理!”

  

高明闻言,躬身受教!

  

这师徒俩打什么哑谜呢!?

  

这就是高明刚刚想到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自家师父从一开始就怀疑王鉷,不单单他怀疑王鉷,跟灞水码头大火一案烧毁的漕粮有关,自家师父还怀疑,王鉷其实还跟长安武库大火一案有关系!

  

这不是已经确定王鉷跟黑衣人完全没有关系了吗,怎么还能跟长安武库大火产生关系?

  

这就牵扯到高明刚刚想到的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孙员外郎盗卖长安武库的武备,背后的幕后黑手,就是王鉷!

  

为啥?

  

刚才说了,王鉷为了固宠,每一年都要给李老三张罗二千万贯,茶叶、酒水专卖的收入如果不够的话,他就会铤而走险,在漕粮上动个手脚。

  

既然他敢在漕粮上动手脚,为什么不敢在长安武库的武备上动手脚!?

  

孙员外郎乃是司库员外郎,正好执掌着长安武库,俩人又是老乡,相互之间信任基础非常好,有了这个便利,王鉷为什么不会打长安武库中武备中的主意?

  

说实话,高明对自家师父当初的怀疑,简直细思极恐。

  

高明估计自家师父对长安武库大火一案的猜测,是这样的:

  

对方都是弥勒教。

  

何二带着一群黑衣人,负责行动。

  

邢縡作为长安城地下世界里面的情报贩子,负责收集情报,通传信息,算是整个案件之中的关键人物。

  

而王鉷,就是弥勒教在长安城的最高领导,完全负责谋划整个行动,乃是最终的幕后黑手!

  

在这种猜测的指导下…

  

别看他嘴上说着王鉷没问题,手上是真下黑手啊。

  

怪不得邢縡藏身王銲家宅,自家师父不让打草惊蛇,反而提出了要查一查长安武库中流落在外的武备,还说什么找到了武备就算找到了何二…

  

那是找何二呢吗?

  

那分明是在自家师父的心目中,早就判定王鉷才是盗卖长安武库的幕后黑手,找到了武库之中的武备,就算找到了王鉷身上的毛病!

  

邢縡不是藏身在王銲家里,淮南一方投鼠忌器,怕兵围王銲府邸之后,王鉷作为天子红人跳出来捣乱吗?

  

好办!

  

我直接查你这个天子身边的红人!

  

你王鉷都你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我看你还怎么能保护你家兄弟!

  

高明为什么细思极恐?

  

因为自家师父,实在是太狠了!

  

眼前事,不管,直接断你的根!

  

只不过,“大唐办案第一能手”,也没有想到,这里面竟然是个案中案。

  

王鉷不是弥勒教,他和邢縡、何二所代表的弥勒教势力,仅仅是合作盗卖长安武库之中的武备,并没有参与到炸毁长安武库的谋划之中。

  

两个佐证。

  

第一个,孙员外郎真不知道何二运送了三千斤火药进入长安武库。

  

第二个,魏六,死在了王鉷一方人的手上,没有死在黑衣人的手上。

  

如果王鉷一方和黑衣人,就是蛇鼠一窝的话,根本不用费这个劲儿,还杀了魏六之后伪装成他是受粱十六的牵连而死,直接杀了,比什么不强?

  

所以,从这两个佐证来看,王鉷确实跟黑衣人不是一伙的!

  

现在,经过这些事情的排查,再加上谢三郎的分析,这两个案子的真相已经渐渐浮出了水面。

  

灞水码头大火。

  

这就是一场意外,灞水帮和蜀地商行的伙计争执,引燃了邢家商行的认旗,在当天大风的吹拂下,意外引爆了那一船火药,随后引燃了灞水码头停靠的所有漕船,在大风的加持下,彻底烧毁了灞水码头。

  

后续的发展,不过是两个不同势力对意外的应对而已。

  

黑衣人很直接,接到消息之后,直接抓了粱十六严刑拷打,然后得到了消息之后,杀人灭口。

  

而王鉷一方,不知道是早就料到黑衣人会杀人灭口,还是正巧发现了,反正他们抓了魏六之后,杀人之后,还特意伪造了现场,以期将魏六之死嫁祸在黑衣人的身上。

  

长安武库大火。

  

邢縡早有谋划,逐步实施,具体负责实施的,就是何二,他们利用曾经跟孙员外郎的合作途径,偷偷将三千斤火药运送进长安武库,与此同时,邢縡利用他和淮南一方的接触,不断释放出假消息来误导高明的追踪,最后,引爆了长安的武库。

  

至于这双方实力的构成,在如今这个时候,就简单了。

  

弥勒教一方。

  

黑衣人,工具人。

  

何二,负责具体实施。

  

邢縡,收集情报,传递消息,乃是关键人物,同时也是幕后黑手。

  

王鉷一方。

  

行动人员,还不确定是谁。

  

孙员外郎,为盗卖武库装备提供便利。

  

魏六,为倒卖漕粮提供便利。

  

王鉷,将非法所得补偿到两千万贯之中,进献给天子,一次固宠。

  

至于双方为什么会联合到一起盗卖长安武库之中的装备,这可能就要落到邢縡和王銲之间的私交之上了。

  

王鉷对王銲这个弟弟非常好,王銲也想替自家哥哥帮帮忙,正好邢縡出现,我有途径能消耗武备,双方一拍即合,偷去,然后,卖!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是不是这么回事,没准…

  

但是,能够让双方合作在一起的,肯定是因为邢縡和王銲之间的私人关系——要不俩人是至交好友呢,在一起不但能够下棋,还能够挣钱…

  

高明想明白这一切,简直豁然开朗。

  

现在一切都查清楚了,下面就好办了——如何收集关键性的证据,捉拿每一个涉案人员!

  

而且,相对王鉷盗卖粮食这种事,高明从内心来说,更想抓到邢縡——他牵着淮南一方的鼻子绕了这么多天,不能亲手捉拿他,简直糟心!

  

怎么抓?

  

谢直乐了。

  

“抓邢縡?

  

也好办…

  

不过,在抓他之前,咱们得去见见你那个救命恩人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