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件事情虽然令人诧异,但也不关莫少寒鸟事,他也并非是多管闲事之人。
然而,这世间的事情总是那么的奇妙。
就连精通天机神算之辈,也不一定能完美预测得了将来,更遑论是他莫少寒。
毕竟道生五十、天衍四九。
他之所以在萧山结庐而居,本就是为了专心照顾敖囚馨的伤势,本来,按照他的料想,也不可能和那些隐士产生太多交集。
但是,他终究忽略了一点。
人心!!
虽然莫少寒很“高冷”,但是对于这些山中隐士来说,最不缺乏的就是耐心。
况且,这些人流离于山水之间,一心修身养性,自然是将心性磨炼的极好。
与之相比,或许莫少寒的修为比这些人高强,但是真说到心性方面的建设,还真及不上这群人。
再加上,萧山的隐士们时常会举办集会,一般谈论的,也都是一些归隐心得,又或者自己对某件事物的研究取得什么成果。
基本每次集会,他们都会邀请莫少寒,推辞几次没用过后,莫少寒倒是没有再坚持。
至于他那位同行而来的“道侣”,一看就是病殃殃的,显然不方便打扰。
所以,敖囚馨倒是落得清净。
而莫少寒这边,在经历过一次集会过后,反而心中就不再拒绝了,因为他确实有收获。
这群人虽然修为弱鸡,而且还有不少人走偏了路。
但是,你不能否认的是,在这个年代能够读书的,都是一等一的贵族之家,许多有名的修行高人,也大多贵族出身。
少有平民百姓。
毕竟对于许多平民百姓来说,大字不识都还是小事情,但为了生存的奔波就已经绞尽他们的脑汁,渐渐化作所谓的“榆木脑壳”,很难做到开窍的。
所以,眼前这群人,可以说都是人族中的精英,秉承了一定的人族气运才出生的,个个都是饱学之辈,智慧更是通达。
在修行上,他们所欠缺的,也只不过是正统的引导。
至于其他方面,无论心性还是智慧灵光,他们并不输真正的修士。
所以,在这些交流集会上。
萧山隐士们的种种谈论,虽然其中不乏误谬之处,甚至可以说偏离本宗含义。
但是那偶尔闪现的智慧火花,以及种种的奇思妙想,都能让莫少寒有恍然大悟之感。
莫少寒向来恩怨分明。
既然,自己获得了这么多的好处,那么自然是要回报人家。
所以,渐渐的,向来有些“沉默寡言”的莫道士,也渐渐的开始和其他人交流。
并且众人也发现,此人所提出的每一点,基本都是修行的关键,仿如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一般,让无数人都大有收获。
同时他们也明白,这莫道士,确实是修炼专家,远比他们这些野狐禅高深的多。
而且不仅如此,莫少寒在21世纪获得的见闻,让他在许多的事情上,看的远比这个时代的普通人通透。
同时,无论什么行业,他都能够扯上几句,并且还能指出几处核心关键所在。
这也是信息爆炸的好处。
要知道,萧山隐士里,汇集了各种人才。
他们也并非全是修炼的,也有专门研究琴棋书画,又或者静下心来著书立说的。
莫少寒在关于修行方面的见解,这群人或许不关心,但是他所讲述的这些知识,却将这些人迷得不要不要的。
于是,时间都还没过多久,莫少寒不知不觉当中,就隐隐成为了萧山隐士群体的领头人,深受大伙的尊敬。
当然,真要比喻的话。
就好像小学一年级的小孩,用加减乘除法锤遍某所幼儿园,从此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获得崇敬的目光。
甚至还有不少小朋友,会满怀期待的拿出自己珍藏的棒棒糖,将其递给这个一年级小孩。
伴随着时间的发展,莫少寒来到萧山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获得了“莫师”的尊号。
无数的隐士,在遇到某种难题的时候,第一时间也会想到他。
而同样的,在获得某种成果过后,也会第一时间想着,和“莫师”分享一番,同时也想请教他的见解。
就这样,萧山隐士欣喜的同时,莫少寒的底蕴,也在缓缓地增长。
于是,他才会放出风声。
要在望月崖开坛讲法。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回报萧山对自己的馈赠。
来到这里这段时间,他早就发现了,这里的隐士们虽时常交流,但他们的知识终究不成体系,东一榔头西一鳞爪的。
真要研究探索,那也事倍功半,在很多方面走弯路。
而莫少寒现在要做的,就是凭借他更深远的目光,将这些知识,无论是修炼还是杂学,都整理补充出一个合适的基础体系。
也不必有多高深,毕竟莫少寒本身也就是一鶸魔修,也不可能创造出更高深的东西。
但只要有这个基础体系存在。
往后的一切发展,就可以借助这个体系为根基延伸开来,而不像现如今的费时费力。
望月崖。
这是一处不高的悬崖,也就十来丈左右。中间有一块凸起延伸出去,然后凸起的正下方,刚好有一块空地,上面乱石杂草。
整片造型。
就仿佛狼王拜月,身下群狼伏首。
这也是望月崖的由来。
而此刻“狼王”的头顶,莫少寒正盘膝打坐,目光注视着下方的一片人群。
只见和这些人或仰或卧,目光皆是看着莫少寒,神情无比尊敬。
忽然,莫少寒开口了…
他所讲述的东西,可以说是杂而不乱,正如同人们形容他一样——
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农林水利、医占工卜…
此外,还有各种修炼体系的基础分析,以及对这个派系的讲解,指导出往后的发展方向。
而这些知识,其实许多都还是来自于萧山的隐士们,特别是修炼方面,莫少寒原本也并不具备这么多的储备。
只不过,现如今被莫少寒整理出体系,看起来一目了然,并且通俗易懂。
而在场的许多隐士,也是纷纷拿出刻刀竹简,将莫少寒所讲述的的东西,认真记录下来。
同时不停摇头摆脑,有人的面色更是或悲或喜,亦如同世间百态,但他们心中都有所收获。